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②中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
③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 ④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19八下·马山月考)外国人把当代中国称为( )
A.东方的巨人 B.东方腾飞的巨龙
C.东方第一强国 D.经济发达的国家
3.下列哪一种看法更有利于国家发展( )
A.应该只与发达国家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不利于本国发展
B.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必参与国际合作
C.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利于本国发展,甚至会减慢我国发展速度
D.通过国际合作,既可以促进本国发展,又能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4.2014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改变了人口基本国策
B.单独二胎政策可以解决用工荒现状
C.单独二胎政策会加剧人口老龄化
D.我国人口基数庞大
5.南海海域每年设一个休渔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B.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
C.鱼类是可再生资源,可不设休渔期
D.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6.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首先开放开发的地区是( )
A.西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沿边地区 D.沿海地区
7.(2016八下·泗阳月考)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
①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交往
②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③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技术进步
④更好地保护民族工业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属于公平性原则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国际合作治理水污染
C.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D.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9.中国信息产业网2011年12月21日讯 入世10年来,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将坚持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互利共赢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
A.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B.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
C.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D.经济可持续发展
10.中国信息产业网2011年12月21日讯 入世10年来,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将坚持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互利共赢
下列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B.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
C.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D.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1.下列城市中,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A.珠海、深圳、广州
B.珠海、厦门、广州
C.珠海、汕头、广州
D.珠海、汕头、厦门
12.我国经济特区最多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 )
A.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B.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D.世界霸主
14.下列哪个方面不能说明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A.钢铁、汽车等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B.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
C.人口总量居第一
D.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15.(2019八下·马山月考)下列事实能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物,体现我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是( )
A.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B.派团参加世博会
C.国家领导人出访非洲
D.派中国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
16.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互惠与共生 B.有家难回
C.农民的饭碗 D.所剩无几
17.下面的公众参与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①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②自备篮子买菜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我国政府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现代化建设速度太快 B.自然环境良好
C.沿海与内地差距太大 D.自然灾害加剧
19.观赏“独木成林、亚洲象、竹楼、孔雀舞”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应去( )
A.长白山地区
B.四川卧龙地区
C.西双版纳地区
D.武夷山区
20.既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种发展叫( )
A.可持续发展 B.均衡发展 C.超前发展 D.差异发展
21.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是( )
A.废旧的电池随意乱扔
B.人走不忘关电灯,洗手不忘关水龙头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同学之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
2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休止的发展 B.顾及子孙的发展
C.放缓脚步的发展 D.回归原始状态
23.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更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重工业,努力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4.八年级一班有来自祖国各地的同学,下列四个同学在讨论各自家乡的特色,其中错误的是( )
A.小华同学说:“我来自新疆乌鲁木齐,长绒棉、啤酒花、番茄、葡萄、哈密瓜都是我家乡的特产,我的家乡所在的省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B.小伟同学说:“我来自海南三沙市,1940年,我的祖爷爷移居到了这个祖国最南端的城市”
C.小丽同学说:“我来自辽宁连云港,我的家乡是陇海铁路的起点”
D.小红同学说:“我来自西藏那曲,我的家乡的优良畜种是耗牛,我的家乡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25.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下列不属于我国积极参与的国际事务是( )
A.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 B.联合国维和任务
C.国际抢险救灾 D.把资源全部保护起来
26.(2016·西市)我国下列经济发展政策能体现国际合作的是( )
A.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的改革开放
B.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包产到户
C.本世纪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
27.(2015八上·双城期末)关于中国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B.有55个民族
C.发达国家 D.人均资源丰富
28.(2015八上·南县期末)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回答下题.
