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
A.甲醛 B.CH3Cl C.丙烯 D.苯
2.(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
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
D.卤代烃都可发生消去反应
3.(2018高二下·湖州期中)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
A.消去、加成、水解 B.取代、加成、水解
C.水解、消去、加成 D.消去、水解、取代
4.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氯乙烷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C.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与其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有关
D.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10:71
5.(2016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
A.CH2═CHBr B.CH3COCl C.CH2Cl2 D.C6H5Br
6.(2016高二下·铅山期中)将1﹣氯丙烷跟NaOH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产物再跟溴水反应,得到一种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有(除它之外)(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7.(2016高二下·嘉祥月考)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3﹣CH2﹣CH2﹣CH2Br
B.CH2═CH﹣CH2﹣CH2﹣CH2Cl
C.CH3Cl
D.CH2═CH﹣CH2﹣C(CH3)2CH2Cl
8.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CH3CH2Br CH3CH2OH CH2═CH2 CH2BrCH2Br 乙二醇
B.CH3CH2Br CH2BrCH2Br 乙二醇
C.CH3CH2Br CH2═CH2 CH3CH2Br CH2BrCH2Br 乙二醇
D.CH3CH2Br CH2═CH2 CH2BrCH2Br 乙二醇
9.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备乙烯时,产生的气体使溴水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B.将液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除去溴苯中红棕色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
C.在一支试管中滴入10滴溴乙烷,再加入1mL 5%的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
D.制取硝基苯时,应取浓H2SO4 2mL,加入1.5 mL浓HNO3,再滴入苯约1mL,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温度计应放在混合液中
10.(2017高二下·和平期中)关于卤代烃与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卤代烃与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不同
B. 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
C.不同的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能会生成相同的烯烃
D.C2H5Br可以发生消去反应,那么(CH3)3CBr也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二、填空题
11.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有下列几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加入硝酸银溶液 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热 ④加入蒸馏水 ⑤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氢氧化钠醇溶液.
12.在下列有机物中:①溴乙烷,②乙醇,③丙醛,④乙酸,⑤甲酸甲酯,⑥苯酚,将符合题面的序号填到下面空白处
(1)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 ;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 ,完成其中一个物质的消去反应方程式:
(3)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
(4)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
三、综合题
13.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多氯代甲烷常作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 。工业上分离这些多氯代甲烷的方法是 。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
(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类型为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14.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是许多有机合成的原料.根据卤代烃的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2﹣氯﹣2﹣丁烯的键线式为 .
(2)某同学用如图1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等略)验证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mL 1mol/L NaOH溶液和0.5mL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Ⅱ:将试管如图1固定后,水浴加热.
①据图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 .
②图2是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实验中需要检验的产物是 ,水的作用是 ,实验现象是 .
15.(2016高二下·薛城期中)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其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名称为 ;碳原子个数不大于10的烷烃分子中,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的个数为 个.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
(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乙烯 1,2﹣二氯乙烷 氯乙烯 聚氯乙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4)实验室以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为试剂,用如图的装置制备溴乙烷,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
有关数据见表:
乙醇 溴乙烷 溴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深红棕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1.44 3.1
沸点 78.5 38.4 59
①仪器B名称是 ,仪器B的作用是 .
②制备过程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 (填序号)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硫酸的浓度越稀反应越快
③加热应采取的方式为 ;加热的目的是 .
④为除去收集产品中的主要杂质,应选取加入的合理试剂为 ;采用的操作是 .
四、实验探究题
16.(2012·海南)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CH3CH2OH→CH2=CH2
CH2=CH2+B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 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卤代烃简介;甲醛
【解析】【解答】解:A、在常温常压下,甲醛是气体,故A错误;
B、在常温常压下,CH3Cl是气体,故B错误;
C、在常温常压下,丙烯是气体,故C错误;
D、在常温常压下,苯是液体,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常见有机物中常温下为气态有:C原子数≤4烃、新戊烷、一氯甲烷、甲醛等,据此判断.
2.【答案】C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解:A.卤代烃不一定是液体,一氯甲烷是气体,故A错误;
B.烯烃通过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得到卤代烃,故B错误;
C.卤代烃含有卤素原子,不属于烃类,故C正确;
D.卤素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可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一氯甲烷是气体;
B.通过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得到卤代烃;
C.烃是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D.卤素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可发生消去反应.
