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 地球上的水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 )
A.降低空气的温度 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D.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 关于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达1.39×1018m3,不存在水资源危机
4.我国为了解决华北、西北的缺水问题,实行了“南水北调”工程,这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 (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蒸发
5.(2018八上·嘉兴期中)当今世界,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江河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B.江河水、冰川、深层地下水
C.江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
D.海洋水、冰川、浅层地下水
6.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量居世界第六位
7.(2018八上·杭州期中)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Z分别表示水循环的某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8.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 )
A.地球 B.海洋 C.雨 D.太阳
9.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10.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
A.湖泊水的蒸发 B.江河水的蒸发
C.海洋水的蒸发 D.植物的蒸腾作用
11. “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
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12.关注家园
幅员辽阔的祖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小题.
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
B.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C.水资源冬春多,夏秋少
D.耕地多,草地少,后备耕地充足
13.关于下列区域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美洲地区由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组成
B.拉丁美洲是指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
C.北美洲的一些地区也属于拉丁美洲地区
D.南美洲的区域范围要远大于拉丁美洲
14.针对我国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的问题,相应措施为( )
A.南水北调 B.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 D.防治水污染
二、填空题
15.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16.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你保护水资源的行动是
(与化学有关的知识): .人类须臾离不开的重要自然资源有 和 .
17.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其中海洋面积约占 ,陆地面积约占 ;人们常将其概括为 “ ”。
三、综合题
18.如图中,甲为桃树,乙为桃树叶片的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中A、B、C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回答: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仅有观赏价值,也是重要的生殖器官.在桃花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地方是在子房的 中.
(2)植物的生长、细胞的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过程A.过程是发生在图乙中的 (填图中的番号)中.
(3)过程C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茎、叶内的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4)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通过植物叶片上的 围成的气孔进或出植物体的.
(5)桃肉鲜美多汁,味甜可口.桃树在结果实时,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 .(填以下选项)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 D.呼吸作用.
19.河流水和湖泊水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读下图完成各小题。
(1) 塔里木河属于 河,地处图中 (甲、乙、丙、丁)地区。
(2)从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看,武汉属于 带,海口属于 带。
(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
20.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的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材料二: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的措施是 。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
(3)我国已建成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起点位于( )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2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2)写出水在生活中的两种应用: .
(3)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22.2010年天津市科技周的主题是“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表是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紧缺性 极度缺水 重度缺水 中度缺水 轻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1) <500 500—1000 1000—1700 1700—3000
请回答:
(1)根据图和表的数据,分析天津市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2)节约用水是每一位市民应遵守的公德,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水龙头滴水、跑水的问题.如果一个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mL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 L.(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3.下表是小明家2013年3月份自来水缴费通知单部分内容,请结合缴费单回答下列问题:
收费项目 单价(元/立方米) 应收金额(元)
自来水水费 1.700 15.30
水资源费 1.260 11.34
污水处理费 1.040 9.36
合计金额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 3 6 0 0
(1)请根据缴费单数据计算小明家3月份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2)请你帮助小明设想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动员全家人共同实施。(写出一点)
(3)结合自来水缴费单,请从水资源状况、防止水体污染、污水处理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写出两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解:A、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A错误;
B、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故B正确;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
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判断;
B、根据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分析判断;
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分析;
D、根据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分析判断.
2.【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只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3.【答案】D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可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B正确;
C、水污染有三大来源: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生活污染,故C说法正确;
D、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很多,但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可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进行解答;
B、根据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进行解答;
C、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判断;
D、根据淡水资源缺乏分析判断.
4.【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可以描述为: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
【解答】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我国的南水北调改变的主要是地标径流的环节。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解答】根据分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故选:C
6.【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A、根据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进行解答;
B、根据近70%淡水资源在南极以及格陵兰的冰层中进行解答;
C、根据世界上水资源分布不均进行解答;
D、根据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却很少进行解答。
【解答】本题重点考查水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常识。目前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只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世界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极不均匀的,除沙漠地区外,各地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也是不平衡的。我国水资源丰富,江河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故选:A
7.【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物态变化进行解答,知道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遇冷变成小水珠的过程叫液化,是凝结过程,很多的小水珠便成了雨下落到地面。
【解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凝结过程,z为降水过程。
故选A
8.【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解答】水循环是依托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换才完成的,而这三态的转换需要太阳光的照射,也就是来自太阳光能。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陆地淡水和海水资源分布情况。水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存物质,没有水生物不能生存。人类对海洋水的利用目前较少。水的循环除了自然循环还有植物作用。
【解答】A、海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6.53%,故A错误;
B、生物离开水就不能生存,故B正确;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故C错误;
D、水循环的环节除了蒸发和降水,还有植物蒸腾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解答】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 和海洋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能源的种类
【解析】【解答】
A、虽然地球表面积的75%是水,但是淡水资源却比较少,并且分布不均匀,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错;
B、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故对;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可再生资源,故错;
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不是CO,故错.
