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1 认识浮力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1 认识浮力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4-04 16:52:14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1 认识浮力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作用
B.只有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作用
C.在空中上升的氢气球受到了空气对它的浮力
D.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2017·濮阳模拟)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1.5N,第3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请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出所挂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
A.0.5N B.1N C.2N D.1.5N
3.关于浮力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将一石块抛入水中,石块在下沉过程中不受浮力
B.在水中上升的木块受到浮力
C.在海边游泳的人受到海水对他产生的浮力
D.在空中上升的氢气球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4.(2017八下·平顶山期末)在研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下面正确的是(  )
A.F1﹣F2=F4﹣F3 B.F1=F2=F3=F4
C.F1=F2 F3=F4 D.F1﹣F3=F4﹣F2
二、填空题
5.(2017·奉贤模拟)如图所示的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   ,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   ,这就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因此,浮力的方向总是   .
6.(2016·南充)已知某一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并将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物体的密度为   kg/m3.(ρ水=1×103kg/m3,g=10N/kg)
7.(2019·安徽模拟)如图所示,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立方体左右两个面受到压力的合力为    ;上下两个面由于深度的不同,导致水的压强不同,立方体受到水的压力因而不同.若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F2,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F1,则立方体受到的浮力为    .
8.一个小组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一个铁块的重是3.5N,当把这个铁块的一半浸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8N,则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如果把这个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应该是   ,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解:A、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浮在水面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在空中上升的氢气球受到了空气对它的浮力,故C正确;
D、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浸在液体(或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空气)的浮力;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空气)受到的重力.
2.【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设物体重G1,每只弹簧秤重G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有: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C=G1 ﹣﹣﹣①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B=G1+G2 ﹣﹣﹣②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A=G1+2G2 ﹣﹣﹣③
③减②式可得:FA﹣FB=G2﹣﹣﹣④
所以:G2=2N﹣1.5N=0.5N,
由②式可得:G1=FB﹣G2=1.5N﹣0.5N=1N.
故选:B.
【分析】(1)首先确定每个测力计下面所挂物体是什么,即测力计测量的是哪几个物体的重力.从而得到测力计示数与其下面所挂物体的重力和测力计重力的关系.(2)将各个关系式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3.【答案】A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将一石块抛入水中,石块由于受到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故下沉,但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受浮力作用;故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则在水中上升的木块、在海边游泳的人、在空中上升的氢气球都受到浮力作用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B、C、D正确.
故选A.
【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存在着压力差,根据这个产生原因去分析此题.
4.【答案】A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
根据称重法可知,浮力等于物体重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之后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即F浮=F1﹣F2,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F4﹣F3.
所以F1﹣F2=F4﹣F3,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判断: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同时,根据称重法,浮力等于物体在浸入液体之后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
5.【答案】平衡;大;竖直向上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解:据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的特点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即可以相互抵消掉;
而圆柱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是不同的,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1,下表面深度为h2.
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向下=ρ液gh1,受到的压力为F向下=p向下S=ρ液gh1;
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向上=ρ液gh2,受到的压力为F向上=P向上S=ρ液gh2.
因为h1<h2.
所以F向上>F向下,
则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即:F浮=F向上﹣F向下,
所以浮力方向是与向上的压力F向上的方向一致,是竖直向上的.
故答案为:平衡;大;竖直向上.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压力、压强的公式求浸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受到的液体对它产生的压力,分析所受压力的合力,从而得到浮力产生的原因.
6.【答案】4;2.5×103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10N﹣6N=4N;
(2)物体完全浸没,根据F浮=ρ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
V=V排= = =4×10﹣4m3;物体的质量:m= = =1kg,物体的密度:ρ= = =2.5×103kg/m3。
故答案为:4;2.5×103。
【分析】(1)知道物体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称重法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本题考查了称重法求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的应用,要熟练运用公式,关键是知道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相等。
7.【答案】0N;F2﹣F1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
(1)假设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正方体的上表面与液体表面平行,且深度为h.这时正方体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作用如右图:
这时,正方体的前后两侧面(左右两侧面),处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则h前=h后,(h左=h右),
由p=ρ液gh可得:p前=p后,(p左=p右).即前后两侧面(左右两侧面)在液体中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也相等.
由F=pL2可得:F前=F后,(F左=F右).即前后两侧面(左右两侧面)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力相等,是平衡力,合力为零.
(2)正方体上、下表面有所不同,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1=ρgh,受到的压力为F1=p1s=ρghL2;
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L,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2=ρg(h+L),受到的压力为F2=p2L2=ρg(h+L)L2.
因此液体会对正方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F差=F2﹣F1=ρgL3.实际上,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正方体的浮力.
故答案为:0N;F2﹣F1.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压力、压强的公式求浸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受到的液体对它产生的压力,分析所受压力的合力,从而得到浮力产生的原因.
