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文化资源,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尤其考验创作者的创造能力、审美格局和思想境界。创作
育英高中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者一方面应放开尝试,从技术突破到文化表达,巧妙找到创新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对历史文化持严谨
高二语文试卷 态度,发掘那些具有正能量、体现积极价值观的素材内容,以富有营养的作品给观众以精神启迪和价
值引导。
试题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在推动制作技术进步的同时,还需要提升艺术水准。目前,一些国产动画作品在角色设定、造型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设计等方面仍然可以看到国外动画的影子。想要创造出真正具有成熟中国韵味的动画,还需要创作者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提升创造性转化的艺术水准。观众审美需求在不断
材料一:
变化,必然对创作提出更高要求,包括作品的叙事结构、美术风格、形象塑造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
电影是“内容为王”的精神文化产品,而内容的关键是讲好中国故事。以创作生产为中心,多出
神等,都需要在遵循动画创作规律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打磨。
精品力作,是牵引整个电影行业发展的“牛鼻子”、拉动市场票房增长的“火车头”,是全产业链持续
把握当代观众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实现跨代际、跨文化传播。动画电影观众群体广泛,不分老
健康发展的“动力源”,也是电影从业人员的“硬道理”和“基本功”。用电影特有的声画结合、时空
少,无论中外。针对这种跨代际、跨文化特点,传统文化题材的动画影片更需找到传统文化和当代生
结合、光影造型、形象塑造的艺术技术手段,满怀激情地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
活的契合点,把握当代观众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激活传统故事的当代意义,让传统以生动活泼、可
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故
感可亲的动画形象走近当代观众。
事,豪情澎湃地唱响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时代主旋律,中国电影将迎来春色满
作为国产动画的一种特有形式,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具有很高辨识度,能够充体现中华优秀传
园。
统文化的生命力,能够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相信随着技术进步与术提升双管齐下,创作与产业双向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电影保持长期向好态势》)
激励,自信彰显中国韵味的动画电影将会进行更多探索,诞生更多佳作,以推动中国动画产业走向成
材料二:
熟。
科幻电影的发展需要肥沃的土壤,这其中,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
(摘编自《人民日报》《动画电影彰显中国韵味》)
科幻电影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科学技术追赶进步,也为科幻电影的发展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更为中国人对宇宙的想象又添了一抹亮色。
A.电影的声画结合、时空结合、光影造型、形象塑造的艺术能更好地呈现故事,是电影不可或缺的技
科幻电影的发展还需要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2012 年,我国成为仅次于北美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
术手段。
场,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这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B.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水平,为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是影响人们对未知世界想象
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中国人古已有之。下一步,中国科幻电影发展要将中国人的情感放大到广
高度的主要因素。
阔的太空背景下,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巧妙地糅合进科幻作品的创作中。唯有如
C.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得益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及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期望值的提升。
此,中国的科幻电影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养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产动画
(摘编自《人民日报》《期待科幻电影有更多中国味道》)
电影因此脱颖而出。
材料三:
2.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近几年,主打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脱颖而出,与之对应的产业链也日渐生成,创作与产
A.近年来,一批具有中华美学风格的国产动画电影从不同角度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使用,让原
业互相砥砺,呈现生机勃勃的气象。
创动画电影呈现回暖态势。
创作者、观众和动画行业对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抱有深切期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
B.主打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产业链日渐生成,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将层
资源中的宝藏,为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养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就
出不穷,值得期待。
是国外创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素材的提取与创造。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使用,将其创造性
C.创作者的创造能力、审美格局和思想境界决定了他们能否放开尝试,从技术突破到文化表达,巧妙
地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画作品,是国产动画电影一项既重要又长期的课题,中国动画人责无旁贷。
找到创新突破口。
近年来,一批具有中华美学风格的高质量作品,从不同角度持续“破题”,让原创动画电影呈现回暖态
D.观众审美需求在不断变化,对创作提出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在遵循动画创作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制作
势,也让中国动画成为文化行业关注的热点。
技术的进步。
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将层出不穷,技术进步和产业完善将为创作带来足够“底
3.下列说法是中国电影发展最关键环节的一项是( ) (3分)
气”。这是一条自信彰显中国韵味的道路,值得期待。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面对国内外观
A.讲好中国故事。 B.多出精品力作。
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国产动画电影创作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C.发展综合国力。 D.壮大电影市场。
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要坚持创新性和正能量并重。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历史积淀,给我们留下
第 1 页 共 4 页
4.以上材料对中国电影发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请简要概括。 (4分) “为什么你出去受罪?”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6分) “抗日是受罪?你真糊涂透了。”
“可是为什么人家不出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谁?”
