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人教(2019)物理必修第二册第8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
必修第二册第8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将距离沙坑表面上方1 m高处质量为0.2 kg的小球由静止释放,测得小球落入沙坑静止时距离沙坑表面的深度为10 cm.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小球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为( )
A.0.4 J B.2 J C.2.2 J D.4 J
2、(多选)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2.0 m/s.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拉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设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力F对滑块做功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1、P2、P3,则( )
A.P1>P2>P3
B.P1
C.0~2 s内力F对滑块做功为4 J
D.0~2 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4 J
3、一棵树上有一个质量为0.3 kg的熟透了的苹果P,该苹果从树上A处先落到地面C最后滚入沟底D.A、B、C、D、E水平面之间竖直距离如图所示.以地面C为零势能面,g取10 m/s2,则该苹果从A落下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在D处的重力势能分别是( )
A.15.6 J和9 J B.9 J和-9 J
C.15.6 J和-9 J D.15.6 J和-15.6 J
4、一棵树上有一个质量为0.3 kg 的熟透了的苹果P,该苹果从树上A先落到地面C最后滚入沟底D。已知AC、CD的高度差分别为2.2 m和3 m,以地面C为零势能面,g=10 m/s2,A、B、C、D、E面之间竖直距离如图所示。算出该苹果从A落下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在D处的重力势能分别是( )
A.15.6 J和9 J B.9 J和-9 J
C.15.6 J和-9 J D.15.6 J和-15.6 J
5、(双选)神舟号载人飞船从发射至返回的过程中,以下哪些阶段返回舱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
A.飞船升空的阶段
B.只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返回舱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阶段
C.只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返回舱飞向地球的阶段
D.临近地面时返回舱减速下降的阶段
6、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0~t1段为直线,从t1时刻起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则( )
A.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等于m
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
C.t1~t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fv1
D.t1~t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fv2
7、(多选)如图所示,是汽车牵引力F和车速倒数的关系图象,若汽车质量为2×103 kg,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30 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104 W
B.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6×103 N
C.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D.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5 s
8、如图所示,ACP和BDP是竖直平面内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A、P、B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和D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将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和B两处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则 ( )
A.沿BDP光滑轨道运动的小球的重力势能永远为正值
B.两小球到达C点和D点时,重力做功相等
C.两小球到达C点和D点时,重力势能相等
D.两小球刚开始从A和B两处无初速度释放时,重力势能相等
9、人在距地面h高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落地时小球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人对小球做的功是( )
A.mv2 B.mgh+mv2
C.mgh-mv2 D.mv2-mgh
10、(双选)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连接一个小球,用手托起小球,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所示.则迅速放手后(不计空气阻力)( )
A.放手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B.小球与弹簧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大
11、如图所示,用力先后三次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同一光滑斜面从底端由静止拉到顶端,第一次力F1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第二次推力F2沿水平方向,第三次拉力F3的方向与斜面成α角,物体三次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设力F1、F2、F3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1、P2、P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P3 B.P1>P2>P3
C.P2>P1>P3 D.P3>P2>P1
12、物体从某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含实验题。
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除铁架台、铁夹、学生电源、纸带、打点计时器和重物外,还需选用下述哪种仪器?( )
A.秒表 B.刻度尺 C.天平 D.弹簧秤
14、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滑块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可表示为________;
(2)某次实验测得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ΔEk=__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ΔEp=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k=Δ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三、计算类习题。
15、(计算题)如图所示,一位质量m=50 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度h=30 m的斜坡顶端自由滑下(初速度为零)。斜坡的倾角θ=37°,滑雪板与雪面间动摩擦因数μ=0.1。则运动员滑至坡底的过程中:
(1)各个力所做的功分别是多少?
(2)合力做了多少功?(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6、如图所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拉到B点后撤去力F,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的距离为x,重力加速度为g。求:
(1)从A到B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W;
(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3)物体的最大滑行距离。
17、(计算题))如图甲所示,质量m=1 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t=0时刻,物体受到一个变力F作用,t=1 s时,撤去力F,某时刻物体滑上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已知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最高点的v 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其他阻力,求:
甲 乙
(1)变力F做的功;
(2)物体从斜面底端滑到最高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物体回到出发点的速度.
