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狼
文章主旨
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在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说明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结构图示
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考点提炼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问题] 解释“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对应训练见第13题)
[点拨]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很多,出现频率也较高,总结起来,它主要可以用作代词、助词和动词等。用作代词时,可以代人、事、物,也可以作指示代词。用作助词时,主要包括:①结构助词,“的”;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④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⑤音节助词,无实义。用作动词时,后面常跟地点,意为“往,到……去”。
[解答]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拓展链接
有关“狼”的成语
杯盘狼藉 豺狼当道 鬼哭狼嚎 虎狼之国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狼入室 狼子野心 狼烟四起 狼奔豕突
使羊将狼 粒米狼戾 狼心狗行 拒虎进狼 豺狼塞路 狼餐虎噬 首尾狼狈
卧狼当道 狼顾狐疑 鹰挚狼食 鹰视狼顾 驱羊战狼 狼羊同饲 狼烟大话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 ) 大窘( ) 假寐( ) 眈眈相向( )
尻尾( ) 少时( ) 目似瞑( ) 狼亦黠矣(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缀行甚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屠乃奔倚其下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悟前狼假寐 家祭无忘告乃翁
B.其一犬坐于前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一狼径去 太丘舍去
4.请选出与“亦毙之”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久之
C.又数刀毙之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屠/自后/断其股 B.其/一犬/坐于/前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6.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字 ,世称 , (朝代)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 》等。
(2)《狼》中写前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 , 。
(3)《狼》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 。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C.狼不敢前 恐前后受其敌
D.担中肉尽 骨已尽矣
8.翻译下列句子。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惧狼→ →
10.请各摘录一处能体现狼狡猾和屠户勇敢的句子。
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屠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概括文中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
(选自苏轼《黠鼠赋》)
[注] 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其一犬坐于前
(2)橐坚而不可穴也
(3)以声致人
(4)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14.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发 而 视 之 寂 无 所 有 举 烛 而 索 中 有 死 鼠
16.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②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④之,是可笑也。
(选自《聊斋志异》)
[注] ①欻(xū):忽然。②诸:之于。③昧爽:黎明。④罹:遭受。
1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有屠人货肉归(卖) B.遂钩肉,翘足挂树间(于是,就)
C.及走,又从之(及时) D.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同“值”,价值)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
(2)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19.选文中的狼很贪婪,文中是怎样写狼的贪婪的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与《狼》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请简要概括。(至少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把《狼》这则故事改写成300字左右的小短文。注意增加对人物的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白/互/译
一 屠 晚 归,担 中 肉 尽,止①有剩骨。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途 中 两 狼,缀②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 惧,投以骨③。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复 投 之,后狼止而前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
狼 又 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④如故。
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⑤。顾⑥野有麦场,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遭受它们的攻击。(他)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
场 主 积 薪 其 中,苫蔽⑦成丘。屠 乃 奔 倚
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
其 下, 弛⑧ 担 持 刀。狼 不 敢 前,眈眈⑨相向。
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少时⑩,一 狼 径去,其 一 犬 坐 于 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久 之, 目 似 瞑, 意 暇 甚。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屠 暴 起, 以刀劈狼首, 又 数 刀 毙 之。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 狼 洞其 中,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
意 将 隧 入 以 攻 其 后 也。身 已 半 入,
想要从通道进入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
止 露 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
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 以诱 敌。
也把狼杀死了。(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 诱惑敌方的。
狼 亦 黠 矣,而 顷 刻 两 毙, 禽 兽之变 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 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词语注释
①止:仅,只。②缀(zhuì):连接、紧跟。③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④并驱:一起追赶。
⑤受其敌:遭受它们的攻击。⑥顾:看,视。⑦苫(sh n)蔽:覆盖、遮盖。⑧弛:解除,卸下。
⑨眈(dān)眈:凶狠注视的样子。⑩少(shǎo)时:一会儿。径:径直。犬:像狗似的。
久之:时间长了。瞑(míng):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暴:突然。毙:杀死。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尻(kāo):屁股。股(gǔ):大腿。