丈夫 “大姐的女婿。”
孙犁 “呸,呸,你怎么叫我和他比。”
今天是中秋节日,可是还有一场黑豆没打。上午,公公叫儿媳妇把场摊上,豆叶上满带着污泥, 渐渐,她也觉得丈夫不能和那个人比。村里人说自己的丈夫好,许多人找到家里,问东问西。许
发着臭气。日本黑心鬼,偷偷放了堤,淹了老百姓,黑豆没长好,豆子是秕秕的。草不好,黄牛也瘦 多同志、朋友来说说笑笑,她觉得很荣耀。日本鬼子烧杀,她觉得不打出去也没法子过。她大姐的丈
了。儿媳妇站在场里没精打釆的。年景没有了,日子不好过,丈夫又没消息。去年,他还在近处,八 夫的店铺叫日本鬼子抢了,他回到家来,后来跑到城里当了伪军。
月十三那天还抽空回家来看了看,她给他做了一件新棉袄,两个人欢天喜地。八月节,应该团圆团圆; 自己的丈夫越来越忙,脸孔虽然黑了,看来,倒壮实了些。仗打得越紧,她越恨日本鬼子了,他
她给他做了猪肉菜,很丰富。今年,鬼子从四月里翻天搅地,丈夫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也轻易不回家了。她守着孩子过日子,侍候着公公。上冬学,知道了一些事,其中就有她以前不知道
吃过中午饭,她带着老二孩子,要去娘家看看,解解闷。孩子才七岁,在炮火里跟着跑了四五年 的丈夫心里的事,现在才知道了些。她瞧不起她的大姐夫,这是个什么人呀!
了。 今天,娘却提到了他。正提到了他,大姐就来了。大姐听说妹子来了,姐妹好几年不见面,来看
“还记得爹吗?" 望她。手里托着一包点心,身上穿着花丝葛,脸孔白又胖,挺着大肚子,乍一见面很亲热,大姐说:
“记得呀!” “你家他爹可有信?”
“爹在哪里呢?” “没有啊!”
“在铁道西啊!” “说起来,人家他有志气,抗日光荣,可是留下了这些孩子们。”大姐说着就拉过孩子,教孩子吃
“在那里干什么?" 点心,问孩子:“你想爹吗?”
“打日本啊!” “想啊!”
娘笑了。丈夫在家就喜欢这个孩子,临走总嘱咐她好好教养着。娘儿俩说着,就到了娘家村里, “快叫娘把他叫回来。”
本来只离着三四里地。 “叫回来,打日本吧!”孩子兴奋地说。
到家里,姥姥正坐在炕上。 大姐立时没话说,脸也红红的,像块生猪肝。姥姥也笑了。“听说你女婿又来了。”
“你看人家多么热闹,人家也都是养儿养女的。”姥姥说,嘴角却有些讥笑。“谁家?”女儿问。 “早走了。”
“你婶子家。” “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热闹什么?” “有事。”大姐坐不住,告辞了出去。走到屋门口又回来,小声说:“大妹子,你家他爹回来,你
“你大姐来了,他女婿也来了。” 顺便和他学学,就说俺家他爹是不得已,还想出来的。”说过就慌慌地走了。
“她女婿不是在这里当伪军?” 姥姥说:“看起这个来就不光荣,准是又有什么风声吓走了
“现在人家敢出来了,三天一来,两天一来,来了就嘻嘻哈哈。” 天已经晚了,姑娘带着孩子回来。在路上,她看见一小队人背着枪走过去。后来回头一看,那一
姑娘想起她是和这个大姐一年出嫁的。她两个同岁,她大姐嫁了一个独生子,她也嫁了一个独生 小队人进了她娘家的村子。
子。她大姐的女婿在绸缎店里当学徒,她的女婿在保府上学。那年正月里,两个女婿来住丈人家,大 大孩子正在村边等,见了娘就跑上来小声说:“大队长到咱家来了!”
姐的女婿好赌钱,整天在家里成局;自己的女婿好念书,整天在家里翻书本。她那时候还不高兴自己 “哪个大队长?”
