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2-22 17:36:25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特点是(  )
A.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 B.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C.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 D.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多年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大洲。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后,实现经济独立、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农业是非洲经济的重要部门,以初级农产产品(单一商品)为主。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最广,是农村居民的主食;小麦和稻米的产量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供出口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棕榈油和剑麻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2019七下·河南期中)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干旱,粮食和环境问题 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就业问题 D.宗教,资源和粮食问题
【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2019七下·綦江期中)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中 B.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草原上
【答案】B
【知识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根据题干描述,该景观出现在热带草原上.故选:B.
【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考查了非洲的气候,较简单.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过大,吹走了表土
B.工业十分发达,污染严重
C.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D.由于大量开发矿产,破坏了土地
【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 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滥垦乱伐、过度放牧,破坏生存的环境, 使非洲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故选:C。
【点评】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 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 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高原地形为主,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B.西部高原上有一条断裂深陷的东非裂谷带
C.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坐落在南部高原上
D.刚果盆地位于本区中部偏西的高原之中
【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南部地区,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所以A项正确;在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附近,有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所以B项这句话说法不对;在东非高原上,赤道附近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所以C选项句话说法不对;刚果盆地为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下几内亚高原、南非高原和阿赞德高原之间,而不是本区中部偏西,所以D选项这句话说法也不对。因此正确答案选择A项。
【点评】解答本题要清楚本区的地形特征,知道本区主要地形的分布位置,特别是一些典型的地理事物,如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具体位置。
6.有专家称:全球变暖受到不利影响最大的大洲是非洲,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① 气温太高
② 干旱面积扩大
③ 被淹没的土地太多
④ 国家太穷,装不起空调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知识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被称为“热带大陆”。全球气候变暖,非洲温度将变的更高,蒸发旺盛,干旱面积扩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点评】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形成了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的气候特点。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中面积最大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大陆”是指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高原大陆”是指非洲高原面积广大;“富饶大陆”是指非洲矿产资源丰富。
7.汤姆、艾琳和张山分别来自欧洲西部、非洲和亚洲,谁说的对(  )
A.汤姆:我们那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很少
B.艾琳:我们那里是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很少,但全年分配很均匀
C.张山说:我们那里夏季热,降雨也多,冬季冷,还降雪呢,是温带季风气候
D.他们的说法都不对
【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故选C.
8.下列现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看不到的是(  )
A.茂密的热带雨林里,大象在其间戏水
B.辽阔的热带草原上,长颈鹿吃着树梢上嫩叶
C.浩瀚的沙漠里,骆驼在散步
D.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收割机正在收割金黄色的小麦
【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在该地区可以看到A、B、C三选项中描述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的冰川,成群的企鹅”这种景观应该出现在南极地区,故选D.
9.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C.很多国家形成了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D.有一部分国家经济、文化都很发达,迈进了发达国家行列
【答案】C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整体比较贫困,人口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人口增长率也较高,A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比较贫困,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水平也较低,B错误,由于生产水平较低,许多国家都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进口粮食。工业品等,形成了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有像南非这样极少数的国家经济、文化都很发达,故D错误。
10.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主要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地 C.盆地 D.丘陵
【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东南部从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故本题选A。
11.小朋友汤姆介绍:我的家乡西临大西洋,居民基本上是黑种人.家乡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种植.人们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生活必需品,勉强度日.据此回答:
汤姆家乡要摆脱贫困,正确的做法是(  )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做全球“原材料仓库”
B.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C.开荒种地,提高粮食产量
D.保护生态环境,振兴民族工业
【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其根本的经济出路是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同时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保护环境等.
