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17·海淀)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61/69/6169fbc2b53694113236a16f7a8a47bf.png]
B.[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50/38/50389fd56eb6290081a00b8b56927548.png]
C.[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fe/69/fe694114980f287e8c555ededc5b81d6.png]
D.[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66/bf/66bf093adcca3a324bdcd83892d33cef.png]
【答案】C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A、A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B、B是肝脏,属于消化腺.
C、是肾脏,是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
D、D是脑,属于神经系统.
故选:C
【分析】如图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图,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是排出尿液.
[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dd/a8/dda85a85a0e442b5b9037f962bc72c65.png]
2.(2018·邵阳模拟)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水 B.尿素 C.无机盐 D.蛋白质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除了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成分可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再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故尿液中不含蛋白质。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3.(2017七下·宣城期中)正常人每天产生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仅1.5升,这是因为有(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球的渗透作用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肾小囊的吸收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正常人每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是1.5升,这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故答案为:C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4.(2018·益阳模拟)球场上,初三的同学们正在打篮球,他们个个生龙活虎,奋力拼抢,汗流浃背,满脸通红,这些现象出现皮肤的功能有( )
①保护 ②调节体温 ③排泄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
汗腺分泌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因此皮肤还具有排泄作用。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
5.(2017八上·崇明月考)人在运动时出了大量的汗,其主要作用在于( )
A.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B.排出多余的盐分
C.排出运动时产生的废物 D.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答案】D
【知识点】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出汗是人体因为温度高,为了不使肌体温度过高而出现问题,人体皮肤下边的汗腺分泌体液,使其蒸发带走体内过高的温度,从而保持体温正常的一种方式。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汗腺能够排出汗液,汗液中含有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排汗就排出了体内的废物,汗液蒸发能带走身体的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排汗的意义。
6.(2017七下·昭通期末)人体生命活动中由细胞产生许多代谢废物,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出汗 B.呼气 C.排尿 D.排出粪便
【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7.(2017七下·桂林期末)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C.身体各处的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过滤作用
【答案】C
【知识点】血管;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因此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B正确;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无瓣膜,C错误;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这有利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D正确。
8.(2016-2017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梅溪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从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静脉血、尿液、原尿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不管是入球小动脉还是出球小动脉里面流淌的都是动脉血)、原尿、尿液.
故选:B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囊包绕在肾小球外面,与肾小管相连.
9.(2018·济南模拟)以下液体含有尿素的有( )
①血浆 ②原尿 ③尿液 ④汗液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血浆、原尿和尿液三者的成分如表:
故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原尿(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和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共同点:都含有水分、无机盐、尿素等。水分、无机盐和尿素可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因此①血浆、②原尿、③尿液、④汗液都含有尿素。
故答案为:D
【分析】(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的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4)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10.(2017七下·城关期末)具有两条以上排泄途径的代谢终产物有( )
A.尿素、葡萄糖、无机盐 B.水、尿素、无机盐
C.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D.尿素、无机盐、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尿素、水、无机盐以尿的形成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第二条和第三条途径中都能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11.(2017七下·阳江期末)一中年人,一次饮用过是量的糖水,结果血液中的糖浓度过高,使尿中出现糖,这说明( )
A.该人是糖尿病人 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失常
C.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 D.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是有限的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某人因过量饮糖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结果出现尿糖现象,表明该人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没有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这说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重吸收正常浓度下的全部葡萄糖,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就不能全部重吸收了.
故答案为:D.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12.(201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1))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 )
A.水、尿素和无机盐 B.水、尿素和葡萄糖
C.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 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
【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的成分如表:
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尿的形成,比较血浆、原尿、尿液三者成分的异同.
13.(2016·东营模拟)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中相比,肾静脉中的血液( )
A.氧少,尿素等废物少 B.氧少,尿素等废物多
C.氧多,尿素等废物少 D.氧多,尿素等废物多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 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 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减少,养料减少.故肾动 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了两种血管中成分的变化.结合尿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 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14.(2017·曲靖)下列人体器官中没有排泄功能的是( )
A.肛门 B.肺 C.皮肤 D.肾脏
【答案】A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排泄的概念和途径的有关知识,分析解答.
15.(2017·通辽)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尿素、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a、b、c、d 内的液体及x、y、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
A.b内是原尿,y是蛋白质 B.c内是原尿,y是葡萄糖
C.a内是血液,z葡萄糖 D.d内是尿液,x是尿素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当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b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a、b、c、d 内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原尿、尿液、尿液,
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因此b肾小囊的原尿中没有蛋白质,因此z是蛋白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c肾小管末端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因此y是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升高,因此x是尿液.