的女婿这么呆气,人家那么好玩,好说笑,街上的青年子弟都找人家去热闹,自己的女婿这么孤僻, “县游击大队长,黑脸大个子老李呀,娘忘了,去年和爹一块去拿过书,吃过羊肉饺子的。”
整天没个人来,只有几个老头子称赞。 “说什么来?”
后来丈夫走了,很少家来,不在北平,就在上海。大姐的女婿却常来,穿得好,一来就住下,嘻 “有爹的信,爷正看哩。”
嘻哈哈。她埋怨丈夫不家来,忘了她。可是丈夫并没有忘了她,有时家来,也很爱她,她生了一个小 母子三人赶紧到了家里,公公正坐在场里碌磕上,带着花镜念信,见儿媳妇回来,就说:“信来得
孩,丈夫也很喜欢,只是怨她不识字,知道的事少。 巧,今年的节我又过痛快了!”
抗战了,丈夫立时参加了军队。把洋布衣服脱下来,换上粗布军装。两条裤腿,每天跑百八十里 媳妇当然更快活,快活了一晚上,竟连那圆圆的月亮也忘了看。
山路,也有了劲了。 一九四二年中秋节记于阜平
第 2 页 共 4 页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节选自《明史·彭伦传》)
A.小说中“鬼子从四月里翻天搅地”“一小队人背着枪走过去”,写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特点,从字里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行间可见抗日战争正在紧张进行。 A.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
B.“还记得爹吗?”“在那里干什么?”“打日本啊!”娘笑了。这笑,既有看到孩子聪明可爱的欣慰, B.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
又有丈夫参加抗日队伍的自豪。 C.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
C.“村里人说自己的丈夫好,许多人找到家里,问东问西。许多同志、朋友来说说笑笑,她觉得很荣 D.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
耀。”“荣耀”揭示了她内心的虚荣。 11.下列对文中楷体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D.小说题目虽为“丈夫”,但也写了女性的觉醒,小说中“她”具有“理解”“反思”能力,有“光荣” A.成化,是年号。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此后历代皇帝
感,是一个逐渐变化的农村妇女形象。 都立年号。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B.总兵官,古代武官名。在明代,总兵官无品级,通常由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掌统领士兵、编制
A.小说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的血腥、惨烈,而是写战争后方普通人家的生活,表现了孙犁抗日题材作 定员等事务。
品中蕴含的家园意识。 C.顿首,是古代跪拜礼之一,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顿首”一词常被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
B.小说善用对比的手法,例如“大姐的女婿好赌钱”“自己的女婿好念书”,对比既揭示了人物性格, 恭敬。
又暗含了作者的情感。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也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五十五岁,有疾患
C.小说结尾写“媳妇当然更快活”和开头相呼应,和女主人公先前的郁闷情绪形成对照,又向读者透 则提前。
露了丈夫的音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D.小说多次运用对话描写,例如“她”和儿子、和丈夫以及和大姐的对话等,对话的内容雅俗共赏, A.彭伦赏罚分明,组贼令奏奇效。寇贼取道邛水各寨侵入,他下令重赏擒获寇贼者,惩处放跑寇贼者,
符合人物的特征。 各司约束下属,很多寇贼被擒。
8.小说以“丈夫”为题,围绕“丈夫”展开叙写,请简要分析小说中“丈夫”的形象特点。(4分) B.彭伦出其不意,冒雨攻打寇贼。他的部队前去攻打叛贼,刚出发,下起大雨,他料定寇贼没有防备,
9.孙犁的小说具有“生活美”,“生活美”源于“生活的真实”,请简要分析本文包含哪些“生活的真 命令部队冒雨进击,大败寇贼。
实”。(6分) C.彭伦虑事周全,安抚受惊民众。他与李震讨伐作乱者,军队途经邛水江时,惊扰了熟苗,为避免不
利影响,他安抚受惊欲逃的熟苗。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D.彭伦不畏艰险,率部登崖平贼。白崖塘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他毫不畏惧,兵分两路,夜里登崖,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夹击白崖塘寇贼,铲平寇贼营寨。
彭伦,初职为湖广永定卫指挥使,累功至都指挥同知。成.化.初,从赵辅平大藤峡贼。进都指挥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伦以贼入时,道邛水诸寨, (1)明年,充右参将,仍镇清浪。益尽心边计,戎事毕举。(4分)
不即邀遏,乃下令,贼入境能生致者予重赏,纵者置诸法。由是诸司各约所属,凡生苗轶入,即擒之, (2)贼走据高山,伦军仰攻之,贼败走。遂渡江,捣其巢,大获。(4分)
送帐下者累累。明年,充右参将,仍镇清浪。益尽心边计,戎事毕举。妖贼石全州潜入绞洞,煽动古 14.将彭伦与“莫敢问”的“有司”和贵州官员对比,突出了彭伦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州苗,洪江、甘篆诸苗咸应之。伦遣兵截擒,并搜获其妻子。诸苗将攻镇远,伦大败之,斩首及堕崖
死者无算。无何,邛水十四寨苗纠洪江生苗为逆。伦分五哨往,甫行,雨如注,伦曰:“贼不虞我,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16 题。
趋之,可得志也。”竟进夹攻,絷其魁,俘斩余党。贼尽平。靖州苗乱,湖广总.兵官李震檄伦会讨。军
贺新郎·别茂嘉①十二弟
..