【点评】考查非洲亟待发展的经济,要理解解答
12.非洲东部近30年来,至少每平均10年会出现一次饥荒。最近一次是2011年,受灾人数高达1240万。除了人为因素外,还与当地哪项气候特征关系密切(  )
A.气候复杂 B.全年炎热
C.降水年际变化大 D.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
【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非洲东部的气候主要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该种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注意各种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13.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是咖啡原产地,18世纪20年代由荷兰人传到拉丁美洲。如今咖啡已在拉美地区广泛种植。埃塞俄比亚与拉美地区种植咖啡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
A.全年多雨 B.热量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交通便利
【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首先是自然条件,可以排除C、D。埃塞俄比亚气候干燥,雨水较少,可以排除A选项,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注意第7题,题干中说的是共同的自然条件,可以排除两个选项。
14.2010年南非世界杯让世人聚焦在非洲,下列说法与非洲相符的是(  )
A.“热带大陆”、“高原大陆” B.经济高速发展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D.世界人种大熔炉
【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非洲有“热带大陆”、“高原大陆”之称。非经经济受历史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世界人种大熔炉指的是拉丁美洲。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经济特点。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15.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  )
A.欧洲西部 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C.非洲的北部 D.东亚、东南亚
【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该题只有考查黑种人的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被称黑种人的故乡,黑人众多。欧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为白种人,东亚、东南亚为黄种人。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种的类型,可以通过非洲的称号,或世界人种分布来作答。
16.尼日利亚人口1.73亿,以上平均每天收入在1美元以下,国内种族和宗教冲突激烈,恐怖活动频繁.多种矿藏储量很大,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多数工业制品依赖进口.出口农产品以可可和腰果为主,粮食需大量进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尼日利亚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临印度洋的阿拉伯海,造船业发达
B.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C.平原盆地为主,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D.依赖少数初级农矿产品,经济水平低
【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尼日利亚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故A错误;尼日利亚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故B错误;尼日利亚地形以高原为主,河流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季节变化大,故C错误;尼日利亚依赖少数初级农矿产品,属于单一商品经济,经济水平低,故D正确.
【点评】非洲的经济因其长期的殖民统治,经济发展水平是世界上最低的.尽管资源很丰富,但农业是非洲的重要生产部门,供出口的主要是一些经济作物如:咖啡、可可、棉花、棕榈油和剑麻等原料,还有一些工业上的半成品.非洲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如金刚石、黄金、铬铁矿和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种以黑种人为主,有“黑非洲”之称.
17.下列产品中属于初级产品的是(  )
A.皮鞋 B.巧克力糖 C.牛肉罐头 D.可可豆
【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初级产品,又称原始产品.指未经加工或因销售习惯而略作加工的产品,如天然橡胶、原油、铁矿石等农林牧渔矿产品.指人们通过劳动,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尚待进一步加工或已经简单加工的产品.初级产品主要是农、林、牧、渔、矿业产品,如矿石、精矿、籽棉、皮棉等.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初级产品分为食品,饮料,农矿原料,动植物油脂和燃料五大类.初级产品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约占发展中国家出口总值的3/4,大部分输往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约占1/3.故选:D.
【点评】初级产品又称原始产品,指未经加工或因销售习惯而略作加工的产品,人们通过劳动,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尚待进一步加工或已经简单加工的产品
18.非洲农牧业生产落后的历史根源是(  )
A.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B.自然条件极为恶劣
C.国家政局不稳定 D.人口过多
【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故选:A.
19.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黄金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为(  )
A.坦桑尼亚 B.赞比亚 C.南非 D.纳米比亚
【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其中南非是世界黄金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故选:C.
【点评】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20.(2016七下·庆云期中)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从长远角度看,需要解决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B.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C.肉类缺乏的问题 D.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非洲粮食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故选: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非洲人民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21.下面关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经济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经济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B.该地区国家经济以单一商品为主
C.该地区国家卖出初级产品,买进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D.该地区的国家正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或致力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因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以单一商品为主,卖出初级产品,买进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落后,所以各国正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或致力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加速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地区存在着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经济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非洲人民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22.2013年10月18日下午,兰花湖校区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研究员高登义为同学们做了一场主题为“东非大裂谷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精彩讲座.东非大裂谷位于(  )
A.非洲东部 B.非洲西部 C.非洲南部 D.非洲北部
【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非洲东部有一条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故选:A.
【点评】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北到撒哈拉沙漠.
23.近些年,非洲国家经济增长迅速的原因有(  )
A.农业发展迅速,粮食大量出口
B.减少生活消费,增加社会积累
C.农矿产品出口与吸引外资相结合
D.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近年来,非洲国家采取农矿产品出口与吸引外资相结合的办法,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多种经营,经济增长迅速.故选:C.
