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 力的存在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 力的存在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4-20 10:10:14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 力的存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2.铁架台上悬挂一根弹簧,如图所示,分别用6次大小不等的力拉弹簧,测得弹簧伸长记录如下表格,则用这根弹簧制成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  )
A.0﹣3.0N B.0﹣2.5N C.0﹣2.0N D.0﹣1.5N
3.如图所示的各种装置或工具,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  )
A.热气球 B.测力计 C.火箭 D.杆秤
4.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
A.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B.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D.人对墙的推力
5.如图所示,图中力的作用效果的事例中不是由于弹力造成的是(  )
A.拉力器 B.跳水
C.射箭 D.磁铁改变铁球运动方向
6.如图所示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大象对翘翘板的压力
C.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7.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8.如图,用手指压塑料尺,可以观察到尺发生弯曲.对于此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尺上
B.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是由于手指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尺为了恢复原状而产生弹力,其方向向下
D.手指对尺的弹力与尺对手指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B.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10.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1.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A. B. C. D.
12.图中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D.孩子对小车的拉力
13.(2020八上·宁波月考)如图所示,一个金属球,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装置内是水,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为一半,则甲图中的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
A.不变 B.减为一半
C.增加为原值两倍 D.弹簧对物体无弹力
14.如图所示,用手压气球,气球形变,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对手的弹力是气球发生形变产生的
B.手对气球的弹力是气球发生形变产生的
C.手对气球有弹力作用,气球对手没有弹力作用
D.气球对手有弹力作用,手对气球没有弹力作用
15.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绳子的拉力 B.桌面茶杯的支持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集市上常用的一种弹簧台秤,它测得的是物体的    (质量/重力),应用的物理原理是: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大.
17.如图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它的量程是    N,弹簧原长    cm,当拉力是6N时,弹簧的长度是    cm.
18.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如果甲乙两个同学各用2N的力沿相反方向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是数为    .
19.如图所示,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它的分度值是    N.乙图中表示测拉力的情况,此拉力的大小为    N.
20.如图所示,一个钩码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此弹簧测力计量程是    N,钩码的重力大小为G=    N.若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钩码正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三、综合题
21. 小明在做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用不同的力拉弹簧,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如下:
拉力(N) 0 1 2 3 4 5
弹簧长度(cm) 3 5 7 9 11 13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一个重要的实验结论是:    .
(2)小明继续实验,又得到下列数据:
请帮小明将表中漏填的数据补上.
(3)我们学过的    都属于弹力(填2个属于弹力的力)
(4)小明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来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他把不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数据,记入下表,并算出每次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1)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请在图示的坐标中自己标度,作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22.两把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分别是2牛与5牛,要测量质量大约300克的玩具球的重力.
(1)应选用那一把弹簧测力计?(通过计算说明)
(2)把这个玩具球竖直向上抛出时,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方向总跟运动方向相反,大小都是0.1牛.求;玩具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2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一根弹簧、一块硬纸板、一个挂钩自制的一个弹簧测力计.
(1)怎样标出此测力计的刻度值,说出你的办法.
(2)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几点.
24.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液化气瓶、氧气瓶瓶口都装有类似于图1所示的仪表,这是测量    (填物理量名称)的仪表,指针所示的值是    .
(2)小楠同学将弹簧测力计倒置测物体的重力(如图2所示),这样测出的结果比真实值偏   ,是因为弹簧测力计受    的作用.
(3)为安全起见,小区内竖立着如图3所示的标志牌,它的作用是提醒司机:所驾驶车辆的速度不允许超过    .在我们的物理实验室中,测量某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
(4)如图4所示的仪器叫    .它在使用前,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他可通过    (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液体;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液体.
25.如图:
(1)用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为    ;
(2)在进行对量筒中液体体积的读数时,图乙中有A,B,C三个观察位置,正确的是    ;
(3)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再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如果发现天平指针静时如图丙所示,应调节平衡螺母向    侧移动,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正中央.图丁中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解答】解:
(1)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AB说法不正确;
(2)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说法不正确;D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1)拔河比赛中两队对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地面对获胜方的摩擦力比较大;
(2)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答案】B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拉力为0.5N时,弹簧的长度为2cm;拉力为1.0N时,弹簧的长度为4cm;一直到拉力为2.5N时,都是弹簧的受到的拉力增加0.5N,弹簧就伸长2cm.因此在该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该弹簧测力计的范围是0~2.5N.