辛弃疾
至邛水江,诸熟苗惊,欲窜。伦与佥事李晃计曰“苗窜必助贼”,乃急抚定之。又缘道降天堂、小坪诸
绿树听鹈鴂②,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
苗。既抵靖州,伦将右哨,出贼背布营。贼走据高山,伦军仰攻之,贼败走。遂渡江,捣其巢,大获。
人间离别。马上琵琶③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④。看燕燕⑤,送归妾。
乘胜攻白崖塘。崖高万仞,下临深渊,称绝险。伦会左哨同进,得径路。夜登,贼仓皇溃。追斩二千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⑥、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的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
余级,俘获如之,尽夷其寨。初,臻、剖、六洞苗侵熟苗田,不输赋,又不供驿马,有司莫敢问。伦
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遣人谕之,顿.首.请如制。录功,进都督佥事。久之,御史邓庠勘事贵州,总兵官吴经等皆被劾,独荐
(注)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此词大约作于词人闲居铅山期间。②鹈鴂:《离骚补注》说:
伦智谋老成。弘治初,经论罢,即以伦代。伦用师,先计后战,故多功。四年,以老致.仕.。卒,予恤 “鹈鴂、杜鹃实两种。”③马上琵琶:指王昭君出塞事。④“更长门”句: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时辞别
如制。
第 3 页 共 4 页
“汉阙”,幽闭长门宫。⑤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望着燕燕双飞,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送别休弃去国的庄公之妾戴妫而作。⑥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A.匠人们需要琢磨如何把一件破碎的瓷器修补好
15.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B.匠人们需要琢磨当一件瓷器破碎后如何把它修补好
A.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戚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 C.每当一件瓷器破碎后,匠人们便需要琢磨如何把它修补好
B.以啼鸟恨春归来反衬人间离别恨事的悲痛,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铺垫。 D.匠人们需要琢磨如何把它修补好,当一件瓷器破碎后
C.这首词以事例连贯上下片,内容上几乎完全抛开对茂嘉的送行,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共 2 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D.结尾点题,将上文中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 2018 年 12 月 8 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从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启程,奔赴月球背面,在嫦娥三
16.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 号的基础上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①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题,6分) 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卫星,它始终是相对固定的一面面向地球,另一面则背向地球。长期以来,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科学家们都对看不到的月球背面充满好奇,但是由于技术等诸多因素,此前还没有任何航天器着陆在
(l)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 月球背面。那么, ② ,就有可能获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月球正面发现的珍贵数据。
受月球本身的阻隔,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是无法与地球保持通信的。同时,月球正面有许多
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阔的平原,尽管有许多陨石坑,但坑底相对平整。相较而言,月球背面的地形非常复杂, ③ ,
(2)李白在《将进酒》中借曹植之酒杯来浇自己胸中之块垒的诗句是:
