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6七下·临沭期末)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9月
B.南极洲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C.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任意使用
D.多冰雪,降水丰富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A、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3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极地区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查.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南极洲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B符合题意;C、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虽十分丰富,但不可以任意使用,目前南极的开发,仅限于科学考察.故C不符合题意;D、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2.(2016七下·山西期末)在“爱护和保卫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的主题班会中,小明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哪项说法是正确的是( )
A.去南极大量捕杀企鹅 B.大规模开采南极矿产
C.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D.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爱护和保卫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提倡各国把南极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
故选:C.
【点评】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2016七下·雅安期末)2012年7月1日至9月20日,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了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有关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北极考察,除了对抗风雪寒冷外,还要防范北极熊的袭击
②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月至9月
③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
④北极地区资源贫乏,科考的价值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在北极考察,除了对抗风雪寒冷外,还要防范北极熊的袭击,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①正确;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月至9月,故②正确;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故③错误;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科考的价值大,故④错误.
故选:A.
【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4.(2016七下·雅安期末)北极地区冰面融化加速,经常有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
A.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有关
B.冰面大面积融化导致地球升温
C.食物充足北极熊体重增加迅速
D.这种现象是由于夏季高温造成的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冰面融化加速,经常有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这种现象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其解决的措施有植树造林,控制人类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选项A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及格陵兰岛的永久冰雪快速消融.
5.(2016七下·雅安期末)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落成.在南极建立昆仑站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有关需要克服困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严寒 B.撞开冰盖开凿建筑石料
C.狂风侵袭 D.在冰盖上运输物资艰难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2009年元月,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落成.在南极建设昆仑站困难重重,有关需要克服的困难有:狂风严寒、暴雪冰隙和在冰盖上运输物资艰难.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三个科学考察站中,最靠近南极点的是昆仑山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之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建设昆仑站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6.(2016七下·齐河期中)从南极半岛顶端顺时针顺序绕南极洲一圈,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答案】C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
【解析】【分析】在南极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从南极半岛顶端按顺时针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所经过的大洋顺序依次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依据题意.故选:C.
【点评】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环绕.
7.(2016七下·绿春期中)2012年11月5日,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广州市出发,奔赴南极.此次南极科考总航程预计历时162天.作为这次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将进行选址.
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面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
A. 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C.可以大规模捕鲸,丰富食物资源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根据题意.故选:D.
【点评】极地地区气候特点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8.(2016七上·濮阳期中)某人的前后左右都是正南方,他所在的位置是(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 D.本初子午线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北方.北极是地球的最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正南方。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在极点判定方向的方法,难易适中。
9.(2016七下·独山期末)“我有流线型的躯体…像身穿燕尾服的绅士”和“我住在寒冷的北半球…最有资格代表本地区的生物群体”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动物?( )
A.企鹅和北极熊 B.袋鼠和鸸鹋
C.企鹅和桉树熊 D.鸭嘴兽和北极熊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
故选:A.
【点评】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10.(2016七下·独山期末)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在考察时不可能经历的现象是( )
A.“冰雪高原” B.“白色荒漠”
C.崇山峻岭 D.酷寒、干燥和烈风
【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纬度极高,“酷寒、干燥和烈风”是气候的基本特征;尽管降水量很小,但蒸发量几乎为“零”,天长日久大部分地区覆盖了厚厚的冰层,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之称,崇山峻岭不是南极地区的景观.
故选:C.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11.(2016七下·独山期末)《南极条约》的签订,极大地说明了全世界对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视,下列不属于极地地区正确使用目的是( )
A.和平使用 B.科学考察 C.据为己有 D.环境保护
【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仅限于“和平使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据为己有不属于极地地区正确使用目的.
故选:C.
【点评】《南极条约》的签订目的是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造福人类.为了和平利用南极,我国于1983年加入的条约是《南极条约》.