(2)当拉力等于3.0N时,弹簧的长度应该为12cm,而实际上长度是12.5cm,此时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不成正比关系了.
故选B.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最大弹性限度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3.【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
A、热气球是利用浮力来工作的,所以A错误;
B、弹簧具有弹性,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这一原理制成的,所以B正确;
C、火箭是利用空气的反作用力工作的,所以C错误;
D、杆秤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工作的,所以D错误.
故选:B.
【分析】物体发生了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很多,弹簧是常见的物体之一.
4.【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故A、C、D正确;
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是磁力,故B错误.
故选B.
【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
5.【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
A、在力的作用下,拉力器的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B、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使跳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C、拉开的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D、磁铁对铁球有力的作用,但两个物体没有接触,并且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没有弹力.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
6.【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
A、推力使泥土发生了形变,故属于弹力;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使跷跷板发生了形变,故属于弹力;
C、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没有使铁钉发生形变,故不属于弹力.
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使小车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故属于弹力.
故选C.
【分析】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由弹力的定义可判断.
7.【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和茶杯都发生了形变.故A错误.
B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茶杯施加的,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
D、茶杯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和茶杯都发生了形变.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8.【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A、手指对尺的力受力物体是尺,故A正确;
B、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对与其接触的物体发生的力,故B正确;
C、尺发生弹性形变后在恢复原状时对手指产生弹力,由于尺向下弯曲,对手指产生的力的方向向上,故B错误;
D、当手按压塑料尺时,手给塑料尺一个向下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塑料尺对手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所以手有被反弹感,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
9.【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都能产生弹力,不只是弹簧和橡皮筋,故A错误;
B、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有关,其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并不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故C错误;
D、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1)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
(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10.【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A错误;
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B错误;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说法正确,故C正确;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并不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1)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
(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11.【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由图可知:A、C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
D无法确定两个小球之间到底有没有挤压作用,所以也就无法确定有没有弹力.
B中,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小球都受到了对方的合力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
故选 B.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即可做出选择.
12.【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
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使泥土形状发生变化,故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使跷跷板发生形变,故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C、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没有使月球发生形变,并且两个天体也没有接触,故不属于弹力.符合题意;
D、孩子对绳子的拉力使绳子发生形变,故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互相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由弹力的定义可判断.
13.【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小球受到重力、弹力以及浮力作用,而弹力大小等于重力与浮力的差;
当地球引力减为一半时,g将变为原来的一半,而F浮=ρgV排,因此浮力也减为原来的一半,即重力与浮力之差变为原来的一半.
因此弹簧被压缩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故选B.
【分析】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弹力等于重力和浮力之差的变化分析弹簧的状态.
14.【答案】A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AB、用手压气球,气球形变的同时,人的手也会发生弹性形变,气球对手的弹力是气球发生形变产生的,而手对气球的弹力是手发生形变产生的.故A正确、B错误;
C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对气球有弹力作用,气球对手同样有弹力作用,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掌握产生弹力的条件:使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并且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15.【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A、绳子的拉力其实质是绳子发生弹性形变造成的,属于弹力,不合题意;
B、桌面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是桌面发生弹性形变造成的,属于弹力,不合题意;
C、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不属于弹力,符合题意;
D、书对桌面的压力其实质是书发生弹性形变造成的,属于弹力,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由弹力的定义可判断.
16.【答案】质量;弹性形变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弹簧台称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作用在弹簧上,使弹簧发生了形变,而市场上这种称是利用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转化为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其原理: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就越大.
故答案为:质量;弹性形变.
【分析】弹簧台秤的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量与受力大小成正比.据此解答.
17.【答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8;2;5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象中弹簧伸长的长度随所受拉力的变化规律可知,图象是一条正比例函数,说明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是2cm,即弹簧的原长是2cm;当弹簧受的拉力大于8N时,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不成正比,即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故它的量程是8N;
(3)受到拉力为8N时,伸长△L1=L1﹣L0=6cm﹣2cm=4cm,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该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6牛顿时,弹簧的伸长量△L2==3cm,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2=L0+△L2=2cm+3cm=5cm.
故答案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8;2;5.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1)分析图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原长;
(2)由图可知当拉力为6N,根据伸长和拉力的关系求出伸长的量,加上弹簧的原始长度(注意是弹簧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外力时的长度)就是弹簧现在的长度.
18.【答案】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就越长;2N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就越长,同样用2N的力从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一端固定只拉另一端效果是相同的,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弹簧测力计是只可能显示一个2N.
