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定向练习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定向练习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0 20:2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6分)
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 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
C. 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B.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C.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
4、下图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5、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彩虹;日食和月食等。上述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 B.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D.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在岸上看见水中的“鱼” B.小孔成“像”
C.水中的“月亮” D.雨后形成的“彩虹”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
C.月食现象的形成
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8、关于光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金黄色的
B.光的三原色叠加的区域一定产生白光
C.红色玻璃纸能透过红光
D.在任两种色光重叠的区域,出现的都是白光
9、小明想拍一张雨后晴空的照片,小华建议他加一块滤色镜,小明应选择
A.红滤色镜 B.黄滤色镜 C.蓝滤色镜 D.绿滤色镜
10、如图所示,在正方形不透光的盒子中央有一个发白光的点光源S,盒子两边装有甲、乙两块可绕O1、O2点转动的平面镜,两平面镜初始位置如下图所示。在盒子上A、B、C三点各开一个小孔并分别用红、绿、蓝滤色片盖住小孔。要使从A、B、C三个小孔射出的光线都汇聚在M点。则两平面镜的转动情况及三束光在M点汇聚后的颜色分别是( )
A.甲平面镜顺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顺时针转动,黑色
B.甲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黑色
C.甲平面镜顺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逆时针转动,白色
D.甲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顺时针转动,白色
11、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2、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第Ⅱ卷(非选择题 64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______ ,折射角是 ______ 度.界面的 ______ (选填 “ 上 ”、“ 下 ” 、 “ 左 ” 、 “ 右 ” )侧是空气.
3、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不变,如图所示,是利用了光_______________;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现象。
4、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 (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 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
5、光在________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但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________,光到达两种物质界面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
三、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太阳光与地面成,此时测得某人站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7m,则此人的实际高度是多少?
2、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105km,若将一束激光射出后,那么等激光反射回后,将会用多长时间。
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4分,共计14分)
1、如图5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请你完成以下
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1 AO 50°
2 CO 40° 40°
3 EO 20°
分析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A.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B符合题意;
C.玻璃幕墙对阳光发生镜面反射造成了“光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 D
【解析】判断光的折射现象,要对折射的定义理解清楚,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生活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也是光的折射.
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是平面镜成的像,这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A错误.
B.观后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故B错误;
C.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故C错误.
D.从水中钢勺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钢勺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D正确.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二、填空题
1、答案:OG;60°
【解析】由图可知,∠BOF=30°,所以∠DOF=90°﹣30°=60°,已知∠DOE=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则反射角为∠DOF=60°。
2、答:CO 30 左
3、答:沿直线传播 反射
4、答:虚 6 漫
5、答:同一种;改变、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
三、计算题
1、答:设BC为人的AB的影,AB为人的身高。
所以
所以
2、答:t=2s/v=2.53s
四、实验探究
1、答案:50° 2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