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第三单元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第三单元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1 21: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确凿(záo)   人迹罕至(hǎn) 和蔼 人声鼎沸
B.搓捻(niǎn) 花团锦簇(zú) 奥秘 小心翼翼
C.逾矩(yǔ) 恍然大悟(huǎnɡ) 云宵 废寝忘食
D.倜傥(tǎng) 煞有介事(shà) 感慨 浑为一谈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在演讲比赛中,王磊夸夸其谈,最终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最佳风采奖”。
B.井房的经历使海伦·凯勒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C.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大家趋之若鹜。
D.班长对同学们说:“我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讲,请大家一定要洗耳恭听。”
3.默写。(6分)
(1)      ,崔九堂前几度闻。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诗句是:        ,        。
(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写戍边战士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       。
4.下面是两幅庆祝教师节的宣传画。请任选一幅,从文字设计方面做简要说明。(6分)
图一    图二

5.名著阅读。(8分)
(1)下列文章不是出自《朝花夕拾》的是(4分)(  )
A.《社戏》 B.《阿长与<山海经>》
C.《父亲的病》 D.《范爱农》
(2)《五猖会》中,父亲做了什么事令“我”没有了看迎神赛会的兴趣 (4分)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论语》选文,完成题目。(10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学而》)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⑥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6.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B.不耻下问(可耻)
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
B.选文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孔子认为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D.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2分)
郭老师,郭阿姨
吴 霜
①对于郭淑珍老师,我一直有两个称呼。一是和其他学生一样喊她“郭老师”,这是在公共场合;而私下里,在我和她私人对话时我喊她“郭阿姨”。记得有一次我在私底下也叫了一声“郭老师”,她马上声音严厉地问我:“叫我什么呢 ”我马上笑嘻嘻地改口喊“郭阿姨”。
②我当然是郭老师的学生,学生就该称呼老师为“老师”,天经地义。可郭老师喜欢我叫她郭阿姨,我想,这是一种怀旧心绪。因为大约四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她,就叫她郭阿姨。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只有十几岁,初中毕业,喜欢唱歌。我的作曲家六叔对我妈妈说:让小霜去学唱歌吧,她很喜欢唱,让她这么随意地唱,不如去正式拜师。我妈妈是个思想开放的人,她并不觉得自己是戏曲演员,女儿就一定要唱戏。唱歌,好啊!于是,我在六叔和妈妈的“押送”下,第一次见到了郭淑珍老师,六叔说:这是郭阿姨。我第一次认识了郭阿姨,从此踏进音乐的门槛。
③我这样的学生,在郭老师的学生中应该不多。因为她是一位大师级教授,她教的都是学过多年声乐的成熟学生,音乐学院里的高年级生、研究生、进修生……因此,我是有着怎样的幸运,在还不知何为美声何为声乐的懵懂时期,拜在了中国声乐界第一泰斗的门下。整整五年的时间,我每周都去郭阿姨家里上课,从最初的简单音节练习,唱一首最初级的歌曲《二月里来》开始,循序渐进地训练。我逐渐懂得了什么是专业的歌唱,歌唱中每一个音节应该怎样使用身体上每一块与之相关的肌肉力量,张开嘴巴时口型应该是怎样的幅度,而歌唱中的咬字又是怎样和生活中说话时的咬字不同。每一个细节的变化,每一次练习时的不同力量组合,郭阿姨一步步带我走上了声乐专业的道路,开始了一个歌唱家必须经历的过程。
④那都是多年前的事了,郭老师如今已经是一位九十二岁的老人了。自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赴美留学以后,她的教学生涯渐渐达到了顶峰。学生越来越多,很多业已成名的歌者以能够拜在她的门下而自豪。工作,成了郭阿姨的生命特征,她的工作密度从来不曾降低。
⑤几年前,每年的“六一”,她的生日之际,都是她的学生们借以聚会的理由。我曾经想,一个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人们也许经常会告诉她该去休息。不过在郭阿姨这里,休息是个讨嫌的字眼。她的生活中如果缺少了教学、排练、参加招生和比赛,生活的颜色就会变得暗淡。今年的“六一”,郭阿姨通知我,一定要去北京的鼎元国际艺术中心,那里在举行她的艺术生涯特展。我赶到那里,许多她的朋友、学生都在。展室里挂满了她从年轻一直到老年的各个时期的照片。一架黑色三角钢琴边,主持人是七十八岁的赵忠祥先生,一个个挨次上去讲话的有邓在军、李光曦、谢芳、陈爱莲、陶玉玲、鲍蕙荞……还有她的学生,大都是知名的歌唱家,围在她的身边。
⑥我去晚了,还是被她看到,她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让我上台去说话。我站在那里,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和别的学生不一样,他们都不是郭老师开的蒙,而我是郭老师开蒙的。这一点,他们都比不了。这是我独一无二的骄傲。
⑦我看到,我的郭阿姨笑了。
(选自《新民晚报》)
9.郭淑珍老师为什么私下里喜欢“我”叫她“郭阿姨” (4分)


10.第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6分)


