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5-03 00:00:00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17七下·深圳期中)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动脉 B.c是静脉
C.b是毛细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
2.(2017七下·邢台期中)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16九上·东明期中)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O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血站无偿献血.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冋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浆
4.(2017七下·阳信期中)患有心脏病的人猛然坐立或站起时时,有时会引起心脏跳动暂停而导致“死亡.此时.医生常会锤击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使心脏恢复跳动,请问急捶的部位应是(  )
A.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B.胸腔中部偏右下方
C.胸腔正中部 D.胸腔下方
5.(2018七下·云南月考)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一个腔?(  )
A.左心室和右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6.(2018·东营模拟)临床上,医生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者,应首先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全血 B.血浆 C.血小板 D.红细胞
7.(2017·巨野模拟)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分类
8.(2016·山亭模拟)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对比来进行的,准确率可达99.99%.下列不能用来作为DNA亲子鉴定材料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白细胞
C.父亲精液样本 D.成熟的红细胞
9.(2017七下·费县期中)如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
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10.(2017七下·黄岛期末)如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2017七下·临沭期中)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以及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12.(2017·日照模拟)江河让大地葱茏,热血使生命沸腾.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血液中血浆约占25%,淡黄色、半透明
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
D.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可以献血200﹣300mL
13.(2017·兖州模拟)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你不认同的是(  )
A.C和A,D和B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B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C和D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C流向D
D.D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14.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表明(  )
A.静脉内血流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有瓣膜
15.(2017七下·徐闻期中)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下面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肺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B.体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16.(2017八下·中山期中)如图是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物像,说法正确的是(  )
A.1含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
B.2的数量最多,能运输氧气
C.3无细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D.当人体有炎症时,3的数量明显增多
17.(2017七下·武平期中)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测定某人的肺泡、静脉血和组织细胞内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表.据此判断:能代表组织细胞的序号是(  )
气体 ① ② ③ ④
氧气 40 30 100 102
二氧化碳 46 50 42 40
A.① B.② C.③ D.④
18.(2017七下·广饶期中)如图能反映小亮同学参加1000米跑体能测试中,脉搏和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  )
A.a和c B.a和d C.b和c D.b和d
19.(2017七下·临沭期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时,应寻找(  )
A.有搏动的微小血管
B.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缓慢的血管
C.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D.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20.(2017七下·罗山期中)血液是人体内流动的组织,下面不属于血液功能的是(  )
A.运输作用 B.分泌作用 C.防御作用 D.保护作用
21.(2017七下·福州期中)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和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C.肺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
D.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
22.(2016七下·深圳期中)贫血患者常常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缺乏、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主要原因是(  )
A.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B.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C.血液中动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D.血液中静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二、综合题
23.(2017七下·定西期末)王浩最近经常头痛乏力,面色苍白,咽喉肿痛,于是他到医院抽血化验,医生诊断他患上了急性扁挑体炎,下表是他的常规化验报告单,请你分析回答:
(1)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   的测定值偏高。医生通过这项数据可以判断此是王浩体内有炎症。
(2)医生叮嘱他平时行动要小心,避免受伤出血,原因是他的   值偏低,一旦受伤,血液不易凝固。
(3)根据化验单中   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医生诊断他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4)除了吃医生开的药物外,他在饮食上还应该多吃一些含   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24.下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血管是把血液从   输送到   的血管。图中B血管是把血液从   送回   的血管。
(2)人手臂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属于图中的   血管,在人体颈部、腕部等摸到的一些在搏动的血管属于图中的   血管。
(3)图中   血管是血液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该血管的特点是在人体内数量   ,分布   ,管壁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25.(2017七下·临泽期末)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   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的侧壁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
(2)请用图中的数字表示出肺循环路线:   .
(3)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后,其成分的主要变化是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血液变成了   .
(4)某人毛细血管出血,但是很快自行止血.起主要作用的是   .
(5)某人因车祸大出血,出血呈鲜红色、喷射状,应该按压   端(“远心”或“近心”).
