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块学业水平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块学业水平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10 15:25:48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B A C B D B A D B C B A
二、非选择题(55分)
16.(10分)
(
20世纪下半叶
进入20世纪
乡村
乡村
城市
郊区
城市
郊区
)(1)(4分)
(2)伦敦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优美;城乡间有公路相连,交通便捷、小汽车的普及。(6分)
17.(16分)
(1)多古松,为徽墨制作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古徽州地区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对墨的需求量大;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品质优良。(6分)
(2)夏季气温高,墨锭干燥过快,易开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持续时间长(梅雨),易霉变。(4分)
(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墨的需求量减少;处于环境保护的需要,禁止砍伐松树,原料缺乏;辅料日益稀缺,制作成本增加;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年轻人从事制墨的意愿低;机器制墨的发展,对传统制墨技术产生冲击。(6分)
18.(15分)
(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光照、热量充足;国土面积大,种植面积大;属于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6分)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流通环节,缩短运输时间;提高鲜切花冷藏保鲜技术,延长保鲜时间;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保鲜时间长的新品种。(4分)
(3)(1分)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
南美洲 日本
就近销售,保证花卉品质;降低运输和冷藏保鲜成本。(4分)
19.(14分)
(1)由多个小岛屿组成,适合机动、灵活的公路(短途)运输;多石灰岩丘陵,地形起伏较大,铁路建设难度大,成本高。(4分)
(2)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4分)
(3)马耳他为欧盟成员国,葡萄酒内部交易成本低;葡萄酒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距离欧盟其他国家近,交通联系密切且运费低。(6分)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 2022.05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 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示意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据此完成 1~3 题。
图 1
影响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外出距离 B.经济水平
C.国家政策 D.交通通达度
导致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②产业结构的优化
③交通设施逐步完善 ④国家政策的推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高一地理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
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A.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B.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C.信息通达度逐步提高 D.区域协同发展增强
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 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图 2 示意该村的内部空间结构。据此完成 4~6 题。
图 2
该村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建设成本 B.方便村民进行活动
C.增强文化活力 D.充分利用村庄空间5.该村传统民居特色体现了当地
A.冬冷夏热,日温差大 B.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植被茂密,种类多样6.庭院内棚架种植葡萄有利于
A.降低热岛效应 B.缓解人地矛盾
C.改善居住环境 D.推广特色农业
“工厂化农业”也叫“车间农业”,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全季节的连续性生产。据此完成 7~9 题。
“工厂化农业”得以发展主要是由于
A.政策的支持 B.科技的发展
C.市场的扩大 D.交通的改善
“工厂化农业”的生产特点是
①用地规模大 ②资金投入少
③专门化程度高 ④商品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发展“工厂化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A.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B.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C.改变农业地域类型 D.增加城市就业压力
浙江省嘉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近年来,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基 地。图 3 示意嘉兴市行政区划及产品主要流向。据此完成 10~11 题。
图 3
嘉兴市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该地
A.位置优越 B.原料丰富
C.地租廉价 D.科技发达
促进嘉兴市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措施是
A.大量引进外资 B.完善流通渠道
C.扩大产业规模 D.注重品牌建设
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 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 100 千米)、远海陆港(一般 500 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 12~13 题。
影响陆港选址的主要条件是
A.距海远近 B.交通通达度
C.用地成本 D.劳动力素质
陆港的建设促使海港的
A.用地规模扩大 B.港口负担减轻
C.服务范围扩大 D.运输效率降低
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为 40 平方千米。图 4 示意“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据此完成 14~15 题。
图 4
影响该科技产业园选址的优势区位是
A.气候条件适宜 B.生态环境优美
C.市场需求量大 D.劳动力数量多15.与该科技产业园内服务业类型相同的是
A.物流 B.家电生产
C.教育 D.批发零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 世纪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进入 20 世纪, 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 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20 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英国的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政府和规划师着力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并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
参照 19 世纪和 21 世纪以来人口流动方向示意图(图 5),画出其他两个时期的人口流动方向。(4 分)
世纪
进入 20 世纪
世纪下半叶
世纪以来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郊区 乡村 郊区 乡村 郊区乡村 郊区 乡村
图 5
(2)20 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 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安徽徽州,古称歙州,由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及婺源(现属江西上饶)、 绩溪(现属安徽宣城)六个县组成。自古群山环绕,多古松,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明代中期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徽墨是以松烟或桐油烟为主要原料,再加骨胶、中药、珠宝和香料等辅料,经过 11 道工序(选料→炼烟→漂洗→和胶→杵捣→成型→晾墨→挫边→洗水→填金→包装)制作而成的供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每年 10 月至次年 6 月在晾墨房进行晾墨,晾墨房需要保持恒温恒湿,还要依据季节防裂防霉,定期翻面以免变形。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在机器化的冲击下,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图 6 示意古徽州及周边区域。
图 6
分析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的原因。(6 分)
分析徽州夏季晾墨不利的气候条件。(4 分)
分析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的原因。(6 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 及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 亚、坦桑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 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图 7 示意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分布。
图 7
分析与荷兰相比,印度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6 分)
说明花卉出口国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新鲜程度的可行性措施。(4 分)
将主要花卉出口地区和对应的消费市场连线,请任选一组并说明理由。(5 分)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
南美洲 日本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马耳他为地中海中部岛国,欧盟成员国。由马耳他岛等五个小岛组成,总面积 316 平方公里,岛上多石灰岩丘陵。马耳他的葡萄酒生产历史悠久,但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马耳他的葡萄酒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引进种植国际著名的葡
萄品种,葡萄酒的品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马耳他的葡萄酒主要销往欧盟国家。图 8 示意马耳他及周边地区。
(
马耳他
)
图 8
分析马耳他陆上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原因。(4 分)
分析马耳他夏季适宜葡萄种植的气候条件。(4 分)
说明马耳他葡萄酒主要销往欧盟国家的原因。(6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