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0 12:35:30

文档简介

座位号:
拜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刚入 12 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我国此次的雾霾天气,波
班 级
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及城市之多让我们大吃一惊。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有部分省份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学生学
习受到影响。雾霾也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曰常生活,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健康。雾霾像一个
注意事项: 恶魔一样在侵袭着我们的身体。
姓 名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总分 150 分, 事实上,雾霾的形成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比如,企业排烟、工地扬尘、汽车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尾气、家庭烹饪等等,都对雾变霾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为了蓝天白云,为了新鲜空气,无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自己的 论政府还是企业抑或公众,都有责任积极参与进来。
考 号 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摘编自 2013 年 12 月 5 日《长江时评》)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材料三:
一、现代文阅读(27 分)、 目前,今冬以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正在影响我国,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仅京津冀及周
考 场 号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3小题,12 分) 边地区和陕西省,就有 31 个城市维持红色预警,21 个城市维持橙色预警,8个城市维持黄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预警。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河南等 6省市合力“抗霾”。
材料一:
专家提示,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部分时段能见度低,
图一:2012 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及贡献率
对人体健康和交通等将产生较大影响,需防范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低能见度对交通运输的
贡献率 不利影响。另外,今年 10 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偏差,导致京津冀地
排放物 排放量(万吨) 区平均霾日数较去年同期偏多,需做好抗霾持久战的准备。
(%)
(摘编自 2016 年 12 月 18 日中国天气网)
煤炭燃烧 2179 86.7 材料四:
为督促地方政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环保部督查组持续在一线开展督查。督查组
炼钢 168.5 6.7 发现个别企业存在恶意生产行为,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还有部分
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像这样只顾一己私利不管他人死活,只想我行我素不愿尽责出力的,
炼油 68 2.6
可以说大有人在。
身处青山绿水,呼吸新鮮空气,是广大群众的迫切心愿。顺应人民的期待,政府这只有
机动车 99.8 4
形的手必须加大力度,对辖区内的企业要加大排查,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企业违规排污,该
合计 2515.3 100.0 罚款的罚款,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总之,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决不
能拿群众健康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同时,治理雾霾要有长远的治理规划。面对雾霾天气,一些地方还是“头痛医头”,缺乏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颗粒物,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这
治理空气污染的长期规划。
是 PM2.5 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摘编自 2017 年 1 月 10 日东方网)
图二:煤炭消费量与年均雾霾天数统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相结合。
B.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对人体健康和交通运输产生了严重影响。
C.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一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
D.雾霾是一种人为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空气劣质化现象,而雾是一种自然条件导致的现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注】雾霾不同于自然条件导致的雾现象,它主要是人为排放到空气中的土壤粒子、燃烧烟尘或海盐粒子等气溶胶的集合体。(数据来源于
A.煤炭燃烧是 PM2.5 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好煤炭使用量是改变雾霾天气发生的一种
国家统计局《中国气候公报》)
措施。
材料二:
B.由煤炭消费量与年均雾霾天数统计的数据图可知,煤炭用量基本上逐年递增,而每年雾霾
============================================================================================================================================================================================================================
拜城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1页(共 8页) 拜城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2页(共 8页)
---------------------装---------------------订---------------------线---------------------外---------------------禁---------------------止----------------------答----------------------题-----------------------
天数也有升,有降。 我回来?我哪个月不给他汇钱?他缺吃缺喝缺穿了?”
C.雾霾天气的产生与企业生产、民众生活习惯、交通出行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恶 王凤想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她们鱼贯走进屋,走进爹的卧室,围
性循环。 坐在爹的床边。显然,院子里发生的一切,爹尽收耳底。爹浑浊的眼泪像雨天屋檐滴水似的
D.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社会的焦虑,治理雾霾对城市管理者而 落下来。王凤给爹擦眼泪,爹的眼泪没擦干,她自己的眼泪反倒流了出来。
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吃晚饭的时候,王魁说:“我已经给老板打电话了,想收回辞职报告。老板同意了,让我
尽快赶回去上班。”顿了顿,王魁又说,“明天一早,我就走。”
3.怎样才能更好地治理雾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爹一口饭含在嘴里,不嚼了,呆呆地看王魁,嚼得半碎的饭粒一点一点从嘴角掉出来。
答: 三个姐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低下了头,默默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王魁就背着行李,要离家远行。王魁向爹辞行,院内院外,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3小题,15 分) 却没有爹的影子。姐姐们簇拥着他,把他送出村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回到家,天大亮了。王芳清扫爹的卧室时发现,爹床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打开的烟盒,
奔 丧 背面歪歪扭扭写了一行字:宝儿,爹对不起你,今后不再拖累你了。王芳还发现,爹的床上,
江岸 堆着一摞红彤彤的百元钞票,钞票下面,也是几个打开的烟盒。她把烟盒抽出来,只见每个
王魁还是在他娘升天的那一年回的老家。屈指算来,他已经整整五年没有回故乡黄泥湾 烟盒的背面,都写着一行行日期和几百、上千不等的金额。
了。爹虽然老了,但没有老到犯糊涂的份儿上。就这几个手指头,他掰得过来。 王芳凄厉地喊:“大姐,二姐!”