26.(2017七下·河东期末)实验题:图1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   盖在尾鳍上面.通常情况下,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的血管:[1]是   血管、[2]是   血管、[3]是   血管.判断血管[2]的依据是   .
(4)请你记录下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   (用文字和“→).
(5)小鱼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   .
27.(2017七下·回民期中)下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的名称是   ,血管C中   (填二氧化碳或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2)若A、C内均流动脉血,血液流经B处形成原尿,则在B处进行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3)若B代表的器官是胰岛,人进食后血管C内的   含量明显升高。
(4)若A代表静脉血管,C代表动脉血管,B代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则B的名称是   。
28.(2017七下·肥城期末)如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是为血液循环提供   的器官.
(2)某人患感冒,治疗时若静脉注射青霉素,最后出现青霉素的心脏是[   ]   (方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3)图中流动着动脉血的静脉是[   ]   (方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4)通过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途径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给组织细胞利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图中a血管内血液是由分支到主干,因此a是静脉不是动脉,A不符合题意;
B、图中c血管内血液是由主干到分支,因此c是动脉不是静脉;B不符合题意;
C、图中b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b是毛细血管,C符合题意;
D、a是静脉血管内血流速度慢,b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c是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2.【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当没有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就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有关知识点.主要是能够区分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和没加抗凝剂的血液的不同.
3.【答案】D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解:A、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A正确;
B、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B正确;
C、异型者之间如果输入的O型血量较大,同样可以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因此,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C正确;
D、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D错误.
故选:D
【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输血时以同型血为原则,据此分析解答.
4.【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在胸外按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挤压,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回心.当按压胸部时,使血液向前流动的机制是由于胸腔内压力普遍增加,以致胸内压力>颈动脉压>头动脉压>颈静脉压.正是这个压差使血液向颈动脉,流向头部,回流到颈静脉.心前区锤击能使已经停博的心脏重新启动.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心前区锤击”的措施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进行抢救,关键是按压和锤击的部位是否正确,心脏的位置如图所示:
即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因此击锤的部位应是前胸中部偏左下方.
故选:A
【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5.【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中的路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所以注射青霉素时,药物经上肢静脉进入毛细血管,汇集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随着肺循环到达病灶,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6.【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
故答案为:D.
【分析】1、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的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2、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如: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7.【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化成组织
【解析】【解答】解: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所以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
故选:B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3)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8.【答案】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BC、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父亲精液样本的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可以作为DNA亲子鉴定的材料,不符合题意;
D、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作为DNA亲子鉴定的材料,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
9.【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上图为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示意图,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
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心脏就这样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题干中的图示和图二相似,所以此时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故选:B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
10.【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解答】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旺盛需氧量高,导致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变低.图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最低的是甲.因此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甲.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11.【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故A错误.
B、人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平时多,但不会比红细胞多.故B错误.
C、给血液加抗凝剂,血液会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故C正确.
D、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12.【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AB型是万能受血者,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只能输个AB血型的人,且输的时候要慢而少,A错误.
B、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50%,淡黄色、半透明,B错误.
C、血液中红细胞最多,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大大增多,但不会超过红细胞的数量,C错误.
D、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
故选:D
【分析】(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是万能输血者,AB型是万能受血者.
(2)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几乎各占一半.
(3)血液中红细胞最多,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大大增多.
(4)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13.【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A、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A正确;
B、B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体循环路线最长,与此相适应,B左心室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B正确;
C、C右心房和D右心室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C流向D,而不会倒流,C正确;
D、D右心室连通肺动脉;D错误.
故选:D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A左心房、B右心室、C右心房、D左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c肺静脉,右心房连通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a主动脉,右心室连通b肺动脉;心脏内有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瓣膜.ef房室瓣.
14.【答案】D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静脉内有瓣膜使得血液在静脉中只能单向流动,因此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故选D
【分析】需要熟练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
15.【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
A、肺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A正确;
B、体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不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不是动脉血,B不正确;
C、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不是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C不正确;
D、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不是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不正确.
