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九章 本章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九章 本章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0 23:5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九章 本章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
1. 如图所示的各种用具在使用中,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A.
托盘天平
B.
钢丝钳
C.
镊子
D.
钓鱼竿
2. 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拎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走
B.
杠铃举过头顶静止不动
C.
推着小货车在地面上行进
D.
用尽全力搬石头,但未搬起
3. 赵航从底楼匀速走上二楼,第一次花了 秒,第二次花了 秒。对于两次上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做功较多,且功率也大
B. 第二次做功较多,且功率也大
C. 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一次做功的功率小
D. 两次做功相等,第二次做功的功率小
4. 一个重为 牛的大人和一个重为 牛的小孩进行登楼比赛,他们同时从底层出发,登上不同高度的大楼,那么
A. 大人做功一定多 B. 小孩做功一定多
C. 小孩做的功一定少 D. 无法确定
5. ( 乌鲁木齐中考)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 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A. B. C. D.
6. 将一个重为 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 ,高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物体大小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B. 有用功 ,机械效率
C. 有用功 ,机械效率 D. 总功 ,机械效率
二、双项选择题(共2小题;)
7. 图中,用滑轮或滑轮组将重为 的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滑轮、绳重以及轮与轴间的摩擦,绳端拉力 等于物重一半的是图中
A. B.
C. D.
8. 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不可能大于
B.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 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三、填空题(共6小题;)
9. 如图所示,滑轮重力及摩擦均不计,用大小为 牛的力 拉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物体 受到的拉力为 牛。
10. 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 点转动, 点处挂上一重物, 点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着,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力臂是 米,且物体重力为 牛。
11. 身高相等的双胞胎兄弟二人,用长 的扁担抬一桶水。水桶在距哥哥 处扁担上,桶和水共重 。则哥哥肩上负担 的力,弟弟肩上负担 的力。(不计扁担重)
12. 如图所示,张老师用大小为 的水平推力推动总重为 的小车和防疫消毒物品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分钟的时间内张老师对小车做了 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路程是 ,重力做了 的功,张老师做功的功率是 。
13.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 的物体,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绳子的拉力 ;如果用这个滑轮组达到更加省力的效果,就要改变绳子的绕线方法,则此时拉力 。
14. 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 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 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5. 某同学在做“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调节杠杆的左右平衡螺母,使杠杆保持 平衡,目的是 ,并清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在杠杆 点两边分别挂上钩码,通过改变悬挂钩码的 和 ,使杠杆重新保持水平,记录有关数据。
(3)再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
(4)另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实验。调整左边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置,使杠杆平衡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钩码重 ,以及由支点到这两个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 。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的平衡条件数学式中,发现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
16. 如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还有一盒钩码、细绳等。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
(3)组装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使绳自由端拉力 的方向竖直向上。
(4)小阳利用上述组装的滑轮组,测量了提升不同钩码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如表。则第一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5)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 有关。
五、作图题(共2小题;)
17. 现有重力为 牛的钩码 个,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把钩码画在杠杆正确的位置上。
18. 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9.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长 米,距支点 处 米的 端悬挂一个重力为 牛的铁球, 端处用细线沿竖直方向拉住杠杆保持水平平衡。求:
(1)细线对杠杆的 端的拉力。
(2)若在杠杆的适当位置处再悬挂一个重力为 牛的铜球,使细线剪断后杠杆仍能保持水平平衡,求铜球的悬挂点距 的距离。
20. 仔细观察图中小明和小芳的一段对话:
已知汽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货物与车的总质量为 。自行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骑车人质量为 ,自行车质量为 。请你根据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取 )
答案
1. A
【解析】A、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是等臂杠杆;
B、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是省力杠杆;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是费力杠杆;
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是费力杠杆。
2. C
3. C
【解析】两次上楼过程中,学生的体重不变,上升的高度不变,根据公式 可知,两次上楼过程中所做功大小相等。两次做的功一样多,第一次上楼的时间大于第二次上楼的时间,根据公式 可知,第一次的功率小于第二次的功率。故答案为C。
4. D
5. B
【解析】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分别为: , ,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设动滑轮的重力为 ,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则拉力分别为: , ,由题知 ,
所以 ,即:,
解答动滑轮的重力:。
故选:B。
6. D
【解析】此过程所做额外功为:;
有用功为:;
所做总功为:;
由 可得拉力:;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故ABC错误,D正确。
7. A, D
8. A, D
【解析】使用任何机械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一定小于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一定小于 ,故A正确;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大,不能说明机械做功一定越快,故B错误;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但不一定做功越多,因为做功时间不确定,故C错误;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高,故D正确。
9. ;
10. ;
11. ;
12. ;;
【解析】小车运动的路程:,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小车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没有沿重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故重力做功为 ;做功的功率:。
13. ;
14.
15. (1) 水平;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 数量;在杠杆上的位置
(3) 归纳普遍结论
(4) 大于;弹簧测力计斜拉导致直接读出的动力臂偏大
16. (1)
(2) 弹簧测力计
【解析】该实验需要刻度尺测量拉力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的高度,需要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的大小。
(3) 如图所示
【解析】要使绳自由端拉力 的方向竖直向上,应从动滑轮上端的挂钩开始绕线。
(4)
【解析】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
(5) 物重
【解析】观察表中数据,钩码重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物重有关。
17.
【解析】根据题意知,应在支点右侧的某一位置挂钩码,设每个小格的长度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即满足 可使杠杆平衡,可以 ,;可以在右端 格处挂一个钩码,作图如图所示。
18. 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说明最后绕过的是定滑轮,按此反向绕线,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
19. (1) 牛
【解析】 牛,
牛。
(2) 米
【解析】 牛,
米。
20.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压强 。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压强 。因为 ,所以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小明的说法不正确。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