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0 11: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阅读理解专项
一、现代文阅读
爱是最高的学位
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接近尾声了,淘汰到剩下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一个是研究生学历,一个是本科学历。约半数评委同意选那位高学历的,另外的评委则倾向于低学历的选手,认为他表现得更自信。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原教授说话了。原教授德高望重,这种情况下他的意见将起决定性作用。
原教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暑假时,原教授去一个小镇的朋友那里度假,恰好有一个小艺术团在镇中心的小广场上演出,原教授便驻足观看。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一个女歌手正在唱歌,一个傻子跑到台上,捧着一朵不知从哪儿捡来的脏兮兮的塑料花。观众大笑起来。
这个女歌手没有舞台经验,一时不知如何应付。傻子站在舞台上,呵呵地笑着。此时,主持人走了过来,微笑着接过了塑料花,握着傻子的手说:“谢谢这位朋友!”原教授由衷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应变能力。
傻子得到夸奖,得意地跑下台来。没想到的是,当那个女歌手再次上台的时候,傻子又跑了上去,捧着一大束刚采来的野指甲花、鸡冠花。观众又一次大笑起来,傻子则在台上手舞足蹈。主持人上前来,示意歌手接过鲜花,他则面对观众说:“这是真正的铁杆粉丝,他将给我们的歌手很大的鼓励!”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傻子乐呵呵地跑下台来。演出继续进行。
傻子再没有上台去,安静地在台下看着,直到表演结束。原教授感觉这是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主持人,给予傻子同常人一样的尊重,没有一点讥笑的成分。但如果傻子一再上台,会严重影响演出效果,使演出变成一场闹剧。
他很想知道主持人是如何使傻子不再上台献花的,于是向后台走去。只见主持人走到傻子身边,牵着傻子的手,向马路对面走去,进了一家小餐馆。原教授跟了进去,做了自我介绍,对他的主持表示嘉许,年轻人的脸微微泛红了。他说自己今年刚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当原教授问他用什么方法使傻子没有再上台时,他说:“我在他的耳边说:‘送花只送一次就够了,送多了会被人笑。在台下听歌,结束了我请你去吃好东西。’人要守信,尽管他精神不太正常,我还是要兑现我的承诺,否则就是欺骗。”
原教授说,这个学历低的选手就是我在小镇上遇到的最棒主持人。大家经过热烈讨论,最后一致通过这位学历低的选手入选。
1.原教授介绍本科学历的选手在小镇演出上主持节目时化解了几次尴尬场面(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下列不属于学历低的那位选手被成功招聘的原因的是哪一项(  )
A.他表现得更自信
B.原教授对他的了解和力荐
C.一开始就有多数评委同意选他
D.他有爱心,对傻子也能信守承诺
3.下列信息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是哪一项(  )
A.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
B.研究生学历选手的实力比本科生强了一些
C.傻子上台献花,主持人一时不知如何应付
D.竞聘的本科生选手刚从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4.“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从句中的“拥抱”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主持人除了要拥有爱心,还需要拥有哪些实力?请联系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
马陵之战
战国时,魏国与赵国举兵攻打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率军前往救援韩国,他们直奔魏国都城。魏军主帅太子申、大将庞涓得知这一消息后,率军撤离韩国赶回魏国,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了。
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素以剽悍著称,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
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撒,诱敌深入。 庞涓在追赶齐军的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十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喘喘不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了一半,他又振作精神,命令士兵加速追赶。
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三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地丢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的一株,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领部队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株剥了皮的大树上写有几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认为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成全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于是,他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主帅,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
6.下面表示马陵之战的敌对双方的是( )
A.孙膑、庞涓;太子申、田忌 B.田忌、孙膑;太子申、庞涓
C.庞涓、孙膑;齐威王、田忌
7.关于孙膑的思维过程,下而正确的一项是( )
A.减灶示弱→利用弱点→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B.利用弱点→诱敌追赶→减灶示弱→伺机伏击
C.利用弱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8.庞涓在追赶齐军时心里喘喘不安的原因是( )
A.认为对方兵强马壮 B.认为对方粮草充足 C.认为对方势单力薄
9.庞涓在追敌过程中随着发现灶量的变化,其心理的变化是:不安→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0.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孙膑最有可能与下面典故有关的一项是( )
A.围魏救赵 B.赤壁之战 C.四面楚歌
11.你认为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请根据短文内容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田野上的白发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吗?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儿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定身了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堙上步履蹒跚,田堙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东西便散去了。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堙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宜享一享福吗?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堙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叉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是干的,被汗渍和泥水浸透了。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浸透了,沾在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常年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吗?
1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关于母亲的场景 母亲的形象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默读第⑧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白发”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B.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C.白发是母亲形象的象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
17.“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吗?”这个结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小说
跳水(节选)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勾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8.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中孩子的心情变化过程是:
( )——( )——( )——( )——( )——( )
20.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放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第4自然段对猴子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什么说水手们的“笑”,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乐园。
绿手指
在法国的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你可千万别觉得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儿女听了,却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然后把种子精心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疑惑 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一百粒种子寄到了二十年前的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因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雪白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 实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拥有一双新的“绿手指”!
23.用“ ”画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4.对下面句子中的“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
①在法国的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
②但愿你我也能拥有一双新的“绿手指”!
(1)①句中“绿手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句中“绿手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老奶奶的儿女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 )
A.培育纯白的金盏花很浪费时间
B.老奶奶不懂遗传学的规律。
C.老奶奶身体不好,不宜劳累
26.老奶奶会怎样培育黑色的金盏花呢?仿照文章的第3自然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中的老奶奶是个( )的人
A.诚实 B.有毅力 C.喜欢新鲜事物
参考答案:
1.B
2.C
3.A
4.从“拥抱”一词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傻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与关爱,也体会到了他作为一个主持人,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
5.丰富的学识,随机应变的能力,良好的口才,标准的普通话等等。
6.B
7.C
8.A
9. 振作 骄傲 武断
10.A
11.我认为孙膑是一个智谋过人、心思慎密、深谋远虑的人。从“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可以看出孙膑心思缤密;从“减灶示弱,诱敌追赶”可以看出孙膑智谋过人、深谋远虑。
12.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文中指母亲在田堙上缓慢、摇摆地走。
13. 母亲夜以继日地在田里敲盆赶鼠 这是一位有着家庭责任感、自立自强、含辛茹苦的母亲 母亲抢季节插秧,累得跪倒在田里
1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比作勤劳的春蚕,突出了母亲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劳作不止的特点。
15.这句话描写了母亲的动作,使母亲“弯腰、跪、爬行”的画面浮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感受到母亲的疲惫和坚持,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疼。
16.B
17.这个结尾照应了题目,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18.船上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放肆,抢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栀杆引孩子去抢,陷入险境。
19. 开心 无奈 生气 更生气 气极了 害怕
20.文中形容猴子胆大妄为,没有顾忌。
21. 动作 写出了猴子逗弄孩子的过程,表现出它放肆的特点,是孩子气极了的原因,也为下文陷入险境做了铺垫。
22.笑声使猴子越来越放肆;笑声使孩子自尊心受伤,从而不顾危险追猴子。
23.怀疑 兑现
24. 对好园丁老奶奶的称谓 坚持不懈的品质
25.C
26.选第一朵颜色特别浓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收集起来,第二年种下去,然后再挑选色深的花的种子栽种,这样年复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最终会得到黑色的花。
27.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