故选:A.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16.【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A、②是白细胞,含有细胞核,能将进入人体内的病菌包围、吞噬,A错误.
B、①为红细胞数量最多,能运输氧气,B错误;
C、③是血小板,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C正确;
D、当人体有炎症时,②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D错误.
故选:C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图中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①为红细胞.
17.【答案】B
【知识点】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因此动脉血比静脉血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结果血液由含氧气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因此肺泡内氧气含量最多,二氧化碳含量最少即④.组织细胞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高于氧气的含量,特别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表中能代表组织细胞的序号是②.故选:B
【分析】通过表格信息可知,此题属于的是测定某人的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可以从静脉血、动脉血的概念、肺泡内气体交换以及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飞方面来切入.
18.【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人体的脉搏是一个不断浮动的变化曲线,运动时脉搏加快,但不会无限制的加快.故图中的a变化正确;
人体耗氧量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的.故图中d正确.
故选:B
【分析】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为60~100次每分.
19.【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寻找毛细血管最简便的方法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血管,掌握血管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CD、运输作用、防御保护、保护作用,都属于血液的功能,ACD不符合题意;
B、血液没有分泌作用,有分泌作用的是消化腺、内分泌腺、皮脂腺和汗腺等,因此分泌作用不属于血液的功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因此血液有运输作用、防御作用、保护作用、调节作用.
21.【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故不符合题意;
B、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故不符合题意;
C、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因此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心脏左侧,故符合题意;
D、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2.【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红细胞是通过其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来运输氧气的.贫血患者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其运输氧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而出现了头昏、乏力等症状.所以贫血患者出现的头昏、乏力等症状,是由于贫血患者的血液输氧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造成的.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红细胞运载氧气的功能和贫血的原因.
23.【答案】(1)白细胞
(2)血小板
(3)红细胞;贫血
(4)铁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1)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白细胞的测定值偏高。医生通过这项数据可以判断此是王浩体内有炎症。(2)医生叮嘱他平时行动要小心,避免受伤出血,原因是他的血小板值偏低,一旦受伤,血液不易凝固。(3)根据化验单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医生诊断他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贫血。(4)除了吃医生开的药物外,他在饮食上还应该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24.【答案】(1)心脏;身体各部位;身体各部位;心脏
(2)B;A
(3)C;最多;最广;极薄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根据题图中血管的特点,可以判断,A血管管壁厚,管腔较小,所以是动脉血管,它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B血管管腔大,管壁比A薄,所以是静脉血管,人的手臂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就是静脉,在人体颈部、腕部等摸到的一些在搏动的血管是动脉;C血管管径极小,管壁极薄,所以是毛细血管,它的特点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内的血流速度最慢。
故答案为:(1)心脏;身体各部位;身体各部位;心脏;(2)B;A;(3)C;最多;最广;极薄
【分析】血管的类别及特点:
25.【答案】(1)心脏;肌肉
(2)2→8→6→7→3
(3)增多;动脉血
(4)血小板
(5)近心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急救常识
【解析】【解答】解:(1)心脏主要有心肌构成,心肌具有自动收缩的特点,能够自动有节律地自动跳动,因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2)(3)肺循环是2右心室→8肺动脉→5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7肺静脉→3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后,其成分的主要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血液变成动脉血.(4)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5)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某人受伤后,出血成喷射状,血液量大,鲜红色,因此是动脉出血;应该压迫止血的部位是伤口的近心端.
故答案为:(1)心脏;肌肉;(2)2→8→6→7→3;(3)增多; 动脉血; (4)血小板;(5)近心;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图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肺部毛细血管、7肺静脉、8肺动脉、9、10上下腔静脉.
26.【答案】(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载玻片;低
(3)动脉;毛细;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
(4)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5)心脏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面.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1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3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2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4)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5)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是血液流通的管道.