故答案为: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就越长;2N.
【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这一原理制成的,从两端拉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其指针只会指示一端拉力的大小.
19.【答案】0~5;0.2;3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甲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值即量程是0~5N,最小值即分度值是0.2N;
由乙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3N处,示数为3N;
故答案为:0~5N;0.2N;3N.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即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值;
分度值指的是所能测量的最小值(或者是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所表示的值);
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首先要认清分度值.刻度线上的示数自上而下依次增大.
20.【答案】0~5;2.4;等于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此弹簧测力计量程是0~5N,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4”处,所以物重为2.4N.
(2)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并且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不变,所以拉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等于物重.
故答案为:0~5;2.4;等于.
【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2)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21.【答案】(1)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
(2)解:如图
(3)拉力、压力
(4)解:(1)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如图: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知:当F=0N时,L0=3m是弹簧的自然长度;当改变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如上述表中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也可以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拉力增加1N时,弹簧伸长2cm,故当拉力为7N时,弹簧长度为17cm.
(3)我们学过的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4)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如图:
故答案为:(1)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2)17;(3)拉力、压;(4)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分析】分析表中数据,找出弹簧的自然长度;再计算出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比较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得出结论.
在分析具体数据时,一定要注意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比值是否始终相等,如果一旦不相等,说明它有可能超过了弹性限度.
22.【答案】(1)解:300克的玩具球的重力:
G=mg=0.3kg×10N/kg=3N,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因此应选用最大称量是5N的弹簧测力计.
答:选用最大称量是5N的弹簧测力计.
(2)解:①玩具球上升过程中,阻力竖直向下,重力方向也竖直向下,因此玩具球受到的合力:
F1=G+f=3N+0.11N=3.1N,方向竖直向下.
②玩具球下降过程中,阻力f竖直向上,因此玩具球受到的合力:
F2=G﹣f=3N﹣0.1N=2.9N,方向竖直向下.
答:玩具球在上升时,合力大小是3.1N,方向竖直向下;在下降过程中,合力大小是2.9N,方向竖直向下.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玩具球的质量计算出玩具球的重力,据此确定选择的弹簧测力计;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如果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23.【答案】(1)解:方法与步骤:①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提起,在弹簧末端所指的位置标上零;
②将几个已知重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弹簧末端所指出的位置分别标上所挂钩码重,然后将每一大格平均分成5等份(或10等份均可);
(2)解:测力计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使用这个测力计,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②测量前要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线;
③测量前应先轻轻拉动挂钩几次,看其能否自由伸缩;
④测量时,拉力方向要与弹簧轴线相一致.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要想准确地给弹簧测力计标出刻度值,必须要有已知重力的钩码才行,重点是要画出零刻线与固定大小的力的位置,再进行平分即可;
(2)使用任何仪器都要了解它的使用规则,测力计使用规则是:使用前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使用时拉力方向要与弹簧轴线相一致.
24.【答案】(1)压强;0.2MPa
(2)大;重力
(3)10km/h;秒表、刻度尺
(4)压强计;②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1)仪表虽然标有“压力表”,但标注的单位是MPa,是压强的单位,所以仪表测量的是压强;指针在“0.2”处,所以示数为0.2MPa;
(2)将弹簧测力计倒置测物体的重力,由于外壳也受一定的重力,这样测出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3)根据标志牌上的数据可知,在这段路程行驶所驾驶车辆的速度不允许超过10km/h;在实验室测量平均速度要知道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秒表测量时间;
(4)如图4所示仪器叫U型管压强计,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当它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图(a)中右侧偏高,左侧偏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此时应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选②.
故答案为:(1)压强; 0.2MPa(2×105Pa);(2)大;重力;(3)10km/h;秒表、刻度尺;(4)压强计; ②.
【分析】(1)根据仪表标注的单位和指针的位置确定测量对象和数值.
(2)弹簧测力计倒置时,外壳的重力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3)根据标志牌的含义得出这段路程行驶的速度不允许超过10km/h;实验室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长度,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4)实验室中,用压强计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根据U形管中两侧的高度大小,可判断其压强的大小.若两侧不相平,则应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5.【答案】(1)3.6N
(2)B
(3)水平台;游码;左;32.8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
(1)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3”后3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3×0.2N=3.6N,即物体的重力为3.6N.
(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如图,A俯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大;C仰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小;B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3)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如图,指针指到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到.
物体的质量=20g+10g+2.8g=32.8g.