3.【答案】A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先发生消去反应:CH2Br﹣CH3+NaOHCH2=CH2+H2O+NaBr;然后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最后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CH2BrCH2Br+NaOH CH2OHCH2OH+2NaBr,
故选:A.
【分析】根据溴乙烷制取乙二醇,需要先将溴乙烷转化成二溴乙烷,再利用二溴乙烷水解得到乙二醇,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类型.
4.【答案】B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解:A.由氯乙烷的化学式可知,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1个氯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共含8个原子,故B错误;
C.氯乙烷沸点低,易挥发吸热,课用于冷冻麻醉,故C正确;
D.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5):(35.5×1)=48:10:71,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氯乙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乙烷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乙烷沸点低,易挥发吸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B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解:A.CH2═CHBr可以看作乙烯中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故A不选;
B.CH3COCl中含有氧原子,不属于卤代烃,故B选;
C.CH2Cl2可以看作甲烷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故C不选;
D.C6H5Br可以看作苯中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故D不选,
故选B.
【分析】烃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有机物为卤代烃,卤代烃必须满足:分子中除了碳氢元素以外,只含有卤素原子,不能含有其它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6.【答案】B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在NaOH的醇溶液中,1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CH2═CHCH3,丙
烯加溴后,生成1,2二溴丙烷,即CH2Br﹣CHBr﹣CH3,它的同分异构体有 ,共3种,
故选B.
【分析】将1﹣氯丙烷跟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产物再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溴丙烷.
7.【答案】D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解:A.CH3﹣CH2﹣CH2﹣CH2Br,不含有双键,不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消去,故A错误;
B.CH2═CH﹣CH2﹣CH2﹣CH2Cl,含有双键,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消去,故B错误;
C.CH3Cl,不含有双键,不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的碳没有相邻的碳,不能消去,故C错误;
D.CH2═CH﹣CH2﹣C(CH3)2CH2Cl,含有双键,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消去,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含有苯环或碳碳双键,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含有酯基或肽键或卤素原子,且只有﹣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反之不能,据此即可解答.
8.【答案】A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步骤为:CH3CH2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OH,CH3CH2Br+NaOCH3CH2OH+NaBr,CH3CH2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2OH CH2=CH2↑+H2O,生成CH2=CH2,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H2BrCH2Br+2NaOH HOCH2CH2OH+2NaBr生成乙二醇,故A正确;
B.溴乙烷与溴原子不反应,故B错误;
C.CH3CH2Br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化氢生成溴乙烷,该步骤为重复步骤,且溴乙烷与溴单质反应不能主要生成1,2﹣二溴乙烷,故C错误;
D.CH3CH2Br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化氢生成溴乙烷,不生成CH2BrCH2Br,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CH3CH2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OH,CH3CH2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
9.【答案】B
【知识点】乙烯的实验室制法;苯的结构与性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由于反应中有副产物二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硫能够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所以必须先将二氧化硫杂质除去再检验乙烯,故A错误;
B、由于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而与溴能够发生反应,反应后混合液分层,所以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故B正确;
C、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生成溴化银沉淀,共热后,必须加入稀硝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故C错误;
D、应该先加入苯,再加入浓硫酸,滴加顺序颠倒,容易发生危险,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发生副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C、加入硝酸银溶液前必须中和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进行分析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10.【答案】B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醇类简介
【解析】【解答】解:A、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醇发生消去反应是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条件不同,故A正确;
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不能被氧化,故B错误;
C、不同的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能会生成相同的烯烃,故C正确;
D、(CH3)3CBr,与Br相连的C的邻位上有H原子,能消去,故D正确,故选B.
【分析】A、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醇发生消去反应是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
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不能被氧化;
C、不同的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能会生成相同的烯烃;
D、(CH3)3CBr,与Br相连的C的邻位上有H原子,能消去.
11.【答案】②③⑤①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先发生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Br,再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则证明含溴元素,即操作顺序为②③⑤①,
故答案为:②③⑤①.