故答案为:(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载玻片;低(3)动脉;毛细;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4)动脉→毛细血管→静脉(5)心脏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识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知识,分析解答.
27.【答案】(1)肺静脉;氧气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3)胰岛素
(4)心脏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解:(1)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流方向是: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所以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的名称是肺静脉,血管A是肺动脉.由于血液流经肺 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至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所以血管C中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二氧化碳含量明显低于血管A.
(2)若A、C内均流动脉血,血液流经B处形成原尿,则B为肾小球,A、C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血液流经B肾小球时,在B肾小球处进行的主要生理过程是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并没有进行气体交换,所以A、C内均流动脉血.
(3)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C流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所以血管C内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
(4)静脉是把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动脉是把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结合题干信息,可以判断B是心脏.
故答案为:(1)肺静脉;氧气;(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3)胰岛素;(4)心脏
【分析】(1)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根据题干内容分析判断此段为肺循环的过程.
(2)根据题干内容“血液流经B处形成原尿”分析判断B处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3)胰岛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物是胰岛素,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的代谢.若B代表的器官是胰岛,人进食后血管C内的胰岛素的含量明显升高.
(4)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由全身运会心脏的血管.若A代表静脉血管,C代表动脉血管,B代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则B的名称是心脏.
28.【答案】(1)动力(或“泵”)
(2)3;左心室
(3)2;肺静脉
(4)体循环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是人体的输送血液的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2)静脉注射青霉素随着静脉血液,首先回到右心房,图中的3是右心房;
(3)图中的1是上腔静脉,2是肺静脉,5是下腔静脉,6是主动脉,7是肺动脉,主动脉和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因此流着动脉血的静脉是2肺静脉;
(4)血液循环分为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是把血液运输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体循环是将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因此通过体循环可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给组织细胞利用.
故答案为:(1)动力(或“泵”);(2)3;左心室 (3)2;肺静脉 (4)体循环
【分析】(1)根据心脏的功能分析解答;
(2)、(3)如图所示1上腔静脉、2肺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5下腔静脉、6主动脉、7肺动脉、8左心房、9房室瓣、10右心室.
(4)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交点在心脏:
1 / 1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17七下·深圳期中)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动脉 B.c是静脉
C.b是毛细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
【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图中a血管内血液是由分支到主干,因此a是静脉不是动脉,A不符合题意;
B、图中c血管内血液是由主干到分支,因此c是动脉不是静脉;B不符合题意;
C、图中b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b是毛细血管,C符合题意;
D、a是静脉血管内血流速度慢,b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c是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2.(2017七下·邢台期中)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当没有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就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有关知识点.主要是能够区分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和没加抗凝剂的血液的不同.
3.(2016九上·东明期中)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O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血站无偿献血.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冋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浆
【答案】D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解:A、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A正确;
B、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B正确;
C、异型者之间如果输入的O型血量较大,同样可以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因此,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C正确;
D、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D错误.
故选:D
【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输血时以同型血为原则,据此分析解答.
4.(2017七下·阳信期中)患有心脏病的人猛然坐立或站起时时,有时会引起心脏跳动暂停而导致“死亡.此时.医生常会锤击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使心脏恢复跳动,请问急捶的部位应是(  )
A.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B.胸腔中部偏右下方
C.胸腔正中部 D.胸腔下方
【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在胸外按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挤压,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回心.当按压胸部时,使血液向前流动的机制是由于胸腔内压力普遍增加,以致胸内压力>颈动脉压>头动脉压>颈静脉压.正是这个压差使血液向颈动脉,流向头部,回流到颈静脉.心前区锤击能使已经停博的心脏重新启动.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心前区锤击”的措施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进行抢救,关键是按压和锤击的部位是否正确,心脏的位置如图所示:
即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因此击锤的部位应是前胸中部偏左下方.