答案:B.
【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现状解答;
B、根据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答;
C、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解答;
D、根据“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解答.
12.【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我国的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南方多,北方少,故A错误;
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原,故B正确;
我国的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故C错误;
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较大,后备耕地不足,故D错误.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耕地耕地资源东部多、西部少.虽然我们注意了土地资源的开源节流,但是由于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严重,我国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有色金属等资源南方多、北方少,煤炭资源北方多、南方少.
13.【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解答】美洲由北美洲和南美洲组成,故A叙述错误.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故叙述B错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所以北美洲的一些地区也属于拉丁美洲,故C叙述正确.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所以南美洲的区域范围小于拉丁美洲,故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
【分析】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美洲有许多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区.
14.【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且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能够在丰水期存水,在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造成的水资源缺乏。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15.【答案】海陆间循环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可以描述为: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贮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蒸发,一部分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都流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
【解答】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部分来自大陆表面的蒸发。海洋水通过蒸发称为大气水,然后凝结降落到地面,形成江河湖泊水,通过径流流到海洋。、
故答案为:海陆间循环
16.【答案】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中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洗碗;太阳能;空气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保护水资源,一是要防止水污染,二是要节约用水,所以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中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人类须臾离不开的重要自然资源有太阳能和空气.
故答案为: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中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洗碗;太阳能;空气.
【分析】水和空气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要节约用水,防治水和空气污染。
17.【答案】71%;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解答】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所以从太空看地球更像“水球”。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分析】本题考查海陆面积的比例,属于基础题。
18.【答案】(1)胚珠
(2)⑦
(3)导管
(4)保卫细胞
(5)B
【知识点】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细胞呼吸;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1)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桃花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地方是在子房的胚珠中.
(2)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A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⑦线粒体中.
(3)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过程C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茎、叶内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4)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气孔,气孔是植物叶片上的保卫细胞围成的.
(5)根吸收来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少部分被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桃树在结果实时,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故选:B.
故答案为:(1)胚珠;
(2)⑦;
(3)导管;
(4)保卫细胞;
(5)B.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份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的过程.据此可知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图乙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液泡、⑤细胞核、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19.【答案】(1)内流河;甲
(2)多水带;丰水带
(3)南丰北缺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塔里木河位于图中甲地区,该地区处于缺水带,大部分河流都属于内流河。读图,我们可以看出湖北省位于多水带,因此武汉属于多水带,海南省位于丰水带,因此海口属于丰水带。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20.【答案】(1)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2)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
(3)C
【知识点】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
【解答】(1)(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空间分布上,南丰北缺;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南水北调东线、中线都已建成通水,中线起点位于湖北。我国通过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难题;
(3)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一直流向北京,丹江口水库位于③湖北省.
21.【答案】(1)D
(2)饮用、洗衣服
(3)使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都是节约用水的措施,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其他杂质,是净化程度最好的净水方法,故填:D;(2)水在生活中可以用于引用,能用于洗衣服做饭等,故填:饮用、洗衣服;(3)使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都是节约用水的措施,故填:用淘米水浇花.
【分析】(1)蒸馏可得到蒸馏水,所以净化程度最高;(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此题为填写生活中的用途;(3)一水多用是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有效和常用方法。
22.【答案】(1)极度缺水
(2)8.6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1)由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可知,天津的人均水量小于500m3a-1,属于极度缺水;(2)由题意的: V=24×60×60×2÷20÷1000L=8.6L
【分析】(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的数据,我市的人均水量<500,属于极度缺水;(2)根据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毫升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V=24×60×60×2÷20÷1000L=8.6L.
23.【答案】(1)15.3元÷1.7元/立方米=9立方米
(2)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水拖地,或减少淋浴时间,或洗漱完毕立即关闭水龙头等合理答案)
(3)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污水处理成本增加等合理答案.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得:15.3元÷1.7元/立方米=9立方米(2)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水拖地,或减少淋浴时间,或洗漱完毕立即关闭水龙头等(3)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污水处理成本增加等.
