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朝阳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0 16:53:26

文档简介

育英高中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北伐战争的兴起
高一历史试卷 8、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逐渐形成“工农武装割
试题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试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下 1—17 课) 据”思想。这一思想包括( )
一、选择题 :共 16 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 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①武装斗争 ②土地革命 ③根据地建设 ④战略转移
1、 2019 年 7 月 6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 9、1949 年 3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
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 A.农村封建剥削制度基本消灭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基本胜利
A.城中发现 20 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迅速展开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 14 测定年代为公元前 3000 年左右 10、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3、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
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4、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11、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一书中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人文主义者们开创了一种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趋势的话,那么启蒙思想就是这种趋势的最高峰”。其中最高峰的突出表现在(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批判宗教神权统治 B.构画理性王国蓝图
5、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自守”的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
C.极力宣扬人性解放 D.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①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②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12、在 1689 年到 1834 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些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
③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④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插亲信等手段,对议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说明(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曾出现反弹 B. 国王违背法律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6、李鸿章认为,要改变中国贫弱的现状,“必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
C. 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D.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想的是( )
1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 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
A.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他将傲世全球”。英
C.成立天津机器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7、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
A.通过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4、19 世纪 70 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 处的商人有同业公会的组织。
A.没有找到合适国情的革命道路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 ——摘编自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
C.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1)材料一中的“罢学风潮”指什么 (2分)“近因”指什么 (2分)
15、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6分)
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材料一 1937 年 7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
C.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地”……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
1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英等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若干协议,由此形成了雅尔塔 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 ) 材料二 在经过十四年抗战以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
A. 维护战胜国利益,保证世界和平 B. 以实力为依据,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C. 维护反法西斯联盟,共同主宰世界 D. 两大阵营对立,形成争霸局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共计 52 分。 (2)说说你对材料二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的理解。(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 15 世纪中期到 17 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
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842 年 8 月 29 日 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
口税。 ——1895 年 4 月 17 日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
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
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1901 年 9 月 7 日
(1)指出三则材料各出自哪一条约 (3分)
(2)根据材料,归纳这些条约的主要内容。(6分)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
(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说明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6分) 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 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
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
——《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1919 年) 市……
材料二 五四以前中国的社会,可以说是一点没有组织。从前这个学校的学生那个学校的学生是一点没有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2分)
联络的,现在居然各县各省的学生都有联合会。从前这个学校的教职员和那个学校的教职员也一点没有联 (2)材料二表明“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有哪些具体表现?(6分)
络的,现在居然有好几省已经组织成了什么教职员工会。从前工界是一点没有组织的,自从五四以来,有工 (3)如何解释“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5分)
人的地方,如上海等处也添了许多中华工业协会等种种机关。从前商界也是一点组织没有的,现在如天津等高一历史期中答案解析
选择题
1-5、B D D A D 6-10、B B A B D 11-15、B C C C D 16、B
非选择题
17.【答案】(1)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材料二出自《马关条约》、材料三出自《辛丑条约》。
(2)材料一:五口通商。材料二: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材料三: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帝斗争。
(3)①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答案】(1)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意义:推动了民众的联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9.【答案】(1)原因:全民族团结抗战;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援助。
(2)理解: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0.【答案】 (1)新航路开辟。
(2)引起欧洲“商业革命”。
具体表现: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商品流通品种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业投机出现;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3)世界由长期孤立、分散、隔绝开始走向联系,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