故选:A
【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5.(2018七下·云南月考)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一个腔?(  )
A.左心室和右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中的路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所以注射青霉素时,药物经上肢静脉进入毛细血管,汇集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随着肺循环到达病灶,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6.(2018·东营模拟)临床上,医生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者,应首先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全血 B.血浆 C.血小板 D.红细胞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
故答案为:D.
【分析】1、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的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2、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如: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7.(2017·巨野模拟)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分类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化成组织
【解析】【解答】解: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所以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
故选:B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3)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8.(2016·山亭模拟)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对比来进行的,准确率可达99.99%.下列不能用来作为DNA亲子鉴定材料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白细胞
C.父亲精液样本 D.成熟的红细胞
【答案】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BC、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父亲精液样本的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可以作为DNA亲子鉴定的材料,不符合题意;
D、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作为DNA亲子鉴定的材料,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
9.(2017七下·费县期中)如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
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上图为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示意图,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
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心脏就这样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题干中的图示和图二相似,所以此时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故选:B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
10.(2017七下·黄岛期末)如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解答】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旺盛需氧量高,导致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变低.图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最低的是甲.因此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甲.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11.(2017七下·临沭期中)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以及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故A错误.
B、人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平时多,但不会比红细胞多.故B错误.
C、给血液加抗凝剂,血液会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故C正确.
D、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12.(2017·日照模拟)江河让大地葱茏,热血使生命沸腾.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血液中血浆约占25%,淡黄色、半透明
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
D.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可以献血200﹣300mL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AB型是万能受血者,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只能输个AB血型的人,且输的时候要慢而少,A错误.
B、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50%,淡黄色、半透明,B错误.
C、血液中红细胞最多,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大大增多,但不会超过红细胞的数量,C错误.
D、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
故选:D
【分析】(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是万能输血者,AB型是万能受血者.
(2)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几乎各占一半.
(3)血液中红细胞最多,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大大增多.
(4)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13.(2017·兖州模拟)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你不认同的是(  )
A.C和A,D和B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B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C和D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C流向D
D.D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A、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A正确;
B、B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体循环路线最长,与此相适应,B左心室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B正确;
C、C右心房和D右心室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C流向D,而不会倒流,C正确;
D、D右心室连通肺动脉;D错误.
故选:D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A左心房、B右心室、C右心房、D左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c肺静脉,右心房连通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a主动脉,右心室连通b肺动脉;心脏内有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瓣膜.ef房室瓣.
14.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表明(  )
A.静脉内血流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有瓣膜
【答案】D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静脉内有瓣膜使得血液在静脉中只能单向流动,因此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故选D
【分析】需要熟练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
15.(2017七下·徐闻期中)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下面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肺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B.体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
A、肺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A正确;
B、体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不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不是动脉血,B不正确;
C、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不是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C不正确;
D、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不是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不正确.
故选:A.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16.(2017八下·中山期中)如图是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物像,说法正确的是(  )
A.1含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
B.2的数量最多,能运输氧气
C.3无细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D.当人体有炎症时,3的数量明显增多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A、②是白细胞,含有细胞核,能将进入人体内的病菌包围、吞噬,A错误.
B、①为红细胞数量最多,能运输氧气,B错误;
C、③是血小板,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C正确;
D、当人体有炎症时,②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D错误.
故选:C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图中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①为红细胞.
17.(2017七下·武平期中)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测定某人的肺泡、静脉血和组织细胞内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表.据此判断:能代表组织细胞的序号是(  )
气体 ① ② ③ ④
氧气 40 30 100 102
二氧化碳 46 50 42 40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因此动脉血比静脉血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结果血液由含氧气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因此肺泡内氧气含量最多,二氧化碳含量最少即④.组织细胞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高于氧气的含量,特别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表中能代表组织细胞的序号是②.故选:B
【分析】通过表格信息可知,此题属于的是测定某人的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可以从静脉血、动脉血的概念、肺泡内气体交换以及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飞方面来切入.