(1)上图反映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少
(2)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的是(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完全取代常规能源.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29.关注热点:
材料一:“一路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牵连起亚太、欧洲、非洲等多个经济圈。:
材料二: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2
2015年5月18日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表示,目前亚投行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和支持,目前已确定57个成员国,争取今年年中完成谈判,年底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将有利于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增长,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并改善就业,带动世界经济发展。
读“一带一路“图,回答1-3问题:
读亚投行图,回答4-6问题:
(1)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该战略吸引了多国多地区的参与。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海峡) D (海) C (国家)
(2)图中C国与E国的经济合作往来,被称之为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3)习总书记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乙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新机遇,试分析对乙区域产生的社会经济意义。(至少1点)
(4)关于亚投行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投行是“南南合作”典型代表
B.亚投行是“南北对话”的产物
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发展
D.成员皆为发展中国家且遍及五大洲
(5)在已经加入亚投行的57个成员国中,加入成员最多的大洲是 ;除南极洲外,至今还没有国家加入的大洲是 。
(6)金砖五国全部加入亚投行,它们一共分布在 个大洲。
(7)成立亚投行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国土辽阔,在自然与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实际国情。在世界上我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①描述有误;我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不足,②描述有误;我国耕地面积达143.2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4位,③描述正确;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④描述正确。根据选项组合,A、B、C不符合题意,D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我国国情特点,掌握我国在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经济发展实力等方面的实际国情特点。
2.【答案】B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在世界各个领域不断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当代的中国被外国人成为“东方腾飞的巨龙”,形象贴切的描述出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势头,B符合题意。东方巨人,寓意本来就很强大,明显不符合中国是经历不断发展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日本是东亚地区经济发达国家,从经济实力来说,我国并不具备优势,C不符合题意;我国属于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不是经济发达国家,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筛选词语寓意,正确认识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被誉为“东方腾飞的巨龙”的国情特点。
3.【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有利于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虽然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很少,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又能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故选:D
4.【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自从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少生人口近4亿,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资源以及社会财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人口增长速度虽然减慢,但是人口数量依然增加很多,因此,国家将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现状是老龄化现象明显,结合实际情况,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微调,并不是改变了计划生育政策,而是缓解用工荒问题,以及缓解老龄化问题,但是单独二胎政策不会在短期内解决用工荒现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弊: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国家加速资金积累。实行计划生育,使国家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减少,从而加速资金积累。②有利于劳动就业。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每年进入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从而有利于劳动就业。③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国家可以把积累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和技术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的目的。④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资源水平。实行计划生育,可以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占有粮食的水平。⑤有利于农民少生快富。实行计划生育使每个家庭的人口减少,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消费,而且使家庭主要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发展家庭经济和健康娱乐中,从而保证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故选:D
【点评】计划生育政策要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调整,做到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本题题目稍难,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分析。
5.【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鱼类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利用不合理、过度捕捞,就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休渔期就是禁渔期,它根据水生资源生长、繁殖的季节习性,避开其繁殖、幼苗生长时间,用以保护资源。设休渔期可以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对鱼类的生长起着很好的保护作用。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内容,建立可持续发展观是本题的出发点。
6.【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等沿海地区打开国门,设立经济特区。故选:D。
【点评】我国首先开放的地区是深圳特区.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随后开放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经济特区。
7.【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大事件,它能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平等的贸易交往,而且促进我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技术进步.故选:C.
【点评】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是重要的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其宗旨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8.【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故选:D.
【点评】可持续发展在字面上的定义: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对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 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 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9.【答案】B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故选:B.
【点评】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 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大量跨国公司和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出现,使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 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10.【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A、近代中国曾沦为半殖民国家.故A不符合题意;B、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故B不符合题意;C、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故C符合题意;D、目前,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在向现代化进军的征途中,今天的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日益强盛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1.【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目前的有六个经济特区,它们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和喀什.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我国目前有六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
12.【答案】B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都分布在南方地区.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我国目前有五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13.【答案】B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故选:B.
【点评】依据21世纪以后中国取得伟大成就解答.
14.【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钢铁、汽车等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等方面看出.故选:C.
【点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15.【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参与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以及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故选:D.
