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 B.冬瓜腐烂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2.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B.为了保持苗条身材,经常不吃早饭
C.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
D.为了消除烦恼,经常抽烟喝酒
3.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金不能导电传热
B.合金属于纯净物
C.合金没有延展性
D.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4.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主要是因为()
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
B.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熨斗的电流
C.导线散热比电熨斗快
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熨斗电热丝的电阻
5.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伤口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
A.血小板、白细胞 B.血小板、血浆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
6.(2016·金华)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7.(2017·嘉兴)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的现象、原理与应用之间不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刮风时,窗帘向外飘 晾在通风处的衣服干得快 煮熟的汤圆浮在 水面上
探究原理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物体的浮沉条件
应用 高压锅 飞机 吸尘器 轮船
A.A B.B C.C D.D
8.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是25w
B.将乙灯接入110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w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D.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灯丝电阻较大
9.(2020七上·柯桥月考)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B.
C. D.
10.(2017九上·浙江月考)不能用金属跟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
A.氯化铜 B.氯化亚铁 C.氯化锌 D.氯化镁
11.(2017九上·湖州月考)小李家地处少雨的高寒山区,种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偏黄,且籽粒不饱满,小李学了化学知识后,帮助父母科学种田,建议父母买化肥改善现状,以获得好收成,他应向父母提出买的化肥是( )
A.CO(NH2)2 B.KNO3 C.Ca2(PO4)3 D.NH4H2PO4
12.(2017·温州)如图为自动垂直升降式车库的停车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汽车匀速上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13.(2017九上·湖州月考)现有① NaOH溶液、② KCl溶液、③ MgCl2溶液、④ 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 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14.(2017九上·浙江月考)下列试剂分别加入KOH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中,能出现三种不同
现象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Na2CO3溶液
C.CuCl2溶液 D.NaCl溶液
15.(2018九上·义乌月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1的阻值是20Ω
B.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4A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Ω
C.电源电压是16V
D.该电路的最大电功率为7.2W
二、填空题
16.(2017·嘉兴)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1)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方法。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 这一器官直接相连。
(2)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 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3)目前大量手术都是采用内窥镜与激光“刀”等配合使用的微创术,如发现胃溃疡出血,利用激光灼烫即可使出血点迅速凝固止血,这说明激光“刀”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 。
17.(2017·温州)微创换瓣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1)某患者左心室舒张时,动脉瓣膜关闭不严,导致血液倒流。医生采取微创换瓣手术为其治疗,先从患者大腿的股动脉处开一小口,利用动脉通道将治疗仪器沿着股动脉上行,最后经过 (填血管名称)准确送达该动脉瓣,进行手术。
(2)微创换瓣手术后,患者大脑意识清醒。从神经系统组成分析,脑属于 神经系统。
18.(2017·丽水)家庭厨房就是一个科学小世界,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大米、小麦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2)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当烧菜时温度长时间在120℃以上,不仅鲜味消失,而且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味精鲜味最强
B.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
19.(2017·绍兴)用如图电路测定小灯泡的功率,所用电源的电压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要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导线e端应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 接线柱上。
20.(2017·台州)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请阅读有关甲烷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今年5月18日新闻联播报道:我国在南海成功完成了“可燃冰”试验开采工作。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甲烷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性。
(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和水,这一化学反应被称作“产甲烷作用”。请写出“产甲烷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则应选用图中的 装置(填字母)。
A. B. C. D. E.
21.(2017·台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
(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 。
22.(2017·湖州)如图装置,在两相同烧瓶内装满等量煤油,瓶塞上各插入一根粗细相同的玻璃管,瓶内装入粗细、材料相同的电阻丝R甲和R乙,R甲长度大于R乙,闭合开关,经过一段时间t1后,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乙,断开开关,当两根玻璃管液面回到原来高度后,向右移动滑片,再闭合开关,则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加所需时间t2 (选填“大于”或“小于”)t1.
23.(2017·杭州)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三、实验探究题
24.(2017·丽水)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 ;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 ;
(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25.(2014·义乌)小楼想测量某个仅标有“0.25 A”字样的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为6 V且恒定。
(1)检查器材时,小楼发现电压表存在图甲所示的两个问题:一是指针位置不对;二是部分刻度模糊。出现指针位置不对的原因是 。
(2)小楼认为不更换电压表也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解决了指针问题后,按规范步骤连接好电路(如图乙),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正好在变阻器的中点。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从0.2 A增大到0.25 A,而电压表示数从2.0伏开始增大。小楼的同桌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如下:
小楼发现步骤b的结果有错,请你指出错误原因 。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26.(2016·绍兴)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产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 .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4SO4.
(2)【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 .
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 .
(3)【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 正确.