【分析】问题(1)15.3元÷1.7元/立方米=9立方米.问题(2)从生活角度入手提出合理节水措施。问题(3)可以从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以及污水处理费用增加等方面回答。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 地球上的水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答案】A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解:A、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A错误;
B、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故B正确;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
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判断;
B、根据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分析判断;
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分析;
D、根据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分析判断.
2.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 )
A.降低空气的温度 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D.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只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3. 关于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达1.39×1018m3,不存在水资源危机
【答案】D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可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B正确;
C、水污染有三大来源: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生活污染,故C说法正确;
D、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很多,但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可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进行解答;
B、根据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进行解答;
C、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判断;
D、根据淡水资源缺乏分析判断.
4.我国为了解决华北、西北的缺水问题,实行了“南水北调”工程,这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 (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蒸发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可以描述为: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
【解答】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我国的南水北调改变的主要是地标径流的环节。
故答案为:B
5.(2018八上·嘉兴期中)当今世界,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江河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B.江河水、冰川、深层地下水
C.江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
D.海洋水、冰川、浅层地下水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解答】根据分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故选:C
6.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量居世界第六位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A、根据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进行解答;
B、根据近70%淡水资源在南极以及格陵兰的冰层中进行解答;
C、根据世界上水资源分布不均进行解答;
D、根据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却很少进行解答。
【解答】本题重点考查水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常识。目前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只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世界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极不均匀的,除沙漠地区外,各地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也是不平衡的。我国水资源丰富,江河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故选:A
7.(2018八上·杭州期中)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Z分别表示水循环的某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物态变化进行解答,知道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遇冷变成小水珠的过程叫液化,是凝结过程,很多的小水珠便成了雨下落到地面。
【解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凝结过程,z为降水过程。
故选A
8.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 )
A.地球 B.海洋 C.雨 D.太阳
【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解答】水循环是依托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换才完成的,而这三态的转换需要太阳光的照射,也就是来自太阳光能。
故答案为:D
9.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陆地淡水和海水资源分布情况。水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存物质,没有水生物不能生存。人类对海洋水的利用目前较少。水的循环除了自然循环还有植物作用。
【解答】A、海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6.53%,故A错误;
B、生物离开水就不能生存,故B正确;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故C错误;
D、水循环的环节除了蒸发和降水,还有植物蒸腾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
A.湖泊水的蒸发 B.江河水的蒸发
C.海洋水的蒸发 D.植物的蒸腾作用
【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解答】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 和海洋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
故选:C
11. “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
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能源的种类
【解析】【解答】
A、虽然地球表面积的75%是水,但是淡水资源却比较少,并且分布不均匀,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错;
B、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故对;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可再生资源,故错;
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不是CO,故错.
答案:B.
【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现状解答;
B、根据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答;
C、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解答;
D、根据“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解答.
12.关注家园
幅员辽阔的祖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小题.
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
B.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C.水资源冬春多,夏秋少
D.耕地多,草地少,后备耕地充足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我国的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南方多,北方少,故A错误;
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原,故B正确;
我国的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故C错误;
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较大,后备耕地不足,故D错误.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耕地耕地资源东部多、西部少.虽然我们注意了土地资源的开源节流,但是由于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严重,我国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有色金属等资源南方多、北方少,煤炭资源北方多、南方少.
13.关于下列区域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美洲地区由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组成
B.拉丁美洲是指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
C.北美洲的一些地区也属于拉丁美洲地区
D.南美洲的区域范围要远大于拉丁美洲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解答】美洲由北美洲和南美洲组成,故A叙述错误.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故叙述B错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所以北美洲的一些地区也属于拉丁美洲,故C叙述正确.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所以南美洲的区域范围小于拉丁美洲,故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
【分析】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美洲有许多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区.
14.针对我国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的问题,相应措施为( )
A.南水北调 B.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 D.防治水污染
【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且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能够在丰水期存水,在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造成的水资源缺乏。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二、填空题
15.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答案】海陆间循环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可以描述为: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贮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蒸发,一部分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都流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
【解答】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部分来自大陆表面的蒸发。海洋水通过蒸发称为大气水,然后凝结降落到地面,形成江河湖泊水,通过径流流到海洋。、
故答案为:海陆间循环
16.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你保护水资源的行动是
(与化学有关的知识): .人类须臾离不开的重要自然资源有 和 .
【答案】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中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洗碗;太阳能;空气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保护水资源,一是要防止水污染,二是要节约用水,所以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中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人类须臾离不开的重要自然资源有太阳能和空气.
故答案为: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中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洗碗;太阳能;空气.