【点评】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24.(2018七下·高邮期末)有人称非洲是集“富饶大陆”和“饥饿大陆”为一体的大洲.这样称呼是因为非洲(  )
A.富人和穷人并存 B.自然资源丰富而粮食供应不足
C.不同国家贫富悬殊 D.人口多而经济落后
【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非洲的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从这种意义上讲非洲又是“饥饿大陆”.故选:B.
【点评】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25.(2016七下·达州期中)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产量低,年年减产
B.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C.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少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人口问题是非洲最大的问题,由于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所以非洲是世界上缺乏粮食最严重的地区.故选:B.
【点评】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成为“黑非洲”的原因是(  )
A.大量动物的颜色为黑色 B.盛产黑芝麻等
C.90%以上的人口是黑色人种 D.土地肥沃、呈黑色
【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
【解析】【分析】因该区主体为黑色人种,故称“黑非洲”.故选:C.
【点评】了解非洲的主要人种结构是解题关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人种是黑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27.(2021七下·威宁期中)非洲最大的岛屿位于非洲的(  )
A.东北部 B.西北部 C.西南部 D.东南部
【答案】D
【知识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也称伊里安)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是非洲第一大岛屿.故选:D.
【点评】非洲最大的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最大的海湾是几内亚湾,最大的半岛是索马里半岛.
28.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位非洲客人解绍自己家乡情况,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
A.我的家乡自然资源丰富,南非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居世界首位
B.我的家乡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
C.我的家乡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D.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我的家乡自然环境逐步恶化
【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A、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南非的黄金产量居世界之首,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是西亚地区,故叙述错误;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被称为“黑人的故乡”,故叙述正确;C、本区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落后,现在有的国家还未独立,故叙述正确;D、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非洲的家乡自然环境逐步恶化,故叙述正确.故选: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南非的黄金产量居世界之首;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被称为“黑人的故乡”;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落后.
29.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赚钱多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大量出口矿产、农畜产品,经济发展水平高
D.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南合作”
【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价格低廉的农、矿等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故A、C错误;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从发展中国家购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和矿产等,出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赚钱多,故B正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故D错误。
30.(2016七下·靖江期末)读某地区的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示现象在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是(  )
A.欧洲西部 B.极地地区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2)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对策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开垦草原
C.鼓励生育 D.过度放牧
(3)该地区的人种主要是(  )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答案】(1)D
(2)A
(3)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1)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2)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要控制人口增长.(3)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地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主要的人种是黑种人,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
故选:D;A;A
【点评】(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3)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31.(2016七下·桂林期中)小茗同学喜欢看《动物世界》,有一次看到关于非洲草原动物的大迁徙.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动物不会出现在非洲草原上的是(  )
A.犀牛 B.长颈鹿 C.袋鼠 D.斑马
(2)下列关于非洲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B.桃花心木、檀木是热带雨林区的珍贵树种
C.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
D.金刚石、黄金、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3)以下世界地理之最位于非洲的是(  )
A.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B.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
C.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D.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4)以下别称所描述的地理事物都位于非洲的是(  )
A.“地球之巅”、北半球的“寒极”
B.“富饶大陆”、“赤道雪峰”
C.“世界人种大熔炉”、“高原大陆”
D.“玉米的故乡”、“热带大陆
【答案】(1)C
(2)D
(3)B
(4)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1)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是斑马、长颈鹿、角马、犀牛等草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以这些动物为食的狮子、猎豹、鬣狗等也时时出没其间.而袋鼠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2)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非洲的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非洲还是咖啡、枣椰和油棕等作物的原产地.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3)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故选项A错误.位于非洲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纵贯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并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和约旦河谷,属于板块张裂而成,故选项B正确.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故选项C错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故选项D错误.(4)珠穆朗玛峰被称为“地球之巅”,奥伊米亚康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故A叙述错误.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峰”故B叙述正确.非洲60%的面积为高原,被称为“高原大陆”南美洲混血人种最多,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故选项C正确.南北回归线穿过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被称为“热带大陆”;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被称为“玉米的故乡”,该国家位于北美洲,故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1)C;(2)D;(3)B;(4)B
【点评】(1)热带草原生活着狮子、大象、长颈鹿、犀牛、河马、狒狒以及200多种鸟类.每当进入湿季,数百万头羚羊、斑马等草食动物来此生息繁衍.有时候,迁徙动物组成的队伍长达10多千米,而肉食动物紧随其后,伺机捕食,景象十分壮观.(2)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3)熟记非洲的世界之最,是解题的关键.(4)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中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二、综合题
32.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位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理事物名称。
E     湾,
F     盆地,
非洲最南端G     角。
(2)非洲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这是     经济类型.