A、b内是原尿,y流经肾小管后含量为0,因此y是葡萄糖而不是蛋白质,错误;
B、c内是尿液而不是原尿,错误;
C、a内是血液,z是蛋白质而不是葡萄糖,错误;
D、d内是尿液,x是尿素,正确.
故选:D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其中a是肾小球、b是肾小囊、c是肾小管、d是集合管,x、y、z曲线分别代表尿素、葡萄糖、蛋白质.
16.(2017·南充)下列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 )
A.血浆 原尿 尿液
B.血浆 原尿 尿液
C.血浆 原尿 尿液
D.血浆 原尿 尿液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血浆 原尿 尿液.
故选:B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17.(2017七下·武平期中)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血液中的废物将减少,这些器官是( )
①肝脏 ②脾 ③肾脏 ④肺 ⑤胰腺.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⑤
【答案】A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肺的时候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经过了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据此解答.
18.(2017七下·广饶期中)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有尿素和血细胞 B.③中有蛋白质和无机盐
C.④中有无机盐和葡萄糖 D.⑤中有尿素和蛋白质
【答案】C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A、②是肾小囊,其内的液体叫原尿,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②肾小囊内没有血细胞,有尿素.故A说法错误.
B、③是肾小管,其成分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③肾小管内液体中不含有蛋白质,故B说法错误.
C、④是肾静脉,其内液体为静脉血,有无机盐和葡萄糖,故C说法正确.
D、⑤是收集管,其内的液体是尿液,尿液中有尿素,但没有蛋白质.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肾静脉,⑤是收集管.
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
19.(2016·开江模拟)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或量)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或时间段)时含量(或速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则Ⅱ为肺部毛细血管
B.若Y表示血液中的尿素,则Ⅲ为肾静脉
C.若Y表示人的身高增长速度,则Ⅱ表示青春期
D.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氧气浓度,则Ⅱ表示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尿的形成和排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图中显示氧气减少,则Ⅱ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而在肺部毛细血管中氧气增多,A不正确;
B、“若Y表示血液中的尿素”,图中显示尿素含量减少,则Ⅲ为肾静脉,B正确;
C、“若Y表示人的身高增长速度”,图中显示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是Ⅰ,则Ⅰ表示为青春期,Ⅱ不是青春期,C不正确;
D、“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氧气浓度”,图中显示氧气浓度减少,则Ⅱ表示从傍晚到早上的时间,不是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D不正确.
故选:B
【分析】(1)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2)流入肾脏的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等废物的含量减少.(3)人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青春期.(4)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因此密闭的温室内白天氧气增多,夜间氧气减少.
20.(2020·吉林模拟)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B.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C.若X为肾小球,则a为静脉
D.若X为心脏,则a为动脉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X为小肠,a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此血液循环是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则a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A正确.
B、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若标号X为肺泡,则标号a表示的是肺静脉,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营养物质含量不变,B正确.
C、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如果X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那么血管a是出球小动脉,在a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C错误.
D、X为心脏,a的作用是引血出心,为动脉.D正确.
故选:C
【分析】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静脉是把血 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 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据此分析解答
21.(2017八上·崇明月考)若小李的尿液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等成分,据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体
D.肾小囊
【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会被滤过进入原尿。肾小管对蛋白质、血细胞没有重吸收能力,因此在尿液中会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小李的尿液发红,检查发现尿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推断小明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肾小球。
故答案为:A
【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22.(2016八下·李沧期中)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其中①③都是单向箭头,④是双向箭头,②在中央,把其它系统联系起来.分析可知,①的箭头指向体内,人体通过①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应该是消化系统.营养物质进入到②循环系统,由血液循环运到人体的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③的箭头指向体外,表示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废物由②循环系统运到③泌尿系统排出.④是双向箭头,表示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吸气和呼气,获得的氧气由②循环系统运到运到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因此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故选:D
【分析】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综合题
23.(2017八上·宜兴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右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在流经[①] 时,通过①的 作用,除 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 [ ④ ] 中,形成原尿。
(2)当健康人的原尿经过[⑤] 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 ,完全不被吸收的成分是 ,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
(3)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它由右图中的 组成(用序号)。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的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答案】(1)肾小球;滤过;血细胞;肾小囊
(2)肾小管;葡萄糖;尿素
(3)①、④、⑤
(4)水和无机盐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1是肾小球,2是肾小囊外壁,3是肾小囊内壁,4是肾小囊,5是肾小管。(1)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虑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水分、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尿酸都可过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
(3)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1)肾小球;滤过;血细胞;肾小囊;(2)肾小管;葡萄糖;尿素;(3)①、④、⑤;(4)水和无机盐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24.(2017七下·钦南期末)如图是血液透析图:请分析回答
(1)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但肾衰竭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无法排出,人就会因中毒而导致死亡.人工肾脏就是根据 原理而制作的一种机器.