【分析】根据溴乙烷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Br﹣,可使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Br﹣,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根据生成的淡黄色沉淀,可以确定溴乙烷中含有溴原子,需要说明的是溴乙烷水解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加入AgNO3溶液之前需加入稀硝酸酸化,否则溶液中的OH﹣会干扰Br﹣的检验.
12.【答案】①④⑤⑥;①②;CH3CH2OHCH2=CH2↑+H2O;③⑤;②⑥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①溴乙烷和⑤甲酸甲酯能与氢氧化钠溶发生取代反应,④乙酸和⑥苯酚具有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故答案为:①④⑤⑥;
(2)①溴乙烷和②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其中,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故答案为:①②;CH3CH2OHCH2=CH2↑+H2O;
(3)③丙醛和⑤甲酸甲酯中含有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
故答案为:③⑤;
(4)②乙醇和⑥苯酚具有还原性,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②⑥.
【分析】(1)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氯代烃、羧酸、酯类和酚类;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有氯代烃、醇等;
(3)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必含有醛基,据此分析;
(4)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含有醇羟基或酚羟基.
13.【答案】(1)四氯化碳;分馏
(2)
(3)H2C=CH2+Cl2→CH2ClCH2Cl;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若分子中的四个H原子全部被Cl原子取代得到CCl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由于这些多氯代甲烷沸点不同,因此可采取分馏的方法分离。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是一种麻醉剂,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3)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氯乙烷;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H2C=CH2+Cl2→CH2ClCH2Cl。1,2-二氯乙烷在480℃~53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氯乙烯CH2=CHCl,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氯乙烯。
故答案为:(1)四氯化碳;分馏;(2) ;(3)H2C=CH2+Cl2→CH2ClCH2Cl;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分析】(1)正四面体结构,则其化学键相同;多种有机物的分离,常用分馏;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根据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即可;
(3)乙烯中的碳碳双键不稳定,易发生加成反应;卤代烃形成烯烃的过程,发生消去反应;
14.【答案】(1)
(2)使反应物均匀受热;乙烯;除去乙烯中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1)2﹣氯﹣2﹣丁烯,主链有4个碳原子,2号碳上有1个氯原子,2号碳上有1个碳碳双键,其键线式为: ;
故答案为: ;(2)①用水浴加热热均匀,减少溴乙烷的损失;
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均匀受热;②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实验中需要检验的产物是乙烯,乙烯中含有乙醇,可以用水除去乙醇;乙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乙烯或CH2=CH2;除去乙烯中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乙烯; 除去乙烯中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分析】(1)键线式中用短线“﹣”表示化学键,端点、交点表示碳原子,C原子、H原子不需要标出,利用H原子饱和C的四价结构,杂原子及杂原子上的H原子需要标出,据此书写;(2)①依据水浴加热优点解答;②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中含有乙醇,可以用水除去乙醇;乙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5.【答案】(1)四氯甲烷;4
(2)CHFClCF2Br、CHFBrCF2Cl、CFClBrCHF2
(3)加成反应;消去分液
(4)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AB;水浴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生成的溴乙烷分离出来促进平衡右移;Na2SO3溶液或饱和NaHSO3溶液;分液
【知识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解:(1)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应是甲烷中H原子全部为Cl原子取代,该有机物为CCl4;烷烃分子中,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等效,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具有镜面对称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在碳原子数n≤10的所有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分别是 ,共四种.故答案为:四氯甲烷;4;(2)CF3CHClBr对应的同分异构体中,可根据卤素原子的位置不同判断,如F不在同一个C原子上,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CHFClCF2Br、CHFBrCF2Cl、CFClBrCHF2三种,故答案为:CHFClCF2Br、CHFBrCF2Cl、CFClBrCHF2;(3)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反应的方程式为H2C=CH2+Cl2→CH2ClCH2Cl,加热480~530℃生成氯乙烯,发生消去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消去反应;(4)①由仪器结构特征,可知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应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凝回流,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②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也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得到溴单质,反应会有水生成,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使HBr挥发等,故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减少Br2的生成,减少HBr的挥发,故答案为AB.③由于溴乙烷的沸点是38.4℃,而乙醇的沸点是78.5℃,溴的沸点是59℃,故为了将生成的溴乙烷蒸发出,而避免乙醇和溴的挥发,故加热的温度应在38.4℃左右,故选用水浴加热最合适;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生成的溴乙烷分离出来促进平衡右移;故答案为:水浴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生成的溴乙烷分离出来促进平衡右移;④由于溴和溴乙烷的沸点比较相近,故产物中的主要杂质为溴,而溴较溴乙烷有较强的氧化性,故可以用Na2SO3溶液或饱和NaHSO3溶液来除去,生成的溴化钠和硫酸钠均易溶于水,和溴乙烷分层,然后分液即可,故答案为:Na2SO3溶液或饱和NaHSO3溶液;分液;