【答案】(1)几内亚 ;刚果;好望
(2)单一商品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1)图中E是几内亚湾,F是刚果盆地,G是好望角;(2)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商品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故答案为:(1)几内亚;刚果;好望;(2)单一商品.
【点评】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3.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图,答题.

(1)2014年5月4日起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四国.
图中用字母A、B、C、D表示李总理到访的国家.A为    国,它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的总部所在地,该国的    和D国的     ,都是制作饮料等食品的重要原料.B为肯尼亚,该国每年野生动物迁徙蔚为壮观.为中国帮助该国发展     业创造了条件.C为安哥拉,D尼日利亚     资源丰富,可以发展     工业.历史上,中国人为建设从E地区通往F地的坦赞铁路做出了巨大牺牲,该铁路不但有助于将E地的     (矿产资源)运往港口,还加强了非洲的国家间合作.
未来,中国将于非洲国家扩大轻轨,高速公路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这是帮助撒哈拉以南地区加强     建设的举措.长期以来,     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为此中方同非盟进行的减贫合作中,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     发展.
【答案】(1)埃塞俄比亚;咖啡;可可 ;旅游;石油;化学 ;铜矿;基础设施 ;粮食;可持续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A为埃塞俄比亚国,它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的总部所在地,该国的咖啡和尼日利亚的可可,都是制作饮料等食品的重要原料.B为肯尼亚,该国每年野生动物迁徙蔚为壮观.为中国帮助该国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C为安哥拉,D尼日利亚 石油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化学工业.历史上,中国人为建设从E赞比亚地区通往F坦桑尼亚地区的坦赞铁路做出了巨大牺牲,该铁路不但有助于将E赞比亚的铜矿运往港口,还加强了非洲的国家间合作.未来,中国将于非洲国家扩大轻轨,高速公路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这是帮助撒哈拉以南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长期以来,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为此中方同非盟进行的减贫合作中,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故答案为:埃塞俄比亚;咖啡;可可;旅游;石油;化学;铜矿;基础设施;粮食;可持续.
【点评】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34.结合图,回答问题:
(1)请你给这张图片起一个名字:    .
(2)图片上的孩子属于    人种,该人种主要分布于    、    .
(3)该人种的起源地是    洲,日前该大洲的国家除南非外均属于    国家.
(4)目前分布于美洲地区的该人种是    时期的    贩运来的奴隶的后裔.
(5)造成这些国家贫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一些    国家对这些国家的过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6)图片上的这些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    ,他们正遭受着饥饿的威胁
(7)请你想一想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得这些孩子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
【答案】(1)被抛弃的非洲 
(2)黑色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美洲地区 
(3)非 ;发展中 
(4)16世纪到19世纪 ;殖民主义者 
(5)殖民 
(6)极差 
(7)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民族经济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
【解析】【分析】(1)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人民生活非常贫困,处于饥饿状态.可给这张图片起名为:被抛弃的非洲、饥饿的非洲等.(2)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3)黑色人种的起源地是非洲,非洲经济发展缓慢,属于发展中国家.(4)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有大量的非洲黑人被殖民主义者当做奴隶贩卖到美洲,在美洲以加勒比地区、巴西和美国相对集中.(5)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后,实现经济独立、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6)图片上的这些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极差,他们正遭受着饥饿的威胁.(7)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非洲经济虽有所发展,但与发展迅速的中国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是当今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非洲经济发展的措施有: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加强民族工业的发展、保护环境等.故答案为:(1)被抛弃的非洲;(2)黑色;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地区;(3)非;发展中;(4)16世纪到19世纪;殖民主义者;(5)殖民;(6)极差;(7)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民族经济.