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黠(xiá):狡猾。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答案
1.zhuì jiǒng mèi dān kāo shǎo míng
xiá
2.(1)连接、紧跟。
(2)原来。
(3)跑过去倚靠。
(4)一会儿。
(5)想要,打算。
(6)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3.D
4.C
5. B 需根据语句的意思和句子的结构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6.(1)蒲松龄 留仙 聊斋先生 清代 聊斋志异
(2)目似瞑 意暇甚
(3)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7. D A项,第一个“止”的意思是“仅,只”,第二个“止”的意思是“停止”;B项,第一个“敌”的意思是“攻击”,第二个“敌”的意思是“敌方”;C项,第一个“前”的意思是“上前”,第二个“前”的意思是“前面”;D项,两个“尽”的意思都是“完,没有了”。
8.(1)(屠户)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
(2)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4)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9.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结合给出的例子进行概括。
[答案] 遇狼 御狼 杀狼
10.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或: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或: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11.屠户开始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2.狼的形象:贪婪、狡猾。这则故事讽喻了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猾,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13. 此题考查词语的解释。“犬”在这里为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像狗似的”;“穴”在这里为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咬洞”;“致”在这里解释为“招引”;根据句意,虚词“之”在这里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答案] (1)像狗似的。
(2)咬洞。
(3)招引。
(4)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14.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的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答案] 因此(老鼠)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
15.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16. 此题考查对两文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甲文是人战胜了狼,是由于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善抓时机,行动果断;乙文是人被鼠欺骗,童子的言行作为,表现了对对手的不了解及大意,导致老鼠逃脱。可知乙文中因人用心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的圈套。
[答案] 甲文中屠户能认识到狼的本性,善抓时机,行动果敢;乙文中因人用心不专,懈怠疏忽,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的圈套。
[参考译文]
[乙] 我在夜里坐着,(听到)有一只老鼠正在咬东西。(我)拍床制止老鼠,声音停止后(不一会儿)又响起来。(我)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在里面因而不能离开。”(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里面)静悄悄的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来寻找,(发现袋子)里面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我感叹说:“真奇怪啊!这只老鼠真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坚固所以老鼠不能够咬洞。因此(老鼠)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我听说所有生物,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万物然后统治他们,最后却被一只老鼠役使。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我对老鼠)从静到动的突变感到惊讶。这里面人的智慧又体现在哪里呢 ”
我坐着闭目养神,暗暗想着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对我说:“……你自己不专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令你因为它改变。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在)与猛虎搏斗(时面不改色),可在见到蜜蜂和蝎子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心的结果。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 ”
17. C “及”是“等到”的意思。
18.(1)屠户心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
(2)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反倒遭了祸患,这真是太可笑了。
19.①看到担子里的肉,非常想得到,跟着屠户走了好几里;②看到屠户的刀,狼就稍微后退一点,等到屠户要走时,又跟上他;③为了吃到树上悬挂的肉,被铁钩刺腭而死。
20.示例:①先叙事,后议论揭示寓意;②叙事简洁生动,情节曲折;③借物喻人,寓意深刻,令人警醒;④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狼和人物,使狼和人物的形象鲜明生动。(任意写出两点,符合文意、表述准确即可)
[参考译文]
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忽然来了一只狼,窥视屠户担子里的肉,似乎非常想得到,跟着屠户走了几里路。屠户很害怕,就拿出刀来给(狼)看,(狼)稍微后退了几步;等到(屠户)要走的时候,(狼)又跟上来了。屠户心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屠户)于是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狼于是停下来。屠户(就)回家了。(第二天)黎明,(屠户)前去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像人吊死的样子。(屠户)大吃一惊。(他)小心地走近看,原来是一只死狼。(他)抬头仔细一看,只见(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刺穿了狼的腭,就像鱼咬住了鱼饵一样。当时狼皮的价格很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反倒遭了祸患,这真是太可笑了。
21.示例:傍晚,天色昏暗,一个屠户急匆匆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屠户感觉身后有声音。他猛一回头,不好!两只狼在他身后不远处紧紧跟随。屠户赶紧把卖肉剩下的骨头陆续扔给了狼,以为这样就可以安全回家了。可是不一会儿,骨头扔完了,狼还是紧跟着他。
这时,天越来越黑,屠户的心也跳得越来越快。这可怎么办 在这危急时刻,屠户看到一个打麦场,打麦场上有一个柴草堆。屠户急中生智,跑到柴草堆下,倚靠着柴草堆,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这时,他的心情稍微平静了些,瞪着眼与狼对视。两只狼互相望了望后,一只狼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微闭双眼,神情悠闲。屠户哪能错过这个机会,他跳起来一刀劈下去,很快就把狼给劈死了。正要离开时,转到柴草堆后面,好家伙,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挖洞,想要从后面攻击屠户,身子已经大半在洞里,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便又挥刀杀死了这只狼。
顷刻间,屠户用他的机智和勇敢战胜了两只贪婪、狡猾的狼。屠户长出一口气,拍拍衣服上的尘土,如释重负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