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下学期三月份月考
七 年 级 历 史 试 题
命题人:徐洪其 审核人:许如意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将各小题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公元6至10世纪,中国在【 】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
A、明清时期 B、唐宋时期 C、隋唐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2、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光芒四射。你认为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贡献体现在【 】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开通运河,便利交通
C、励精图治,繁荣经济 D、实行改革,创立科举
3、最近热播的《隋唐英雄传》说到这样一位皇帝——他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请问这位皇帝是【 】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4、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其实,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今天的【 】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5、淮北市博物馆陈列了许多近年发掘出来的大运河文物。右图中隋朝大运河流 经今安徽省境内的一段是【 】
A、①永济渠 B、②通济渠 C、③邗沟 D、④江南河
6、《贞观长歌》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历史剧,它深刻褒扬了华夏坚毅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宽容善良、敦睦仁厚的传统美德和广阔胸怀.。它所叙述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的统治?【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7、贞观年间最著名的谏臣,被当朝皇帝称为“一面镜子”的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8、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 】
A、《贞观政要》 B、《唐律》 C、《唐律疏议》 D、《隋律》
9、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兵部隶属于下列哪个机构管辖?【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内史省 D、尚书省
10、唐朝时生产工具改进,推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下列便于土地精耕细作的农具是【 】
A B C D
11、安庆市城区孝肃路上有个状元府宾馆,“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12、小玥同学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吸取隋亡教训,从谏如流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殿试,面试考生
13、唐朝时,一位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奏章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可能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14、茶叶是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以茶待客由来已久。其中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开始于【 】
A.春秋 B.战国 C.汉朝 D.唐朝
1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16、“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此处“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7、在唐代,使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的方式是【 】
A、乘船 B、乘车 C、坐轿 D、骑马
18、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他们的举措共同之处是【 】
①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虚心纳谏 ③提倡节俭 ④重用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盛唐时期和现代中国社会在精神面貌上最大的相似是【 】
A、小心谨慎 B、无所羁束 C、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 D、富于情趣
20、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二、改错题(本大题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隋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改正:
【 】(2)进士科考试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小说。
改正:
【 】(3)唐朝手工业发达,唐三彩驰名中外,而邢窑的青瓷成为“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改正:
【 】(4)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着胡汉交融、中西贯通的特点。
改正:
22、下面关于武则天的短文,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后来在士族地主的支持下当上皇后。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登上了皇帝宝座,并改国号为“武”。她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任用酷吏,打击敌对势力。武则天还通过科举制度大力选拔优秀人才,比如杨国忠。武则天统治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盛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两题,共28分)
23、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反复强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注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治世局面。
材料二:近年来,在全国农村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取消了义务教育学杂费,党的“三农”政策赢得了广大农民的心。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史称什么?(2分)
唐太宗采取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原因是什么?(4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中央减轻农民负担和唐太宗轻徭薄赋有没有本质区别?(2分)试说明原因。(3分)
24、材料一:科举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过着饥寒生活,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材料二: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
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说明了科举制有什么积极之处?(2分)它创立于哪个朝代(2分)
(2)材料二又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当时科举制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是哪两科?(2分)
(3) 唐朝完善科举制关键的人物是哪几位?(3分)
(4)科举制推行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4分)这种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2分)
四、分析探究题(共16分)
2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
该诗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2分)当时唐朝进入全盛,历史上称什么?(2分)
诗中主要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现象?(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结合所学想一想,形成这种盛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4分,说出两点)对此,联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你有何启发(2分)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下学期三月份月考
七 年 级 历 史 试 题(答题卷)
命题人:徐洪其 审核人:许如意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将各小题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改错题(本大题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隋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改正:
【 】(2)进士科考试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小说。
改正:
【 】(3)唐朝手工业发达,唐三彩驰名中外,而邢窑的青瓷成为“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改正:
【 】(4)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着胡汉交融、中西贯通的特点。
改正:
22、下面关于武则天的短文,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两题,共28分)
23、(1)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史称什么?(2分)
(2)唐太宗采取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中央减轻农民负担和唐太宗轻徭薄赋有没有本质区别?(2分)试说明原因。(3分)
24、(1)材料一说明了科举制有什么积极之处?(2分)它创立于哪个朝代(2分)
(2)材料二又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当时科举制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是哪两科?(2分)
(3) 完善科举制关键的人物是哪几个?(3分)
(4)科举制推行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4分)这种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2分)
四、分析探究题(共16分)
2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
该诗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2分)当时唐朝进入全盛,历史上称什么?(2分)
诗中主要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现象?(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结合所学想一想,形成这种盛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4分,说出两点)对此,联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你有何启发。(2分)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下学期三月份月考
七 年 级 历 史 试 题
参考答案
命题人:徐洪其 审核人:许如意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将各小题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B
B
B
A
C
D
B
B
D
B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D
C
C
二、改错题(本大题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错误(长安改为洛阳) (2)错误(小说改为诗赋)
(3)错误(青瓷改为白瓷或邢窑改为越窑) (4)正确
22、改错题(先指出错误所在,然后改正。)
错误:士族地主 改正:庶族地主
错误:改国号为“武” 改正:改国号为“周”
错误:杨国忠 改正:姚崇(或宋璟或狄仁杰等)
错误:“贞观盛世” 改正:“贞观遗风”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两题,共28分)
23、(1)贞观之治(2分)
(2)吸取隋亡教训,惧于民众力量的强大;巩固李唐统治,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4分)
(3)有本质区别(2分)可从目的、原因、时代背景等方面分析,言之成理即可(3分)
24、(1)科举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2分)(答案符合意即可得分)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2分)
(2)选拔的读书人都为其所用,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是维护其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进士科和明经科(2分)
(3)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3分)
(4)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
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一系列改革,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答出两点即可,4分)
启示: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能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2分)(言之成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四、分析探究题(共16分)
25、(1)唐玄宗(2分) 开元盛世(2分)
(2)诗中反映了唐朝农业发展,粮食产量提高;人口、户口的增长;还反映了社会治安好,交通便利;人民生活安定、负担低。(4分,言之成理即可)说明了开元年间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2分)
(3)原因:唐玄宗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唐朝农民改进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等。(4分)
启示:及时改革,与时俱进;重视人才的培养、任用;关注和提高民生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