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专题9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单选题
1.(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2菱形(1)同步练习)如图,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
A.20 B.24 C.40 D.48
【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四边形ABCD中菱形,
∴AC⊥BD且AC与BD互相平分,
∴AB==5,
∵AB=BC=CD=DA,
∴菱形ABCD的周长是4×5=20.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再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B的长,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即可求得菱形的周长。
2.(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9.2.1 菱形的性质 同步练习)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边相等 B.对角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平分
【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菱形具有的性质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菱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是对角线互相垂直.
3.(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复习专练)如图,在菱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E为AB的中点,且DE⊥AB,AC=6,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 )
A.18 B.18 C.9 D.6
【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E为AB的中点,DE⊥AB,
∴AD=DB,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AD=DB=AB,
∴△ABD为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菱形,
∴BD⊥AC于O,AO= AC= ×6=3,
Rt△AOB中,∠OAB=30°,
∴OB= ,
∴BD=2OB=2 ,
∴菱形ABCD的面积= = =6 ,
故答案为:D
【分析】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判断三角形ABD是等边三角形,结合菱形的性质可分别求出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度。菱形的面积等于菱形两条对角线长积的一半即可求出。
4.(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2菱形(1)同步练习)如图,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MP+PN的最小值是( )
A. B.1 C. D.2
【答案】B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做点N关于AC的对称点,连接MN,与AC相交于一点,当点P位于此位置时,MP+PN是最小的,
即MN=AD,
所以MP+PN=1.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将军饮马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先做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即做N或M点关于AC的对称点,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找到点P的位置,利用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性质,就可以求得MP与PN的最小值。
5.(2020八下·重庆月考)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DB=6,AD=5,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
A.20 B.24 C.30 D.36
【答案】B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OD= BD=3,
∴AO= =4
∴AC=8,
故可得菱形ABCD的面积为 ×8×6=2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可得出对角线AC的长度,进而根据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可得出菱形的面积.
6.(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2菱形(2)同步练习)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并且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
C.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有一组邻角相等
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
【答案】B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A选项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以判断这是个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是矩形,所以不对;
B选项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可以判断这是个平行四边形,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的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是菱形,所以正确;
C选项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判断这是个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角相等可以判断这两个角都是直角,可以判定是矩形,所以不对;
D选项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不能判断是个平行四边形,即使有对角线互相垂直也不能判定是菱形,所以不对。
故答案为:B
【分析】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菱形,先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而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不对,而A中的有一个角是直角不能判定是菱形,一组邻角相等判定两个角是直角,也不能判定是菱形,所以只有B选项是正确的。
7.(2019八下·平昌期末)如图,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要使它变成菱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A.AC=BD B.AD=BC C.AB=BC D.AB=CD
【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A.添加AC=BD可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能使它变成菱形,故此选项错误;
B.添加AD=BC不能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此选项错误;
C.添加AB=BC可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此选项正确;
D.添加AB=CD不能可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变成菱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得答案.
8.(2019九上·西安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D、CD、AC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只需要满足一个条件,是( )
A.四边形ABCD是梯形 B.四边形ABCD是菱形
C.对角线AC=BD D.AD=BC
【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D、CD、AC的中点,
∴EF∥AD,HG∥AD,
∴EF∥HG;
同理,HE∥GF,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A、若四边形ABCD是梯形时,AD≠CD,则GH≠FE,这与平行四边形EFGH的对边GH=FE相矛盾;故本选项错误;
B、若四边形ABCD是菱形时,点EFGH四点共线;故本选项错误;
C、若对角线AC=BD时,四边形ABCD可能是等腰梯形,证明同A选项;故本选项错误;
D、当AD=BC时,GH=GF;所以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以证得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然后由菱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9.(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证明练习题 (4))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条件:①AB∥CD; ②AB=CD; ③OA=OC;④OB=OD; ⑤AC⊥BD;⑥AC平分∠BAD.则下列各组组合中,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是( )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⑥
【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B=CD;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如果加上条件⑤AC⊥BD可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故C不符合题意,
如果加上条件⑥AC平分∠BAD可证明邻边相等,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故D不符合题意,
∵OA=OC,OB=O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如果加上条件⑤,根据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得①②组合,③④组合都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
10.一个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这个菱形两邻角度数之比为( )
A.3:1 B.4:1
C.5:1 D.6:1
【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菱形的周长是8cm,
∴AD=2cm,
∵高是1cm,
∴DE=1m,
∴在Rt△DAE中,sin∠A==,
∴∠A=30°,
∴∠B=180°﹣∠A=150°,
∴这个菱形两邻角的度数比为5:1.