爹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给宝儿打电话,让他快回来。” 王凤和王琴应声而入,接过烟盒一看,都慌了神儿。王凤哽咽着说:“快,快,给王魁打
“怎么跟他说呢?” 电话,让他快回来。”
“就说我不行了,要见他最后一面。” (摘编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王魁的几个姐姐分别叫王凤、王琴、王芳,爹叫了她们半辈子王凤、王琴、王芳。王魁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有大号,可爹偏不叫,他都三十多岁的人了,爹还宝儿宝儿地喊他。王魁出生的时候,爹已 A.小说开篇写王魁还是在他娘升天的那一年回过老家的情节,主要是说明王魁在外打工
经四十七岁了,娘四十五。这么大年龄结出个老秋瓜,怎么不是个宝儿呢? 很久没有回家了,侧面表现王魁的爹对儿子的强烈思念之情。
王魁跟流星似的从广州赶回来。一进院子,他就丢了行李,长嚎一声,“爹啊”,救火似 B.王魁回到家,他父亲一下子就坐了起来,“撑”“呼啦”“抱”这些词语生动地表现了
的往爹的卧室冲。 王魁父亲见到儿子时的激动心情,这也让装病的事被戳穿。
按照女儿们事先的安排,王魁进来以后,爹只能缓缓地睁开眼睛,气若游丝地哼几声, C.王凤在行事风格上符合家里老大的特点,她批评了发脾气的弟弟,也明白弟弟在外打
然后在女儿们的搀扶下慢慢坐起来,和王魁拉呱儿……可是爹憋不住。爹双手一撑,竟然呼 工的难处,看到爹的留言就赶紧要妹妹们打电话告诉王魁。
啦一下直起腰,一把抱住王魁,大声地说:“宝儿,宝儿,俺的宝儿……” D.小说通过一个老父亲因思念儿子而装病骗儿子回家的故事表现了对当前农村老人生活
这个戏至此彻底演砸了! 现状的关注,也表现了年轻人与父辈思想观念的冲突。
王魁从爹的卧室走出来的时候,脸色比锅底还黑。王琴递给他一杯茶,他劈手接过来,
掼了个粉碎;王芳递给他一块馍,他也摔在她脚边。 5.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王魁的形象特征。(6 分)
王凤黑了脸,喝道:“王魁,你疯了吗?” 答:
王魁吼道:“我就是疯了。你们知道吗?我们厂现在正是生产旺季,忙得吃饭放屁的工夫
都没有。老板死活不批假,我是赌气辞职回来的。” 6.小说设计王魁的爹留言出走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
王芳嘀咕:“不就是打个工吗?以后再找活儿,还能找不到?” 答:
王魁一下子蹦到王芳面前,手指着她的鼻尖,说:“我在这个厂干了十三年,从小工到主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管,我容易吗?小工拼死拼活干一个月,才三千元,主管一个月一万多,你知道吗?你去给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 分)
我找个主管的活儿试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王芳吓哭了,躲到了王凤身后。 过小孤山大孤山
王琴气恼地:“爹五年没见你,能不想你吗?” 陆 游
王魁说:“想我,看看照片行不行,打打电话行不行,把他送去广州一趟行不行,非得让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
============================================================================================================================================================================================================================
拜城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3页(共 8 页) 拜城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4页(共 8 页)
---------------------装---------------------订---------------------线---------------------外---------------------禁---------------------止---------------------答----------------------题----------------------------
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 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长江山水图。
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 D.作者用笔灵活,写这一江中绝景,既随角度的变化显现作者是在江行中览眺景物,又从多
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尽所历妙”也。 个角度充分展现了山水的千姿百态,在各个景点中对小孤山的描写是最为充分的。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
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 10.翻译下列句子。(10 分)
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 ①但祠宇极于荒残,若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 答:
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
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 ②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 答:
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
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5小题,10 分)
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 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含蓄地表现思妇想要向漂泊在外的丈夫传递信息也不能实现的
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 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登山之路迷离恍惚,道路弯曲不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上赤土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_______________”。
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4)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
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对肃宗的失望。
A.又秋深潦.缩 潦:积水 (5)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有戍.兵 戍:防守 ____________________”。
C.尝加营葺. 葺:用草覆盖
D.岸上赤土壁.立 壁:像墙壁一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旅夜书怀
A.烽燧指古代边防人员在敌人来犯时,为报警点燃柴草或狼粪冒出的烟或火。 杜甫
B.绍兴是市名,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也是宋高宗年号。在文中应为“年号”。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C.庙祝是神庙里管理香火的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节度是唐代官职,文中指奉化军节度使。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9.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游记,写山川景物形象,并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作者船行于长江大孤 A.这首诗内容紧扣题目,结构谨严,格调清丽,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山到小孤山一段,所见所游,抓住各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 B.前两联写景时,诗人由近及远,描绘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B.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 C.颈联立意直白,抒发了诗人的“忧愤”揭示出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人诗句都信手拈来,使一景一物带有了诗的灵气,文的雅致。 D.尾联中的“沙鸥”是诗人自喻,寄托着诗人漂泊无着的失意感、落魄感。