四、解答题
27.(2017·台州)大米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每100克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的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有关稻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B.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胚发育而来
C.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输送给稻谷
(2)大米富含淀粉,进食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 后被吸收。
(3)下列对大米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米糠层没有营养物质
B.食用糙米有利人体健康
C.米加工得越精细越有营养
28.雪地摩托车是一款冬季越野制备,配有履带和滑雪板.下表是某款雪地摩托车的主要参数。
净重 180kg
额定输出功率 15kW
最高车速 50km/h
每块滑雪板与地面接触面积 0.15m2
履带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0.6m2
(1)履带和滑雪板都做得很宽是为了 ;
(2)雪地摩托车停放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少?
(3)当雪地摩托车在额定输出功率下以最高时速匀速行驶时,受到路面的阻力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29.(2017九上·湖州月考)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反应后总质量m2
371.84g 371.24g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NaAlO2+3H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解答】A、水果榨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冬瓜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解答】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A.合金也是金属材料;
B.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于非金属的混合物;
C.合金也是金属材料;
D.根据制合金的目的是将各种金属的优点加以利用进行分析。
【解答】A.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于非金属的混合物,金属能导电、导热,合金也就能够导电、导热,故A错误;
B.因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于非金属的混合物,故B错误;
C.金属都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合金也有延展性,故C错误;
D.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电炉丝跟铜导线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相等
∵Q=I2Rt,R电炉丝>R导线,
∴产生的热量:Q电炉丝>Q导线,
即相同时间内导线产生的热量小于电炉丝产生的热量,而与散热快慢.隔热效果无关,故D正确,ABC错.
【分析】电熨斗和导线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据此分析判断.
5.【答案】A
【知识点】血液
【解析】【解答】: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因此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伤口止血有关的成分是血小板.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血液中与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是白细胞.
故选:A.
【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6.【答案】A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地球内部的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三部分。
C、地球的岩石圈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D、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并且还有些会受到污染。
【解答】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故A说法正确。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故B说法不正确。
地球的岩石圈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故C说法不正确。
虽然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并且还有些会受到污染,所以需要节约用水,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A
7.【答案】C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原理应当了解,不同的物体因其用途不同,所以运用原理也不同。需要掌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与流速的关系,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原理。
【解答】A、根据气压越低,沸点越低的原理,高山上煮饭难以烧熟,高压锅的原理是通过增大压强,从而增大沸点,故A正确;
B、刮风时,窗帘向外飘是因为刮风一侧气体流速快,压强小,房间气压大于外面,将窗帘吹起,飞机机翼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故B正确;
C、通风处的衣服干得快是利用气体流速快,蒸发速度加快的原理,吸尘器利用的是气压,故C错误;
D、煮熟的汤圆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上浮,与轮船的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1)甲灯,只有在所加电压为220V时,它的实际功率才是25W;
(2)乙灯接入110V电路中,
(3)两灯均正常发光,但不知道通电时间,所以无法比较两灯消耗电能的多少;
(4)可知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大的电阻小,乙灯灯丝电阻小
故选D.
【分析】知道白炽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铭牌),可求白炽灯的电阻;只有在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的时候,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利用电功和电功率公式可以分析比较.
9.【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常见实验操作;观察细胞;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来解答。
B.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来解答。
C.掌握向试管中添加粉末药品、块状药品等不同药品的不同方法。
D.根据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方法来解答。
【解答】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A错误。
B.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而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错误。
C.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故C正确。
D.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而图中用手拿,故D错误。
10.【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2)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H)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3)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有变价的一般产生低价的离子.如铁会形成亚铁离子.
【解答】A.氯化铜,铜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氯化铜,A正确;
B.氯化亚铁,铁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低价的氯化亚铁,可以直接反应得到,B错误
C.氯化锌,锌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氯化锌,可以直接反应得到,C错误;
D.氯化镁,镁与稀盐酸能反应产生氯化镁,可以直接反应得到,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N、P、K元素,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解答】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种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偏黄,且籽粒不饱满”,由氮肥和磷肥对植物长的作用可知,该地的庄稼缺少氮肥和磷肥,所以应该施氮肥和磷肥,A是氮肥,缺磷肥,错误;B是钾和氮的复合肥,错误;C是磷肥,错误;D同时含氮和磷元素的复合肥,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解答】汽车匀速上升时,汽车的速度不变,因此动能不变,汽车的高度不断增加,因此重力势能增加,
故选D
13.【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首先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区别出有颜色的溶液;(2)再利用鉴别出来的溶液与其它溶液混合从现象确定是某溶液,可以逐一鉴别出来。
【解答】四种溶液中CuSO4是有蓝色的溶液,所以可以首先鉴别出④CuSO4溶液;然后取3支试管倒入少量的未知溶液,将CuSO4滴入到三支试管中,看到其中一支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的是①NaOH溶液;再取2支试管倒入少量未知溶液,将NaOH溶液滴入到2支试管中,可看到其中一支试管出现了白色沉淀现象,这只试管中装的是③MgCl2溶液,最后剩下的溶液就是②KCl溶液所以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4.【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会显示不同的颜色;(2)物质间的反应能显示出不同的现象.