18.(2017七下·广饶期中)如图能反映小亮同学参加1000米跑体能测试中,脉搏和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  )
A.a和c B.a和d C.b和c D.b和d
【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人体的脉搏是一个不断浮动的变化曲线,运动时脉搏加快,但不会无限制的加快.故图中的a变化正确;
人体耗氧量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的.故图中d正确.
故选:B
【分析】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为60~100次每分.
19.(2017七下·临沭期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时,应寻找(  )
A.有搏动的微小血管
B.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缓慢的血管
C.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D.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寻找毛细血管最简便的方法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血管,掌握血管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20.(2017七下·罗山期中)血液是人体内流动的组织,下面不属于血液功能的是(  )
A.运输作用 B.分泌作用 C.防御作用 D.保护作用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CD、运输作用、防御保护、保护作用,都属于血液的功能,ACD不符合题意;
B、血液没有分泌作用,有分泌作用的是消化腺、内分泌腺、皮脂腺和汗腺等,因此分泌作用不属于血液的功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因此血液有运输作用、防御作用、保护作用、调节作用.
21.(2017七下·福州期中)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和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C.肺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
D.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故不符合题意;
B、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故不符合题意;
C、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因此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心脏左侧,故符合题意;
D、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2.(2016七下·深圳期中)贫血患者常常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缺乏、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主要原因是(  )
A.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B.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C.血液中动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D.血液中静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红细胞是通过其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来运输氧气的.贫血患者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其运输氧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而出现了头昏、乏力等症状.所以贫血患者出现的头昏、乏力等症状,是由于贫血患者的血液输氧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造成的.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红细胞运载氧气的功能和贫血的原因.
二、综合题
23.(2017七下·定西期末)王浩最近经常头痛乏力,面色苍白,咽喉肿痛,于是他到医院抽血化验,医生诊断他患上了急性扁挑体炎,下表是他的常规化验报告单,请你分析回答:
(1)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   的测定值偏高。医生通过这项数据可以判断此是王浩体内有炎症。
(2)医生叮嘱他平时行动要小心,避免受伤出血,原因是他的   值偏低,一旦受伤,血液不易凝固。
(3)根据化验单中   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医生诊断他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4)除了吃医生开的药物外,他在饮食上还应该多吃一些含   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答案】(1)白细胞
(2)血小板
(3)红细胞;贫血
(4)铁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1)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白细胞的测定值偏高。医生通过这项数据可以判断此是王浩体内有炎症。(2)医生叮嘱他平时行动要小心,避免受伤出血,原因是他的血小板值偏低,一旦受伤,血液不易凝固。(3)根据化验单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医生诊断他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贫血。(4)除了吃医生开的药物外,他在饮食上还应该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24.下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血管是把血液从   输送到   的血管。图中B血管是把血液从   送回   的血管。
(2)人手臂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属于图中的   血管,在人体颈部、腕部等摸到的一些在搏动的血管属于图中的   血管。
(3)图中   血管是血液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该血管的特点是在人体内数量   ,分布   ,管壁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答案】(1)心脏;身体各部位;身体各部位;心脏
(2)B;A
(3)C;最多;最广;极薄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根据题图中血管的特点,可以判断,A血管管壁厚,管腔较小,所以是动脉血管,它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B血管管腔大,管壁比A薄,所以是静脉血管,人的手臂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就是静脉,在人体颈部、腕部等摸到的一些在搏动的血管是动脉;C血管管径极小,管壁极薄,所以是毛细血管,它的特点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内的血流速度最慢。
故答案为:(1)心脏;身体各部位;身体各部位;心脏;(2)B;A;(3)C;最多;最广;极薄
【分析】血管的类别及特点:
25.(2017七下·临泽期末)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   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的侧壁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
(2)请用图中的数字表示出肺循环路线:   .
(3)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后,其成分的主要变化是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血液变成了   .
(4)某人毛细血管出血,但是很快自行止血.起主要作用的是   .
(5)某人因车祸大出血,出血呈鲜红色、喷射状,应该按压   端(“远心”或“近心”).