故答案为:(1)3.6N(2)B;(3)水平台;游码;左;32.8.
【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
(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面底部相平,既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3)从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
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1 /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 力的存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解答】解:
(1)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AB说法不正确;
(2)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说法不正确;D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1)拔河比赛中两队对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地面对获胜方的摩擦力比较大;
(2)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铁架台上悬挂一根弹簧,如图所示,分别用6次大小不等的力拉弹簧,测得弹簧伸长记录如下表格,则用这根弹簧制成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  )
A.0﹣3.0N B.0﹣2.5N C.0﹣2.0N D.0﹣1.5N
【答案】B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拉力为0.5N时,弹簧的长度为2cm;拉力为1.0N时,弹簧的长度为4cm;一直到拉力为2.5N时,都是弹簧的受到的拉力增加0.5N,弹簧就伸长2cm.因此在该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该弹簧测力计的范围是0~2.5N.
(2)当拉力等于3.0N时,弹簧的长度应该为12cm,而实际上长度是12.5cm,此时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不成正比关系了.
故选B.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最大弹性限度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3.如图所示的各种装置或工具,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  )
A.热气球 B.测力计 C.火箭 D.杆秤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
A、热气球是利用浮力来工作的,所以A错误;
B、弹簧具有弹性,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这一原理制成的,所以B正确;
C、火箭是利用空气的反作用力工作的,所以C错误;
D、杆秤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工作的,所以D错误.
故选:B.
【分析】物体发生了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很多,弹簧是常见的物体之一.
4.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
A.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B.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D.人对墙的推力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故A、C、D正确;
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是磁力,故B错误.
故选B.
【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
5.如图所示,图中力的作用效果的事例中不是由于弹力造成的是(  )
A.拉力器 B.跳水
C.射箭 D.磁铁改变铁球运动方向
【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
A、在力的作用下,拉力器的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B、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使跳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C、拉开的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D、磁铁对铁球有力的作用,但两个物体没有接触,并且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没有弹力.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
6.如图所示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大象对翘翘板的压力
C.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
A、推力使泥土发生了形变,故属于弹力;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使跷跷板发生了形变,故属于弹力;
C、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没有使铁钉发生形变,故不属于弹力.
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使小车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故属于弹力.
故选C.
【分析】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由弹力的定义可判断.
7.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和茶杯都发生了形变.故A错误.
B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茶杯施加的,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
D、茶杯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和茶杯都发生了形变.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8.如图,用手指压塑料尺,可以观察到尺发生弯曲.对于此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尺上
B.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是由于手指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尺为了恢复原状而产生弹力,其方向向下
D.手指对尺的弹力与尺对手指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A、手指对尺的力受力物体是尺,故A正确;
B、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对与其接触的物体发生的力,故B正确;
C、尺发生弹性形变后在恢复原状时对手指产生弹力,由于尺向下弯曲,对手指产生的力的方向向上,故B错误;
D、当手按压塑料尺时,手给塑料尺一个向下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塑料尺对手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所以手有被反弹感,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
9.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B.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都能产生弹力,不只是弹簧和橡皮筋,故A错误;
B、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有关,其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并不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故C错误;
D、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1)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
(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10.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A错误;
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B错误;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说法正确,故C正确;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并不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1)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
(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11.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由图可知:A、C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
D无法确定两个小球之间到底有没有挤压作用,所以也就无法确定有没有弹力.
B中,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小球都受到了对方的合力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
故选 B.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即可做出选择.
12.图中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D.孩子对小车的拉力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
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使泥土形状发生变化,故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使跷跷板发生形变,故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C、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没有使月球发生形变,并且两个天体也没有接触,故不属于弹力.符合题意;
D、孩子对绳子的拉力使绳子发生形变,故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互相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由弹力的定义可判断.
13.(2020八上·宁波月考)如图所示,一个金属球,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装置内是水,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为一半,则甲图中的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
A.不变 B.减为一半
C.增加为原值两倍 D.弹簧对物体无弹力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小球受到重力、弹力以及浮力作用,而弹力大小等于重力与浮力的差;
当地球引力减为一半时,g将变为原来的一半,而F浮=ρgV排,因此浮力也减为原来的一半,即重力与浮力之差变为原来的一半.
因此弹簧被压缩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故选B.
【分析】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弹力等于重力和浮力之差的变化分析弹簧的状态.
