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论语》十二章
文章主旨
本文选录了《论语》中的十二章语录,谈论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等,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结构图示
《论语》十二章认真
考点提炼
解释文言实词
[问题]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信”是什么意思 (对应训练见第12题)
[点拨] 解释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型之一,也是理解和把握文言文内容的基础。分析实词的含义时,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可借助以下方法进行思考:
(1)字形推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便利。如“氵”与水有关,“讠”与说话有关,“忄”与心理活动有关。在“人不知而不愠”中,“愠”就是“生气,恼怒”的意思。
(2)语法推断法。对实词所在的词组或句子做语法结构或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推断出词语的意思。如“饭疏食,饮水”中的“饭”和“饮”,从句子成分来看都为动词,由此可推断出“饭”应解释为“吃”,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
(3)成语推断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可以借用成语的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词义。如“吾日三省吾身”的“省”,可与“发人深省”相联系,推断其意思为“自我检查、反省”。
(4)语境推断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正确推断实词的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为我们提供了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解答] 诚信。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B.吾日三省(shěng)吾身。
C.传(chuán)不习乎 D.逝者如斯(sī)夫,不舍昼夜。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 (2)博学而笃志
(3)人不知而不愠 (4)思而不学则殆
(5)四十而不惑 (6)学而不思则罔
(7)不逾矩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学而时习之 B.吾日三省吾身
C.温故而知新 D.博学而笃志
4.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人不知而不愠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时习之 D.择其善者而从之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B.学而不思则罔 切问而近思
C.不亦乐乎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可以为师矣 必有我师焉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D.《论语》是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7.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说明要善于学习身边的人的长处的名句是: , 。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 《<论语>十二章》中的“ , ”两句给出了答案。
(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论语>十二章》中说明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并坚定自己的志向,又要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的句子是: , 。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9.文中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有哪些 本文教导我们对待学习应有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谈学习方法的句子有哪些 本文教导我们对待学习应有怎样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谈品德修养的句子有哪些 本文教导我们应有怎样的品德修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阅读《论语》选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述而》)
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
③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⑤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⑥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⑦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卫灵公》)
⑧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谓之“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3分)
(1)第②章谈的是人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章谈的是学习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章谈的是统治者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章中,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 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论语》字字珠玑,给人启迪。七年级(1)班准备以学习《论语》为发端,开展“学国学,诵经典”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为了让国学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同学主动参与活动,你有何建议 请写出两条具体的活动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论语>十二章》中各选一句话,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白/互/译
子 曰:“学 而 时 习 之,不亦说①乎 有朋自 远 方 来,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 不 知 而 不愠②,不亦君子③乎 ”(《学而》)
不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
曾子④曰:“吾日三省⑤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
与朋友交 而不信⑥ 乎 传⑦ 不 习 乎 ”(《学而》)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子 曰:“吾十有⑧ 五 而 志于 学, 三 十 而 立⑨,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
四 十 而 不 惑⑩,五十 而 知 天 命,六 十 而 耳 顺,
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 逾 矩。”(《为政》)
七十岁能顺从意愿,不会越过法度。”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而不学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
则 殆。”(《为政》)
就会疑惑。”
子 曰:“贤 哉, 回 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 巷,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
人 不 堪 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子 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 者 不 如 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
作为快乐的人。”
子 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义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
而富且贵,于 我 如 浮 云。”(《述而》)
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 行, 必有我 师 焉。择其善者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
而从之,其 不 善 者 而 改之。”(《述而》)
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子 在 川上曰:“逝 者 如 斯 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子曰:“三军 可 夺 帅 也,匹 夫不可夺 志 也。”(《子罕》)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子夏曰:“博 学 而 笃 志,切 问 而 近 思,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仁在 其 中 矣。”(《子张》)
仁就在其中了。”
词语注释
①说:同“悦”,愉快。②愠(yùn):生气,恼怒。③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④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⑤三省(xǐn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⑥信:诚信。 ⑦传(chuán):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⑧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⑨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⑩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耳顺: 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逾:越过。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疑惑。堪:能忍受。
乐:以……为快乐。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肱(ɡōnɡ):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川:河流。
三军:指军队。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笃:坚定。
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仁德。
答案
1. B “省”应读“xǐng”。
2.(1)按时。(2)坚定。(3)生气,恼怒。(4)疑惑。(5)迷惑,疑惑。
(6)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7)越过。
(8)喜爱,爱好。
3. D “志”的意思为志向,不是词类活用。
4. A A项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B、C、D三项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
5. D A项,前一个“为”是“替”的意思;后一个“为”是“做”的意思。B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而”是连词,表并列。C项,前一个“乐”是“愉快”的意思;后一个“乐”是“以……为快乐”的意思。D项,“师”都是“老师”的意思。
6. D 《论语》不仅记录了孔子的言行,还记录了其弟子的言行。
7.(1)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5)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8.(1)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2)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3)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就在其中了。
9.句子: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态度:应该以学习为乐,且要谦虚好学。
10.句子:①学而时习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方法:注重复习,学思结合。
11.句子: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吾日三省吾身。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匹夫不可夺志也。⑤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品德修养:要宽容别人,心态平和;要坚持自我反省;要能坚守节操和志向,安贫乐道。
12.(1)满足。(2)担心。(3)因此。(4)睡觉。
13.(1)(教导学生,)不到他力求弄明白而未能明白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
(2)工匠想要做好他的事,一定要先让他的工具锋利。
14.(1)讲信用 (2)讲究方法 (3)以身作则
15.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他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学生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默默地把所见所闻记在心中,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事对于我有什么困难的呢 ”
②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③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来思考,但毫无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④子贡问道:“孔文子凭借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呢 ”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好学,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给他‘文’的谥号。”
⑤孔子说:“不担忧别人不了解我,担忧的是我不了解别人。”
⑥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力求弄明白而未能明白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方面,我就不再教他了。”
⑦孔子说:“工匠想做好他的事,一定要先让他的工具锋利。”
⑧孔子说:“他自身立得正,不下达命令事情也能实行;他立身不正,即使下达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6.(1)示例:开展“学国学,诵经典”知识竞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办“《论语》故事”手抄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
(2)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有称谓;其次要明确规劝的理由,做到有理有据;再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表达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最后,要语气委婉,不可过于强硬。
[答案] 示例: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用在学习上,你的成绩一定会大幅度地提高。
17.示例:“学而时习之”,在学习上启示我,学习了新知识之后要常常温习,这样才能牢固掌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修养上启示我,和朋友交往一定要讲诚信,这样友谊才能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