12.(2015七上·祥符期末)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13.(2016七下·九江期末)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 )
A.海豹 B.海狮 C.海象 D.企鹅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被称为南极的主人.企鹅体形肥胖,大腹便便,挺胸凸肚,步履蹒跚,白色的前胸犹如洁白衬衫,黑色或藏青色羽毛的后背又像笔挺的燕尾服,俨然一副衣冠楚楚的绅士派头.企鹅长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和密实的羽绒,具备高强的御寒本领.
故选:D.
【点评】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
14.(2016七下·洪洞期末)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极洲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洲降水稀少,但因温度太低所降淡水以冰的形式存在,不会蒸发,仅靠升华减少的水量极微小,所以经过亿万年的累积,成为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15.(2016七上·丰城期中)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南极洲 C.南美洲 D.非洲
【答案】B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
【解析】【分析】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目前,世界上有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故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南极洲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16.(2016七下·平南期中)小张到北极地区旅游,他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企鹅在海水中冲浪 B.长颈鹿在悠闲地吃嫩枝绿叶
C.鸵鸟在散步 D.北极熊在一起取暖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企鹅是南极洲的代表,故A错误;长颈鹿是非洲热带草原的典型代表动物,故B错误;鸵鸟生括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故C错误;北极熊是北冰洋的象征,到北极地区旅游可能看到,故D正确。故选:D。
【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本题考查北极地区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7.(2016七下·平南期中)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没有常住人口 B.气候严寒
C.资源都很丰富 D.都跨经度最广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A、南极地区至今没有常住人口,北极地区的常住人口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B、两极地区气候都非常寒冷,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两极地区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两极地区都跨经度最广,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还有丰富的铁矿、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8.(2016七下·博白期中)到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温和多雨时 B.印度盛行西南季风时
C.我国学生过暑假生活时 D.我们这里气温最高时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南北半球时间相同,季节相反。地中海气候温和多雨时是在冬季(南半球上是夏季时);我国处于冬季时间(学生放寒假时),此时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季;印度盛行西南季风、我们这时气温最高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是南半球的冬季,不适合到南极考察。故选:A。
【点评】南极位于南半球,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出现,故而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也选择在这个季节。本题考查的是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及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
19.(2016七下·吉州期末)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
A.长城站 B.黄河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故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20.(2016七下·昆明期中)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D.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该地区没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故选:A。
【点评】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地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本题考查南极考查的内容,理解解答即可。
21.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还有人定居。主要原因是( )。
A.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小
C.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
D.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极与南极地区的差异。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拔比南极低,气候较温和且风较南极小。
【点评】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理解解答即可。
22.某同学向家人介绍北极地区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B.北极地区不存在环境问题
C.北极地区的主人是企鹅
D.长城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新建的科考站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北极熊,长城站位于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存在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开发利用。
23.(2016七下·綦江期中)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 )
A.气温低 B.纬度高 C.地势高 D.矿产丰富
【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平均海拔高,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拔不高。故选:C。
【点评】两极地区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两极地区的共同点是纬度高、气温低、且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共同点,理解记忆即可。
24.(2016七下·綦江期中)中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