【点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渐渐摆脱了以往的“弱国”心态,越来越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
16.【答案】A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有家难回”反映的是水污染问题;“农民的饭碗”“所剩无几”都是反映的人类对资源的破坏;这三种做法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只有A“互惠与共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故选: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7.【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自备篮子买菜,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回收,既可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会节约资源,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而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故选:D。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要,又不对后代入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
18.【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在目前却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故选:D。
【点评】所谓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上现在通常的解释,是“既满足当代入的需要,又不对后代入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七十年代由生态环境学家基于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深,而提出的一个关于发展的全新概念,据此分析各选项即可。
19.【答案】C
【考点】云南
【解析】【分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西双版纳重要的支柱产业,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等都是热带雨林特有的景观;这里自由自在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等等,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故选:C。
【点评】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西双版纳重要的支柱产业,有热带雨林特有的景观,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还有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20.【答案】A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入需求,又不对后代入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其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于过渡消耗并得到补充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故选: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1.【答案】A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结合选项,“废旧的电池随意乱扔”是对环境的污染。故选:A。
【点评】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5.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22.【答案】B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故选:B。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3.【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根据题意,故选:C。
【点评】可持续发展在字面上的定义: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对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 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 有联系,又不等同。
24.【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该省区种植长绒棉、啤酒花、番茄、葡萄、哈密瓜等,故A叙述正确;我国最南端的城市是三沙市,故B叙述正确;连云港位于江苏省,故C叙述错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畜种是牦牛,位于青藏高原上,故D叙述正确。故选:C。
【点评】陇海线是我国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起止点城市是连云港和兰州。
25.【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把资源全部保护起来是对资源问题的一种不正确的解决方式,与我国参与的国际事务无关。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的国际事务。
26.【答案】A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国际合作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的改革开放能体现国际合作.故选:A.
【点评】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发展格局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本题考查了关于国际合作的问题,要熟记所学知识.
27.【答案】A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短缺;依据题意.
故选:A.
【点评】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8.【答案】(1)D
(2)B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均占有量不足.(2)图中所示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的特点,为保护耕地,我们应做到保护耕地,节约粮食,为保护水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为保护矿产资源,我们要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尽量替代常规能源,以减少对煤和石油等资源的使用.
故选:(1)D;(2)B.
【点评】(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29.【答案】(1)马六甲海峡;地中海;印度
(2)南北对话
(3)有利于促进新疆的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4)D
(5)亚洲;北美洲
(6)四
(7)有利于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增长,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并改善就业,带动世界经济发展。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一带一路贯穿陆地与海洋两线,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中国东部沿海,南下南海,西至印度洋、非洲沿海以及地中海至欧洲,海上必经之地为马六甲海峡等水域;陆上丝绸之路经过新疆、中亚地区西亚、至欧洲。一带一路涉及到亚洲、欧洲、非洲三个大洲,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沿线地区将直接受益,这是振兴之路,发展之路,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区域的共同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既是中国梦,也是世界梦。亚投行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保障。对于促进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点评】这是考查学生对世界热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属于读图解析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②中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
③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 ④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国土辽阔,在自然与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实际国情。在世界上我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①描述有误;我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不足,②描述有误;我国耕地面积达143.2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4位,③描述正确;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④描述正确。根据选项组合,A、B、C不符合题意,D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我国国情特点,掌握我国在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经济发展实力等方面的实际国情特点。
2.(2019八下·马山月考)外国人把当代中国称为( )
A.东方的巨人 B.东方腾飞的巨龙
C.东方第一强国 D.经济发达的国家
【答案】B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在世界各个领域不断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当代的中国被外国人成为“东方腾飞的巨龙”,形象贴切的描述出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势头,B符合题意。东方巨人,寓意本来就很强大,明显不符合中国是经历不断发展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日本是东亚地区经济发达国家,从经济实力来说,我国并不具备优势,C不符合题意;我国属于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不是经济发达国家,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筛选词语寓意,正确认识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被誉为“东方腾飞的巨龙”的国情特点。
3.下列哪一种看法更有利于国家发展( )
A.应该只与发达国家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不利于本国发展
B.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必参与国际合作
C.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利于本国发展,甚至会减慢我国发展速度
D.通过国际合作,既可以促进本国发展,又能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有利于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虽然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很少,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又能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故选:D
4.2014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改变了人口基本国策
B.单独二胎政策可以解决用工荒现状
C.单独二胎政策会加剧人口老龄化
D.我国人口基数庞大
【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自从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少生人口近4亿,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资源以及社会财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人口增长速度虽然减慢,但是人口数量依然增加很多,因此,国家将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现状是老龄化现象明显,结合实际情况,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微调,并不是改变了计划生育政策,而是缓解用工荒问题,以及缓解老龄化问题,但是单独二胎政策不会在短期内解决用工荒现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弊: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国家加速资金积累。实行计划生育,使国家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减少,从而加速资金积累。②有利于劳动就业。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每年进入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从而有利于劳动就业。③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国家可以把积累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和技术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的目的。④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资源水平。实行计划生育,可以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占有粮食的水平。⑤有利于农民少生快富。实行计划生育使每个家庭的人口减少,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消费,而且使家庭主要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发展家庭经济和健康娱乐中,从而保证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故选:D
【点评】计划生育政策要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调整,做到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本题题目稍难,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分析。
5.南海海域每年设一个休渔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B.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
C.鱼类是可再生资源,可不设休渔期
D.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鱼类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利用不合理、过度捕捞,就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休渔期就是禁渔期,它根据水生资源生长、繁殖的季节习性,避开其繁殖、幼苗生长时间,用以保护资源。设休渔期可以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对鱼类的生长起着很好的保护作用。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内容,建立可持续发展观是本题的出发点。
6.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首先开放开发的地区是( )
A.西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沿边地区 D.沿海地区
【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等沿海地区打开国门,设立经济特区。故选:D。
【点评】我国首先开放的地区是深圳特区.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随后开放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经济特区。
7.(2016八下·泗阳月考)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
①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交往
②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③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技术进步
④更好地保护民族工业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大事件,它能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平等的贸易交往,而且促进我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技术进步.故选:C.
