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高一历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高一历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30 23: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状元民族资本家张謇——民族工业破土而出探索发现江苏大生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公司20个,资产总额22亿元。 “花车”内衣、“雨露”童装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产品出口远销日本、俄罗斯、中东、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一)早期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大生码头见证了张謇大生纱厂的兴衰张謇(1853年—1926年)
江苏南通人,甲午状元问题一:“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特点。 张謇为什么说“世界今日之竞争,乃是工农商的竞争……”可以实业救国?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民族工业的兴起资金、市场、劳动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夫世界今日之竞争,乃是农工商的竞争;农工商之竞争,实是知识、学问、教育之竞争。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材料二: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什么影响?想一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一部分棉纺织业手工者破产失业棉布生产者棉布消费者一部分棉纺织业手工者继续参与竞争降低成本买洋纱织布打破了自给打破了自足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上海英商耶松船厂 该厂由英商佛南于同治四年1865)创办于上海虹口。它长期租用浦东的两个船坞,下设若干分厂… …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 13.5%,第二年即升至 21%。
——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 1 辑上册,第 26—36 。外商企业的刺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的诱导作用明清时期③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19世纪60、7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萌芽②外商企业的刺激诱导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鸦片战争后产生:千呼万唤始出来发昌机器厂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陈启源方举赞、孙英德时间:地点:途径:代表:a.经济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便于引进
机器
d.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企业实业救国“国非富不强,
富非实业不张”
“工苟不兴,国无不贫之期,民无不困之望,可以断言矣。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
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



20


初实业救国的热潮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1.初步发展原因问题二、“学而优则仕”是自古儒生的志向。
张謇为什么“弃政从商”,“实业救国”民族危机(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除张謇外,当时还有哪些有名望的企业家?(家)1 8 9 5—1 9 1 3年民族工业分布图问题三:这些实业家创办的企业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什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气息新生产技术小结: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原因著名企业 家影响给中国带来了一股新气息……练一练1、连线搭配: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张
謇荣

敬荣

生曲折发展19C70年代前后 1895年1912年1919年1927年1936年1949年时间民族工业发展水平问题探究: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一、民国初年(1912-1919)的兴办实业潮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短暂的春天”)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yong)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的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也。
——《工业建设会趣旨》一)、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专制统治,扫清一些障碍 “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引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2、中华民国:提高政治地位,
发展实业法令3、1915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4、外部条件: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二)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概况1、速度与规模都是空前的2、发展的最主要行业
纺织业(最大):上海---天津、青岛、武汉
面粉业(第二):出口欧洲 一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大生纱厂 张謇福兴面粉公司荣氏兄弟 久大精盐公司范旭东 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广州上海南通天津民族工业轻重工业比重图集中于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快
重工业发展慢
(轻重重轻)特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 “俱用华人”,但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二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发展缓慢艰难:双重夹缝中艰难生存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分析归纳:1、发展不均衡①分布:集中于沿海地区②产业结构: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3、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最突出的特点: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美日对华商品输出表(万两白银) 共同探究(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欧洲列强卷土重来(2)材料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时间上有什么特点?短暂性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一)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1、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2、广大群众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1936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1935年后,各行各业发展局面普遍较好三)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衰落及原因宋子文历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家控制的官僚资本在金融方面,对广东银行、新华银行、中国国货银行、中国保险公司、上海银行等都有投资。1931年,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各财团银行,趁中国棉纺工业出现危机,通过投资、贷款、管理等方式,先后侵占了33家民族资本纱厂,这些纱厂共拥有100余万枚纱锭。在全国近代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中1936年占58.9%, 约5.64亿元。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一)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1、国民政府的统治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苛捐杂税2、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二)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表现1948年,上海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小结: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19世纪70年代,产生2)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第一次高潮)3)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最高潮)4)抗战前夕,短暂发展(第三次高潮)5)国民党统治后期,陷入困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