【点评】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1 / 1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特点是(  )
A.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 B.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C.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 D.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2.(2019七下·河南期中)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干旱,粮食和环境问题 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就业问题 D.宗教,资源和粮食问题
3.(2019七下·綦江期中)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中 B.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草原上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过大,吹走了表土
B.工业十分发达,污染严重
C.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D.由于大量开发矿产,破坏了土地
5.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高原地形为主,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B.西部高原上有一条断裂深陷的东非裂谷带
C.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坐落在南部高原上
D.刚果盆地位于本区中部偏西的高原之中
6.有专家称:全球变暖受到不利影响最大的大洲是非洲,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① 气温太高
② 干旱面积扩大
③ 被淹没的土地太多
④ 国家太穷,装不起空调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7.汤姆、艾琳和张山分别来自欧洲西部、非洲和亚洲,谁说的对(  )
A.汤姆:我们那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很少
B.艾琳:我们那里是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很少,但全年分配很均匀
C.张山说:我们那里夏季热,降雨也多,冬季冷,还降雪呢,是温带季风气候
D.他们的说法都不对
8.下列现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看不到的是(  )
A.茂密的热带雨林里,大象在其间戏水
B.辽阔的热带草原上,长颈鹿吃着树梢上嫩叶
C.浩瀚的沙漠里,骆驼在散步
D.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收割机正在收割金黄色的小麦
9.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C.很多国家形成了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D.有一部分国家经济、文化都很发达,迈进了发达国家行列
10.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主要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地 C.盆地 D.丘陵
11.小朋友汤姆介绍:我的家乡西临大西洋,居民基本上是黑种人.家乡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种植.人们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生活必需品,勉强度日.据此回答:
汤姆家乡要摆脱贫困,正确的做法是(  )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做全球“原材料仓库”
B.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C.开荒种地,提高粮食产量
D.保护生态环境,振兴民族工业
12.非洲东部近30年来,至少每平均10年会出现一次饥荒。最近一次是2011年,受灾人数高达1240万。除了人为因素外,还与当地哪项气候特征关系密切(  )
A.气候复杂 B.全年炎热
C.降水年际变化大 D.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
13.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是咖啡原产地,18世纪20年代由荷兰人传到拉丁美洲。如今咖啡已在拉美地区广泛种植。埃塞俄比亚与拉美地区种植咖啡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
A.全年多雨 B.热量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交通便利
14.2010年南非世界杯让世人聚焦在非洲,下列说法与非洲相符的是(  )
A.“热带大陆”、“高原大陆” B.经济高速发展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D.世界人种大熔炉
15.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  )
A.欧洲西部 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C.非洲的北部 D.东亚、东南亚
16.尼日利亚人口1.73亿,以上平均每天收入在1美元以下,国内种族和宗教冲突激烈,恐怖活动频繁.多种矿藏储量很大,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多数工业制品依赖进口.出口农产品以可可和腰果为主,粮食需大量进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尼日利亚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临印度洋的阿拉伯海,造船业发达
B.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C.平原盆地为主,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D.依赖少数初级农矿产品,经济水平低
17.下列产品中属于初级产品的是(  )
A.皮鞋 B.巧克力糖 C.牛肉罐头 D.可可豆
18.非洲农牧业生产落后的历史根源是(  )
A.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B.自然条件极为恶劣
C.国家政局不稳定 D.人口过多
19.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黄金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为(  )
A.坦桑尼亚 B.赞比亚 C.南非 D.纳米比亚
20.(2016七下·庆云期中)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从长远角度看,需要解决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B.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C.肉类缺乏的问题 D.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21.下面关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经济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经济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B.该地区国家经济以单一商品为主
C.该地区国家卖出初级产品,买进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D.该地区的国家正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或致力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22.2013年10月18日下午,兰花湖校区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研究员高登义为同学们做了一场主题为“东非大裂谷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精彩讲座.东非大裂谷位于(  )
