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11课 语音识别技术 课时 1
教学目标 通过语音识别过程,了解声学模型和语音模型。借助开放平台,实现语音转换成文字,了解影响语音识别的因素。
教学重点 语音识别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声学模型和语音模型。
教学准备 PPT,app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游戏导入 我爱猜歌名游戏导入: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猜歌名2、学生唱或分享一首歌,老师借助qq音乐app听歌识曲展示3.提问:神奇的app背后的原理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开语音识别的神秘面纱 学生回答学生出歌学生回答 从生活场景出发,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背后的原理。引出本课内容。
语音识别的过程 问:语音识别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1)布置任务一:阅读书语音识别过程,圈出关键信息关注点:信息的提炼师生交流过程声音数字化 播放声音数字化的视频 问: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声音数字化的过程?关注点:学生对声音数字化的理解程度师生总结:声音数字化就是利用声卡将模拟声音信号通过采样、量化、编码转化成数字音频信号的过程。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匹配声学模型语言处理 学生阅读并圈出信息学生看视频学生归纳总结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通过书本浏览对语音识别有大概的了解,培养自学的习惯通过视频可以将理论的知识更加形象化,便于理解通过自己归纳总结说的过程强化理解记忆
语音识别的实践 1、布置任务二:在讯飞开放平台上,录入一首古诗《春晓》查看识别结果并做好记录。(https://www.xfyun.cn/services/voicedictation ch=bd01-01&bd_vid=10560871746228435057)录入人语言识别文字个数识别标点个数文字准确率标点准确率普通话方言交流展示提问并讨论:大家都在同一个平台录入同一首诗,怎么准确率却不一样?同一个人用不同的语言录入准确率又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关注点:影响准确率的原因师生交流原因:总结:声学模型、语言模型、声音的质量、周边环境的噪声,说话人语言是否标准等除了刚刚的讯飞平台,你还知道哪些语音识别的平台或软件呢?(可以上网)拓展任务:尝试在你找到的平台上录入古诗《春晓》,并做好记录,同时,与上一张表格进行对比录入人语言识别文字个数识别标点个数文字准确率标点准确率普通话方言关注点:对比不同平台的正确率 学生尝试并记录学生小组讨论影响准确率的因素学生说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拓展任务 通过实践体验语音识别的过程,激发求知的欲望,并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归因,加深对语音识别过程的理解通过拓展任务让学生发现更多的资源,通过对比,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或app
总结 1、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回忆、总结 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声音数字化
信号预处理
特征提取
匹配
模型
声学
模型
音素序列
语言处理
语言
模型
识别结果
电压值
量化值
采样点
声音数字化
信号预处理
特征提取
匹配
模型
声学
模型
音素序列
语言处理
语言
模型
识别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