【分析】(1)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应是甲烷中H原子全部为Cl原子取代;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根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来回答;(2)CF3CHClBr对应的同分异构体中,可根据卤素原子的位置不同判断;(3)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加热480~530℃生成氯乙烯,然后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聚氯乙烯;(4)①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应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凝回流;②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也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得到溴单质,反应会有水生成,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使HBr挥发等;③由于溴乙烷的沸点是38.4℃,而乙醇的沸点是78.5℃,溴的沸点是59℃,故为了将生成的溴乙烷蒸发出,而避免乙醇和溴的挥发,故加热的温度应在38.4℃左右;从加热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等角度来分析加热的目的;④由于溴和溴乙烷的沸点比较相近,故产物中的主要杂质为溴,利用溴有较强的氧化性来分析;
16.【答案】(1)d
(2)c
(3)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4)下
(5)b
(6)蒸馏
(7)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知识点】溴乙烷的制取
【解析】【解答】解:(1)乙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醚,故答案为:d;(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答案为:c;(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
故答案为:溴的颜色完全褪去;(4)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故答案为:下;(5)常温下Br2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2NaOH+Br2═NaBr+NaBrO+H2O,
故答案为:b;(6)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故答案为:蒸馏;(7)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故答案为: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分析】(1)乙醇在浓硫酸140℃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脱水;(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氧化乙醇中的碳;(3)乙烯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4)根据1,2﹣二溴乙烷和水的密度相对大小解答;(5)Br2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利用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进行解答;(7)溴易挥发,该反应放热;
1 / 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
A.甲醛 B.CH3Cl C.丙烯 D.苯
【答案】D
【知识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卤代烃简介;甲醛
【解析】【解答】解:A、在常温常压下,甲醛是气体,故A错误;
B、在常温常压下,CH3Cl是气体,故B错误;
C、在常温常压下,丙烯是气体,故C错误;
D、在常温常压下,苯是液体,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常见有机物中常温下为气态有:C原子数≤4烃、新戊烷、一氯甲烷、甲醛等,据此判断.
2.(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
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
D.卤代烃都可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解:A.卤代烃不一定是液体,一氯甲烷是气体,故A错误;
B.烯烃通过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得到卤代烃,故B错误;
C.卤代烃含有卤素原子,不属于烃类,故C正确;
D.卤素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可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一氯甲烷是气体;
B.通过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得到卤代烃;
C.烃是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D.卤素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可发生消去反应.
3.(2018高二下·湖州期中)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
A.消去、加成、水解 B.取代、加成、水解
C.水解、消去、加成 D.消去、水解、取代
【答案】A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先发生消去反应:CH2Br﹣CH3+NaOHCH2=CH2+H2O+NaBr;然后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最后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CH2BrCH2Br+NaOH CH2OHCH2OH+2NaBr,
故选:A.
【分析】根据溴乙烷制取乙二醇,需要先将溴乙烷转化成二溴乙烷,再利用二溴乙烷水解得到乙二醇,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类型.
4.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氯乙烷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C.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与其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有关
D.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10:71
【答案】B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解:A.由氯乙烷的化学式可知,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1个氯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共含8个原子,故B错误;
C.氯乙烷沸点低,易挥发吸热,课用于冷冻麻醉,故C正确;
D.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5):(35.5×1)=48:10:71,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氯乙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乙烷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乙烷沸点低,易挥发吸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5.(2016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
A.CH2═CHBr B.CH3COCl C.CH2Cl2 D.C6H5Br
【答案】B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解:A.CH2═CHBr可以看作乙烯中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故A不选;
B.CH3COCl中含有氧原子,不属于卤代烃,故B选;
C.CH2Cl2可以看作甲烷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故C不选;
D.C6H5Br可以看作苯中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故D不选,
故选B.