A.黄河站 B.昆仑站 C.长城站 D.中山站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中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故选:A。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牢记即可。
25.(2016七下·平度期中)读图完成下面题。
(1)从图中可直接看出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酷寒 B.多狂风 C.降水稀 D.气压低
(2)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三个考察站都有极昼现象 B.七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月份
C.发达国家有先开发利用的特权 D.气候变暖导致南极冰川融化
(3)5月1日那天,南极洲( )
A.有极昼现象 B.有极夜现象 C.昼长夜短 D.是“暖季”
(4)对解释南极洲有大量煤存在的原因,下列说法最不正确的是( )
A.火山活动形成媒 B.曾经有过森林
C.南极大陆发生过漂移 D.南极板块移动的证明
【答案】(1)A
(2)D
(3)B
(4)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168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未落到地面就冻成了冰粒。从图中南极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酷寒是南极地区主要的气候特点。故选:A。(2)A、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的2月是南极的暖季,有极昼现象,是考查南极的最佳季节。故B不符合题意;C、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各国具有平等的开发权。故C不符合题意;D、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故D符合题意。故选:D。(3)5月1日是北半球的春季,此时南极洲是秋季,昼短夜长,有极夜现象,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4)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经处在温暖的地区,并且长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陆漂移,南极洲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且拥有了大量的煤;煤的形成与火山无关。故选:A。
【点评】(1)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考查极地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2)南极洲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考查极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3)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本题考查南极洲的季节及昼夜长短,理解解答即可。(4)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在现在的气候条件下是不可能形成的;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经处在温暖的地区,并且长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陆漂移,南极洲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且拥有了大量的煤;煤的形成与火山无关。本题主要考查大陆漂移假说,要理解记忆。
26.(2016七下·金乡期中)读两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极地区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A.以海洋为主 B.纬度较低
C.冰雪覆盖 D.动植物资源丰富
(2)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
B.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覆盖
C.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C
(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A错误;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纬度都高,故B错误;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有大面积的冰雪覆盖,故C正确;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植物少,尤其是南极地区极少有植物,故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差异及相同点,比较记忆即可。(2)读图分析可知: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欧洲,故A错误;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故B错误;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故C正确;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夜现象,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本题考查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气候、位置等,理解解答即可。
【点评】(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二、综合题
27.(2016七下·昆明期中)读图“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陆或岛屿:A ;B 。
(2)当我国科考队员前往南极地区科考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
(3)南极地区平均海拔2350米,而冰层厚度便达两千多米,因此被称作“ 高原”,气候严酷,除了酷寒和烈风凌冽外,还因极度干燥而被称为“白色 ”。
(4)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海水盐度增加。
【答案】(1)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2)企鹅
(3)冰雪;荒漠
(4)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是南极大陆;B是格陵兰岛,该岛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2)“南极小主人”是企鹅。(3)南极地区平均海拔2350米,而冰层厚度便达两千多米,因此被称作“冰雪高原”,气候严酷,除了酷寒和烈风凌冽外,还因极度干燥而被称为“白色沙漠”。(4)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故答案为:(1)南极大陆;格陵兰岛;(2)企鹅;(3)冰雪;荒漠;(4)B、本题考查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读图解答即可。
【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28.2012年4月8日,历经163天、总共2.84万海里(其中冰区3900余海里)的航程,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胜利凯旋.据此资料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起航地点是 ,首先到达的考察站是 ,再经过 洋到达另一考察站.
(2)当考察队员在中山站考察期间,我国正值 季,南极地区正值 (极昼、极夜)期.
(3)考察船在返回时,又经过了 (国家)的开普敦港, (国家)的弗里曼特尔港,最后回到我国的 港.
(4)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南极科考的意义 .