故选:C.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菱形的周长是8cm,高是1cm,可得在Rt△DAE中,sin∠A==,求得∠A的度数,继而求得其邻角∠B的度数,则可求得答案.
二、填空题
11.(2018八下·东台期中)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和12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cm2 .
【答案】30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菱形的面积= ×5×12=30(cm2).
故答案为:30.
【分析】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成积的一半;或者底乘高.
12.(2020八下·建湖月考)菱形的面积为24,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它的周长是 .
【答案】20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所示:
∵S菱形=·AC·BD=24,令AC=6,
∴BD=8,
∴BO=4,AO=3,
在Rt△ABO中,AB2=AO2+BO2,
即AB2=32+42,
∴AB=5,
∴菱形的周长=5×4=20.
故答案为:20.
【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出另一条对角线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菱形的边长,进而求出周长即可.
13.(2020八下·建湖月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7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E为垂足,连接DF,则∠CDF= °.
【答案】75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连接BD,BF,
∵∠BAD=70°,
∴∠ADC=110° ,
又∵EF垂直平分AB,AC垂直平分BD,
∴AF=BF,BF=DF,
∴AF=DF,
∴∠FAD=∠FDA=35°,
∴∠CDF=110°-35°=75°.
故答案为:75°.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ADC=110° ,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F=DF,进而计算出∠CDF的度数.
14.(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9.4 矩形、菱形、正方形 同步练习)如图,ABCD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且0B=O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BCD成为菱形.(只需添加一个即可)
【答案】答案不唯一,如 或 或 或 等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添加:OA=OC,
理由:∵OA=OC,OB=O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故答案为:OB=OD(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行添加即可.
15.(2016八下·广饶开学考)如图,剪两张等宽对边平行的纸条,随意交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的一张,重合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 .
【答案】菱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过点D分别作AB,BC边上的高为AE,AF,
∵四边形ABCD是用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地放在一起而组成的图形,
∴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边相互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E⊥AB,DF⊥BC,
∴DE=DF(两纸条相同,纸条宽度相同),
∵S平行四边形ABCD=AB ED=BC DF,
∴AB=CB,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故答案为:菱形.
【分析】利用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证出结论.
三、解答题
16.(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证明练习题 (4))如图,菱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其中AC=6,BD=8,AE⊥BC于点E,求AE的长度.
【答案】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CO= AC=3,BO= BD=4,AO⊥BO,
∴BC= =5,
∴S菱形ABCD= AC BD= ×6×8=24,
∵S菱形ABCD=BC×AE,
∴BC×AE=24,
∴AE=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O、CO的长,在Rt△BOC中求出BC,利用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也等于BC×AE,可得出AE的长度.
17.(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5.2.2 菱形的判定 同步练习)已知: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接CF.
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
【答案】证明:∵BE=2DE,EF=BE,
∴EF=2DE.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BC=2DE且DE∥BC.
∴EF=BC.
又EF∥BC,
∴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又EF=BE,
∴四边形BCFE是菱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先利用等量代换得到EF=2DE,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BC=2DE,从而得到EF=BC,即可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断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再结合一对邻边相等即可判断四边形BCFE是菱形.
四、综合题
18.(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2菱形(1)同步练习)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B=2.
(1)求菱形ABCD的周长;
(2)若AC=2,求BD的长.
【答案】(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DA,
∵AB=2,
∴菱形ABCD的周长=4×2=8
(2)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O=CO,BO=DO
∵AC=2,
∴AO=CO=1
∵BO=,
∴BD=2BO=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由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就可以求得菱形ABCD的周长;
(2)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可以求得AO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得BO的长,即可以求得BD的长。
19.(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2菱形(2)同步练习)如图,在△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EF=2DE,连接CE,AF.
(1)求证:AF=CE.