【解答】A.紫色石蕊试液,KOH溶液和饱和石灰水成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加入稀硫酸中显红色,出现两种现象,A错误;
B.Na2CO3溶液,加入KOH中无现象,加入饱和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混浊现象,加入H2SO4中出现气泡,实验中出现三种现象,B正确;
C.CuCl2溶液 ,加入KOH中出现蓝色沉淀,加入饱和石灰水中出现蓝色沉淀,加入H2SO4中不发生反应,只出现两种现象,C错误;
D.NaCl溶液,与题中的三种溶液均不发生反应,不出现三种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B
15.【答案】A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路图中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2)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电压等于两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3)电功率公式为:P=UI。
【解答】要计算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可在乙图中任取两个点,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列出方程组求出电压和电阻。
取电流I=0.4A时,U=10V和I=0.6A时,U=6V,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可列出方程
U=0.4AR1+10V
U=0.6AR1+6V
联立解得,R1=20Ω,U=18V。所以A正确,C错误;
B、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4A时,R2两端电压为10V,所以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10V/0.4A=25Ω,B错误;
D、该电路的最大电功率为7.2W,当电流最大时电路电功率最大为:P=18V×0.9A=16.2W,D错误。
故选A
16.【答案】(1)咽
(2)接近
(3)内能(或“热能”)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消化道器官的结构分析;(2)由于内窥镜相当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3)根据原理利用激光灼烫,可以分析出激光刀发生的能量转化。
【解答】(1)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咽相连;
(2)内窥镜相当于凸透镜为了减小观察范围,应该减小物距,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接近患处;
(3)利用激光灼烫,可以分析出激光“刀”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或“热能”)。
故答案为:(1)咽;(2)接近;(3)内能(或“热能”)。
17.【答案】(1)主动脉
(2)中枢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了心脏和血管内的瓣膜,为保证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有朝一定方向开的瓣膜;(2)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和周围神经系统 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解答】(1)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主动脉瓣,因此最后通过主动脉送达该动脉瓣;
(2)大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故答案为:(1)主动脉;(2)中枢。
18.【答案】(1)糖类
(2)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根据已有的进行分析,米饭、小麦中富含的是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根据pH值判断处味精鲜味最强时的酸碱性,能够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解答】(1)米饭、小麦提供的是糖类物质;
(2)A、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此时酸碱性是弱酸性,故A错误;
B、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因为高温会使谷氨酸钠变性,影响鲜味,故C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1)糖类;(2)C。
19.【答案】大于;d
【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和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电功率的计算,虽综合性强,但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适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则变阻器连人电阻增大,连入下边的接线柱是d。
【解答】(1)电源电压要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灯泡才能正常工作;
(2)当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减小,连入的电阻增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d。
故答案为:(1)大于;(2)d。
20.【答案】(1)可燃
(2)4H2+CO2 CH4+2H2O
(3)A、C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物质的性质;(2)已知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纯净气体的制取仪器。
【解答】(1)能燃烧是物质的可燃性;(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CH4+2H2O;(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A装置和B装置是气体发生装置,A符合题目固体加热要求;C、D、E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CH4难溶于水的特点可以使排水法收集,因为密度小于空气所以也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但由于无法测得是否已收集满所以E不恰当,选A、C装置合适。
故答案为:(1)可燃;(2)4H2+CO2 CH4+2H2O;(3)A、C
21.【答案】(1)NaCl、Na2CO3或氯化钠、碳酸钠
(2)带入Cl-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存在或带入Cl-对实验过程产生了干扰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可解此题,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钡不溶于酸,碳酸钡沉淀能溶于酸,氯离子能与银离子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解答】(1)根据白色粉末加水为无色溶液可知,溶液中没有硫酸铜,加入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且沉淀可全部与稀HNO3反应说明白色沉淀是BaCO3,溶液中没有硫酸盐类物质,在无色溶液中加入AgNO3并加入稀HNO3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所以白色粉末中有NaCl、Na2CO3或氯化钠、碳酸钠;(2)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引入了Cl—会影响后面氯化钠的确定。
故答案为:(1)NaCl、Na2CO3或氯化钠、碳酸钠;(2)带入Cl-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存在或带入Cl-对实验过程产生了干扰。
22.【答案】大于;大于
【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由焦耳定律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
实验时因为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大于乙瓶中电阻丝的电阻,电流通过甲瓶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使甲瓶中的煤油温度上升的高.
【解答】解:
粗细、材料相同的电阻丝R甲和R乙,R甲长度大于R乙,则R甲>R乙;
两电阻丝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因为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大于乙瓶中电阻丝的电阻,电流通过甲瓶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使甲瓶中的煤油温度上升的高,由此得出,当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故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大于乙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乙;
向右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减小,在电阻相同、放出热量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所用的时间越长,即t2大于t1.