A.非洲东部 B.非洲西部 C.非洲南部 D.非洲北部
23.近些年,非洲国家经济增长迅速的原因有(  )
A.农业发展迅速,粮食大量出口
B.减少生活消费,增加社会积累
C.农矿产品出口与吸引外资相结合
D.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24.(2018七下·高邮期末)有人称非洲是集“富饶大陆”和“饥饿大陆”为一体的大洲.这样称呼是因为非洲(  )
A.富人和穷人并存 B.自然资源丰富而粮食供应不足
C.不同国家贫富悬殊 D.人口多而经济落后
25.(2016七下·达州期中)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产量低,年年减产
B.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C.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少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成为“黑非洲”的原因是(  )
A.大量动物的颜色为黑色 B.盛产黑芝麻等
C.90%以上的人口是黑色人种 D.土地肥沃、呈黑色
27.(2021七下·威宁期中)非洲最大的岛屿位于非洲的(  )
A.东北部 B.西北部 C.西南部 D.东南部
28.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位非洲客人解绍自己家乡情况,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
A.我的家乡自然资源丰富,南非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居世界首位
B.我的家乡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
C.我的家乡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D.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我的家乡自然环境逐步恶化
29.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赚钱多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大量出口矿产、农畜产品,经济发展水平高
D.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南合作”
30.(2016七下·靖江期末)读某地区的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示现象在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是(  )
A.欧洲西部 B.极地地区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2)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对策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开垦草原
C.鼓励生育 D.过度放牧
(3)该地区的人种主要是(  )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31.(2016七下·桂林期中)小茗同学喜欢看《动物世界》,有一次看到关于非洲草原动物的大迁徙.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动物不会出现在非洲草原上的是(  )
A.犀牛 B.长颈鹿 C.袋鼠 D.斑马
(2)下列关于非洲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B.桃花心木、檀木是热带雨林区的珍贵树种
C.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
D.金刚石、黄金、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3)以下世界地理之最位于非洲的是(  )
A.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B.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
C.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D.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4)以下别称所描述的地理事物都位于非洲的是(  )
A.“地球之巅”、北半球的“寒极”
B.“富饶大陆”、“赤道雪峰”
C.“世界人种大熔炉”、“高原大陆”
D.“玉米的故乡”、“热带大陆
二、综合题
32.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位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理事物名称。
E     湾,
F     盆地,
非洲最南端G     角。
(2)非洲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这是     经济类型.
33.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图,答题.

(1)2014年5月4日起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四国.
图中用字母A、B、C、D表示李总理到访的国家.A为    国,它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的总部所在地,该国的    和D国的     ,都是制作饮料等食品的重要原料.B为肯尼亚,该国每年野生动物迁徙蔚为壮观.为中国帮助该国发展     业创造了条件.C为安哥拉,D尼日利亚     资源丰富,可以发展     工业.历史上,中国人为建设从E地区通往F地的坦赞铁路做出了巨大牺牲,该铁路不但有助于将E地的     (矿产资源)运往港口,还加强了非洲的国家间合作.
未来,中国将于非洲国家扩大轻轨,高速公路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这是帮助撒哈拉以南地区加强     建设的举措.长期以来,     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为此中方同非盟进行的减贫合作中,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     发展.
34.结合图,回答问题:
(1)请你给这张图片起一个名字:    .
(2)图片上的孩子属于    人种,该人种主要分布于    、    .
(3)该人种的起源地是    洲,日前该大洲的国家除南非外均属于    国家.
(4)目前分布于美洲地区的该人种是    时期的    贩运来的奴隶的后裔.
(5)造成这些国家贫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一些    国家对这些国家的过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6)图片上的这些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    ,他们正遭受着饥饿的威胁
(7)请你想一想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得这些孩子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多年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大洲。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后,实现经济独立、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农业是非洲经济的重要部门,以初级农产产品(单一商品)为主。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最广,是农村居民的主食;小麦和稻米的产量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供出口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棕榈油和剑麻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答案】B
【知识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根据题干描述,该景观出现在热带草原上.故选:B.
【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考查了非洲的气候,较简单.