C.作者写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
============================================================================================================================================================================================================================
拜城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5页(共 8页) 拜城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6页(共 8 页)
----------------------装---------------------订---------------------线---------------------外---------------------禁---------------------止---------------------答----------------------题--------------------------
13.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__
答: ②__,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__③__,因为底线是
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三、语言文字运用(26 分) 答:①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小题,9分) 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8—20 题。 ③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 ),到燃起星星之火的井冈
山;从建立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的瑞金,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于都……走进江西,重 18.用下面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两副有关中秋节和重阳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
温一段 的红色历史,内心总会被一种力量 。每段故事,都让人热血澎湃。历经岁 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词语。(8分)
月,那些英雄形象如珍珠一般,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有了 的理想信 黄菊倚风 月静池塘 紫门临水 风摇帘幕
念,我们才能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 村酒熟 桐叶影 稻花香 桂花香
革命低潮时,面对“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同志用诗一般的语言阐明“革命 中秋:上联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
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 重阳:上联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
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
个婴儿。”而今,发挥英雄精神,迎来从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距离实现 四、写作(60 分)
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从未如此之近。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学校举办了主题为“学习成长”的班团会,其中一个话题是学生在成长过程
A.如泣如诉 震撼 光彩夺目 颠扑不破 中,最难做到的是什么。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梳理出以下观点:
B.可歌可泣 震荡 光彩夺目 坚不可摧 (1)坚持自己的目标;
C.如泣如诉 震荡 熠熠生辉 颠扑不破
(2)抵制诱惑,守住内心的宁静;
D.可歌可泣 震撼 熠熠生辉 坚不可摧
(3)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4)慎独,即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
A.从南昌打响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5)懂得感恩。
B.从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的南昌 上述观点中,你最认同哪一点?结合自己对成长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谈谈自
C.从第一枪打响武装反抗的南昌 己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 字。
D.从南昌第一枪打响武装反抗
16.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发挥英雄精神,迎来从强起来、富起来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B.发扬英雄精神,迎来从强起来、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C.发扬英雄精神,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发挥英雄精神,迎来从站起来、强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9分)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共 9分)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群居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
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__①__;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
============================================================================================================================================================================================================================
拜城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7页(共 8 页) 拜城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8页(共 8 页)
