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纪念白求恩
文章主旨
本文作者简要叙述了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而不幸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他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结构图示
考点提炼
分析对比的作用
[问题] 文中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的 有何作用 (对应训练见第12题)
[点拨] 对比的作用主要有:使作品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鲜明,思想感情更强烈;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题格式:将……与……进行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更好地表现了……。
[解答] 将不少的人与白求恩在对人民、对技术的态度方面进行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品质,同时也批评了党内的不良倾向,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静谧(mì) 热忱(zhěn) 拈轻怕重(niān)
B.派遣(qián) 泯灭(mǐn) 饥肠辘辘(lù)
C.纯粹(cuì) 休憩(qì) 否极泰来(pǐ)
D.惬意(xiè) 狭隘(ài) 振聋发聩(kuì)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率领 悼念 佣护 B.鄙薄 廷安 系统
C.佩服 扼要 恳切 D.道谦 教训 极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汽车下乡”活动为该县农民展示了各种款式的汽车,真让人见异思迁。
B.格力在服务上精益求精,打通了冰箱行业在转型升级上的所有环节,将产品、销售和服务完美地结合起来。
C.我们不能对弱势群体漠不关心,因为只有全社会的关心才能使他们战胜困难。
D.那些在体育锻炼上意志不坚的孩子,将来在工作上也有可能拈轻怕重,不负责任。
4.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即使在什么情况下,都始终与八路军伤病员同甘共苦。②在晋察冀后方医院里,白求恩是资历最老、年龄最大的医务人员。③为照顾他,晋察冀军区领导常送给他从日军那里缴获来的钢笔、罐头、饼干等食品,可白求恩每次都原封不动地送给八路军伤员。④党中央对白求恩在前线的生活十分关心。⑤毛主席在给聂荣臻的一封电报中指示:“请每月付白求恩大夫一百元”。⑥白求恩接到转来的电报后十分感动。
(1)第①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 )
(2)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 )
(3)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 )
(4)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 )
6.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白求恩的故居,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淡绿色的二层小楼,被树木掩映着。__________ 这就是白求恩成长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地方。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然后将红叶随手夹在《一位富有激情的政治活动家——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7.仿照示例,对选文的内容进行归纳。
示例: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批判了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将之同白求恩同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批判了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将之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批判了一班人 ,将之同白求恩同志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进行对比。
9.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句更好 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切靠自己
黄永武
①有人将人生比作一局撞球,无端斜里飞来一球,打得你我他各自在球盘中连环乱撞。有人将人生比作一场木偶戏,暗地里有千百根牵着每个木偶的线,木偶本身一点儿力气也使不上。这样的比喻,好像人生全属命运的捉弄,未免太悲观了。
②依我看,世间万事,如果像条万吨的大船,东向西向,操纵在数尺的船舵上,这船舵就是我们自己。人的一生,为祸为福,也操纵在自己的手中。古谚说:“福至心灵,祸来神昧。”这两句话该反过来讲:心灵了福就至,神昧了祸就来。凡事的权柄在自己,自己懂得保养,上天就给你长寿,寿夭在己不在天;自己懂得勤俭,命运就给你富贵,贫富在己不在命;自己懂得努力,鬼神就给你安泰,泰否在己不在鬼神。自信,别人才给你信任;自爱,别人才给你爱心,一切都靠你自己才对。
③没有自信的人,首先就是哀求鬼神的庇佑,内心有了疑难,只想四处求卦问神,其实真正的鬼神,就坐在你自己心里。管子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哪里真有鬼神来帮你,是你自己用心穷理,精气专一,把问题解了开来。
④我记得元朝不鲁罕皇后的独子死了,她就埋怨皈依的上师道:“我事上师这样虔诚,为什么仅有的一个儿子也庇佑不了 ”上师回答得妙:“佛法就像灯笼,外界的风雨来时,或许可以遮蔽一阵,但如果蜡烛自己烧光了,灯笼又奈它何呢 ”上师点出问题的关键,倒不失为一个真理。有的蜡烛嫌自己一头燃烧太慢,充满激情地希望两头一起烧,谁又能庇佑它长久呢
⑤没有自信的人,总想追求外在的品牌来装饰自己、增美自己。凡是在名片上印了十几种头衔的,不穿名牌衣服觉得不能显扬身份的,不拉点儿洋关系、不数数显赫权贵的名字就不能张扬社会地位的,这些期待用外在的符号来肯定自己、期待用外烁的威仪来显扬身价的,都是内心自卑的人。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可以做到“不避贱业”,因为他们知道内心的“自贵”才最重要。“岂知名士生来韵,野服山装亦可人。”内心能“自贵”,就不必依仗外在的服饰。
⑥没有自信的人,总想依赖别人,东送礼物求人提拔,西拉关系求人照顾,其实自己真有才华,像太阳的光芒四射,别人如何能遮掩得住 自己真有病根,也只有自己立愿把它医好,别人是无法帮你长生的。所以自己的缺点自己改正,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古谚说:“乞火不如取燧,寄汲不如凿井。”向别人求火,不如自己会打火取燧;向别人求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引泉,求己胜于仰人,一切靠自己!
