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4.6.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单选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
A.神经、反射 B.神经中枢、神经细胞 C.神经元、反射 D.神经元、反射弧
2.丁丁摘野果时,不小心手被刺扎了一下,手迅速缩回,但他又很想吃野果,于是忍痛伸手摘下了野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丁丁被扎后缩手,是条件反射 B.缩手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C.丁丁忍痛摘野果,痛觉形成于大脑皮层 D.丁丁完成摘野果的动作与小脑无关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条件反射不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B.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D.若④受损伤,刺激①后无感觉也不能运动
4.图为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处受损,不能发生缩手反射,但能产生痛觉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D.手被针刺后,痛觉产生的部位是⑦
5.下图是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选项正确的是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③是反射弧
C.②是神经中枢,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
6.下列叙述与下图所示不相符的是( )
A.若图表示人类在母体内的早期发育过程,则a、c、e分别是受精卵、胚泡、胚胎,b表示细胞的分裂、d表示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B.若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是a是感受器,c是神经中枢,e是由d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C.若图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则a是脂肪,c是脂肪微粒,e是甘油和脂肪酸,b、d表示含有酶的消化液
D.若图表示捕食食物链,则a是生产者,c、e是消费者,b、d表示捕食关系
7.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醉酒的人走路不稳是酒精麻痹了小脑
C.脑干可以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D.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中枢,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8.图是某人被玫瑰的毛刺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b]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B.这个人被玫瑰毛刺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C.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
D.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
9.如图是某同学的手被扎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C.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②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
D.该反射弧完成的是复杂反射
10.膝跳反射可用于检测神经系统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状况。据图分析,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股四头肌收缩带动小腿抬起
D.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不能完成
11.甲、乙两名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膝跳反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迅速叩击乙膝盖下方韧带,乙的小腿突然抬起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膝跳反射是在生活中形成的复杂反射
D.如果反射弧不完整,该反射不能发生
12.图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传递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效应器 B.效应器→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效应器 D.效应器→④→③→②→①
13.如图所示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1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B.图中5是效应器,能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
C.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为:1→2→3→4→5
D.若某人只是图中4处受损,用针刺图中1处,手会迅速缩回
14.下列各项中,属于反射的是( )
A.某同学拿到烫手的馒头,迅速将手缩回
B.草履虫游向食物
C.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后,迅速合拢
D.绿色植物向着阳光生长
15.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有人看见“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
C.听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们缓解了饥渴
D.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感动地哭了
二、填空题
16.概念区分:(1) ________________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________________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对抽象的_______________的刺激产生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17.________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8.每一个反射弧都由五个部分组成:____、传入神经、____、传出神经、效应器。
三、综合题
19.2019年9月,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比赛中勇夺冠军,女排姑娘们的努力拼搏振奋人心。小乐同学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了比赛。下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乐同学的视觉形成部位在______(填数字)。中场休息时,在他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结构①发生的变化是______,这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2)他晚上观看比赛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黑暗。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与[_____]______变大有关。
(3)他起身时膝盖碰了一下,感觉到膝盖有些疼,此传导的过程是______(填数字和箭头)。
(4)看到女排最终夺冠场面时,他激动地热血沸腾,这是人体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0.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与部分神经示意图。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心脏能自主、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产生心跳。人的神经系统中,由神经中枢发出且分布到心脏的A神经和B神经可支配心脏的活动。A神经兴奋时,心跳加速;B神经兴奋时,心跳减弱减缓。
心脏的反应取决于A神经和B神经兴奋的强度大小。紧张时,A神经兴奋占优势,心跳加速,血压增高;安静时,B神经兴奋占优势,心跳放缓,血压降低。
(1)构成心脏壁的组织主要是______。血液流经心脏内部时,防止血液从③倒流①的结构是_______。
(2)A神经和B神经都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_。
(3)紧张时,A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强,加快血液由④____流出,首先进入_____(填血管名称)
(4)使用药物阻断A神经传导,再刺激B神经使其兴奋,则血压_____(填“升高”或“降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详解】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长的突起外面套着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动物或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C符合题意。
故选C。
2.C
(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详解】
A.丁丁不小心被扎后缩手,是非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A错误。
B.缩手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B错误。
C.大脑皮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最高级中枢,痛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所以丁丁忍痛摘野果,痛觉在大脑皮层,C正确。
D.小脑的功能是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所以丁丁完成摘野果的动作是在小脑的协调下完成的,D错误。
故选C。
3.C
图中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抠、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五部分。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
【详解】
A.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A错误。
B.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和方向为:①→②→③→④→⑤,B错误。
C.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因此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正确。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④传出神经被破坏,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不能运动。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D错误。
故选C。
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4.A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分析图可知:①效应器、②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入神经、⑤感受器、⑥脑干、⑦小脑、⑧大脑。据此答题。
【详解】
A.若②传出神经受损,不能发生缩手反射,但能产生痛觉,A正确。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受大脑皮层的控制,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C错误。
D.手被针刺后,痛觉产生的部位是 ⑧大脑,D错误。
故选A。
5.C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因此①是反射弧,②是神经甲枢,③是反射。
【详解】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图中表示出了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②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所以②指的是神经中枢、①指的是反射弧、③指的是反射活动。
故选C。
6.C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A.在输卵管形成的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这是怀孕的开始。然后,胚泡内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即,a受精卵→b细胞分裂→c胚泡→d细胞细的分裂、生长和分化→e胚胎,A正确。
B.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根据图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可以看出: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B正确。