【答案】(1) 天津 ; 中山站 ; 大西
(2) 冬 ; 极昼
(3) 南非 ; 澳大利亚 ; 上海
(4) 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从资料和图片知道,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起航地点天津,首先到达的考察站是中山站,再经过大西洋到达另一考察站长城站.(2)考察队员在中山站考察的两次时间为12月和2月,此段时间为我国的冬季,而南极地区应正值极昼期.(3)从图片知道,考察船在返回时,又经过了南非的开普敦港,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最后回到我国的上海港.(4)南极科考的意义有: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故答案为:(1)天津;中山站;大西;(2)冬;极昼;(3)南非;澳大利亚;上海;(4)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点评】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较为丰富的是煤炭和铁矿,南极地区的企鹅 能在地球上气候最寒冷,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生存至今并繁衍后代,它们成为南极冰雪大陆上的真正主人,南极企鹅被喻为南极的象征,由于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 置,进行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气温较为温和的2月,且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1 / 1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6七下·临沭期末)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9月
B.南极洲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C.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任意使用
D.多冰雪,降水丰富
2.(2016七下·山西期末)在“爱护和保卫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的主题班会中,小明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哪项说法是正确的是( )
A.去南极大量捕杀企鹅 B.大规模开采南极矿产
C.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D.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3.(2016七下·雅安期末)2012年7月1日至9月20日,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了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有关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北极考察,除了对抗风雪寒冷外,还要防范北极熊的袭击
②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月至9月
③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
④北极地区资源贫乏,科考的价值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16七下·雅安期末)北极地区冰面融化加速,经常有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
A.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有关
B.冰面大面积融化导致地球升温
C.食物充足北极熊体重增加迅速
D.这种现象是由于夏季高温造成的
5.(2016七下·雅安期末)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落成.在南极建立昆仑站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有关需要克服困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严寒 B.撞开冰盖开凿建筑石料
C.狂风侵袭 D.在冰盖上运输物资艰难
6.(2016七下·齐河期中)从南极半岛顶端顺时针顺序绕南极洲一圈,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7.(2016七下·绿春期中)2012年11月5日,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广州市出发,奔赴南极.此次南极科考总航程预计历时162天.作为这次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将进行选址.
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面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
A. 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C.可以大规模捕鲸,丰富食物资源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8.(2016七上·濮阳期中)某人的前后左右都是正南方,他所在的位置是(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 D.本初子午线
9.(2016七下·独山期末)“我有流线型的躯体…像身穿燕尾服的绅士”和“我住在寒冷的北半球…最有资格代表本地区的生物群体”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动物?( )
A.企鹅和北极熊 B.袋鼠和鸸鹋
C.企鹅和桉树熊 D.鸭嘴兽和北极熊
10.(2016七下·独山期末)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在考察时不可能经历的现象是( )
A.“冰雪高原” B.“白色荒漠”
C.崇山峻岭 D.酷寒、干燥和烈风
11.(2016七下·独山期末)《南极条约》的签订,极大地说明了全世界对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视,下列不属于极地地区正确使用目的是( )
A.和平使用 B.科学考察 C.据为己有 D.环境保护
12.(2015七上·祥符期末)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13.(2016七下·九江期末)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 )
A.海豹 B.海狮 C.海象 D.企鹅
14.(2016七下·洪洞期末)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极洲
15.(2016七上·丰城期中)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南极洲 C.南美洲 D.非洲
16.(2016七下·平南期中)小张到北极地区旅游,他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企鹅在海水中冲浪 B.长颈鹿在悠闲地吃嫩枝绿叶
C.鸵鸟在散步 D.北极熊在一起取暖
17.(2016七下·平南期中)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没有常住人口 B.气候严寒
C.资源都很丰富 D.都跨经度最广
18.(2016七下·博白期中)到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温和多雨时 B.印度盛行西南季风时
C.我国学生过暑假生活时 D.我们这里气温最高时
19.(2016七下·吉州期末)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
A.长城站 B.黄河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
20.(2016七下·昆明期中)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D.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21.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还有人定居。主要原因是( )。
A.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小
C.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
D.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2.某同学向家人介绍北极地区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B.北极地区不存在环境问题
C.北极地区的主人是企鹅
D.长城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新建的科考站
23.(2016七下·綦江期中)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 )
A.气温低 B.纬度高 C.地势高 D.矿产丰富
24.(2016七下·綦江期中)中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
A.黄河站 B.昆仑站 C.长城站 D.中山站
25.(2016七下·平度期中)读图完成下面题。
(1)从图中可直接看出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酷寒 B.多狂风 C.降水稀 D.气压低
(2)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三个考察站都有极昼现象 B.七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月份
C.发达国家有先开发利用的特权 D.气候变暖导致南极冰川融化
(3)5月1日那天,南极洲( )
A.有极昼现象 B.有极夜现象 C.昼长夜短 D.是“暖季”
(4)对解释南极洲有大量煤存在的原因,下列说法最不正确的是( )
A.火山活动形成媒 B.曾经有过森林
C.南极大陆发生过漂移 D.南极板块移动的证明
26.(2016七下·金乡期中)读两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极地区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A.以海洋为主 B.纬度较低
C.冰雪覆盖 D.动植物资源丰富
(2)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
B.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覆盖
C.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二、综合题
27.(2016七下·昆明期中)读图“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陆或岛屿:A ;B 。
(2)当我国科考队员前往南极地区科考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
(3)南极地区平均海拔2350米,而冰层厚度便达两千多米,因此被称作“ 高原”,气候严酷,除了酷寒和烈风凌冽外,还因极度干燥而被称为“白色 ”。
(4)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海水盐度增加。
28.2012年4月8日,历经163天、总共2.84万海里(其中冰区3900余海里)的航程,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胜利凯旋.据此资料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起航地点是 ,首先到达的考察站是 ,再经过 洋到达另一考察站.