地势也更加陡峭。为了安全着陆,嫦娥四号采取的是近乎垂直的降落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3)自古以来,诗词与音乐都是相辅相成的,古诗词中提到“乐器”的诗句数不胜数,如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分别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并用疑问句式表达。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四、作文(60 分)
瓷器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地位________,然而对百姓来说,瓷器毕竟是家中稀有的珍贵物件,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出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一般百姓要是不当心砸碎了家中的瓷器,便会去找锔活匠人修复。“锔瓷”
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
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瓷器坚硬耐磨,更可持久使用,可瓷器的致命弱点是易碎,破
碎的瓷器留着无用,弃之可惜。( )。经过了匠人们艰苦的摸索实施,失败成功,最终规范、
理顺、总结出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________的“金刚钻”和“锔钉”,继
而便产生了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锔活作为一个行当,也分“行活”与“当活”。“行活”工艺较简
单,大多使用铁钉,日常街头所见锔活,大多属于这类;而明清以后出现的“当活”则更加精细,主
要针对________。现代的锔瓷手艺人,比起功能性的修补也更注重现代审美,比起之前形似蜈蚣脚的
整排锔钉风格,钉偏少的修补更能体现出瓷器本身的素雅,也更________。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众所周知 独一无二 达官贵人 美观
B.人尽皆知 司空见惯 平民百姓 美丽
C.众所周知 独一无二 平民百姓 美观 这幅漫画带给你何种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D.人尽皆知 司空见惯 达官贵人 美丽 要求: (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A.经过了匠人们艰苦的摸索实践,失败成功,最终规范、总结、理顺出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
B.经过了匠人们艰苦的摸索实施,失败成功,最终规范、总结、理顺出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
C.匠人们经过了艰苦的摸索实施,失败成功,最终总结、理顺、规范出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
D.匠人们经过了艰苦的摸索实践,失败成功,最终总结、理顺、规范出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
第 4 页 共 4 页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B(无中生有,“是影响人们对未知世界想象高度的主要因素”于文无据,材料二中原文是“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未知世界想象的高度”。
故选B。
2.D(D.概括不全,“这就需要在遵循动画创作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制作技术的进步”错误。由材料三第五段“在推动制作技术进步的同时,还需要提升艺术水准”可知。)
3.B(“讲好中国故事”是“内容”的关键,不是电影发展的关键;“发展综合国力”“壮大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条件,并非“关键”;材料一中“多出精品力作”是“牛鼻子”“火车头”等看出“多出精品力作”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
4.(4分)
①材料一要求中国电影要讲好中国故事,以创作生产为中心,多出精品力作。
②材料二要求发展中国的科幻电影,让中国科幻电影有更多中国味道。
③材料三要求打造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
④三则材料都表明了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的电影。
