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0 21:5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练习题
选择题
1.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地图,认识错误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版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版图
A.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B.奥匈帝国解体
C.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D.奥斯曼帝国瓦解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关于它的实质,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重新确立一战后亚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维护中国利益的体系
3.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下面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
C.交战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
D.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4.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发出了攻打冬宫的信号。经过激烈战斗,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以上场景发生在哪次革命中( )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5.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 )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6.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
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
C.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
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7.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
A.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C.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D.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8.1933年1月,斯大林在报告中指出: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与1928年相比,其水平增加到219%。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计划经济体制发挥积极作用
C.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
D.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9.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10.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
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1.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杀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甘地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适应印度的国情
B.对非暴力思想的执着
C.印度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动摇性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
12.下列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 ③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 ④“非暴力”的局限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在1923—1924年度,国家共收工业税5800万卢布,其中私人企业就缴纳了4110万卢布。在1924—1925年度,从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包括:工厂主、金融家、投机商、店主、工匠等)的工业企业共收直接税2.9亿元卢布
(包括工业税、附加税、所得税),占当年度全国共收直接税6亿卢布的一半。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苏联模式的形成 B.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改革
C.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14.苏联全盘集体化运动开展后,全国各地互相竞赛,一些地方用武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在集体化高潮中,消极怠工等成为普遍现象,在不少农庄中,收获粮食时的损失率高达20%—40%。下列对材料中农业集体化运动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片面追求集体化的速度 B.违背了农民自愿原则
C.挫伤了农民劳动积极性 D.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15. 1917年,中国驻俄国公使致电北洋政府称:“广义派(布尔什维克党)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批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这份电报所述事件( )
A.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专制统治
B. 完成了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C. 推翻了临时政府,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D. 提岀暴力方式将全部政权收归苏维埃
16.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曾在苏俄工作和生活。他曾说:“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黑面包是常餐便饭唯一的食物。现在丰富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业之故很不稳,然而大概而论,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由此可知新经济政策( )
A. 承认市场的重要作用 B. 丧失了物价调节能力
C. 全面融入了世界市场 D. 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17.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下了其死敌一命,战时如此,平时亦然。”其意在说明( )
A. 十月革命使颓废的资本主义焕发了生命力
B.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启发了欧美制度调整
C.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了资本主义
D. 欧美政府干预经济消除了私人生产盲目性
18.1929年斯大林说:“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到那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落后的国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先进的国家。”由此,斯大林这么说的依据是( )
A.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显著
B. 苏联农业集体化激发了积极性
C. 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的国力强大
D. 苏联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19.面对印度种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等实际,甘地提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的手段。“真理是神”将印度各种宗教信仰“众神归一”,唤起不同种族、宗教、教派、种姓的团结。这表明该运动( )
A. 以宗教形式宣传民族主义
B. 寄望以合作赢得印度的自治
C. 基层群众坚守非暴力斗争
D. 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二、非选择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俄国外交大臣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战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几乎同样激动地说出了相似的话。德国主张,“我们必须彻底征服法国,使他永远不再能够挡住我们的路”。英国外交官写道:“我们读到的尽是那些一味鼓吹打仗的文章,战争影响到所有的人。”英国、法国认为,“德国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900万军人牺牲在战场上,大约1 000万平民在战争中饿死或病死。战争后期,一位女大学生写道,“只有邪恶和邪恶的化身才是这场战争的主宰。”“荣耀、光荣、勇敢或神圣等字眼变得可憎。”为了应付战争开支,俄国沙皇政府大借外债,许多城市发生饥荒。1917年3月,俄国人民举行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的“三巨头”所操纵着。会议经过五个月之久的激烈争吵,终于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条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条约还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3)材料三中的“三巨头”分别指的是谁?从材料三中反映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四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①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②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③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④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4)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1、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国情不同,工业化的路径也不同。美国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就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工业化道路带有明显的美国特色。其经验主要有:以农促工。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1920年后拖拉机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农业的较快发展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有益于其顺利进行;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经验。
(2)据材料二,围绕建设重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布哈林和斯大林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
(3)与美国不同,苏联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据材料二,这一策略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实行的?苏联采用什么经济体制保障了这一策略的实施?
22、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们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去反对另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建立了什么“国际常设机构” 建立这一“国际常设机构”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一轮争夺”的目的是什么 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
答案
1-5CCBDA 6-10CDDBD 11-15CBCDC 16-19ABAA
20、(1)态度:支持态度。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一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战引发了一些国家的革命。
(3)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实质: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4)条约:《九国公约》。会议:华盛顿会议。核心内容:“门户开放”政策。
21、(1)以农促工;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2)布哈林主张: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本国节约获取资金。斯大林主张:剥夺农民为重工业提供资金。
(3)国际环境:处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22、1)机构:国际联盟。目的: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理解: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出现了战后短暂的、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战后处理存在一定问题,未能合理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获得长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