【答案】(1)心脏;肌肉
(2)2→8→6→7→3
(3)增多;动脉血
(4)血小板
(5)近心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急救常识
【解析】【解答】解:(1)心脏主要有心肌构成,心肌具有自动收缩的特点,能够自动有节律地自动跳动,因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2)(3)肺循环是2右心室→8肺动脉→5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7肺静脉→3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后,其成分的主要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血液变成动脉血.(4)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5)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某人受伤后,出血成喷射状,血液量大,鲜红色,因此是动脉出血;应该压迫止血的部位是伤口的近心端.
故答案为:(1)心脏;肌肉;(2)2→8→6→7→3;(3)增多; 动脉血; (4)血小板;(5)近心;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图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肺部毛细血管、7肺静脉、8肺动脉、9、10上下腔静脉.
26.(2017七下·河东期末)实验题:图1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   盖在尾鳍上面.通常情况下,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的血管:[1]是   血管、[2]是   血管、[3]是   血管.判断血管[2]的依据是   .
(4)请你记录下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   (用文字和“→).
(5)小鱼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   .
【答案】(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载玻片;低
(3)动脉;毛细;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
(4)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5)心脏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面.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1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3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2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4)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5)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是血液流通的管道.
故答案为:(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载玻片;低(3)动脉;毛细;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4)动脉→毛细血管→静脉(5)心脏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识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知识,分析解答.
27.(2017七下·回民期中)下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的名称是   ,血管C中   (填二氧化碳或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2)若A、C内均流动脉血,血液流经B处形成原尿,则在B处进行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3)若B代表的器官是胰岛,人进食后血管C内的   含量明显升高。
(4)若A代表静脉血管,C代表动脉血管,B代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则B的名称是   。
【答案】(1)肺静脉;氧气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3)胰岛素
(4)心脏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解:(1)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流方向是: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所以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的名称是肺静脉,血管A是肺动脉.由于血液流经肺 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至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所以血管C中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二氧化碳含量明显低于血管A.
(2)若A、C内均流动脉血,血液流经B处形成原尿,则B为肾小球,A、C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血液流经B肾小球时,在B肾小球处进行的主要生理过程是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并没有进行气体交换,所以A、C内均流动脉血.
(3)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C流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所以血管C内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
(4)静脉是把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动脉是把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结合题干信息,可以判断B是心脏.
故答案为:(1)肺静脉;氧气;(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3)胰岛素;(4)心脏
【分析】(1)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根据题干内容分析判断此段为肺循环的过程.
(2)根据题干内容“血液流经B处形成原尿”分析判断B处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3)胰岛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物是胰岛素,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的代谢.若B代表的器官是胰岛,人进食后血管C内的胰岛素的含量明显升高.
(4)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由全身运会心脏的血管.若A代表静脉血管,C代表动脉血管,B代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则B的名称是心脏.
28.(2017七下·肥城期末)如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是为血液循环提供   的器官.
(2)某人患感冒,治疗时若静脉注射青霉素,最后出现青霉素的心脏是[   ]   (方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3)图中流动着动脉血的静脉是[   ]   (方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4)通过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途径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给组织细胞利用.
【答案】(1)动力(或“泵”)
(2)3;左心室
(3)2;肺静脉
(4)体循环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是人体的输送血液的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2)静脉注射青霉素随着静脉血液,首先回到右心房,图中的3是右心房;
(3)图中的1是上腔静脉,2是肺静脉,5是下腔静脉,6是主动脉,7是肺动脉,主动脉和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因此流着动脉血的静脉是2肺静脉;
(4)血液循环分为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是把血液运输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体循环是将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因此通过体循环可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给组织细胞利用.
故答案为:(1)动力(或“泵”);(2)3;左心室 (3)2;肺静脉 (4)体循环
【分析】(1)根据心脏的功能分析解答;
(2)、(3)如图所示1上腔静脉、2肺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5下腔静脉、6主动脉、7肺动脉、8左心房、9房室瓣、10右心室.
(4)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交点在心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