故答案为:大于;大于.
23.【答案】(1)CaCl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原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2)NaCl(NaOH、Ca(OH)2等)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原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解答】(1)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甲集气瓶中的氯化钙溶液到吸入集气瓶中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根据发生的两个反应,讨论反应物的合量问题得到,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NaCl(NaOH、Ca(OH)2等)。
故答案为:(1)CaCl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原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2)NaCl(NaOH、Ca(OH)2等)。
24.【答案】(1)专一性
(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
(3)B;C
【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这说明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2)毕希纳的实验就是证明了:酵母菌之所以能够发酵是因为酵母细胞中有与发酵物质有关。并证明了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这些发酵物质在活的酵母细胞中可以起作用,在离开细胞后也一样可以起作用;
(3)A、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这些发酵物质在活的酵母细胞中可以起作用,在离开细胞后也一样可以起作用,故A错误;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正确;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正确,故选BC。
故答案为:(1)专一性;(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3)BC。
25.【答案】(1)使用前没有调零
(2)没有考虑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0.875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
(1)电表使用前要调零。
(2)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不是定值;根据串联电路与欧姆定律求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由P=UI求出灯泡电功率。
【解答】
(1)电压表指针没有指零是由于使用前没有对电压表调零造成的。
(2)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小楼的同桌计算没有考虑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他的计算是错误的;变化开关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U-UV=6V-2V=4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20Ω,滑片在中间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I额R′=2.5V,灯泡额定电压:UL额=U-U滑′=6V-2.5V=3.5V,灯泡额定功率:P=UL额IU额=3.5V×0.25A=0.875W。
26.【答案】(1)Cu4(OH)4SO4
(2)氢氧化铜;硫酸钡
(3)③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题意,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则浅绿色固体可能为Cu(OH)2,也可能是Cu4(OH)4SO4,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
【获取事实与证据】①根据题意,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进行分析解答.
②由题意,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和Cu4(OH)4SO4、Cu4(OH)4SO4能与酸反应,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猜想与假设】由题意,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获取事实与证据】①由题意,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而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此温度下Cu4(OH)4SO4还没分解,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氢氧化铜,黑色固体物质是氢氧化铜分解生成的.
②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钡白色沉淀,则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Cu4(OH)4SO4.
【结论】由事实与证据,浅绿色固体中含有Cu(OH)2、Cu4(OH)4SO4,整个实验证明猜想③正确.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Cu4(OH)4SO4;
【获取事实与证据】①氢氧化铜;②硫酸钡;
【结论】③.
27.【答案】(1)A、B、C
(2)葡萄糖
(3)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种子萌发时种子中的胚发生变化,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物内的导管输送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糖类物质的化学消化在口腔中初被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中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小肠吸收。
【解答】(1)A.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稻谷是果实也是种子,A正确;
B.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胚发育而来,胚中的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是植物体的幼苗,B正确;
C.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稻谷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C正确;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输送给稻谷,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D错误。(2)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并被吸收;(3)由表格内容可知糙米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B正确。
故答案为:(1)A、B、C;(2)葡萄糖;(3)B
28.【答案】(1)减小压强
(2)雪地托车对水平雪地的压强:p====2000Pa
答:雪地摩托车停放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2000Pa;
(3)雪地摩托车的速度:v=50km/h=m/s
功率:P===Fv,由P=Fv可知
雪地摩托车的牵引力:F===1080N
摩托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得:f=F=1080N;
答:当雪地摩托车在额定输出功率下以最高时速行驶时,受到路面的阻力为1080N。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2)摩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应用压强公式可以求出摩托车对雪地的压强。
(3)由功率公式求出摩托车的牵引力,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阻力。
【解答】(1)履带和滑雪板都做得很宽,增大了摩托车与雪地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强。
29.【答案】(1)2
(2)解:根据题意可得mH2=0.6克,设铝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2NaAlO2+ 3H2↑
54 6
X 0.6克
= 解得x=5.4g
Al%= ×100%=27%
(3)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以配平化学方程式;(2)反应前后锥形瓶内质量的变化是由生成的氢气跑出引起的,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气的质量可计算得到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然后将铝的质量与样品质量比较可得到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3)引起铝质量分数偏差的原因很多,根据跑出的氢气计算铝的质量所以跑出的气体如果增多,计算得到铝的质量也会增加,其他引起计算中铝质量增加的因素也正确。
【解答】(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根据反应物中Na或Al原子的个数确定生成物中NaAlO2前的系数为2;(3)A、由于样品倒入时部分撒出,会倒致产生的氢气减少,由氢气计算得到的铝也减少,所以A会使测量结果偏低;B、在反应过程中水蒸气逸出,总质量差增加,这部分质量差我们都当成是生成的氢气,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偏大,由氢气计算得到的铝也增大,导致计算结果偏高,B正确;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称量会导致得到的氢气质量减小,由此计算得到的铝质量偏小,所以C会导致铝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1)2;(3)B
1 / 1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 B.冬瓜腐烂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解答】A、水果榨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冬瓜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2.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B.为了保持苗条身材,经常不吃早饭
C.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
D.为了消除烦恼,经常抽烟喝酒
【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解答】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故答案为:A
3.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金不能导电传热
B.合金属于纯净物
C.合金没有延展性
D.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A.合金也是金属材料;
B.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于非金属的混合物;
C.合金也是金属材料;
D.根据制合金的目的是将各种金属的优点加以利用进行分析。
【解答】A.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于非金属的混合物,金属能导电、导热,合金也就能够导电、导热,故A错误;
B.因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于非金属的混合物,故B错误;
C.金属都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合金也有延展性,故C错误;
D.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主要是因为()
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
B.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熨斗的电流
C.导线散热比电熨斗快
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熨斗电热丝的电阻
【答案】D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电炉丝跟铜导线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相等
∵Q=I2Rt,R电炉丝>R导线,
∴产生的热量:Q电炉丝>Q导线,
即相同时间内导线产生的热量小于电炉丝产生的热量,而与散热快慢.隔热效果无关,故D正确,ABC错.
