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鲁教版选修《桂枝香》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高中鲁教版选修《桂枝香》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30 13: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桂枝香 金陵怀古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余秋雨)1、上阕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哪些诗句写得精彩?说说理由。长江、翠峰、征帆去棹、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2、作者用了哪些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陈后主享乐亡国和商女
抒发了不要重蹈覆辙,要励精图治,表现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立意高远评价小结能“一洗五代旧习”
《古今词话》记载:“金陵怀古,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乃野狐精也。’”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二、怀古诗的特点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吴钩乌衣巷 淮水 柳营 后庭花 (4)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5)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6)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步骤和方法。 要弄清史实。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鉴赏的第一步,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法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时触发感慨的媒介
要领悟感情。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要分析写法。 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黄钟]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4.“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16.“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15.(3分)B
16.(4分)“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2分),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2分)。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1、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这是一首怀古凭吊的词作,开头三句点出了词人所在之地为六朝古都,从大处落墨展现了日暮时分金陵城外大江东去的景色,营造出空旷而寂寥、绚丽而苍茫的气氛,这就牵动了人们对于今昔兴亡的感触。第四句以后,写六朝帝王荒淫豪奢的生活全都“暗逐逝波声”,一去不复返。尽管历史上早已有吴王夫差的前车之鉴,可是六朝君臣却仍然重蹈覆辙,以致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只剩下姑苏台上的圆月还照临在城头。“水无情”一句从内容上说是全篇的主旨,它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腐败奢糜的王朝必将被历史所淘汰;从写作上说是全篇的枢纽,它不但承接前两句的景色描写,而且启导了以下诗句的怀古抒情。“空有”一句则不但喻指六朝和句践,而且暗示眼前的封建王朝是否会重演相似的一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