5.(6分)材料三整体是总分总结构。①首先指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强调创作者、观众和动画行业对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抱有深切期许,指明创作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是一条自信彰显中国韵味的道路。②接着指出国产动画电影创作需要着重注意的三个方面的问题。③最后强调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意义,即能够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能够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C(C.“‘荣耀’揭示了她内心的虚荣”错误。不是“虚荣”,而是光荣。)
7.D(D.“对话的内容雅俗共赏”错误。文中的对话具有生活气息,谈不上“雅”。)
8.(4分)①勤奋上进,思想进步。他热爱读书,踊跃参军。②为国奉献,不怕吃苦。为了抗战,离别亲人;以苦为乐,拥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③有情有义,关爱家人。嘱咐妻子教养孩子,爱妻子,惦念家人,给亲人写信。
9.(6分)①环境的真实。豆叶带污泥,发臭气。日本黑心淹老百姓,黑豆是秕秕的,草不好,黄牛也瘦了。这是农家生活,也是女主人公生活的环境。②情境的真实。文中“姥姥”和婶子家比热闹的情境,“她”在心里和大姐比女婿的情境等,都很符合农村妇女的真实的心理。③情感的真实。小说开头女主人公因丈夫无消息等产生的无精打采,结尾收到信的欢喜,公公收到信的“痛快”等,都很真实。④形象的真实。文中三位女性“比女婿”的神态、语言、心理等,真实生动。
10.C(原句翻译为:进升为都指挥使,守卫贵州清浪等地,讨伐攻破茅坪、铜鼓反叛的苗人。寇贼劫掠干溪,彭伦讨伐他们。寇贼归还所掠夺的东西,和他盟誓而撤退。根据文意,“守备贵州清浪诸处”中“清浪诸处”是属于“贵州”的区域,应该与前面连在一起,且其不能作下文“讨破”的主语,要断开,排除答案A、D;“贼还所掠”中的“贼”应该作“还”的主语,不可与前文连在一起,应该断开,且“所掠”作“还”的宾语,“贼还”与“所掠”不可断开,排除答案B。)
11.D(“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五十五岁”表述错误,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
12.D(“兵分两路,夜里登崖,夹击白崖塘寇贼”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竟进夹攻,絷其魁,俘斩余党”,彭伦是与左路会合后一同进攻贼寇的,并不是兵分两路夹击贼寇。)
13.(8分)
(1)第二年,充任右参将,仍然镇守清浪。更加尽心于边防事务,军备之事都办得很好。
(2)寇贼逃跑占据高山,彭伦军队向上攻打,寇贼失败逃走。于是渡过江,捣毁他们的巢穴,大胜。
(赋分点:(1)明年,第二年;充,充任;边计,边防事务;毕举,全部办得很好。
据,占据;仰,向上;捣,捣毁;获,胜利。)
14.(3分)突出了彭伦有勇有谋、成熟稳重、善于处事、政绩卓著的特点。
(彭伦的性格作风是在与“莫敢问”的“有司”和贵州官员对比中彰显出来的。根据原文,“初,臻、剖、六洞苗侵熟苗田,不输赋,又不供驿马,有司莫敢问”,于是彭伦“伦遣人谕之,顿首请如制。录功,进都督佥事”,由此可以推知彭伦有勇有谋;后来,“久之,御史邓庠勘事贵州,总兵官吴经等皆被劾,独荐伦智谋老成”,“伦用师,先计后战,故多功”,由此可以推知彭伦成熟稳重、善于处事、政绩卓著。)
参考译文:
彭伦,刚开始的职务为湖魔永定卫指挥使,累积功劳至都指挥同知。成化初年,随从赵辅平定大藤峡寇贼。进升为都指挥使,守卫贵州清浪等地,讨伐攻破茅坪、铜鼓反叛的苗人。寇贼劫掠干溪,彭伦讨伐他们。寇贼归还所掠夺的东西,和他盟誓而撤退。彭伦因为寇贼侵入时,取道邛水各寨,不能立即截击遏止,就下令,寇贼入境能活捉到的给予重赏,放跑的按法令处置。从此各司各自约束下属,凡是生苗侵入,立即擒获他们,送到帐下的很多。第二年,充任右参将,仍然镇守清浪。更加尽心于边防事务,军备之事都办得很好。妖贼石全州偷偷进入绞洞,煽动古州苗人,洪江、甘篆各部苗人都响应他。彭伦派兵拦截擒获,并搜查捕获他的妻子儿女。各部苗人将要攻打镇逮,彭伦大败他们,斩首和坠崖而死的无法计算。不久,邛水十四察苗人纠集洪江生苗叛逆。彭伦分为五队前去,刚出发,下起瓢泼大雨,彭伦说:“寇贼不会料到我们会去,赶快去,可以得胜。”竞相前进几面夹攻,抓获他们的首领,俘虏斩杀其余的同党。寇贼全被平定。靖州苗人作乱,湖广总兵官李震致檄书召彭伦会集讨伐。军队到达邛水江,各部熟苗惊骇,想要逃窜。彭伦和佥事李晃商量说“苗人逃窜必定帮助寇贼”,就急忙安抚平定他们。又沿途降服天堂、小坪各部苗人。抵达靖州后,彭伦率领右路,在寇贼背后扎营。寇贼逃跑占据高山,彭伦军队向上攻打,寇贼失败逃走。于是渡过江,捣毁他们的巢穴,大胜。乘胜攻打白崖塘。崖高万仞,下临深渊,可称得上绝险。彭伦会集左路一同进攻,找到道路。夜里登山,寇贼仓皇溃散。追击斩杀二千多人,俘获同样多,全部平毁寨子。当初,臻、剖、六洞苗人侵占熟苗田地,不交纳赋税,又不供给驿马,有关官员没有人敢过问。彭伦派人说服他们,叩首请求按法制办事。记录功绩,进升为都督愈事。很久以后,御史邓庠、员外郎费管到贵州核查事情,总兵官吴经等都被弹劾,惟独推荐彭伦有智谋稳重成熟。弘治初年,吴经论定罢职,就以彭伦代替。彭伦用兵,先谋划后作战,所以多有功绩。弘治四年,彭伦因老退休。他去世的时候,朝廷按制度给予抚恤。
15.B(“以啼鸟恨春归来反衬人间离别恨事的悲痛”错误,应该是以啼鸟只解春归之恨来正面衬托人间恨事的悲痛。)