【分析】电熨斗和导线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据此分析判断.
5.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伤口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
A.血小板、白细胞 B.血小板、血浆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
【答案】A
【知识点】血液
【解析】【解答】: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因此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伤口止血有关的成分是血小板.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血液中与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是白细胞.
故选:A.
【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6.(2016·金华)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答案】A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地球内部的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三部分。
C、地球的岩石圈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D、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并且还有些会受到污染。
【解答】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故A说法正确。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故B说法不正确。
地球的岩石圈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故C说法不正确。
虽然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并且还有些会受到污染,所以需要节约用水,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A
7.(2017·嘉兴)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的现象、原理与应用之间不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刮风时,窗帘向外飘 晾在通风处的衣服干得快 煮熟的汤圆浮在 水面上
探究原理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物体的浮沉条件
应用 高压锅 飞机 吸尘器 轮船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原理应当了解,不同的物体因其用途不同,所以运用原理也不同。需要掌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与流速的关系,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原理。
【解答】A、根据气压越低,沸点越低的原理,高山上煮饭难以烧熟,高压锅的原理是通过增大压强,从而增大沸点,故A正确;
B、刮风时,窗帘向外飘是因为刮风一侧气体流速快,压强小,房间气压大于外面,将窗帘吹起,飞机机翼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故B正确;
C、通风处的衣服干得快是利用气体流速快,蒸发速度加快的原理,吸尘器利用的是气压,故C错误;
D、煮熟的汤圆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上浮,与轮船的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8.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是25w
B.将乙灯接入110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w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D.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灯丝电阻较大
【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1)甲灯,只有在所加电压为220V时,它的实际功率才是25W;
(2)乙灯接入110V电路中,
(3)两灯均正常发光,但不知道通电时间,所以无法比较两灯消耗电能的多少;
(4)可知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大的电阻小,乙灯灯丝电阻小
故选D.
【分析】知道白炽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铭牌),可求白炽灯的电阻;只有在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的时候,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利用电功和电功率公式可以分析比较.
9.(2020七上·柯桥月考)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常见实验操作;观察细胞;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来解答。
B.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来解答。
C.掌握向试管中添加粉末药品、块状药品等不同药品的不同方法。
D.根据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方法来解答。
【解答】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A错误。
B.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而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错误。
C.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故C正确。
D.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而图中用手拿,故D错误。
10.(2017九上·浙江月考)不能用金属跟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
A.氯化铜 B.氯化亚铁 C.氯化锌 D.氯化镁
【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2)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H)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3)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有变价的一般产生低价的离子.如铁会形成亚铁离子.
【解答】A.氯化铜,铜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氯化铜,A正确;
B.氯化亚铁,铁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低价的氯化亚铁,可以直接反应得到,B错误
C.氯化锌,锌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氯化锌,可以直接反应得到,C错误;
D.氯化镁,镁与稀盐酸能反应产生氯化镁,可以直接反应得到,D错误.