(2)进入血液透析器的血液含 多,返回人体的血液 减少,在用过的透析液中 、 含量增多,半透膜相当于肾脏的 .
【答案】(1)肾脏工作
(2)废物、无机盐;废物、无机盐;尿素;无机盐;肾小球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1)肾衰竭就是肾脏无法正常工作,体内的废物特别是尿素等废物无法排除,人就会因中毒而导致死亡,人工肾脏的工作原理就是依据肾脏工作原理,利用血液透析器,把人体血液内过多的尿素、无机盐过滤到透析液中,使返回人体的血液尿素和无机盐减少,当然,在用过的透析液中尿素和无机盐含量就会增多.(2)人工肾脏的半透膜相当于肾脏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对血液起过滤作用,让人体血液内过多的尿素、无机盐进入到透析液中,从而降低人体血液中尿素、无机盐的含量.
故答案为(1)肾脏 (2)废物、无机盐;废物、无机盐;尿素;无机盐;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5.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通过①过程进入血液的物质是 .
(2)过程②表示的是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完成该功能的主要器官是 .
(3)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至少需 次经过心脏.
(4)若图中D是肾脏,则③的形成需要经过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一个是肾小球的 作用,另一个是肾小管的 作用.
【答案】(1)氨基酸
(2)肺
(3)2
(4)滤过;重吸收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呼吸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蛋白质最先消化的部位是胃,胃液中的蛋白酶对其进行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中胰液和肠液中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2)②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与外界环境之间,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主要器官是肺.
(3)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到达扁桃体的途径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通往扁桃体的动脉→扁桃体.经过心脏两次.
(4)若图中D是肾脏,则③尿的形成需要经过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故答案为:
(1)氨基酸;
(2)肺;
(3)2;
(4)滤过;重吸收.
【分析】图中的①是吸收的过程,②是呼吸的过程,③是排尿的过程,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心脏,D表示泌尿系统.
1 / 1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17·海淀)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61/69/6169fbc2b53694113236a16f7a8a47bf.png]
B.[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50/38/50389fd56eb6290081a00b8b56927548.png]
C.[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fe/69/fe694114980f287e8c555ededc5b81d6.png]
D.[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66/bf/66bf093adcca3a324bdcd83892d33cef.png]
2.(2018·邵阳模拟)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水 B.尿素 C.无机盐 D.蛋白质
3.(2017七下·宣城期中)正常人每天产生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仅1.5升,这是因为有(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球的渗透作用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肾小囊的吸收作用
4.(2018·益阳模拟)球场上,初三的同学们正在打篮球,他们个个生龙活虎,奋力拼抢,汗流浃背,满脸通红,这些现象出现皮肤的功能有( )
①保护 ②调节体温 ③排泄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17八上·崇明月考)人在运动时出了大量的汗,其主要作用在于( )
A.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B.排出多余的盐分
C.排出运动时产生的废物 D.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6.(2017七下·昭通期末)人体生命活动中由细胞产生许多代谢废物,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出汗 B.呼气 C.排尿 D.排出粪便
7.(2017七下·桂林期末)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C.身体各处的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过滤作用
8.(2016-2017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梅溪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从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静脉血、尿液、原尿
9.(2018·济南模拟)以下液体含有尿素的有( )
①血浆 ②原尿 ③尿液 ④汗液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2017七下·城关期末)具有两条以上排泄途径的代谢终产物有( )
A.尿素、葡萄糖、无机盐 B.水、尿素、无机盐
C.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D.尿素、无机盐、二氧化碳
11.(2017七下·阳江期末)一中年人,一次饮用过是量的糖水,结果血液中的糖浓度过高,使尿中出现糖,这说明( )
A.该人是糖尿病人 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失常
C.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 D.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是有限的
12.(201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1))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 )
A.水、尿素和无机盐 B.水、尿素和葡萄糖
C.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 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
13.(2016·东营模拟)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中相比,肾静脉中的血液( )
A.氧少,尿素等废物少 B.氧少,尿素等废物多
C.氧多,尿素等废物少 D.氧多,尿素等废物多
14.(2017·曲靖)下列人体器官中没有排泄功能的是( )
A.肛门 B.肺 C.皮肤 D.肾脏
15.(2017·通辽)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尿素、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a、b、c、d 内的液体及x、y、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
A.b内是原尿,y是蛋白质 B.c内是原尿,y是葡萄糖
C.a内是血液,z葡萄糖 D.d内是尿液,x是尿素
16.(2017·南充)下列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 )
A.血浆 原尿 尿液
B.血浆 原尿 尿液
C.血浆 原尿 尿液
D.血浆 原尿 尿液
17.(2017七下·武平期中)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血液中的废物将减少,这些器官是( )
①肝脏 ②脾 ③肾脏 ④肺 ⑤胰腺.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⑤
18.(2017七下·广饶期中)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有尿素和血细胞 B.③中有蛋白质和无机盐
C.④中有无机盐和葡萄糖 D.⑤中有尿素和蛋白质
19.(2016·开江模拟)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或量)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或时间段)时含量(或速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则Ⅱ为肺部毛细血管
B.若Y表示血液中的尿素,则Ⅲ为肾静脉
C.若Y表示人的身高增长速度,则Ⅱ表示青春期
D.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氧气浓度,则Ⅱ表示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
20.(2020·吉林模拟)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B.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C.若X为肾小球,则a为静脉
D.若X为心脏,则a为动脉
21.(2017八上·崇明月考)若小李的尿液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等成分,据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体
D.肾小囊
22.(2016八下·李沧期中)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二、综合题