(2)当考察队员在中山站考察期间,我国正值 季,南极地区正值 (极昼、极夜)期.
(3)考察船在返回时,又经过了 (国家)的开普敦港, (国家)的弗里曼特尔港,最后回到我国的 港.
(4)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南极科考的意义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A、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3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极地区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查.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南极洲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B符合题意;C、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虽十分丰富,但不可以任意使用,目前南极的开发,仅限于科学考察.故C不符合题意;D、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2.【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爱护和保卫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提倡各国把南极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
故选:C.
【点评】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在北极考察,除了对抗风雪寒冷外,还要防范北极熊的袭击,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①正确;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月至9月,故②正确;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故③错误;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科考的价值大,故④错误.
故选:A.
【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4.【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冰面融化加速,经常有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这种现象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其解决的措施有植树造林,控制人类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选项A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及格陵兰岛的永久冰雪快速消融.
5.【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2009年元月,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落成.在南极建设昆仑站困难重重,有关需要克服的困难有:狂风严寒、暴雪冰隙和在冰盖上运输物资艰难.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三个科学考察站中,最靠近南极点的是昆仑山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之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建设昆仑站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6.【答案】C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
【解析】【分析】在南极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从南极半岛顶端按顺时针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所经过的大洋顺序依次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依据题意.故选:C.
【点评】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环绕.
7.【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根据题意.故选:D.
【点评】极地地区气候特点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8.【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北方.北极是地球的最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正南方。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在极点判定方向的方法,难易适中。
9.【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
故选:A.
【点评】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10.【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纬度极高,“酷寒、干燥和烈风”是气候的基本特征;尽管降水量很小,但蒸发量几乎为“零”,天长日久大部分地区覆盖了厚厚的冰层,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之称,崇山峻岭不是南极地区的景观.
故选:C.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11.【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仅限于“和平使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据为己有不属于极地地区正确使用目的.
故选:C.
【点评】《南极条约》的签订目的是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造福人类.为了和平利用南极,我国于1983年加入的条约是《南极条约》.
12.【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13.【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被称为南极的主人.企鹅体形肥胖,大腹便便,挺胸凸肚,步履蹒跚,白色的前胸犹如洁白衬衫,黑色或藏青色羽毛的后背又像笔挺的燕尾服,俨然一副衣冠楚楚的绅士派头.企鹅长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和密实的羽绒,具备高强的御寒本领.
故选:D.