故答案为:A
11.(2017九上·湖州月考)小李家地处少雨的高寒山区,种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偏黄,且籽粒不饱满,小李学了化学知识后,帮助父母科学种田,建议父母买化肥改善现状,以获得好收成,他应向父母提出买的化肥是( )
A.CO(NH2)2 B.KNO3 C.Ca2(PO4)3 D.NH4H2PO4
【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N、P、K元素,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解答】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种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偏黄,且籽粒不饱满”,由氮肥和磷肥对植物长的作用可知,该地的庄稼缺少氮肥和磷肥,所以应该施氮肥和磷肥,A是氮肥,缺磷肥,错误;B是钾和氮的复合肥,错误;C是磷肥,错误;D同时含氮和磷元素的复合肥,正确。
故答案为:D
12.(2017·温州)如图为自动垂直升降式车库的停车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汽车匀速上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答案】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解答】汽车匀速上升时,汽车的速度不变,因此动能不变,汽车的高度不断增加,因此重力势能增加,
故选D
13.(2017九上·湖州月考)现有① NaOH溶液、② KCl溶液、③ MgCl2溶液、④ 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 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首先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区别出有颜色的溶液;(2)再利用鉴别出来的溶液与其它溶液混合从现象确定是某溶液,可以逐一鉴别出来。
【解答】四种溶液中CuSO4是有蓝色的溶液,所以可以首先鉴别出④CuSO4溶液;然后取3支试管倒入少量的未知溶液,将CuSO4滴入到三支试管中,看到其中一支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的是①NaOH溶液;再取2支试管倒入少量未知溶液,将NaOH溶液滴入到2支试管中,可看到其中一支试管出现了白色沉淀现象,这只试管中装的是③MgCl2溶液,最后剩下的溶液就是②KCl溶液所以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4.(2017九上·浙江月考)下列试剂分别加入KOH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中,能出现三种不同
现象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Na2CO3溶液
C.CuCl2溶液 D.NaCl溶液
【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会显示不同的颜色;(2)物质间的反应能显示出不同的现象.
【解答】A.紫色石蕊试液,KOH溶液和饱和石灰水成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加入稀硫酸中显红色,出现两种现象,A错误;
B.Na2CO3溶液,加入KOH中无现象,加入饱和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混浊现象,加入H2SO4中出现气泡,实验中出现三种现象,B正确;
C.CuCl2溶液 ,加入KOH中出现蓝色沉淀,加入饱和石灰水中出现蓝色沉淀,加入H2SO4中不发生反应,只出现两种现象,C错误;
D.NaCl溶液,与题中的三种溶液均不发生反应,不出现三种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B
15.(2018九上·义乌月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1的阻值是20Ω
B.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4A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Ω
C.电源电压是16V
D.该电路的最大电功率为7.2W
【答案】A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路图中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2)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电压等于两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3)电功率公式为:P=UI。
【解答】要计算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可在乙图中任取两个点,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列出方程组求出电压和电阻。
取电流I=0.4A时,U=10V和I=0.6A时,U=6V,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可列出方程
U=0.4AR1+10V
U=0.6AR1+6V
联立解得,R1=20Ω,U=18V。所以A正确,C错误;
B、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4A时,R2两端电压为10V,所以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10V/0.4A=25Ω,B错误;
D、该电路的最大电功率为7.2W,当电流最大时电路电功率最大为:P=18V×0.9A=16.2W,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6.(2017·嘉兴)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1)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方法。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 这一器官直接相连。
(2)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 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3)目前大量手术都是采用内窥镜与激光“刀”等配合使用的微创术,如发现胃溃疡出血,利用激光灼烫即可使出血点迅速凝固止血,这说明激光“刀”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 。
【答案】(1)咽
(2)接近
(3)内能(或“热能”)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消化道器官的结构分析;(2)由于内窥镜相当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3)根据原理利用激光灼烫,可以分析出激光刀发生的能量转化。
【解答】(1)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咽相连;
(2)内窥镜相当于凸透镜为了减小观察范围,应该减小物距,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接近患处;
(3)利用激光灼烫,可以分析出激光“刀”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或“热能”)。
故答案为:(1)咽;(2)接近;(3)内能(或“热能”)。
17.(2017·温州)微创换瓣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1)某患者左心室舒张时,动脉瓣膜关闭不严,导致血液倒流。医生采取微创换瓣手术为其治疗,先从患者大腿的股动脉处开一小口,利用动脉通道将治疗仪器沿着股动脉上行,最后经过 (填血管名称)准确送达该动脉瓣,进行手术。
(2)微创换瓣手术后,患者大脑意识清醒。从神经系统组成分析,脑属于 神经系统。
【答案】(1)主动脉
(2)中枢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了心脏和血管内的瓣膜,为保证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有朝一定方向开的瓣膜;(2)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和周围神经系统 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解答】(1)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主动脉瓣,因此最后通过主动脉送达该动脉瓣;
(2)大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故答案为:(1)主动脉;(2)中枢。
18.(2017·丽水)家庭厨房就是一个科学小世界,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大米、小麦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2)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当烧菜时温度长时间在120℃以上,不仅鲜味消失,而且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味精鲜味最强
B.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
【答案】(1)糖类
(2)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根据已有的进行分析,米饭、小麦中富含的是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根据pH值判断处味精鲜味最强时的酸碱性,能够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解答】(1)米饭、小麦提供的是糖类物质;
(2)A、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此时酸碱性是弱酸性,故A错误;
B、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因为高温会使谷氨酸钠变性,影响鲜味,故C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1)糖类;(2)C。
19.(2017·绍兴)用如图电路测定小灯泡的功率,所用电源的电压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要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导线e端应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 接线柱上。
【答案】大于;d
【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和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电功率的计算,虽综合性强,但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适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则变阻器连人电阻增大,连入下边的接线柱是d。
【解答】(1)电源电压要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灯泡才能正常工作;
(2)当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减小,连入的电阻增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d。
故答案为:(1)大于;(2)d。
20.(2017·台州)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请阅读有关甲烷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今年5月18日新闻联播报道:我国在南海成功完成了“可燃冰”试验开采工作。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甲烷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性。
(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和水,这一化学反应被称作“产甲烷作用”。请写出“产甲烷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则应选用图中的 装置(填字母)。
