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2课 音频数据 课时 1
教学目标 通过对声音数字化的体验和探究,了解声音的采样、量化、编码及存储的概念。 2、 认识各种音频文件,学会计算音频文件的大小。? 3、了解音频数据的编码与压缩。
教学重点 重点:声音数字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难点:计算音频文件的大小。
教学准备 声音数字化视频,实例案例等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回顾多媒体知识: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和素材类型 思考:什么是声音数字化? 展示视频(声音数字化视频) 视频中声波、振动的功能? 回顾知识 观看视频 讨论交流 从“多媒体”到声音数字化,分析异同,引出内容。
声音数字化概念 提出概念 分析概念 声音数字化过程:声音数字化就是将模拟声音信号通过采用、量化、编码转化成数字音频信号的过程。 点评讲解 声音数字化提出介绍 什么时候/谁提出的? 齐读概念 根据分析,完成表格,回答 交流、回答 通过读,认识概念。 通过分析,对概念理解的更深入。
采样频率 和 量化位数 1、采样频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频率的倒数是采样周期或者叫作采样时间,它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通俗的讲采样频率是指计算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信号样本。 点评案例 2、量化位数是指采样样本精度,每一个采样点上可用数据表示的最大整数值。例如,若量化位数是8位,则采样点上可表示的最大数值为256。 交流、讨论,身边的采样频率。 分析列举的案例,归纳采样频率的特征。 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分析理解,加深认知。
音频数据量 1、数字音频的质量与什么有关? (展示流程图) 音频数据量=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长/8【单位:字节(B)】 数字音频的质量与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相关,采样频率越高,量化位数越高,声音质量越好,数据量也越大,而且多声道比单声道的声音表现力更丰富,单文件大小也会成倍增加。一定时长的音频使用不同的采样频率、量化位数也决定了其生成数字音频文件的大小。 2、数据量的单位换算 1KB=1024B/字节 1MB=1024KB 1GB=1024MB 展示学生操作 点评讲解。 重新分析列举的案例。(怎样感知/传递/处理) 画出流程图。 换算公式。 通过流程图,将音频数据量的架构进行梳理,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
音频数据编码与压缩 常见的文件类型有WAV格式、 MP3、WMA等。音频数据的压缩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总结 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并布置任务 1、音频数字化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如使用22.05khz的采样频率对模拟音频信号采样,采样点的量化位数8,录制6秒,双声道,获得wave格式声音文件的字节多少? 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第2课 音频数据 一、声音数字化: 二、音频数据量 三、音频数据编码与压缩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