(2)当∠B=30°时,试判断四边形A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点D、E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DE∥AC且AC=2DE,
∵EF=2DE,∴EF=AC
∴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AF=CE
(2)解:四边形ACEF是菱形。理由是:
∵∠ACB=90°,点E是AB的中点,
∴CE=AE,
∵∠B=30°,∠ACB=90°,
∴AC=AE,
∴AC=CE,
∴四边形ACEF是菱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AC与DF平行且DE等于AC的一半,再由已知条件DE等于EF的一半,所以EF与AC即平行又相等,所以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即可证得AF=CE;
(2)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AE与EC相等,再由已知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AC=AE,由此得到AC=CE,再由(1)中的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说明四边形ACEF是菱形。
1 / 1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专题9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单选题
1.(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2菱形(1)同步练习)如图,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
A.20 B.24 C.40 D.48
2.(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9.2.1 菱形的性质 同步练习)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边相等 B.对角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平分
3.(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复习专练)如图,在菱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E为AB的中点,且DE⊥AB,AC=6,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 )
A.18 B.18 C.9 D.6
4.(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2菱形(1)同步练习)如图,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MP+PN的最小值是( )
A. B.1 C. D.2
5.(2020八下·重庆月考)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DB=6,AD=5,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
A.20 B.24 C.30 D.36
6.(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2菱形(2)同步练习)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并且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
C.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有一组邻角相等
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
7.(2019八下·平昌期末)如图,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要使它变成菱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A.AC=BD B.AD=BC C.AB=BC D.AB=CD
8.(2019九上·西安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D、CD、AC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只需要满足一个条件,是( )
A.四边形ABCD是梯形 B.四边形ABCD是菱形
C.对角线AC=BD D.AD=BC
9.(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证明练习题 (4))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条件:①AB∥CD; ②AB=CD; ③OA=OC;④OB=OD; ⑤AC⊥BD;⑥AC平分∠BAD.则下列各组组合中,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是( )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⑥
10.一个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这个菱形两邻角度数之比为( )
A.3:1 B.4:1
C.5:1 D.6:1
二、填空题
11.(2018八下·东台期中)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和12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cm2 .
12.(2020八下·建湖月考)菱形的面积为24,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它的周长是 .
13.(2020八下·建湖月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7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E为垂足,连接DF,则∠CDF= °.
14.(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9.4 矩形、菱形、正方形 同步练习)如图,ABCD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且0B=O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BCD成为菱形.(只需添加一个即可)
15.(2016八下·广饶开学考)如图,剪两张等宽对边平行的纸条,随意交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的一张,重合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 .
三、解答题
16.(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证明练习题 (4))如图,菱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其中AC=6,BD=8,AE⊥BC于点E,求AE的长度.
17.(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5.2.2 菱形的判定 同步练习)已知: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接CF.
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
四、综合题
18.(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2菱形(1)同步练习)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B=2.
(1)求菱形ABCD的周长;
(2)若AC=2,求BD的长.
19.(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2菱形(2)同步练习)如图,在△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EF=2DE,连接CE,AF.
(1)求证:AF=CE.
(2)当∠B=30°时,试判断四边形A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四边形ABCD中菱形,
∴AC⊥BD且AC与BD互相平分,
∴AB==5,
∵AB=BC=CD=DA,
∴菱形ABCD的周长是4×5=20.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再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B的长,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即可求得菱形的周长。
2.【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菱形具有的性质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菱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是对角线互相垂直.
3.【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E为AB的中点,DE⊥AB,
∴AD=DB,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AD=DB=AB,
∴△ABD为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菱形,
∴BD⊥AC于O,AO= AC= ×6=3,
Rt△AOB中,∠OAB=30°,
∴OB= ,
∴BD=2OB=2 ,
∴菱形ABCD的面积= = =6 ,
故答案为:D
【分析】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判断三角形ABD是等边三角形,结合菱形的性质可分别求出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度。菱形的面积等于菱形两条对角线长积的一半即可求出。
4.【答案】B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做点N关于AC的对称点,连接MN,与AC相交于一点,当点P位于此位置时,MP+PN是最小的,
即MN=AD,
所以MP+PN=1.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将军饮马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先做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即做N或M点关于AC的对称点,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找到点P的位置,利用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性质,就可以求得MP与PN的最小值。
5.【答案】B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OD= BD=3,
∴AO= =4
∴AC=8,
故可得菱形ABCD的面积为 ×8×6=2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可得出对角线AC的长度,进而根据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可得出菱形的面积.
6.【答案】B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A选项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以判断这是个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是矩形,所以不对;
B选项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可以判断这是个平行四边形,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的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是菱形,所以正确;
C选项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判断这是个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角相等可以判断这两个角都是直角,可以判定是矩形,所以不对;
D选项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不能判断是个平行四边形,即使有对角线互相垂直也不能判定是菱形,所以不对。
故答案为:B
【分析】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菱形,先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而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不对,而A中的有一个角是直角不能判定是菱形,一组邻角相等判定两个角是直角,也不能判定是菱形,所以只有B选项是正确的。
7.【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A.添加AC=BD可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能使它变成菱形,故此选项错误;
B.添加AD=BC不能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此选项错误;
C.添加AB=BC可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此选项正确;
D.添加AB=CD不能可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变成菱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得答案.