A. B. C. D. E.
【答案】(1)可燃
(2)4H2+CO2 CH4+2H2O
(3)A、C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物质的性质;(2)已知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纯净气体的制取仪器。
【解答】(1)能燃烧是物质的可燃性;(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CH4+2H2O;(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A装置和B装置是气体发生装置,A符合题目固体加热要求;C、D、E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CH4难溶于水的特点可以使排水法收集,因为密度小于空气所以也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但由于无法测得是否已收集满所以E不恰当,选A、C装置合适。
故答案为:(1)可燃;(2)4H2+CO2 CH4+2H2O;(3)A、C
21.(2017·台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
(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 。
【答案】(1)NaCl、Na2CO3或氯化钠、碳酸钠
(2)带入Cl-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存在或带入Cl-对实验过程产生了干扰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可解此题,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钡不溶于酸,碳酸钡沉淀能溶于酸,氯离子能与银离子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解答】(1)根据白色粉末加水为无色溶液可知,溶液中没有硫酸铜,加入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且沉淀可全部与稀HNO3反应说明白色沉淀是BaCO3,溶液中没有硫酸盐类物质,在无色溶液中加入AgNO3并加入稀HNO3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所以白色粉末中有NaCl、Na2CO3或氯化钠、碳酸钠;(2)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引入了Cl—会影响后面氯化钠的确定。
故答案为:(1)NaCl、Na2CO3或氯化钠、碳酸钠;(2)带入Cl-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存在或带入Cl-对实验过程产生了干扰。
22.(2017·湖州)如图装置,在两相同烧瓶内装满等量煤油,瓶塞上各插入一根粗细相同的玻璃管,瓶内装入粗细、材料相同的电阻丝R甲和R乙,R甲长度大于R乙,闭合开关,经过一段时间t1后,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乙,断开开关,当两根玻璃管液面回到原来高度后,向右移动滑片,再闭合开关,则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加所需时间t2 (选填“大于”或“小于”)t1.
【答案】大于;大于
【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由焦耳定律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
实验时因为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大于乙瓶中电阻丝的电阻,电流通过甲瓶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使甲瓶中的煤油温度上升的高.
【解答】解:
粗细、材料相同的电阻丝R甲和R乙,R甲长度大于R乙,则R甲>R乙;
两电阻丝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因为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大于乙瓶中电阻丝的电阻,电流通过甲瓶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使甲瓶中的煤油温度上升的高,由此得出,当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故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大于乙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乙;
向右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减小,在电阻相同、放出热量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所用的时间越长,即t2大于t1.
故答案为:大于;大于.
23.(2017·杭州)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答案】(1)CaCl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原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2)NaCl(NaOH、Ca(OH)2等)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原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解答】(1)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甲集气瓶中的氯化钙溶液到吸入集气瓶中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根据发生的两个反应,讨论反应物的合量问题得到,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NaCl(NaOH、Ca(OH)2等)。
故答案为:(1)CaCl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原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2)NaCl(NaOH、Ca(OH)2等)。
三、实验探究题
24.(2017·丽水)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 ;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 ;
(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答案】(1)专一性
(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
(3)B;C
【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这说明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2)毕希纳的实验就是证明了:酵母菌之所以能够发酵是因为酵母细胞中有与发酵物质有关。并证明了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这些发酵物质在活的酵母细胞中可以起作用,在离开细胞后也一样可以起作用;
(3)A、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这些发酵物质在活的酵母细胞中可以起作用,在离开细胞后也一样可以起作用,故A错误;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正确;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正确,故选BC。
故答案为:(1)专一性;(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3)BC。
25.(2014·义乌)小楼想测量某个仅标有“0.25 A”字样的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为6 V且恒定。
(1)检查器材时,小楼发现电压表存在图甲所示的两个问题:一是指针位置不对;二是部分刻度模糊。出现指针位置不对的原因是 。
(2)小楼认为不更换电压表也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解决了指针问题后,按规范步骤连接好电路(如图乙),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正好在变阻器的中点。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从0.2 A增大到0.25 A,而电压表示数从2.0伏开始增大。小楼的同桌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如下:
小楼发现步骤b的结果有错,请你指出错误原因 。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答案】(1)使用前没有调零
(2)没有考虑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0.875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
(1)电表使用前要调零。
(2)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不是定值;根据串联电路与欧姆定律求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由P=UI求出灯泡电功率。
【解答】
(1)电压表指针没有指零是由于使用前没有对电压表调零造成的。
(2)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小楼的同桌计算没有考虑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他的计算是错误的;变化开关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U-UV=6V-2V=4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20Ω,滑片在中间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I额R′=2.5V,灯泡额定电压:UL额=U-U滑′=6V-2.5V=3.5V,灯泡额定功率:P=UL额IU额=3.5V×0.25A=0.875W。
26.(2016·绍兴)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产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 .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4SO4.
