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声的利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30 17:2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三节 声音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
【教学难点】
区分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
【教学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2个音叉、铁架台、带细线的乒乓球、扬声器、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视频引入
播放一段声纳探测潜水艇或鱼群的视频。
(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老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声现象的知识,声音在现代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第三节 声音的利用
学生看播放的视频感到很神奇,产生了解相关知识的愿望。
二、进行新课
1、声音与信息
利用声音传递(获得)信息。
例:蝙蝠和海豚利用超声波、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超声波探伤、根据次声波确定自然灾害方位和强度、医生利用听诊器获得信息、B超、倒车雷达。
请同学位思考刚才的视频中是怎样发现潜水艇的呢?
是仿照哪种生物制成的呢?
播放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昆虫的视频。
声呐是一种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方法。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运用?
展示B超图片
靠声纳发现。
仿照蝙蝠、鲸和海豚制成的。
发出的是超声波。
思考后回答。
B超、倒车雷达
请了解的同学介绍一下。
超声波探伤

根据次声波确定自然灾害方位和强度
医生利用听诊器获得信息
声与能量
声能够传递能量(声波本身就具有能量)
例:超声波清洗钟表、眼镜;超声波洗牙;超声波除结石;声波武器。
另外“震耳欲聋”也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体现。
演示实验:完成下面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播放工人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配件。
他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展示超声波清先机图片
超声波清先机图片
超声波洗牙
敲右面的音叉,左面的音叉将小球弹起,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学生观看视频,感到惊讶。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看图片,联系课本认识声音传递能量的运用。
声波武器
3、科学世界
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科学世界部分,了解天坛中与声音有关的运用。
阅读学习科学世界。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归类说明哪些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哪些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学生回顾本节知识要点
四、课堂检测
老师巡视、讲评
完成检测题
见附件1
五、布置作业
助学本节小试身手内容。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第3节声音的利用
一、声与信息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例:回声定位、蝙蝠和海豚利用超声波、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超声波探伤、根据次声波确定自医生利用听诊器获得信息、B超、倒车雷达。
二、声与能量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例:超声波清洗钟表、眼镜; 超声波洗牙;超声波除结石;声波武器。 “震耳欲聋”也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体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应用课,是前面声音知识的大集合,声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所以实例很多,但这些现象让学生直接回答,他们又一下子说不上来,所以我们通过及时播放视频的方式把学生引领到一个个生动的情景中,视频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学生参与积极,热情很高。但在视频素材方面,下一步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如地震时动物的表现、龙卷风的情景等;在能体现高科技发展方面也应积极探索,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附件1:
课堂检测: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2、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 空气能够传声
3、下列各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4、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叫《春夜洛城笛》。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其中的笛声也不知是谁家发出的,别人却一听便知是笛子发出的,这是因为 ( )
A.声波传递信息 B.声波传递能量
C.当时人们只会吹笛子,不会演奏别的乐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1—5—3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