8.【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D、CD、AC的中点,
∴EF∥AD,HG∥AD,
∴EF∥HG;
同理,HE∥GF,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A、若四边形ABCD是梯形时,AD≠CD,则GH≠FE,这与平行四边形EFGH的对边GH=FE相矛盾;故本选项错误;
B、若四边形ABCD是菱形时,点EFGH四点共线;故本选项错误;
C、若对角线AC=BD时,四边形ABCD可能是等腰梯形,证明同A选项;故本选项错误;
D、当AD=BC时,GH=GF;所以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以证得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然后由菱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9.【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B=CD;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如果加上条件⑤AC⊥BD可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故C不符合题意,
如果加上条件⑥AC平分∠BAD可证明邻边相等,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故D不符合题意,
∵OA=OC,OB=O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如果加上条件⑤,根据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得①②组合,③④组合都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
10.【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菱形的周长是8cm,
∴AD=2cm,
∵高是1cm,
∴DE=1m,
∴在Rt△DAE中,sin∠A==,
∴∠A=30°,
∴∠B=180°﹣∠A=150°,
∴这个菱形两邻角的度数比为5:1.
故选:C.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菱形的周长是8cm,高是1cm,可得在Rt△DAE中,sin∠A==,求得∠A的度数,继而求得其邻角∠B的度数,则可求得答案.
11.【答案】30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菱形的面积= ×5×12=30(cm2).
故答案为:30.
【分析】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成积的一半;或者底乘高.
12.【答案】20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所示:
∵S菱形=·AC·BD=24,令AC=6,
∴BD=8,
∴BO=4,AO=3,
在Rt△ABO中,AB2=AO2+BO2,
即AB2=32+42,
∴AB=5,
∴菱形的周长=5×4=20.
故答案为:20.
【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出另一条对角线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菱形的边长,进而求出周长即可.
13.【答案】75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连接BD,BF,
∵∠BAD=70°,
∴∠ADC=110° ,
又∵EF垂直平分AB,AC垂直平分BD,
∴AF=BF,BF=DF,
∴AF=DF,
∴∠FAD=∠FDA=35°,
∴∠CDF=110°-35°=75°.
故答案为:75°.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ADC=110° ,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F=DF,进而计算出∠CDF的度数.
14.【答案】答案不唯一,如 或 或 或 等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添加:OA=OC,
理由:∵OA=OC,OB=O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故答案为:OB=OD(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行添加即可.
15.【答案】菱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过点D分别作AB,BC边上的高为AE,AF,
∵四边形ABCD是用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地放在一起而组成的图形,
∴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边相互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E⊥AB,DF⊥BC,
∴DE=DF(两纸条相同,纸条宽度相同),
∵S平行四边形ABCD=AB ED=BC DF,
∴AB=CB,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故答案为:菱形.
【分析】利用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证出结论.
16.【答案】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CO= AC=3,BO= BD=4,AO⊥BO,
∴BC= =5,
∴S菱形ABCD= AC BD= ×6×8=24,
∵S菱形ABCD=BC×AE,
∴BC×AE=24,
∴AE=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O、CO的长,在Rt△BOC中求出BC,利用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也等于BC×AE,可得出AE的长度.
17.【答案】证明:∵BE=2DE,EF=BE,
∴EF=2DE.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BC=2DE且DE∥BC.
∴EF=BC.
又EF∥BC,
∴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又EF=BE,
∴四边形BCFE是菱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先利用等量代换得到EF=2DE,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BC=2DE,从而得到EF=BC,即可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断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再结合一对邻边相等即可判断四边形BCFE是菱形.
18.【答案】(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DA,
∵AB=2,
∴菱形ABCD的周长=4×2=8
(2)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O=CO,BO=DO
∵AC=2,
∴AO=CO=1
∵BO=,
∴BD=2BO=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由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就可以求得菱形ABCD的周长;
(2)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可以求得AO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得BO的长,即可以求得BD的长。
19.【答案】(1)证明:∵点D、E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DE∥AC且AC=2DE,
∵EF=2DE,∴EF=AC
∴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AF=CE
(2)解:四边形ACEF是菱形。理由是:
∵∠ACB=90°,点E是AB的中点,
∴CE=AE,
∵∠B=30°,∠ACB=90°,
∴AC=AE,
∴AC=CE,
∴四边形ACEF是菱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AC与DF平行且DE等于AC的一半,再由已知条件DE等于EF的一半,所以EF与AC即平行又相等,所以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即可证得AF=CE;
(2)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AE与EC相等,再由已知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AC=AE,由此得到AC=CE,再由(1)中的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说明四边形ACEF是菱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