(2)【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 .
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 .
(3)【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 正确.
【答案】(1)Cu4(OH)4SO4
(2)氢氧化铜;硫酸钡
(3)③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题意,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则浅绿色固体可能为Cu(OH)2,也可能是Cu4(OH)4SO4,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
【获取事实与证据】①根据题意,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进行分析解答.
②由题意,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和Cu4(OH)4SO4、Cu4(OH)4SO4能与酸反应,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猜想与假设】由题意,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获取事实与证据】①由题意,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而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此温度下Cu4(OH)4SO4还没分解,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氢氧化铜,黑色固体物质是氢氧化铜分解生成的.
②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钡白色沉淀,则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Cu4(OH)4SO4.
【结论】由事实与证据,浅绿色固体中含有Cu(OH)2、Cu4(OH)4SO4,整个实验证明猜想③正确.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Cu4(OH)4SO4;
【获取事实与证据】①氢氧化铜;②硫酸钡;
【结论】③.
四、解答题
27.(2017·台州)大米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每100克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的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有关稻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B.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胚发育而来
C.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输送给稻谷
(2)大米富含淀粉,进食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 后被吸收。
(3)下列对大米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米糠层没有营养物质
B.食用糙米有利人体健康
C.米加工得越精细越有营养
【答案】(1)A、B、C
(2)葡萄糖
(3)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种子萌发时种子中的胚发生变化,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物内的导管输送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糖类物质的化学消化在口腔中初被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中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小肠吸收。
【解答】(1)A.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稻谷是果实也是种子,A正确;
B.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胚发育而来,胚中的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是植物体的幼苗,B正确;
C.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稻谷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C正确;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输送给稻谷,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D错误。(2)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并被吸收;(3)由表格内容可知糙米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B正确。
故答案为:(1)A、B、C;(2)葡萄糖;(3)B
28.雪地摩托车是一款冬季越野制备,配有履带和滑雪板.下表是某款雪地摩托车的主要参数。
净重 180kg
额定输出功率 15kW
最高车速 50km/h
每块滑雪板与地面接触面积 0.15m2
履带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0.6m2
(1)履带和滑雪板都做得很宽是为了 ;
(2)雪地摩托车停放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少?
(3)当雪地摩托车在额定输出功率下以最高时速匀速行驶时,受到路面的阻力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1)减小压强
(2)雪地托车对水平雪地的压强:p====2000Pa
答:雪地摩托车停放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2000Pa;
(3)雪地摩托车的速度:v=50km/h=m/s
功率:P===Fv,由P=Fv可知
雪地摩托车的牵引力:F===1080N
摩托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得:f=F=1080N;
答:当雪地摩托车在额定输出功率下以最高时速行驶时,受到路面的阻力为1080N。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2)摩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应用压强公式可以求出摩托车对雪地的压强。
(3)由功率公式求出摩托车的牵引力,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阻力。
【解答】(1)履带和滑雪板都做得很宽,增大了摩托车与雪地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强。
29.(2017九上·湖州月考)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反应后总质量m2
371.84g 371.24g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NaAlO2+3H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答案】(1)2
(2)解:根据题意可得mH2=0.6克,设铝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2NaAlO2+ 3H2↑
54 6
X 0.6克
= 解得x=5.4g
Al%= ×100%=27%
(3)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以配平化学方程式;(2)反应前后锥形瓶内质量的变化是由生成的氢气跑出引起的,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气的质量可计算得到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然后将铝的质量与样品质量比较可得到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3)引起铝质量分数偏差的原因很多,根据跑出的氢气计算铝的质量所以跑出的气体如果增多,计算得到铝的质量也会增加,其他引起计算中铝质量增加的因素也正确。
【解答】(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根据反应物中Na或Al原子的个数确定生成物中NaAlO2前的系数为2;(3)A、由于样品倒入时部分撒出,会倒致产生的氢气减少,由氢气计算得到的铝也减少,所以A会使测量结果偏低;B、在反应过程中水蒸气逸出,总质量差增加,这部分质量差我们都当成是生成的氢气,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偏大,由氢气计算得到的铝也增大,导致计算结果偏高,B正确;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称量会导致得到的氢气质量减小,由此计算得到的铝质量偏小,所以C会导致铝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1)2;(3)B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