8.【答案】0.7N;竖直向上;2.1N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根据称重法,浮力=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代入题目数据可知,F浮=3.5N-2.8N=0.7N。根据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的作用,所以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根据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原来一半浸在水中浮力为0.7N,全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浮力就变为原来的两倍,即为1.4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1.4N=2.1N
【分析】理解浮力方向,浮力大小计算。
1 / 1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1 认识浮力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作用
B.只有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作用
C.在空中上升的氢气球受到了空气对它的浮力
D.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答案】C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解:A、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浮在水面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在空中上升的氢气球受到了空气对它的浮力,故C正确;
D、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浸在液体(或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空气)的浮力;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空气)受到的重力.
2.(2017·濮阳模拟)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1.5N,第3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请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出所挂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
A.0.5N B.1N C.2N D.1.5N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解:设物体重G1,每只弹簧秤重G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有: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C=G1 ﹣﹣﹣①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B=G1+G2 ﹣﹣﹣②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A=G1+2G2 ﹣﹣﹣③
③减②式可得:FA﹣FB=G2﹣﹣﹣④
所以:G2=2N﹣1.5N=0.5N,
由②式可得:G1=FB﹣G2=1.5N﹣0.5N=1N.
故选:B.
【分析】(1)首先确定每个测力计下面所挂物体是什么,即测力计测量的是哪几个物体的重力.从而得到测力计示数与其下面所挂物体的重力和测力计重力的关系.(2)将各个关系式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3.关于浮力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将一石块抛入水中,石块在下沉过程中不受浮力
B.在水中上升的木块受到浮力
C.在海边游泳的人受到海水对他产生的浮力
D.在空中上升的氢气球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答案】A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将一石块抛入水中,石块由于受到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故下沉,但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受浮力作用;故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则在水中上升的木块、在海边游泳的人、在空中上升的氢气球都受到浮力作用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B、C、D正确.
故选A.
【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存在着压力差,根据这个产生原因去分析此题.
4.(2017八下·平顶山期末)在研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下面正确的是(  )
A.F1﹣F2=F4﹣F3 B.F1=F2=F3=F4
C.F1=F2 F3=F4 D.F1﹣F3=F4﹣F2
【答案】A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
根据称重法可知,浮力等于物体重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之后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即F浮=F1﹣F2,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F4﹣F3.
所以F1﹣F2=F4﹣F3,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判断: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同时,根据称重法,浮力等于物体在浸入液体之后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
二、填空题
5.(2017·奉贤模拟)如图所示的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   ,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   ,这就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因此,浮力的方向总是   .
【答案】平衡;大;竖直向上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解:据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的特点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即可以相互抵消掉;
而圆柱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是不同的,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1,下表面深度为h2.
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向下=ρ液gh1,受到的压力为F向下=p向下S=ρ液gh1;
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向上=ρ液gh2,受到的压力为F向上=P向上S=ρ液gh2.
因为h1<h2.
所以F向上>F向下,
则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即:F浮=F向上﹣F向下,
所以浮力方向是与向上的压力F向上的方向一致,是竖直向上的.
故答案为:平衡;大;竖直向上.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压力、压强的公式求浸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受到的液体对它产生的压力,分析所受压力的合力,从而得到浮力产生的原因.
6.(2016·南充)已知某一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并将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物体的密度为   kg/m3.(ρ水=1×103kg/m3,g=10N/kg)
【答案】4;2.5×103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10N﹣6N=4N;
(2)物体完全浸没,根据F浮=ρ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
V=V排= = =4×10﹣4m3;物体的质量:m= = =1kg,物体的密度:ρ= = =2.5×103kg/m3。
故答案为:4;2.5×103。
【分析】(1)知道物体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称重法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本题考查了称重法求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的应用,要熟练运用公式,关键是知道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相等。
7.(2019·安徽模拟)如图所示,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立方体左右两个面受到压力的合力为    ;上下两个面由于深度的不同,导致水的压强不同,立方体受到水的压力因而不同.若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F2,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F1,则立方体受到的浮力为    .
【答案】0N;F2﹣F1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
(1)假设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正方体的上表面与液体表面平行,且深度为h.这时正方体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作用如右图:
这时,正方体的前后两侧面(左右两侧面),处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则h前=h后,(h左=h右),
由p=ρ液gh可得:p前=p后,(p左=p右).即前后两侧面(左右两侧面)在液体中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也相等.
由F=pL2可得:F前=F后,(F左=F右).即前后两侧面(左右两侧面)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力相等,是平衡力,合力为零.
(2)正方体上、下表面有所不同,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1=ρgh,受到的压力为F1=p1s=ρghL2;
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L,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2=ρg(h+L),受到的压力为F2=p2L2=ρg(h+L)L2.
因此液体会对正方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F差=F2﹣F1=ρgL3.实际上,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正方体的浮力.
故答案为:0N;F2﹣F1.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压力、压强的公式求浸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受到的液体对它产生的压力,分析所受压力的合力,从而得到浮力产生的原因.
8.一个小组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一个铁块的重是3.5N,当把这个铁块的一半浸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8N,则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如果把这个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应该是   ,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   。
【答案】0.7N;竖直向上;2.1N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根据称重法,浮力=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代入题目数据可知,F浮=3.5N-2.8N=0.7N。根据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的作用,所以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根据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原来一半浸在水中浮力为0.7N,全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浮力就变为原来的两倍,即为1.4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1.4N=2.1N
【分析】理解浮力方向,浮力大小计算。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