【分析】烃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有机物为卤代烃,卤代烃必须满足:分子中除了碳氢元素以外,只含有卤素原子,不能含有其它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6.(2016高二下·铅山期中)将1﹣氯丙烷跟NaOH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产物再跟溴水反应,得到一种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有(除它之外)(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B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在NaOH的醇溶液中,1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CH2═CHCH3,丙
烯加溴后,生成1,2二溴丙烷,即CH2Br﹣CHBr﹣CH3,它的同分异构体有 ,共3种,
故选B.
【分析】将1﹣氯丙烷跟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产物再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溴丙烷.
7.(2016高二下·嘉祥月考)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3﹣CH2﹣CH2﹣CH2Br
B.CH2═CH﹣CH2﹣CH2﹣CH2Cl
C.CH3Cl
D.CH2═CH﹣CH2﹣C(CH3)2CH2Cl
【答案】D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解:A.CH3﹣CH2﹣CH2﹣CH2Br,不含有双键,不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消去,故A错误;
B.CH2═CH﹣CH2﹣CH2﹣CH2Cl,含有双键,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消去,故B错误;
C.CH3Cl,不含有双键,不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的碳没有相邻的碳,不能消去,故C错误;
D.CH2═CH﹣CH2﹣C(CH3)2CH2Cl,含有双键,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消去,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含有苯环或碳碳双键,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含有酯基或肽键或卤素原子,且只有﹣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反之不能,据此即可解答.
8.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CH3CH2Br CH3CH2OH CH2═CH2 CH2BrCH2Br 乙二醇
B.CH3CH2Br CH2BrCH2Br 乙二醇
C.CH3CH2Br CH2═CH2 CH3CH2Br CH2BrCH2Br 乙二醇
D.CH3CH2Br CH2═CH2 CH2BrCH2Br 乙二醇
【答案】A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步骤为:CH3CH2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OH,CH3CH2Br+NaOCH3CH2OH+NaBr,CH3CH2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2OH CH2=CH2↑+H2O,生成CH2=CH2,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H2BrCH2Br+2NaOH HOCH2CH2OH+2NaBr生成乙二醇,故A正确;
B.溴乙烷与溴原子不反应,故B错误;
C.CH3CH2Br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化氢生成溴乙烷,该步骤为重复步骤,且溴乙烷与溴单质反应不能主要生成1,2﹣二溴乙烷,故C错误;
D.CH3CH2Br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化氢生成溴乙烷,不生成CH2BrCH2Br,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CH3CH2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OH,CH3CH2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
9.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备乙烯时,产生的气体使溴水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B.将液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除去溴苯中红棕色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
C.在一支试管中滴入10滴溴乙烷,再加入1mL 5%的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
D.制取硝基苯时,应取浓H2SO4 2mL,加入1.5 mL浓HNO3,再滴入苯约1mL,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温度计应放在混合液中
【答案】B
【知识点】乙烯的实验室制法;苯的结构与性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由于反应中有副产物二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硫能够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所以必须先将二氧化硫杂质除去再检验乙烯,故A错误;
B、由于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而与溴能够发生反应,反应后混合液分层,所以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故B正确;
C、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生成溴化银沉淀,共热后,必须加入稀硝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故C错误;
D、应该先加入苯,再加入浓硫酸,滴加顺序颠倒,容易发生危险,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发生副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C、加入硝酸银溶液前必须中和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进行分析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10.(2017高二下·和平期中)关于卤代烃与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卤代烃与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不同
B. 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
C.不同的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能会生成相同的烯烃
D.C2H5Br可以发生消去反应,那么(CH3)3CBr也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B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醇类简介
【解析】【解答】解:A、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醇发生消去反应是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条件不同,故A正确;
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不能被氧化,故B错误;
C、不同的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能会生成相同的烯烃,故C正确;
D、(CH3)3CBr,与Br相连的C的邻位上有H原子,能消去,故D正确,故选B.
