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训练题
选择题
1. 英国的海洋优势不仅关系到英国本土及海外帝国的安全,且更关系到英国作为欧洲均势的调控者对欧洲国家体系担负的特殊责任,这种责任要求英国在必要时,有能力对欧洲大陆均势的失衡进行有效干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德海军竞赛,不仅激起了英国的深刻敌意,同时也引起了法国和俄国的强烈恐慌。这段论述意在强调英德海军竞赛( )
A. 威胁到英国的本土安全和殖民霸权
B. 彻底改变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均势格局
C. 暴露了德国企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野心
D. 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国际局势趋于紧张
2.1948年,“阿芙乐尔”号作为革命纪念舰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并成为海军博物馆。这艘传奇的巡洋舰所见证的“革命”( )
A. 导致了“帝国大厦的坍塌”
B. 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C. 开始了“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D.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 187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偏袒奥匈帝国和英国,使沙俄失去了战胜土耳其所获得的权益。随后德国借口检疫禁止俄国牲畜入口,使德俄关系迅速恶化。在巴尔干地区,俄奥冲突不断。一年后,德奥缔结《同盟条约》:“双方承诺在任何一方被___________攻击时,另一方会相助;如果攻击者是另一个欧洲国家,另一方则慷慨地保证中立。”该条约中“___________”处应填入的国家为(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意大利
4. 1921年春,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思想的提出,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当时的“现实”是( )
A.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C. 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
D. 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
5. 如图所示为关于一战的漫画《杀死那只鹰》,德国为中间的鹰,穿白色衣服保护鹰的国家为奥匈帝国。该漫画旨在表达( )
A. 英法俄三国协约能够打败德国
B. 英法俄等国准备瓜分肢解德国
C. 奥匈帝国与德国联盟十分稳固
D. 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战争
6. 在1923—1924年度,国家共收工业税5 800万卢布,其中私人企业就缴纳了4 110万卢布。在1924—1925年度,从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包括:工厂主、金融家、投机商、店主、工匠等)的工业企业共收直接税2.9亿元卢布(包括工业税、附加税、所得税),占当年度全国共收直接税6亿卢布的一半。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苏联模式的形成 B. 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改革
C.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7. “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氛围中集合于巴黎的。他们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和约”签订的背景应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 德国法西斯上台
C.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D. 苏联模式形成
8.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业了,有了产品的供应,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A. 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B. 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C. 实行粮食税制度 D. 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9. 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列条款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B. 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C. 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中国对外“门户开放”
D. 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打败法西斯
10. 工业化的标志,就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的转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从1928年到1940年的12年里,苏联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数量,在其他国家需要30至50年。与苏联劳动力快速转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 废除封建农奴制 B.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推行新经济政策 D. 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三国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掀起海军军备竞赛。为此,美国主导( )
A. 成立国际联盟 B. 组建反日同盟
C. 召开华盛顿会议 D. 支持中国抗日运动
12. 1926年,苏联开始缩减和停止对私营商业贷款,大幅度提高私营工商业的税额,禁止私商采购粮食和原材料等。这些举措表明当时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被正式废除
B. 经济指导思想发生变动
C. 私营工商业已急剧萎缩
D.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13. 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转变是因为( )
A. 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 B.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 阻止日本独霸中国 D. 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4. 1930年,苏联派遣大批工人和专家到外国去学习,美国一个巴尔的摩马丁机场就为苏联培养了14名飞机制造工程师。1936—1941年,苏联与美国公司签订了航空、石油、化学工程等部门的技术援助协定。苏联的这些做法( )
A.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 说明苏联接受了美国经济模式
C. 扩大了新经济政策的范围
D. 推动了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15. 凯恩斯在《和约的经济后果》中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这段话评价的是下列哪一条约( )
A. 《凡尔登条约》 B. 《凡尔赛条约》
C. 《洛桑条约》 D. 《欧洲联盟条约》
16. 李森科是一位确信后天的特性可以遗传的农学家,他的信念与斯大林认为改变环境就可以改变人类的信念相符。李森科在苏联生物学上的优势地位,使苏联的遗传科学足足瘫痪了近一代人之久。李森科现象揭示了( )
A. 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B. 苏联计划体制的利与弊
C. 时代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D. 斯大林模式的文化根源
17.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 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18. 1935年8月,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内采煤102吨,超过了当时定额的13倍。不久,苏联就在全国迅速开展了一次以劳动者个人命名的劳动竞赛,即斯达汉诺夫运动,先在采矿业,之后在冶金业、轧钢业、制鞋业、纺织业等工业部门。此运动,旨在( )
A. 降低劳动者生产劳动强度 B. 超额完成一五计划任务
C. 致力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D. 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比例
19. 列宁曾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是指( )
A. 美国与日本 B. 德国与法国
C. 英国与日本 D. 中国与美国
20.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苏联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A. 解除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威胁
B. 展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C.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筹措资金
D. 加快应对德国军事入侵的准备
21. 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是( )
①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②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
③建立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④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2. 杜德在《今日印度》中写道:“他把我们吓了一大跳!他的计划使我们把监狱塞满了。决不能永远逮捕人民,你也知道——何况他们有三亿一千九百万人。要是他们竟采取了他的下一步而拒绝纳税呢!天晓得我们要怎么样了!”“他”是( )
A. 甘地 B. 玻利瓦尔 C. 章西女王 D. 圣马丁
23. 《全球通史》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 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C. 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
D. 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二、非选择题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处理一战的遗留问题,德国等战败国未被允许参会。5月,《凡尔赛和约》草案传到德国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柏林等地举行了抗议示威;艾伯特总统、谢德曼总理等人,都以激烈的词句抨击和约。
但是,鉴于战败国的处境,德国还是同意接受大部分条款,同时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等要求。
——摘编自郑寅达《德国史》
材料四: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为了防止被德国“拆散和取代”的举措及其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国针对巴黎和会的诉求。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巨大意义。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迈进一步。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列宁选集》
材料三: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二元的行政市场体系,庞大的行政指挥机制总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或者以行政和法律的形式干预经济过程,或者直接参与生产。20年代对农民生活的调整实际上总是带有“军事共产主义”的色彩。同时由于新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系统、不完善,苏联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作为创造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例实践,新经济政策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
——徐向梅《新经济政策:俄罗斯史学研究新视角评介》
材料四: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苏联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基本特征。
(5)综合上述材料,从政策转变和体制创新两方面指出了解苏联经济政策变化的当代意义。
答案
1-5DBCBB 6-10CABCD 11-15CBCDB 16-20CCCAC 21-23BAC
24、(1)举措:英国扩军备战,调整大国关系,形成三国协约。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争执:法国提出大叙利亚计划,遭到英国反对;法国不惜以武力威胁。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
(3)诉求: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
(4)结果: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俄国经济落后。让步: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2)实质: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意义: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苏维埃政权有效巩固;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原因:国家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建设;新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
(4)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
(5)意义:制定经济政策要从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配套的社会主义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