14.如图所示,用手压气球,气球形变,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对手的弹力是气球发生形变产生的
B.手对气球的弹力是气球发生形变产生的
C.手对气球有弹力作用,气球对手没有弹力作用
D.气球对手有弹力作用,手对气球没有弹力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AB、用手压气球,气球形变的同时,人的手也会发生弹性形变,气球对手的弹力是气球发生形变产生的,而手对气球的弹力是手发生形变产生的.故A正确、B错误;
C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对气球有弹力作用,气球对手同样有弹力作用,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掌握产生弹力的条件:使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并且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15.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绳子的拉力 B.桌面茶杯的支持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A、绳子的拉力其实质是绳子发生弹性形变造成的,属于弹力,不合题意;
B、桌面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是桌面发生弹性形变造成的,属于弹力,不合题意;
C、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不属于弹力,符合题意;
D、书对桌面的压力其实质是书发生弹性形变造成的,属于弹力,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由弹力的定义可判断.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集市上常用的一种弹簧台秤,它测得的是物体的    (质量/重力),应用的物理原理是: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大.
【答案】质量;弹性形变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弹簧台称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作用在弹簧上,使弹簧发生了形变,而市场上这种称是利用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转化为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其原理: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就越大.
故答案为:质量;弹性形变.
【分析】弹簧台秤的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量与受力大小成正比.据此解答.
17.如图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它的量程是    N,弹簧原长    cm,当拉力是6N时,弹簧的长度是    cm.
【答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8;2;5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象中弹簧伸长的长度随所受拉力的变化规律可知,图象是一条正比例函数,说明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是2cm,即弹簧的原长是2cm;当弹簧受的拉力大于8N时,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不成正比,即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故它的量程是8N;
(3)受到拉力为8N时,伸长△L1=L1﹣L0=6cm﹣2cm=4cm,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该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6牛顿时,弹簧的伸长量△L2==3cm,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2=L0+△L2=2cm+3cm=5cm.
故答案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8;2;5.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1)分析图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原长;
(2)由图可知当拉力为6N,根据伸长和拉力的关系求出伸长的量,加上弹簧的原始长度(注意是弹簧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外力时的长度)就是弹簧现在的长度.
18.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如果甲乙两个同学各用2N的力沿相反方向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是数为    .
【答案】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就越长;2N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就越长,同样用2N的力从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一端固定只拉另一端效果是相同的,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弹簧测力计是只可能显示一个2N.
故答案为: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就越长;2N.
【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这一原理制成的,从两端拉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其指针只会指示一端拉力的大小.
19.如图所示,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它的分度值是    N.乙图中表示测拉力的情况,此拉力的大小为    N.
【答案】0~5;0.2;3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甲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值即量程是0~5N,最小值即分度值是0.2N;
由乙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3N处,示数为3N;
故答案为:0~5N;0.2N;3N.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即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值;
分度值指的是所能测量的最小值(或者是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所表示的值);
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首先要认清分度值.刻度线上的示数自上而下依次增大.
20.如图所示,一个钩码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此弹簧测力计量程是    N,钩码的重力大小为G=    N.若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钩码正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答案】0~5;2.4;等于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此弹簧测力计量程是0~5N,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4”处,所以物重为2.4N.
(2)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并且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不变,所以拉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等于物重.
故答案为:0~5;2.4;等于.
【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2)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三、综合题
21. 小明在做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用不同的力拉弹簧,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如下:
拉力(N) 0 1 2 3 4 5
弹簧长度(cm) 3 5 7 9 11 13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一个重要的实验结论是:    .
(2)小明继续实验,又得到下列数据:
请帮小明将表中漏填的数据补上.
(3)我们学过的    都属于弹力(填2个属于弹力的力)
(4)小明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来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他把不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数据,记入下表,并算出每次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1)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请在图示的坐标中自己标度,作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答案】(1)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
(2)解:如图
(3)拉力、压力
(4)解:(1)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如图: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知:当F=0N时,L0=3m是弹簧的自然长度;当改变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如上述表中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也可以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拉力增加1N时,弹簧伸长2cm,故当拉力为7N时,弹簧长度为17cm.
(3)我们学过的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4)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如图:
故答案为:(1)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2)17;(3)拉力、压;(4)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分析】分析表中数据,找出弹簧的自然长度;再计算出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比较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得出结论.
在分析具体数据时,一定要注意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比值是否始终相等,如果一旦不相等,说明它有可能超过了弹性限度.
22.两把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分别是2牛与5牛,要测量质量大约300克的玩具球的重力.