【分析】A、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醇发生消去反应是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
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不能被氧化;
C、不同的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能会生成相同的烯烃;
D、(CH3)3CBr,与Br相连的C的邻位上有H原子,能消去.
二、填空题
11.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有下列几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加入硝酸银溶液 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热 ④加入蒸馏水 ⑤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氢氧化钠醇溶液.
【答案】②③⑤①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先发生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Br,再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则证明含溴元素,即操作顺序为②③⑤①,
故答案为:②③⑤①.
【分析】根据溴乙烷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Br﹣,可使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Br﹣,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根据生成的淡黄色沉淀,可以确定溴乙烷中含有溴原子,需要说明的是溴乙烷水解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加入AgNO3溶液之前需加入稀硝酸酸化,否则溶液中的OH﹣会干扰Br﹣的检验.
12.在下列有机物中:①溴乙烷,②乙醇,③丙醛,④乙酸,⑤甲酸甲酯,⑥苯酚,将符合题面的序号填到下面空白处
(1)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 ;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 ,完成其中一个物质的消去反应方程式:
(3)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
(4)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
【答案】①④⑤⑥;①②;CH3CH2OHCH2=CH2↑+H2O;③⑤;②⑥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①溴乙烷和⑤甲酸甲酯能与氢氧化钠溶发生取代反应,④乙酸和⑥苯酚具有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故答案为:①④⑤⑥;
(2)①溴乙烷和②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其中,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故答案为:①②;CH3CH2OHCH2=CH2↑+H2O;
(3)③丙醛和⑤甲酸甲酯中含有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
故答案为:③⑤;
(4)②乙醇和⑥苯酚具有还原性,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②⑥.
【分析】(1)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氯代烃、羧酸、酯类和酚类;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有氯代烃、醇等;
(3)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必含有醛基,据此分析;
(4)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含有醇羟基或酚羟基.
三、综合题
13.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多氯代甲烷常作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 。工业上分离这些多氯代甲烷的方法是 。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
(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类型为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答案】(1)四氯化碳;分馏
(2)
(3)H2C=CH2+Cl2→CH2ClCH2Cl;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若分子中的四个H原子全部被Cl原子取代得到CCl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由于这些多氯代甲烷沸点不同,因此可采取分馏的方法分离。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是一种麻醉剂,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3)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氯乙烷;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H2C=CH2+Cl2→CH2ClCH2Cl。1,2-二氯乙烷在480℃~53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氯乙烯CH2=CHCl,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氯乙烯。
故答案为:(1)四氯化碳;分馏;(2) ;(3)H2C=CH2+Cl2→CH2ClCH2Cl;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分析】(1)正四面体结构,则其化学键相同;多种有机物的分离,常用分馏;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根据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即可;
(3)乙烯中的碳碳双键不稳定,易发生加成反应;卤代烃形成烯烃的过程,发生消去反应;
14.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是许多有机合成的原料.根据卤代烃的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2﹣氯﹣2﹣丁烯的键线式为 .
(2)某同学用如图1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等略)验证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mL 1mol/L NaOH溶液和0.5mL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Ⅱ:将试管如图1固定后,水浴加热.
①据图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 .
②图2是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实验中需要检验的产物是 ,水的作用是 ,实验现象是 .
【答案】(1)
(2)使反应物均匀受热;乙烯;除去乙烯中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1)2﹣氯﹣2﹣丁烯,主链有4个碳原子,2号碳上有1个氯原子,2号碳上有1个碳碳双键,其键线式为: ;
故答案为: ;(2)①用水浴加热热均匀,减少溴乙烷的损失;
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均匀受热;②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实验中需要检验的产物是乙烯,乙烯中含有乙醇,可以用水除去乙醇;乙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乙烯或CH2=CH2;除去乙烯中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乙烯; 除去乙烯中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分析】(1)键线式中用短线“﹣”表示化学键,端点、交点表示碳原子,C原子、H原子不需要标出,利用H原子饱和C的四价结构,杂原子及杂原子上的H原子需要标出,据此书写;(2)①依据水浴加热优点解答;②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中含有乙醇,可以用水除去乙醇;乙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5.(2016高二下·薛城期中)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其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名称为 ;碳原子个数不大于10的烷烃分子中,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的个数为 个.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
(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乙烯 1,2﹣二氯乙烷 氯乙烯 聚氯乙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4)实验室以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为试剂,用如图的装置制备溴乙烷,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
有关数据见表:
乙醇 溴乙烷 溴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深红棕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1.44 3.1
沸点 78.5 38.4 59
①仪器B名称是 ,仪器B的作用是 .