16.(6分)①用典,此句化用了燕太子丹易水送别荆轲前往刺杀秦王的典故。
②渲染出一种慷慨激昂、沉重悲壮的氛围。
③借易水送别表达自己与族弟分别时内心的沉痛与不舍,借荆轲刺秦的失败,抒发自己对族弟因事贬官的同情与悲慨以及自身壮志难酬的愤慨。
【解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手法的能力。
具体作答时,从化用(用典)这种手法入手,结合词人为因事贬官的族弟,以及词人自己壮志难酬两个方面分析词人运用此典抒发的情感。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意思是:易水边,萧瑟秋风,满座送行之人都是穿戴着白衣白帽,荆轲慷慨悲歌无尽无歇。本句是化用燕太子丹易水送别荆轲前往刺杀秦王的典故,该典故写战国时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传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荆轲临行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送别,西风萧瑟,慷慨悲歌,整体渲染了一种慷慨激昂、沉重悲壮的氛围。
以上这些事都和远适异国、不得生还,以及身受幽禁或国破家亡之事有关,都是极悲痛的“别恨”。这些故事,写在与堂弟的一首送别词中,是词人借易水送别表达自己与族弟分别时内心的沉痛与不舍,同时也是借助荆轲刺秦的失败,抒发自己对族弟因事贬官的同情与悲慨以及自身壮志难酬的愤慨。
(1)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等)
18.A
第一空,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人尽皆知:人人都知道,比喻一件事流传很广泛。语境强调普遍性,应填“众所周知”。
第二空,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根据语境,文中形容“金刚钻”和“锔钉”的发明没有可以相比的,所以应选“独一无二”。
第三空,达官贵人:指地位高的大官或出身侯门身世显赫的人。平民百姓:指普通百姓。根据前文“而明清以后出现的‘当活’则更加精细,主要针对……”可知,此处涉及对象为身份地位高者,应选“达官贵人”。
第四空,“美观”和“美丽”意思相近,因这里是用来修饰“瓷器”的,所以选“美观”更贴切。
19.D 画线的句子存在三处语病:
(1)成分残缺,“经过”淹没句子主语,应把“匠人们”调到句首。
(2)搭配不当,“艰苦”和“实施”搭配不当,应将“实施”改为“实践”。
(3)语序不当,“规范、理顺、总结”的语序错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后半句应该为“最终总结、理顺、规范出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
20.C 括号前说的是瓷器破碎后留着无用,弃之可惜,括号后说的是锔瓷技艺产生。根据语境及前后文的衔接紧密程度,那么括号内的语句应该是一旦发生瓷器破碎的情况,匠人们该如何去做,排除ABD;故填入“每当一件瓷器破碎后,匠人们便需要琢磨如何把它修补好”。
21.(6分)①完善月球档案资料;②这次嫦娥四号到月球背面;③不仅陨石坑更多。
22.(6分)①嫦娥四号的任务是什么?②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有哪些困难?
23.写作:
图画“笑点”和文字解说。图中一个男士悠闲地躺在吊床上,翘起二郎腿,曲肱而枕,带着微笑安眠,可以想见其正在做美梦。矛盾点在于系吊床的两棵树各有一处缺损,在吊床重量的拉扯之下已出现折断的苗头。漫画的笑点则为躺着的男士做梦的快乐美妙与即将折断的树干所构成的的反差。而图中的文字解说往往为点睛之笔,直指寓意。从文字解说“快乐可依靠幻想,幸福却要依靠实际”一句来看,躺着做美梦的男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建立在虚无缥缈的梦幻中;两棵即将折断的树隐喻幻想的脆弱,现实的摔打。如果男士不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去修补即将折断的树干,那么他将被摔打在地,美梦不再。
在文字解说中,还要注意辨析两组概念,即:“快乐”与“幸福”,“幻想”与“实际”。从两句话的转折关系来看,“快乐”的层次低于“幸福”,漫画中的快乐是虚幻的、自我麻醉的,是空想的产物;由此也可以推导出“幸福”应该是充实的、自我满足的,是通过实干获得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写作时,就要重点抓住这两组概念去展开对比论证:“快乐”与“幸福”的结果对比,“幻想”与“实际”的方式对比,且结果与方式两两对应。立意时,两组词语都要关照,如果只是抓住其一,不及其余,不管概念关系,比如只写“实干兴邦”,或者只写“快乐与幸福的区别”,都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立意:
1.幸福的意义在于用踏实的行动实现梦想。
2.空想无足取,要扎根现实的土壤,积极有为。
3.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实干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