11.结合原文内容,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我马上笑嘻嘻地改口喊“郭阿姨”。


(2)我看到,我的郭阿姨笑了。


郭淑珍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 A B项,“簇”应读“cù”;C项,“逾”应读“yú”,“云宵”应为“云霄”;D项,“浑为一谈”应为“混为一谈”。
2. B A项,“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属于贬义词,与语境不符。C项,“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有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洗耳恭听”指专心地听。是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属于谦辞。用在此处不恰当。
3.(1)岐王宅里寻常见 正是江南好风景
(2)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3)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4.示例一:图一。图一借用名句,嵌入英文,构成“传door”“show 业”“解who”,阐释老师“传授门道”“言传身教”“指导人生”的作用。
示例二:图二。图二巧用拆字法,将“教师”两字分解为四部分,分别寓指“品德”“文化”“思辨”“价值”,阐释教师“铸就学生一生财富”的作用。
5.(1)A
(2)父亲在看迎神赛会前叫住“我”,要求“我”背《鉴略》。
6. B “不耻下问”中的“耻”为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可耻”。
7.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8. A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不愠”,即不生气发怒。
9. 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提炼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可从第②段“郭老师喜欢我叫她郭阿姨,我想,这是一种怀旧心绪”, 第③段“整整五年的时间,我每周都去郭阿姨家里上课”“郭阿姨一步步带我走上了声乐专业的道路”等句子中提取信息。
[答案] ①郭老师的怀旧心绪;②“郭阿姨”的称呼比“郭老师”更加亲切,表明两人关系亲密。
10. 此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分析语段的作用一般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不同位置的语段作用也不相同:开头段一般有总领全文、开篇点题、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中间段一般有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结尾段一般有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等作用。
[答案]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郭淑珍老师的教学,为下文表现郭老师的工作热情和桃李满天下的成绩做铺垫。
11. 此题考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答题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1)句可从第①段“她马上声音严厉地问我:‘叫我什么呢 ’”体会郭淑珍老师似嗔非怒,表明她希望“我”把她当作一个亲人来对待,表达了她对“我”的关爱之情。(2)句可根据第⑥段“我”说的话以及前文“我们”之间的交往进行分析。
[答案] (1)“笑嘻嘻”是郭淑珍老师不让“我”喊她“郭老师”后“我”的表现,表明“我”与郭老师关系亲密。
(2)郭阿姨的“笑”表明她对“我”的发言十分满意,同时也说明她为“我”能取得现在的成绩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12. 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对郭淑珍老师的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以及她所做的具体事情进行分析。
[答案] ①重情重义。私下里让“我”叫她郭阿姨,还通知“我”去参加她的艺术生涯特展。②认真负责。从最初的简单音节练习开始教“我”,循序渐进,一步步带“我”走上声乐专业的道路。③热爱工作。她觉得“休息是个讨嫌的字眼”,她的生活都是“教学、排练、参加招生和比赛”等,“工作,成了郭阿姨的生命特征,她的工作密度从来不曾降低”。④技艺精湛。她是一位大师级教授,她教的都是学过多年声乐的成熟学生,音乐学院里的高年级生、研究生、进修生;作为中国声乐界第一泰斗,桃李满天下。(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附:作文(40分)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事使你感到快乐 有多少事使你感到苦恼 有多少事使你感到尴尬 又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
请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写作时可以补上你最熟悉的、印象最深刻的或感到最有趣的内容。提示语在立意的角度做了点拨,那就是选取令你难忘的“那一次”;而且对文体的要求有所提示,那就是要求写人记事。写人时要借助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叙事时要具体生动,环环相扣,设置波澜。同时要恰当地运用抒情、议论,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道出人生的普遍意义。
【佳作展示】
那一次,我真的很快乐
友情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
——题记
“喂,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我屁股还没坐稳,好友神秘地凑过来。还没等我“掐指一算”,王涵便兴奋不已地说:“愚人节!”“愚人节,不是吧 ”我慌忙站起来,还好,凳子上没有被涂上胶水。王涵被我的举动弄得摸不着头脑,我捋了捋头发,傻笑:“去年的经验。”王涵鬼笑两声:“你要小心再成为愚人哦!”她一字一顿地说。“好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我轻笑了两声,又攥了攥拳头,对着王涵挑了挑眉梢。
“蒋珊,过来。”姿姿急不可耐地向我招手。我走过去坐到她旁边。“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望着姿姿满脸的诚恳,我怎么忍心拒绝她呢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群乌龟经常聚在一个池塘里吃食,有一次,一张网扑面而来,其他乌龟纷纷游走了,只有一只平时还挺机灵的乌龟呆呆地不动,最终它被捞上来,做成了王八汤。她问:“那只乌龟为什么不动呢 ”“它视力不正常。”我答。“不对,两眼都是1.5的。”说完她又大笑不止。我恍然大悟:“它不会脑筋急转弯!”只见她笑得前仰后合:“它……在听……听我讲故事。”好啊!你竟然说我是乌龟,于是我准备对她进行“暴打”,谁知道她看出我的意图后竟笑得更加放肆了!我的天啊!还是躲开吧!
这一天的“小插曲”颇多:我把王涵的奶油夹心饼干换成了盐夹心,谁知她趁我不注意给我的屁股上贴了条长尾巴……
晚上10点,我正准备睡觉,电话响了:“请问乐乐先生在家吗 ”我乐了:“乐乐是我们家的狗啊!”“对,麻烦您让乐乐先生接电话。”呵,这是哪个调皮鬼在跟我捣蛋 我说:“乐乐先生已经就寝了,有什么事我可以替你转达。”“好吧!乐乐先生订购的骨头两天后空运到,请乐乐先生亲自签收,对了,你是他们家保姆吧 ”这最后一句可把我气坏了,嚷道:“你是谁 ”“啪!”电话挂了。
晚上11点,电话声又响起:“请接鸡太太,我订购的2斤鸡蛋怎么还没送到 ”……“你到底是谁 ”我近乎歇斯底里。
“好吧!我告诉你,我是‘何洁’。”我晕!这又是谁捣的鬼
好吧!我就老老实实地当个“愚人”吧。想到这些,我傻傻地笑了,谁能说这不是难得的快乐呢 应该感谢我的这些朋友们,有朋友就有快乐,有朋友,生命才有这么多闪光点。朋友们,我愿与你们相伴到永远!
那一次,我真的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