【点评】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是重要的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其宗旨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8.下列属于公平性原则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国际合作治理水污染
C.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D.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故选:D.
【点评】可持续发展在字面上的定义: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对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 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 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9.中国信息产业网2011年12月21日讯 入世10年来,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将坚持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互利共赢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
A.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B.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
C.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D.经济可持续发展
【答案】B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故选:B.
【点评】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 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大量跨国公司和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出现,使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 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10.中国信息产业网2011年12月21日讯 入世10年来,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将坚持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互利共赢
下列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B.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
C.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D.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A、近代中国曾沦为半殖民国家.故A不符合题意;B、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故B不符合题意;C、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故C符合题意;D、目前,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在向现代化进军的征途中,今天的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日益强盛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1.下列城市中,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A.珠海、深圳、广州
B.珠海、厦门、广州
C.珠海、汕头、广州
D.珠海、汕头、厦门
【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目前的有六个经济特区,它们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和喀什.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我国目前有六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
12.我国经济特区最多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B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都分布在南方地区.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我国目前有五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 )
A.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B.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D.世界霸主
【答案】B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故选:B.
【点评】依据21世纪以后中国取得伟大成就解答.
14.下列哪个方面不能说明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A.钢铁、汽车等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B.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
C.人口总量居第一
D.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钢铁、汽车等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等方面看出.故选:C.
【点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15.(2019八下·马山月考)下列事实能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物,体现我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是( )
A.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B.派团参加世博会
C.国家领导人出访非洲
D.派中国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
【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参与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以及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故选:D.
【点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渐渐摆脱了以往的“弱国”心态,越来越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
16.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互惠与共生 B.有家难回
C.农民的饭碗 D.所剩无几
【答案】A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有家难回”反映的是水污染问题;“农民的饭碗”“所剩无几”都是反映的人类对资源的破坏;这三种做法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只有A“互惠与共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故选: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7.下面的公众参与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①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②自备篮子买菜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自备篮子买菜,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回收,既可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会节约资源,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而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故选:D。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要,又不对后代入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
18.我国政府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现代化建设速度太快 B.自然环境良好
C.沿海与内地差距太大 D.自然灾害加剧
【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在目前却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故选:D。
【点评】所谓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上现在通常的解释,是“既满足当代入的需要,又不对后代入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七十年代由生态环境学家基于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深,而提出的一个关于发展的全新概念,据此分析各选项即可。
19.观赏“独木成林、亚洲象、竹楼、孔雀舞”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应去( )
A.长白山地区
B.四川卧龙地区
C.西双版纳地区
D.武夷山区
【答案】C
【考点】云南
【解析】【分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西双版纳重要的支柱产业,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等都是热带雨林特有的景观;这里自由自在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等等,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故选:C。
【点评】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西双版纳重要的支柱产业,有热带雨林特有的景观,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还有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20.既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种发展叫( )