---------------------装---------------------订---------------------线---------------------外---------------------禁---------------------止---------------------答----------------------题----------------------------答案及解析
1.B
2.C
18.①人们增强环保意识,控制煤炭和机动车的使用量。②企业、: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排污管理。③政府方面:转变理念,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强化监督职能,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整顿力度;做好长期规划,着眼全局。
【解析】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锁定答题区间,然后筛选出答案。本题中B项原文是“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部分时段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交通等将产生较大影响,”特指2016年冬季的雾霾,题干把范围扩大了。故选B。
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本题中C项说“相互制约,形成了恶性循环”表述错误。根据原文意思,企业生产、民众生活习惯、交通出行都对雾变霾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但后者不会对前者有制约作用,也不是循环的关系。故选C。
18.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本题中要求回答怎样才能更好地治理雾霾,结合内容,雾霾的产生涉及三个主体:个人、企业、政府。各主体做好分内事,各司其职,把影响雾霾形成的因素,加以改变或者改善,把好的做法或经验推广,即可得出答案。就个人说,要增强环保意识,控制雾霾产生的源头煤炭和机动车的使用;就企业说要增强自身责任感,加强排污管理;政府方面应把控全局,做好长期规划,转变理念,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同时强化监督职能,制定相关规则,加大对违法企业的管理。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4.D
【解析】 “也表现了年轻人与父辈思想观念的冲突”错误,本文主要关注的是行孝的方式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农村老人生活现状的关注,但没有涉及两代人思想观念差异的问题。
5.①孝顺却不知道该怎样孝顺。王魁听到父亲病重的消息辞职回家说明他是孝顺的,但是因为工作忙,五年里只往家寄钱而没有回家,忽略了父亲对自己的思念,说明他不知道如何孝顺年迈的老人。②脾气暴躁。知道父亲是骗自己的,就黑了脸,对姐姐们乱发脾气。③能干、对工作负责。作为一个打工者,十三年间从小工升到主管,时刻惦记着厂里的生产,说明他是一个能干、对工作负责的人。
6.①情节结构方面,王魁千里探父,没想到父亲是装病,王魁再离家,父亲却离家出走。小说以此结尾出人意料,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给读者心灵以震撼。②人物塑造方面,王魁父亲出走时留下了道歉字条和王魁寄回来的钱,说明他不愿给儿子添麻烦,疼爱儿子,使王魁父亲的形象更加丰满。③主题表现方面,父亲留下钱离家出走,这一情节能引发人们对行孝方式的思考。
7.C葺:修理.译文为:曾经修缮过.
8.D“文中指奉化军节度使”错误,文中应为“节制管辖”意,译文为: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
9.A“作者船行于长江大孤山到小孤山一段”错误,作者船行于“小孤山到大孤山一段”.根据第二段和第三段可以看出.
10.①“荒残”,荒凉残破;“饰以楼观亭榭”,用楼观亭榭装饰;“发挥”,辉映.译文为:只是(山上的)寺庙太荒凉残破,如果再稍微用楼观亭榭装饰,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
②“每”,每逢;“澄”,澄清;“引”,拉.译文为: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要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汇流的地方就如同拉了一根绳子,清浊不相容混.
11.(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3)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4)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5)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2.C
13.①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②通过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写出了景色的雄浑阔大。
③也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靠的凄怆心情。
【解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C.“立意直白”分析错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意为“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
首先理解句子的含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为: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然后借助手法、意象等分析其情感。颔联出句“星垂平野阔”为静景,对句“月涌大江流”为动景,动静结合。“平野阔”“大江流”,写出了景色的雄浑阔大,由此,再联系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此处写景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靠的凄怆心情。
14.D(第一空,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文中修饰“红色历史”,应选“可歌可泣”。第二空,震撼: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震荡:震动摆荡,不安定,处于动荡状态。语境是说红色历史使人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应选“震撼”。第三空,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虚物,比如形象。语境中是形容“英雄形象”,应选“熠熠生辉”。第四空,颠扑不破:无论怎样震动摔打都破不了。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经得起检验。坚不可摧:形容非常坚固,摧毁不了。联系后文的“理想信念”,用“坚不可摧”更好。故选 D。)
15.B(由后文“从建立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的瑞金”可知,所填内容应是“从……(动宾结构)的……(地名)”的结构,符合要求的只有 B 项。)
16.C(画线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发挥英雄精神”搭配不当,应是“发扬英雄精神”;二是“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语序不当,应是“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修改全部正确的只有 C 项。)
17、①自己才能生存  ②不侵犯别人的利益 ③但底线却不能缺失
18、【答案】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黄菊倚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和撰写对联的能力。
本题中“月静池塘”与“风摇庭幕”相对;“黄菊”与“紫门”色彩相对,“倚风”与“临水”动宾结构相对;“村酒熟”与“稻花香”都是名词加形容词,相对;“桐叶”与“桂花”都是植物,相对;重阳的典型景物是菊花、酒等;中秋相关的景物是月、桂花。根据这些进行归类并排列词语,注意语意连贯和结构相对,仄起平收。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