②制备过程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 (填序号)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硫酸的浓度越稀反应越快
③加热应采取的方式为 ;加热的目的是 .
④为除去收集产品中的主要杂质,应选取加入的合理试剂为 ;采用的操作是 .
【答案】(1)四氯甲烷;4
(2)CHFClCF2Br、CHFBrCF2Cl、CFClBrCHF2
(3)加成反应;消去分液
(4)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AB;水浴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生成的溴乙烷分离出来促进平衡右移;Na2SO3溶液或饱和NaHSO3溶液;分液
【知识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解:(1)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应是甲烷中H原子全部为Cl原子取代,该有机物为CCl4;烷烃分子中,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等效,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具有镜面对称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在碳原子数n≤10的所有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分别是 ,共四种.故答案为:四氯甲烷;4;(2)CF3CHClBr对应的同分异构体中,可根据卤素原子的位置不同判断,如F不在同一个C原子上,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CHFClCF2Br、CHFBrCF2Cl、CFClBrCHF2三种,故答案为:CHFClCF2Br、CHFBrCF2Cl、CFClBrCHF2;(3)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反应的方程式为H2C=CH2+Cl2→CH2ClCH2Cl,加热480~530℃生成氯乙烯,发生消去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消去反应;(4)①由仪器结构特征,可知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应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凝回流,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②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也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得到溴单质,反应会有水生成,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使HBr挥发等,故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减少Br2的生成,减少HBr的挥发,故答案为AB.③由于溴乙烷的沸点是38.4℃,而乙醇的沸点是78.5℃,溴的沸点是59℃,故为了将生成的溴乙烷蒸发出,而避免乙醇和溴的挥发,故加热的温度应在38.4℃左右,故选用水浴加热最合适;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生成的溴乙烷分离出来促进平衡右移;故答案为:水浴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生成的溴乙烷分离出来促进平衡右移;④由于溴和溴乙烷的沸点比较相近,故产物中的主要杂质为溴,而溴较溴乙烷有较强的氧化性,故可以用Na2SO3溶液或饱和NaHSO3溶液来除去,生成的溴化钠和硫酸钠均易溶于水,和溴乙烷分层,然后分液即可,故答案为:Na2SO3溶液或饱和NaHSO3溶液;分液;
【分析】(1)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应是甲烷中H原子全部为Cl原子取代;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根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来回答;(2)CF3CHClBr对应的同分异构体中,可根据卤素原子的位置不同判断;(3)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加热480~530℃生成氯乙烯,然后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聚氯乙烯;(4)①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应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凝回流;②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也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得到溴单质,反应会有水生成,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使HBr挥发等;③由于溴乙烷的沸点是38.4℃,而乙醇的沸点是78.5℃,溴的沸点是59℃,故为了将生成的溴乙烷蒸发出,而避免乙醇和溴的挥发,故加热的温度应在38.4℃左右;从加热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等角度来分析加热的目的;④由于溴和溴乙烷的沸点比较相近,故产物中的主要杂质为溴,利用溴有较强的氧化性来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
16.(2012·海南)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CH3CH2OH→CH2=CH2
CH2=CH2+B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 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答案】(1)d
(2)c
(3)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4)下
(5)b
(6)蒸馏
(7)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知识点】溴乙烷的制取
【解析】【解答】解:(1)乙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醚,故答案为:d;(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答案为:c;(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
故答案为:溴的颜色完全褪去;(4)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故答案为:下;(5)常温下Br2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2NaOH+Br2═NaBr+NaBrO+H2O,
故答案为:b;(6)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故答案为:蒸馏;(7)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故答案为: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分析】(1)乙醇在浓硫酸140℃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脱水;(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氧化乙醇中的碳;(3)乙烯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4)根据1,2﹣二溴乙烷和水的密度相对大小解答;(5)Br2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利用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进行解答;(7)溴易挥发,该反应放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