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安塞腰鼓》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安塞腰鼓》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1 22:0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批注训练:《安塞腰鼓》阅读 ——刘成章
安塞腰鼓介绍
陕西省的安塞县素有“鼓之乡”的美称,安塞腰鼓场面宏大,动作奔放,节奏铿锵,人鼓合一,气势磅礴,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安塞腰鼓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 是该集中的一篇。
作者信息介绍
瞳(tónɡ)仁 恬(tián)静 亢(kànɡ)奋 晦(huì)暗 束缚(shù fù) 羁绊(jī bàn)
闭塞 (sè ) 冗(rǒnɡ)杂 严峻(jùn) 震撼(zhèn hàn) 磅礴 (pánɡ bó ) 辐射(fú shè) 渺(miǎo)远 大彻大悟(dà chè dà wù)
叹为观止(tàn wéi ɡuān zhǐ) 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 )
环节一 黄土高原真的贫瘠!
环节探究一:
黄土高原常年风沙肆虐、干旱无雨,贫瘠荒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这里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
细细读文章,《安塞腰鼓》一文中,有没有反映黄土高原贫瘠荒芜状况的信息。
高空俯视下的黄土高原
(1)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2)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
(3)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
(4)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
(5)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批注训练:
贫瘠!贫瘠!贫瘠!这是黄土高原最真实的写照,满是干旱、落后、闭塞的味道。
那么贫瘠、落后、闭塞的黄土高原,为何为产生这么热烈的安塞腰鼓?
赏析式的批注
质疑式的批注
感悟式的批注
环节二 黄土高原真的贫瘠吗?
图1
图2
1.题目叫作《安塞腰鼓》,但是文章没有图。给文章配一幅图,你认为是图1,还是图2。说说理由。
任务一 配图,感知内容
图3
《安塞腰鼓》描写的不是静态的腰鼓样式,而是群体性的动态的表演艺术。
任务一 配图,感知内容
(1-4)表演前安静
(5-27)表演中热烈
(28-30)表演后寂静
三个场景
2.回顾课文5-27段,补全信息。
你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课本批注:从沉静陡然转为热烈。体会那种动感。
第7段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任务二 批注,品味语言
教师批注:“狂舞”“急促”“飞扬”“蹦跳”“闪射”一系列具有动作性的词汇,最能展示那种动感,那种壮阔、豪放、火烈。
2.回顾课文5-27段,补全信息。
你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任务二 批注,品味语言
原文:“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改文:“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教师批注: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原文喻体提前,更有强调韵味,读起来更像是诗歌。这是诗化的散文。
任务二 批注,品味语言
12段 好一个安塞腰鼓!
16段 好一个安塞腰鼓!
21段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24段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
的安塞腰鼓!
感悟式批注:”好一个安塞腰鼓!”4次出现,“好”在腰鼓表演的想象之美,“好”在沉重响声的音韵之美,“好”在后生们身上震撼人心的力量之美,“好”在腰鼓表演中的艺术之美。
质疑式批注:”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出现4次,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17段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18段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质疑式批注:文章多出用“搏击”一词,改词还能换成哪些词?换了之后谁更好?
任务二 批注,品味语言
赏析式批注“搏击”一词能够看到击鼓的力量之重、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十分具有层次感,表现了后生们击鼓时的神韵。
环节三 黄土高原真的不贫瘠!
陕西西安附近的旱作梯田
探究:前后两幅图都是取自于黄土高原。比较变化,联系《安塞腰鼓》一文,你有怎样的思考。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这股“劲儿”非常重要,它是一种生命力,一种求生信念,一种生存精神。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这股“劲儿”。
想象之美,
音韵之美,
力量之美,
艺术之美。
生命之美
主题整理:
作者以激情四射的语言,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亢奋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了黄土高原上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由坦
诚、热烈奔放、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