【点评】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
14.【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洲降水稀少,但因温度太低所降淡水以冰的形式存在,不会蒸发,仅靠升华减少的水量极微小,所以经过亿万年的累积,成为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15.【答案】B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
【解析】【分析】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目前,世界上有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故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南极洲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16.【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企鹅是南极洲的代表,故A错误;长颈鹿是非洲热带草原的典型代表动物,故B错误;鸵鸟生括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故C错误;北极熊是北冰洋的象征,到北极地区旅游可能看到,故D正确。故选:D。
【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本题考查北极地区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7.【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A、南极地区至今没有常住人口,北极地区的常住人口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B、两极地区气候都非常寒冷,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两极地区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两极地区都跨经度最广,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还有丰富的铁矿、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8.【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南北半球时间相同,季节相反。地中海气候温和多雨时是在冬季(南半球上是夏季时);我国处于冬季时间(学生放寒假时),此时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季;印度盛行西南季风、我们这时气温最高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是南半球的冬季,不适合到南极考察。故选:A。
【点评】南极位于南半球,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出现,故而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也选择在这个季节。本题考查的是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及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
19.【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故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20.【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该地区没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故选:A。
【点评】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地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本题考查南极考查的内容,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极与南极地区的差异。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拔比南极低,气候较温和且风较南极小。
【点评】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北极熊,长城站位于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存在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开发利用。
23.【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平均海拔高,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拔不高。故选:C。
【点评】两极地区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两极地区的共同点是纬度高、气温低、且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共同点,理解记忆即可。
24.【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中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故选:A。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牢记即可。
25.【答案】(1)A
(2)D
(3)B
(4)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168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未落到地面就冻成了冰粒。从图中南极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酷寒是南极地区主要的气候特点。故选:A。(2)A、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的2月是南极的暖季,有极昼现象,是考查南极的最佳季节。故B不符合题意;C、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各国具有平等的开发权。故C不符合题意;D、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故D符合题意。故选:D。(3)5月1日是北半球的春季,此时南极洲是秋季,昼短夜长,有极夜现象,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4)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经处在温暖的地区,并且长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陆漂移,南极洲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且拥有了大量的煤;煤的形成与火山无关。故选:A。
【点评】(1)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考查极地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2)南极洲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考查极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3)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本题考查南极洲的季节及昼夜长短,理解解答即可。(4)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在现在的气候条件下是不可能形成的;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经处在温暖的地区,并且长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陆漂移,南极洲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且拥有了大量的煤;煤的形成与火山无关。本题主要考查大陆漂移假说,要理解记忆。
26.【答案】(1)C
(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A错误;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纬度都高,故B错误;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有大面积的冰雪覆盖,故C正确;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植物少,尤其是南极地区极少有植物,故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差异及相同点,比较记忆即可。(2)读图分析可知: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欧洲,故A错误;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故B错误;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故C正确;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夜现象,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本题考查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气候、位置等,理解解答即可。
【点评】(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27.【答案】(1)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2)企鹅
(3)冰雪;荒漠
(4)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是南极大陆;B是格陵兰岛,该岛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2)“南极小主人”是企鹅。(3)南极地区平均海拔2350米,而冰层厚度便达两千多米,因此被称作“冰雪高原”,气候严酷,除了酷寒和烈风凌冽外,还因极度干燥而被称为“白色沙漠”。(4)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故答案为:(1)南极大陆;格陵兰岛;(2)企鹅;(3)冰雪;荒漠;(4)B、本题考查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读图解答即可。
【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28.【答案】(1) 天津 ; 中山站 ; 大西
(2) 冬 ; 极昼
(3) 南非 ; 澳大利亚 ; 上海
(4) 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从资料和图片知道,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起航地点天津,首先到达的考察站是中山站,再经过大西洋到达另一考察站长城站.(2)考察队员在中山站考察的两次时间为12月和2月,此段时间为我国的冬季,而南极地区应正值极昼期.(3)从图片知道,考察船在返回时,又经过了南非的开普敦港,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最后回到我国的上海港.(4)南极科考的意义有: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故答案为:(1)天津;中山站;大西;(2)冬;极昼;(3)南非;澳大利亚;上海;(4)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点评】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较为丰富的是煤炭和铁矿,南极地区的企鹅 能在地球上气候最寒冷,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生存至今并繁衍后代,它们成为南极冰雪大陆上的真正主人,南极企鹅被喻为南极的象征,由于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 置,进行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气温较为温和的2月,且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