4.【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 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滥垦乱伐、过度放牧,破坏生存的环境, 使非洲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故选:C。
【点评】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 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 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南部地区,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所以A项正确;在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附近,有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所以B项这句话说法不对;在东非高原上,赤道附近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所以C选项句话说法不对;刚果盆地为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下几内亚高原、南非高原和阿赞德高原之间,而不是本区中部偏西,所以D选项这句话说法也不对。因此正确答案选择A项。
【点评】解答本题要清楚本区的地形特征,知道本区主要地形的分布位置,特别是一些典型的地理事物,如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具体位置。
6.【答案】D
【知识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被称为“热带大陆”。全球气候变暖,非洲温度将变的更高,蒸发旺盛,干旱面积扩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点评】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形成了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的气候特点。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中面积最大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大陆”是指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高原大陆”是指非洲高原面积广大;“富饶大陆”是指非洲矿产资源丰富。
7.【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在该地区可以看到A、B、C三选项中描述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的冰川,成群的企鹅”这种景观应该出现在南极地区,故选D.
9.【答案】C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整体比较贫困,人口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人口增长率也较高,A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比较贫困,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水平也较低,B错误,由于生产水平较低,许多国家都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进口粮食。工业品等,形成了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有像南非这样极少数的国家经济、文化都很发达,故D错误。
10.【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东南部从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故本题选A。
11.【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其根本的经济出路是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同时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保护环境等.
【点评】考查非洲亟待发展的经济,要理解解答
12.【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非洲东部的气候主要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该种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注意各种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13.【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首先是自然条件,可以排除C、D。埃塞俄比亚气候干燥,雨水较少,可以排除A选项,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注意第7题,题干中说的是共同的自然条件,可以排除两个选项。
14.【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非洲有“热带大陆”、“高原大陆”之称。非经经济受历史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世界人种大熔炉指的是拉丁美洲。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经济特点。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15.【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该题只有考查黑种人的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被称黑种人的故乡,黑人众多。欧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为白种人,东亚、东南亚为黄种人。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种的类型,可以通过非洲的称号,或世界人种分布来作答。
16.【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尼日利亚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故A错误;尼日利亚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故B错误;尼日利亚地形以高原为主,河流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季节变化大,故C错误;尼日利亚依赖少数初级农矿产品,属于单一商品经济,经济水平低,故D正确.
【点评】非洲的经济因其长期的殖民统治,经济发展水平是世界上最低的.尽管资源很丰富,但农业是非洲的重要生产部门,供出口的主要是一些经济作物如:咖啡、可可、棉花、棕榈油和剑麻等原料,还有一些工业上的半成品.非洲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如金刚石、黄金、铬铁矿和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种以黑种人为主,有“黑非洲”之称.
17.【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初级产品,又称原始产品.指未经加工或因销售习惯而略作加工的产品,如天然橡胶、原油、铁矿石等农林牧渔矿产品.指人们通过劳动,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尚待进一步加工或已经简单加工的产品.初级产品主要是农、林、牧、渔、矿业产品,如矿石、精矿、籽棉、皮棉等.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初级产品分为食品,饮料,农矿原料,动植物油脂和燃料五大类.初级产品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约占发展中国家出口总值的3/4,大部分输往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约占1/3.故选:D.
【点评】初级产品又称原始产品,指未经加工或因销售习惯而略作加工的产品,人们通过劳动,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尚待进一步加工或已经简单加工的产品
18.【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故选:A.
19.【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其中南非是世界黄金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故选:C.
【点评】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20.【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非洲粮食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故选: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非洲人民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21.【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因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以单一商品为主,卖出初级产品,买进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落后,所以各国正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或致力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加速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地区存在着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经济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非洲人民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22.【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非洲东部有一条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故选:A.
【点评】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北到撒哈拉沙漠.
23.【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近年来,非洲国家采取农矿产品出口与吸引外资相结合的办法,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多种经营,经济增长迅速.故选:C.
【点评】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24.【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非洲的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从这种意义上讲非洲又是“饥饿大陆”.故选:B.
【点评】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25.【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人口问题是非洲最大的问题,由于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所以非洲是世界上缺乏粮食最严重的地区.故选:B.
【点评】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26.【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
【解析】【分析】因该区主体为黑色人种,故称“黑非洲”.故选:C.
【点评】了解非洲的主要人种结构是解题关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人种是黑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27.【答案】D
【知识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也称伊里安)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是非洲第一大岛屿.故选:D.
【点评】非洲最大的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最大的海湾是几内亚湾,最大的半岛是索马里半岛.