2022(春)人教(2019)物理必修第二册第8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
必修第二册第8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将距离沙坑表面上方1 m高处质量为0.2 kg的小球由静止释放,测得小球落入沙坑静止时距离沙坑表面的深度为10 cm.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小球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为( )
A.0.4 J B.2 J C.2.2 J D.4 J
【答案】C
2、(多选)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2.0 m/s.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拉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设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力F对滑块做功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1、P2、P3,则( )
A.P1>P2>P3
B.P1C.0~2 s内力F对滑块做功为4 J
D.0~2 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4 J
【答案】BC
3、一棵树上有一个质量为0.3 kg的熟透了的苹果P,该苹果从树上A处先落到地面C最后滚入沟底D.A、B、C、D、E水平面之间竖直距离如图所示.以地面C为零势能面,g取10 m/s2,则该苹果从A落下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在D处的重力势能分别是( )
A.15.6 J和9 J B.9 J和-9 J
C.15.6 J和-9 J D.15.6 J和-15.6 J
【答案】C
4、一棵树上有一个质量为0.3 kg 的熟透了的苹果P,该苹果从树上A先落到地面C最后滚入沟底D。已知AC、CD的高度差分别为2.2 m和3 m,以地面C为零势能面,g=10 m/s2,A、B、C、D、E面之间竖直距离如图所示。算出该苹果从A落下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在D处的重力势能分别是( )
A.15.6 J和9 J B.9 J和-9 J
C.15.6 J和-9 J D.15.6 J和-15.6 J
【答案】C
5、(双选)神舟号载人飞船从发射至返回的过程中,以下哪些阶段返回舱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
A.飞船升空的阶段
B.只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返回舱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阶段
C.只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返回舱飞向地球的阶段
D.临近地面时返回舱减速下降的阶段
【答案】BC
6、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0~t1段为直线,从t1时刻起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则( )
A.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等于m
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
C.t1~t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fv1
D.t1~t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fv2
【答案】D
7、(多选)如图所示,是汽车牵引力F和车速倒数的关系图象,若汽车质量为2×103 kg,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30 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104 W
B.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6×103 N
C.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D.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5 s
【答案】AD
8、如图所示,ACP和BDP是竖直平面内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A、P、B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和D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将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和B两处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则 ( )
A.沿BDP光滑轨道运动的小球的重力势能永远为正值
B.两小球到达C点和D点时,重力做功相等
C.两小球到达C点和D点时,重力势能相等
D.两小球刚开始从A和B两处无初速度释放时,重力势能相等
【答案】D
9、人在距地面h高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落地时小球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人对小球做的功是( )
A.mv2 B.mgh+mv2
C.mgh-mv2 D.mv2-mgh
【答案】D
10、(双选)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连接一个小球,用手托起小球,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所示.则迅速放手后(不计空气阻力)( )
A.放手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B.小球与弹簧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大
【答案】BD
11、如图所示,用力先后三次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同一光滑斜面从底端由静止拉到顶端,第一次力F1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第二次推力F2沿水平方向,第三次拉力F3的方向与斜面成α角,物体三次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设力F1、F2、F3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1、P2、P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P3 B.P1>P2>P3
C.P2>P1>P3 D.P3>P2>P1
【答案】A
12、物体从某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B
二、填空含实验题。
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除铁架台、铁夹、学生电源、纸带、打点计时器和重物外,还需选用下述哪种仪器?( )
A.秒表 B.刻度尺 C.天平 D.弹簧秤
【答案】B
14、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滑块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可表示为________;
(2)某次实验测得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ΔEk=__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ΔEp=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k=Δ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答案】(1) (2) gd
【解析】(1)由于遮光片的宽度b很小,所以我们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滑块通过光电门B的速度为vB=。
(2)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为ΔEk=(M+m)=;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ΔEp=mgd-Mgdsin 30°=gd。
三、计算类习题。
15、(计算题)如图所示,一位质量m=50 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度h=30 m的斜坡顶端自由滑下(初速度为零)。斜坡的倾角θ=37°,滑雪板与雪面间动摩擦因数μ=0.1。则运动员滑至坡底的过程中:
(1)各个力所做的功分别是多少?
(2)合力做了多少功?(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答案】(1)重力做功1.5×104 J,支持力做功为零,摩擦力做功-2×103 J
(2)1.3×104 J核心要点三 公式P=和P=Fv的理解
【解析】(1)重力做的功为
WG=mgh=50×10×30 J=1.5×104 J
因支持力与速度始终垂直,所以支持力做功为WFN=0
摩擦力做功为
WFf=-Ffl=-μmgcos 37°×=-2×103 J。
(2)合力做的功为
W合=WG+WFf+WFN=(1.5×104-2×103) J=1.3×104 J。
16、如图所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拉到B点后撤去力F,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的距离为x,重力加速度为g。求:
(1)从A到B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W;
(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3)物体的最大滑行距离。
【答案】 (1)Fxcos θ (2)Fx(cos θ+μsin θ)-μmgx (3)
【解析】 (1)由功的公式可求得W=Fxcos θ。
(2)由题意知:物体在AB段做加速运动,在B点有最大动能,在AB段Ff=μFN=μ(mg-Fsin θ),
对物体从A点到B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Fxcos θ-μ(mg-Fsin θ)x=Ek-0,
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Ek=Fx(cos θ+μsin θ)-μmgx。
(3)撤去力F后,物体所受摩擦力变为μmg,设物体从B点到停止运动的位移为l,则-μmgl=0-Ek
物体的最大滑行距离
x总=l+x=。
17、(计算题))如图甲所示,质量m=1 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t=0时刻,物体受到一个变力F作用,t=1 s时,撤去力F,某时刻物体滑上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已知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最高点的v 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其他阻力,求:
甲 乙
(1)变力F做的功;
(2)物体从斜面底端滑到最高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物体回到出发点的速度.
【答案】(1)50 J (2)20 W (3)2 m/s
【解析】(1)物体1 s末的速度v1=10 m/s,根据动能定理得:
WF=mv=50 J.
(2)物体在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x=×1×10 m=5 m
物体到达斜面时的速度v2=10 m/s,到达斜面最高点的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
-mgxsin 37°-Wf=0-mv
解得:Wf=20 J,
P==20 W.
(3)设物体重新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3,则根据动能定理:
-2Wf=mv-mv
解得:v3=2 m/s
此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原出发点的速度为2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