A.可持续发展 B.均衡发展 C.超前发展 D.差异发展
【答案】A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入需求,又不对后代入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其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于过渡消耗并得到补充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故选: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1.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是( )
A.废旧的电池随意乱扔
B.人走不忘关电灯,洗手不忘关水龙头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同学之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
【答案】A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结合选项,“废旧的电池随意乱扔”是对环境的污染。故选:A。
【点评】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5.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2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休止的发展 B.顾及子孙的发展
C.放缓脚步的发展 D.回归原始状态
【答案】B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故选:B。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3.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更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重工业,努力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根据题意,故选:C。
【点评】可持续发展在字面上的定义: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对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 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 有联系,又不等同。
24.八年级一班有来自祖国各地的同学,下列四个同学在讨论各自家乡的特色,其中错误的是( )
A.小华同学说:“我来自新疆乌鲁木齐,长绒棉、啤酒花、番茄、葡萄、哈密瓜都是我家乡的特产,我的家乡所在的省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B.小伟同学说:“我来自海南三沙市,1940年,我的祖爷爷移居到了这个祖国最南端的城市”
C.小丽同学说:“我来自辽宁连云港,我的家乡是陇海铁路的起点”
D.小红同学说:“我来自西藏那曲,我的家乡的优良畜种是耗牛,我的家乡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答案】C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该省区种植长绒棉、啤酒花、番茄、葡萄、哈密瓜等,故A叙述正确;我国最南端的城市是三沙市,故B叙述正确;连云港位于江苏省,故C叙述错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畜种是牦牛,位于青藏高原上,故D叙述正确。故选:C。
【点评】陇海线是我国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起止点城市是连云港和兰州。
25.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下列不属于我国积极参与的国际事务是( )
A.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 B.联合国维和任务
C.国际抢险救灾 D.把资源全部保护起来
【答案】D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把资源全部保护起来是对资源问题的一种不正确的解决方式,与我国参与的国际事务无关。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的国际事务。
26.(2016·西市)我国下列经济发展政策能体现国际合作的是( )
A.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的改革开放
B.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包产到户
C.本世纪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
【答案】A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国际合作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的改革开放能体现国际合作.故选:A.
【点评】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发展格局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本题考查了关于国际合作的问题,要熟记所学知识.
27.(2015八上·双城期末)关于中国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B.有55个民族
C.发达国家 D.人均资源丰富
【答案】A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短缺;依据题意.
故选:A.
【点评】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8.(2015八上·南县期末)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回答下题.
(1)上图反映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少
(2)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的是(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完全取代常规能源.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答案】(1)D
(2)B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均占有量不足.(2)图中所示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的特点,为保护耕地,我们应做到保护耕地,节约粮食,为保护水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为保护矿产资源,我们要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尽量替代常规能源,以减少对煤和石油等资源的使用.
故选:(1)D;(2)B.
【点评】(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二、材料分析题
29.关注热点:
材料一:“一路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牵连起亚太、欧洲、非洲等多个经济圈。:
材料二: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2
2015年5月18日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表示,目前亚投行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和支持,目前已确定57个成员国,争取今年年中完成谈判,年底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将有利于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增长,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并改善就业,带动世界经济发展。
读“一带一路“图,回答1-3问题:
读亚投行图,回答4-6问题:
(1)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该战略吸引了多国多地区的参与。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海峡) D (海) C (国家)
(2)图中C国与E国的经济合作往来,被称之为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3)习总书记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乙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新机遇,试分析对乙区域产生的社会经济意义。(至少1点)
(4)关于亚投行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投行是“南南合作”典型代表
B.亚投行是“南北对话”的产物
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发展
D.成员皆为发展中国家且遍及五大洲
(5)在已经加入亚投行的57个成员国中,加入成员最多的大洲是 ;除南极洲外,至今还没有国家加入的大洲是 。
(6)金砖五国全部加入亚投行,它们一共分布在 个大洲。
(7)成立亚投行的意义。
【答案】(1)马六甲海峡;地中海;印度
(2)南北对话
(3)有利于促进新疆的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4)D
(5)亚洲;北美洲
(6)四
(7)有利于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增长,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并改善就业,带动世界经济发展。
【考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一带一路贯穿陆地与海洋两线,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中国东部沿海,南下南海,西至印度洋、非洲沿海以及地中海至欧洲,海上必经之地为马六甲海峡等水域;陆上丝绸之路经过新疆、中亚地区西亚、至欧洲。一带一路涉及到亚洲、欧洲、非洲三个大洲,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沿线地区将直接受益,这是振兴之路,发展之路,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区域的共同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既是中国梦,也是世界梦。亚投行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保障。对于促进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点评】这是考查学生对世界热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属于读图解析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