28.【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A、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南非的黄金产量居世界之首,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是西亚地区,故叙述错误;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被称为“黑人的故乡”,故叙述正确;C、本区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落后,现在有的国家还未独立,故叙述正确;D、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非洲的家乡自然环境逐步恶化,故叙述正确.故选: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南非的黄金产量居世界之首;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被称为“黑人的故乡”;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落后.
29.【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价格低廉的农、矿等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故A、C错误;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从发展中国家购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和矿产等,出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赚钱多,故B正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故D错误。
30.【答案】(1)D
(2)A
(3)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1)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2)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要控制人口增长.(3)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地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主要的人种是黑种人,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
故选:D;A;A
【点评】(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3)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31.【答案】(1)C
(2)D
(3)B
(4)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1)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是斑马、长颈鹿、角马、犀牛等草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以这些动物为食的狮子、猎豹、鬣狗等也时时出没其间.而袋鼠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2)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非洲的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非洲还是咖啡、枣椰和油棕等作物的原产地.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3)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故选项A错误.位于非洲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纵贯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并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和约旦河谷,属于板块张裂而成,故选项B正确.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故选项C错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故选项D错误.(4)珠穆朗玛峰被称为“地球之巅”,奥伊米亚康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故A叙述错误.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峰”故B叙述正确.非洲60%的面积为高原,被称为“高原大陆”南美洲混血人种最多,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故选项C正确.南北回归线穿过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被称为“热带大陆”;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被称为“玉米的故乡”,该国家位于北美洲,故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1)C;(2)D;(3)B;(4)B
【点评】(1)热带草原生活着狮子、大象、长颈鹿、犀牛、河马、狒狒以及200多种鸟类.每当进入湿季,数百万头羚羊、斑马等草食动物来此生息繁衍.有时候,迁徙动物组成的队伍长达10多千米,而肉食动物紧随其后,伺机捕食,景象十分壮观.(2)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3)熟记非洲的世界之最,是解题的关键.(4)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中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32.【答案】(1)几内亚 ;刚果;好望
(2)单一商品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1)图中E是几内亚湾,F是刚果盆地,G是好望角;(2)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商品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故答案为:(1)几内亚;刚果;好望;(2)单一商品.
【点评】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3.【答案】(1)埃塞俄比亚;咖啡;可可 ;旅游;石油;化学 ;铜矿;基础设施 ;粮食;可持续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A为埃塞俄比亚国,它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的总部所在地,该国的咖啡和尼日利亚的可可,都是制作饮料等食品的重要原料.B为肯尼亚,该国每年野生动物迁徙蔚为壮观.为中国帮助该国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C为安哥拉,D尼日利亚 石油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化学工业.历史上,中国人为建设从E赞比亚地区通往F坦桑尼亚地区的坦赞铁路做出了巨大牺牲,该铁路不但有助于将E赞比亚的铜矿运往港口,还加强了非洲的国家间合作.未来,中国将于非洲国家扩大轻轨,高速公路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这是帮助撒哈拉以南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长期以来,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为此中方同非盟进行的减贫合作中,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故答案为:埃塞俄比亚;咖啡;可可;旅游;石油;化学;铜矿;基础设施;粮食;可持续.
【点评】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34.【答案】(1)被抛弃的非洲 
(2)黑色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美洲地区 
(3)非 ;发展中 
(4)16世纪到19世纪 ;殖民主义者 
(5)殖民 
(6)极差 
(7)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民族经济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
【解析】【分析】(1)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人民生活非常贫困,处于饥饿状态.可给这张图片起名为:被抛弃的非洲、饥饿的非洲等.(2)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3)黑色人种的起源地是非洲,非洲经济发展缓慢,属于发展中国家.(4)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有大量的非洲黑人被殖民主义者当做奴隶贩卖到美洲,在美洲以加勒比地区、巴西和美国相对集中.(5)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后,实现经济独立、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6)图片上的这些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极差,他们正遭受着饥饿的威胁.(7)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非洲经济虽有所发展,但与发展迅速的中国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是当今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非洲经济发展的措施有: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加强民族工业的发展、保护环境等.故答案为:(1)被抛弃的非洲;(2)黑色;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地区;(3)非;发展中;(4)16世纪到19世纪;殖民主义者;(5)殖民;(6)极差;(7)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民族经济.
【点评】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