23.(2017八上·宜兴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右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在流经[①] 时,通过①的 作用,除 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 [ ④ ] 中,形成原尿。
(2)当健康人的原尿经过[⑤] 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 ,完全不被吸收的成分是 ,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
(3)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它由右图中的 组成(用序号)。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的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4.(2017七下·钦南期末)如图是血液透析图:请分析回答
(1)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但肾衰竭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无法排出,人就会因中毒而导致死亡.人工肾脏就是根据 原理而制作的一种机器.
(2)进入血液透析器的血液含 多,返回人体的血液 减少,在用过的透析液中 、 含量增多,半透膜相当于肾脏的 .
25.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通过①过程进入血液的物质是 .
(2)过程②表示的是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完成该功能的主要器官是 .
(3)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至少需 次经过心脏.
(4)若图中D是肾脏,则③的形成需要经过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一个是肾小球的 作用,另一个是肾小管的 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A、A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B、B是肝脏,属于消化腺.
C、是肾脏,是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
D、D是脑,属于神经系统.
故选:C
【分析】如图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图,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是排出尿液.
[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dd/a8/dda85a85a0e442b5b9037f962bc72c65.png]
2.【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除了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成分可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再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故尿液中不含蛋白质。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3.【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正常人每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是1.5升,这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故答案为:C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4.【答案】B
【知识点】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
汗腺分泌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因此皮肤还具有排泄作用。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
5.【答案】D
【知识点】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出汗是人体因为温度高,为了不使肌体温度过高而出现问题,人体皮肤下边的汗腺分泌体液,使其蒸发带走体内过高的温度,从而保持体温正常的一种方式。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汗腺能够排出汗液,汗液中含有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排汗就排出了体内的废物,汗液蒸发能带走身体的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排汗的意义。
6.【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7.【答案】C
【知识点】血管;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因此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B正确;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无瓣膜,C错误;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这有利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D正确。
8.【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不管是入球小动脉还是出球小动脉里面流淌的都是动脉血)、原尿、尿液.
故选:B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囊包绕在肾小球外面,与肾小管相连.
9.【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血浆、原尿和尿液三者的成分如表:
故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原尿(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和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共同点:都含有水分、无机盐、尿素等。水分、无机盐和尿素可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因此①血浆、②原尿、③尿液、④汗液都含有尿素。
故答案为:D
【分析】(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的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4)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10.【答案】B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尿素、水、无机盐以尿的形成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第二条和第三条途径中都能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11.【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某人因过量饮糖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结果出现尿糖现象,表明该人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没有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这说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重吸收正常浓度下的全部葡萄糖,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就不能全部重吸收了.
故答案为:D.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12.【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的成分如表:
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尿的形成,比较血浆、原尿、尿液三者成分的异同.
13.【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 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 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减少,养料减少.故肾动 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了两种血管中成分的变化.结合尿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 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14.【答案】A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排泄的概念和途径的有关知识,分析解答.
15.【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当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b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a、b、c、d 内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原尿、尿液、尿液,
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因此b肾小囊的原尿中没有蛋白质,因此z是蛋白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c肾小管末端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因此y是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升高,因此x是尿液.
A、b内是原尿,y流经肾小管后含量为0,因此y是葡萄糖而不是蛋白质,错误;
B、c内是尿液而不是原尿,错误;
C、a内是血液,z是蛋白质而不是葡萄糖,错误;
D、d内是尿液,x是尿素,正确.