(选自《意林》2019年第3期)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⑤段中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本文补充一个正面的事实论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学习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老师建议同学们办一期黑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这次黑板报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置几个栏目,并简要介绍一下每个栏目的名称及设置的目的。(至少三个栏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仿照示例,至少运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100字左右)
材料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有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到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示例)“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的颁奖词:
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文第3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正面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又与一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请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为中心,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A项,“忱”应读“chén”;B项,“遣”应读“qiǎn”;D项,“惬”应读“qiè”。
2. C A项,“佣护”应为“拥护”;B项,“廷安”应为“延安”;D项,“道谦”应为“道歉”。
3. A “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有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1)将“即使”改为“无论” (2)删去“食品”
(3)将句号放在引号内
5.(1)记叙 (2)议论 (3)议论 (4)抒情
6.④②①③⑤
7.第1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8.对工作极端负责任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9.原句更好。原句是双重否定句,语气更强烈,给人印象更深刻。
10. 此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标题即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开头以比喻引出论点:人的一生,为祸为福,也操纵在自己手中。接着从反面论证。结尾以“求己胜于仰人,一切靠自己”再次强调论点,总结全文。由此可见,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的一生,一切都要靠自己。再进行精简,可概括为:一切靠自己。
[答案] 一切靠自己。
11. 此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理清文章的写作结构。本文第①②段引出中心论点,接着第③~⑥段,以排比段的形式,抓住没有自信者的表现,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所以抓住第③⑤⑥段的中心句,即可概括出答案。
[答案] ①没有自信的人,遇到疑难,只想求卦问神,哀求鬼神的庇佑;②没有自信的人,总想追求外在的品牌来装饰自己、增美自己;③没有自信的人,总想依赖别人。
12. 此题考查对比手法及其作用。阅读第⑤段,可知该段的分论点是“没有自信的人,总想追求外在的品牌来装饰自己、增美自己”。作者将这类人的表现与“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进行对比,突出了内心自贵、自信的重要性。
[答案] 把“用外在的品牌来装饰自己、增美自己的没有自信的人”与“真正有才学的人”进行对比,突出了内心自贵、自信的重要性。(言之有理即可)
13. 此题考查论据的补写。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一切靠自己”。从自己的积累中,选择一个在人生路上遇到许多坎坷,却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并创造出奇迹的人的事例即可。
[答案] 示例:崔万志,一位身残志坚的创业者,面对社会的各种偏见和不公,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做出了淘宝网上最受欢迎的女装品牌之一。生活中,他不断用“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同时也感动和激励了很多的人。
14.(1)示例: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2)(示例)①生平简介: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②名人风采:着重介绍白求恩的精神品质。③代代相传:介绍我们今天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的精神。
(3) 此题考查写颁奖词。一要做到高度概括,字数控制在100字左右;二要突出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并能表现白求恩同志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三要运用课文中的成语。
[答案] 示例:作为一名加拿大共产党员,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是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更是他的共产主义精神。他很好地诠释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含义。他的死重于泰山,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15.示例: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原的诤谏于不顾,最终客死他乡;唐太宗虚心纳谏,终得唐朝的太平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