【分析】水和空气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要节约用水,防治水和空气污染。
17.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其中海洋面积约占 ,陆地面积约占 ;人们常将其概括为 “ ”。
【答案】71%;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解答】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所以从太空看地球更像“水球”。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分析】本题考查海陆面积的比例,属于基础题。
三、综合题
18.如图中,甲为桃树,乙为桃树叶片的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中A、B、C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回答: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仅有观赏价值,也是重要的生殖器官.在桃花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地方是在子房的 中.
(2)植物的生长、细胞的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过程A.过程是发生在图乙中的 (填图中的番号)中.
(3)过程C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茎、叶内的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4)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通过植物叶片上的 围成的气孔进或出植物体的.
(5)桃肉鲜美多汁,味甜可口.桃树在结果实时,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 .(填以下选项)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 D.呼吸作用.
【答案】(1)胚珠
(2)⑦
(3)导管
(4)保卫细胞
(5)B
【知识点】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细胞呼吸;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1)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桃花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地方是在子房的胚珠中.
(2)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A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⑦线粒体中.
(3)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过程C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茎、叶内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4)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气孔,气孔是植物叶片上的保卫细胞围成的.
(5)根吸收来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少部分被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桃树在结果实时,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故选:B.
故答案为:(1)胚珠;
(2)⑦;
(3)导管;
(4)保卫细胞;
(5)B.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份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的过程.据此可知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图乙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液泡、⑤细胞核、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19.河流水和湖泊水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读下图完成各小题。
(1) 塔里木河属于 河,地处图中 (甲、乙、丙、丁)地区。
(2)从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看,武汉属于 带,海口属于 带。
(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
【答案】(1)内流河;甲
(2)多水带;丰水带
(3)南丰北缺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塔里木河位于图中甲地区,该地区处于缺水带,大部分河流都属于内流河。读图,我们可以看出湖北省位于多水带,因此武汉属于多水带,海南省位于丰水带,因此海口属于丰水带。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20.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的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材料二: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的措施是 。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
(3)我国已建成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起点位于( )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答案】(1)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2)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
(3)C
【知识点】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
【解答】(1)(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空间分布上,南丰北缺;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南水北调东线、中线都已建成通水,中线起点位于湖北。我国通过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难题;
(3)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一直流向北京,丹江口水库位于③湖北省.
2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2)写出水在生活中的两种应用: .
(3)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答案】(1)D
(2)饮用、洗衣服
(3)使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都是节约用水的措施,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其他杂质,是净化程度最好的净水方法,故填:D;(2)水在生活中可以用于引用,能用于洗衣服做饭等,故填:饮用、洗衣服;(3)使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都是节约用水的措施,故填:用淘米水浇花.
【分析】(1)蒸馏可得到蒸馏水,所以净化程度最高;(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此题为填写生活中的用途;(3)一水多用是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有效和常用方法。
22.2010年天津市科技周的主题是“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表是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紧缺性 极度缺水 重度缺水 中度缺水 轻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1) <500 500—1000 1000—1700 1700—3000
请回答:
(1)根据图和表的数据,分析天津市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2)节约用水是每一位市民应遵守的公德,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水龙头滴水、跑水的问题.如果一个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mL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 L.(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1)极度缺水
(2)8.6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1)由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可知,天津的人均水量小于500m3a-1,属于极度缺水;(2)由题意的: V=24×60×60×2÷20÷1000L=8.6L
【分析】(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的数据,我市的人均水量<500,属于极度缺水;(2)根据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毫升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V=24×60×60×2÷20÷1000L=8.6L.
23.下表是小明家2013年3月份自来水缴费通知单部分内容,请结合缴费单回答下列问题:
收费项目 单价(元/立方米) 应收金额(元)
自来水水费 1.700 15.30
水资源费 1.260 11.34
污水处理费 1.040 9.36
合计金额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 3 6 0 0
(1)请根据缴费单数据计算小明家3月份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2)请你帮助小明设想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动员全家人共同实施。(写出一点)
(3)结合自来水缴费单,请从水资源状况、防止水体污染、污水处理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写出两点)
【答案】(1)15.3元÷1.7元/立方米=9立方米
(2)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水拖地,或减少淋浴时间,或洗漱完毕立即关闭水龙头等合理答案)
(3)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污水处理成本增加等合理答案.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得:15.3元÷1.7元/立方米=9立方米(2)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水拖地,或减少淋浴时间,或洗漱完毕立即关闭水龙头等(3)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污水处理成本增加等.
【分析】问题(1)15.3元÷1.7元/立方米=9立方米.问题(2)从生活角度入手提出合理节水措施。问题(3)可以从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以及污水处理费用增加等方面回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