C.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若图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则a是脂肪,c是脂肪微粒,e是甘油和脂肪酸,b表示不含有酶的胆汁,d表示含有酶的肠液和胰液,C错误。
D.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若图表示捕食食物链,则a是生产者,c、e是消费者,b、d表示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C。
7.D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A正确。
B.人在醉酒后,酒精会麻痹人的小脑,由于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所以喝醉酒的人会走路不稳,B正确。
C.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C正确。
D.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中枢,但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D错误。
故选D。
8.B
分析题图: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抠,4传出神经,5效应器。
【详解】
A.图中[b]是灰质,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A正确。
B.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B错误。
C.当手受到玫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再遇到玫瑰时会格外小心,是在第一次被玫瑰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或复杂)反射,C正确。
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D正确。
故选B。
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9.D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
AD.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③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A正确、D错误。
B.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B正确。
C.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传出神经受损,人不能完成反射,故不能缩手。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传导给大脑,人会感觉到疼痛。所以, 如果②传出神经断裂,该人会感觉到疼痛(有感觉),但不会不会产生缩手现象,C正确。
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和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10.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若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详解】
A.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A错误。
B.由题图可知: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由题图可知,股四头肌是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故其收缩能带动小腿抬起,C正确。
D.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传出神经受损,人不能完成该反射,D正确。
故选A。
正确识记并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1.C
做膝跳反射时,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放松,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扣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到这条腿有小腿突然抬起的反应,这就是膝跳反射。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甲迅速叩击乙膝盖下方韧带,乙的小腿突然抬起,这就是膝跳反射,A正确。
BC.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C错误。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D正确。
故选C。
12.A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
【详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①是感受器,②上有神经节,因此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④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图中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顺序: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效应器。
故选A。
13.D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抠、4传出神经、5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详解】
A.1是感受器,接受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
B.5是效应器,能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B正确。
C.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依次是: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缩手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为: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C正确。
D.若某人只是图中4传出神经受损,用针刺图中1感受器,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就不会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射活动,但神经冲动会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中有躯体感觉中枢,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会出现缩手这种现象,D错误。
故选D。
14.A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草履虫、向日葵、含羞草等没有神经系统,自然就没有反射活动。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向日葵的花盘总转向太阳,含羞草收到碰触叶片自动合拢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性,不是反射。
【详解】
A.某同学拿到烫手的馒头,迅速将手缩回,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A符合题意。
BCD.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草履虫、含羞草、绿色植物都没有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游向食物、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后,迅速合拢、绿色植物向着阳光生长都不是反射,是应激性,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明确反射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15.A
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详解】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A正确。
B.看见“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这个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B错误。
C.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立刻缓解了饥渴,这个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C错误。
D.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感到得流泪,这个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D错误。
故选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是有语言中枢的参与。
16. 反射 条件反射 语言文字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分为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也称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因此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产生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注意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17. 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详解】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方式。
18. 感受器 神经中枢
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详解】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传导给效应器,完成反射。
19. ⑥ 曲度由大变小 ② 瞳孔 →⑩→⑨→⑦→⑥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图中的①晶状体、②瞳孔、③角膜、④视网膜、⑤视神经、⑥大脑皮层、⑦上行神经纤维、⑧下行神经纤维、⑨灰质、⑩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详解】
(1)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①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④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导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眼的有效措施,在这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物体离眼由近及远,因此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
(2)晚上观看比赛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这时人体的②瞳孔会慢慢放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内,然后才能看清物体。
(3)起身时膝盖碰了一下,感觉到膝盖有些疼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 感受器→⑩传入神经→⑨神经中枢→⑦上行神经纤维→⑥大脑皮层。
(4)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觉的形成过程、反射弧以及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内容。
20.(1) 心肌(或肌肉组织) 瓣膜
(2)传出神经
(3) 左心室 主动脉
(4)降低
(1)心脏的位置及大小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夹在两肺之间,大小跟本人的拳头差不多。心脏的四个腔有: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想通的。
(2)血液循环:
(1)
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瓣膜,因此血液流经心脏内部时,防止血液从③倒流回①的结构是瓣膜。
(2)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根据图片和题意:人的神经系统中,由神经中枢发出且分布到心脏的A神经和B神经可支配心脏的活动,心脏是效应器,A神经和B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3)
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因此紧张时,A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强,加快血液由[④]左心室流出,首先进入主动脉。
(4)
心脏的反应取决于A神经和B神经兴奋的强度大小。紧张时,A神经兴奋占优势,心跳加速,血压增高;安静时,B神经兴奋占优势,心跳放缓,血压降低,因此使用某药物阻断A神经传导,再刺激B神经使其兴奋,则血压降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