故选:D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其中a是肾小球、b是肾小囊、c是肾小管、d是集合管,x、y、z曲线分别代表尿素、葡萄糖、蛋白质.
16.【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血浆 原尿 尿液.
故选:B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17.【答案】A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肺的时候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经过了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据此解答.
18.【答案】C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A、②是肾小囊,其内的液体叫原尿,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②肾小囊内没有血细胞,有尿素.故A说法错误.
B、③是肾小管,其成分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③肾小管内液体中不含有蛋白质,故B说法错误.
C、④是肾静脉,其内液体为静脉血,有无机盐和葡萄糖,故C说法正确.
D、⑤是收集管,其内的液体是尿液,尿液中有尿素,但没有蛋白质.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肾静脉,⑤是收集管.
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
19.【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尿的形成和排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图中显示氧气减少,则Ⅱ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而在肺部毛细血管中氧气增多,A不正确;
B、“若Y表示血液中的尿素”,图中显示尿素含量减少,则Ⅲ为肾静脉,B正确;
C、“若Y表示人的身高增长速度”,图中显示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是Ⅰ,则Ⅰ表示为青春期,Ⅱ不是青春期,C不正确;
D、“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氧气浓度”,图中显示氧气浓度减少,则Ⅱ表示从傍晚到早上的时间,不是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D不正确.
故选:B
【分析】(1)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2)流入肾脏的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等废物的含量减少.(3)人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青春期.(4)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因此密闭的温室内白天氧气增多,夜间氧气减少.
20.【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X为小肠,a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此血液循环是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则a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A正确.
B、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若标号X为肺泡,则标号a表示的是肺静脉,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营养物质含量不变,B正确.
C、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如果X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那么血管a是出球小动脉,在a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C错误.
D、X为心脏,a的作用是引血出心,为动脉.D正确.
故选:C
【分析】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静脉是把血 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 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据此分析解答
21.【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会被滤过进入原尿。肾小管对蛋白质、血细胞没有重吸收能力,因此在尿液中会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小李的尿液发红,检查发现尿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推断小明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肾小球。
故答案为:A
【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22.【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其中①③都是单向箭头,④是双向箭头,②在中央,把其它系统联系起来.分析可知,①的箭头指向体内,人体通过①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应该是消化系统.营养物质进入到②循环系统,由血液循环运到人体的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③的箭头指向体外,表示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废物由②循环系统运到③泌尿系统排出.④是双向箭头,表示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吸气和呼气,获得的氧气由②循环系统运到运到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因此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故选:D
【分析】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3.【答案】(1)肾小球;滤过;血细胞;肾小囊
(2)肾小管;葡萄糖;尿素
(3)①、④、⑤
(4)水和无机盐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1是肾小球,2是肾小囊外壁,3是肾小囊内壁,4是肾小囊,5是肾小管。(1)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虑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水分、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尿酸都可过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
(3)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1)肾小球;滤过;血细胞;肾小囊;(2)肾小管;葡萄糖;尿素;(3)①、④、⑤;(4)水和无机盐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24.【答案】(1)肾脏工作
(2)废物、无机盐;废物、无机盐;尿素;无机盐;肾小球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1)肾衰竭就是肾脏无法正常工作,体内的废物特别是尿素等废物无法排除,人就会因中毒而导致死亡,人工肾脏的工作原理就是依据肾脏工作原理,利用血液透析器,把人体血液内过多的尿素、无机盐过滤到透析液中,使返回人体的血液尿素和无机盐减少,当然,在用过的透析液中尿素和无机盐含量就会增多.(2)人工肾脏的半透膜相当于肾脏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对血液起过滤作用,让人体血液内过多的尿素、无机盐进入到透析液中,从而降低人体血液中尿素、无机盐的含量.
故答案为(1)肾脏 (2)废物、无机盐;废物、无机盐;尿素;无机盐;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5.【答案】(1)氨基酸
(2)肺
(3)2
(4)滤过;重吸收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呼吸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蛋白质最先消化的部位是胃,胃液中的蛋白酶对其进行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中胰液和肠液中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2)②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与外界环境之间,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主要器官是肺.
(3)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到达扁桃体的途径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通往扁桃体的动脉→扁桃体.经过心脏两次.
(4)若图中D是肾脏,则③尿的形成需要经过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故答案为:
(1)氨基酸;
(2)肺;
(3)2;
(4)滤过;重吸收.
【分析】图中的①是吸收的过程,②是呼吸的过程,③是排尿的过程,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心脏,D表示泌尿系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