(1)应选用那一把弹簧测力计?(通过计算说明)
(2)把这个玩具球竖直向上抛出时,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方向总跟运动方向相反,大小都是0.1牛.求;玩具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答案】(1)解:300克的玩具球的重力:
G=mg=0.3kg×10N/kg=3N,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因此应选用最大称量是5N的弹簧测力计.
答:选用最大称量是5N的弹簧测力计.
(2)解:①玩具球上升过程中,阻力竖直向下,重力方向也竖直向下,因此玩具球受到的合力:
F1=G+f=3N+0.11N=3.1N,方向竖直向下.
②玩具球下降过程中,阻力f竖直向上,因此玩具球受到的合力:
F2=G﹣f=3N﹣0.1N=2.9N,方向竖直向下.
答:玩具球在上升时,合力大小是3.1N,方向竖直向下;在下降过程中,合力大小是2.9N,方向竖直向下.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玩具球的质量计算出玩具球的重力,据此确定选择的弹簧测力计;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如果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2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一根弹簧、一块硬纸板、一个挂钩自制的一个弹簧测力计.
(1)怎样标出此测力计的刻度值,说出你的办法.
(2)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几点.
【答案】(1)解:方法与步骤:①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提起,在弹簧末端所指的位置标上零;
②将几个已知重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弹簧末端所指出的位置分别标上所挂钩码重,然后将每一大格平均分成5等份(或10等份均可);
(2)解:测力计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使用这个测力计,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②测量前要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线;
③测量前应先轻轻拉动挂钩几次,看其能否自由伸缩;
④测量时,拉力方向要与弹簧轴线相一致.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要想准确地给弹簧测力计标出刻度值,必须要有已知重力的钩码才行,重点是要画出零刻线与固定大小的力的位置,再进行平分即可;
(2)使用任何仪器都要了解它的使用规则,测力计使用规则是:使用前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使用时拉力方向要与弹簧轴线相一致.
24.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液化气瓶、氧气瓶瓶口都装有类似于图1所示的仪表,这是测量    (填物理量名称)的仪表,指针所示的值是    .
(2)小楠同学将弹簧测力计倒置测物体的重力(如图2所示),这样测出的结果比真实值偏   ,是因为弹簧测力计受    的作用.
(3)为安全起见,小区内竖立着如图3所示的标志牌,它的作用是提醒司机:所驾驶车辆的速度不允许超过    .在我们的物理实验室中,测量某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
(4)如图4所示的仪器叫    .它在使用前,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他可通过    (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液体;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液体.
【答案】(1)压强;0.2MPa
(2)大;重力
(3)10km/h;秒表、刻度尺
(4)压强计;②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1)仪表虽然标有“压力表”,但标注的单位是MPa,是压强的单位,所以仪表测量的是压强;指针在“0.2”处,所以示数为0.2MPa;
(2)将弹簧测力计倒置测物体的重力,由于外壳也受一定的重力,这样测出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3)根据标志牌上的数据可知,在这段路程行驶所驾驶车辆的速度不允许超过10km/h;在实验室测量平均速度要知道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秒表测量时间;
(4)如图4所示仪器叫U型管压强计,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当它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图(a)中右侧偏高,左侧偏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此时应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选②.
故答案为:(1)压强; 0.2MPa(2×105Pa);(2)大;重力;(3)10km/h;秒表、刻度尺;(4)压强计; ②.
【分析】(1)根据仪表标注的单位和指针的位置确定测量对象和数值.
(2)弹簧测力计倒置时,外壳的重力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3)根据标志牌的含义得出这段路程行驶的速度不允许超过10km/h;实验室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长度,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4)实验室中,用压强计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根据U形管中两侧的高度大小,可判断其压强的大小.若两侧不相平,则应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5.如图:
(1)用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为    ;
(2)在进行对量筒中液体体积的读数时,图乙中有A,B,C三个观察位置,正确的是    ;
(3)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再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如果发现天平指针静时如图丙所示,应调节平衡螺母向    侧移动,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正中央.图丁中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答案】(1)3.6N
(2)B
(3)水平台;游码;左;32.8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
(1)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3”后3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3×0.2N=3.6N,即物体的重力为3.6N.
(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如图,A俯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大;C仰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小;B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3)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如图,指针指到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到.
物体的质量=20g+10g+2.8g=32.8g.
故答案为:(1)3.6N(2)B;(3)水平台;游码;左;32.8.
【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
(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面底部相平,既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3)从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
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