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测试题
选择题
1.通过下表可知( )
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表 (单位:千万英镑)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极不平衡
B. 军备竞赛促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C. 争夺世界霸权引发列强军备竞赛
D. 两大军事集团国防预算相差无几
2.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学者蒙格指出,英国与俄国缔约的主要动机“是改变欧洲的力量对比,尤其要加上一个对付德国的砝码”。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 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 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3.如表所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
B. 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
C. 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D. 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
4.如表反映出,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B. 美国加入战争
C. 俄国退出战争
D. 德国战败
5. 如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 )
A.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 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C. 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 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6.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这两次会议”( )
A. 被英、法、美等大国所操纵
B. 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与独立
C. 形成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
D. 为世界持久和平奠定基础
7.“作为一个将使德国的一代人处于奴役状态、降低千百万人的生活水平、剥夺整个国家幸福的政策,即使它可能使我们更加富裕,并且不会撒播令整个欧洲的文明生活衰退的种子,这种政策也是令人憎恶的。”该“政策”出自( )
A. 《凡尔赛条约》 B. 《九国公约》
C. 《南京条约》 D. 《二十六国宣言》
8.“1921年7月,美国国务卿休斯向英、法、日、意、中五国提议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即限制海军军备问题、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下列选项与材料有关的是( )
A. 凡尔赛体系 B. 华盛顿体系
C. 两极格局 D. 多极化趋势
9.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些规定对中国的影响是( )
A. 中国成为大战的战胜国
B. 维持了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局面
C. 声援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D.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
10.观察右图,下列主题最适合 ▲ 处的是( )
A. 凡尔赛体系的出现
B.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D. 二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1. 一战初期美国实行中立政策,但由于英国控制着海洋,美国实际上单方面成为协约国的仓库和兵工厂,到1917年政府批准给协约国的贷款达23亿美元,而德国只有2700万美元。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美国担心协约国战败贷款无法回收。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上述情况表明美国参战( )
A. 出于维护经济利益的需要 B. 体现了对自由秩序的维护
C. 是垄断资本家推动的结果 D. 为了攫取欧洲和世界霸权
12.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9年3月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写道:“在工人中间, 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愤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这反映了一战( )
A. 推动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B. 使资本主义秩序受到挑战
C. 造成欧洲人民极大的心理阴影
D. 导致英国殖民体系的瓦解
13. 在一战后的停战纪念日里,英国政府主导着社会记忆的重构,哀悼战争死难者在较长时间内成为纪念活动的主题。后来在以退伍军人为代表的公众推动下,这一主题由庆祝军事胜利逐渐转向多重性,在他们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再是光荣和正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英国( )
A. 政府主导着民间舆论的走向
B. 公众的价值观念趋向务实
C. 民众对一战的反思趋于理性
D. 政府与民众矛盾渐趋尖锐
14. 下表所示为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的主要条约及内容(部分)。据此可知,华盛顿会议( )
条约名称 条约内容(部分)
《四国条约》 缔约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 地的权利”……根据第4条,从条约生效之日起,英日同盟即宣布 解散
《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 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 比例为5∶5∶3∶1.75∶1.75
A. 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 构筑了亚太地区新秩序
C. 强化了欧洲国家的海洋权益
D. 满足了中国的利益诉求
15. 美国企图尝试一件过去从未成功的事,在《九国公约》的第三条中,所有在中国占有租界的各国政府,承诺不再寻求或准许其国民寻求“任何可能有助于在中国境内任何指定区域依其本身利益建立关于贸易或经济发展之一般性优惠权利的安排”。美国的主要意图是( )
A. 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B. 帮助中国减少主权损失
C. 实现亚太地区的和平
D. 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发展
16.马克思曾预言,觉悟的工人阶级会以某种方式夺取政权,然后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国家,将马克思的预言变成现实的是( )
A. 法国大革命 B. 1861年改革
C. 巴黎公社 D. 十月革命
17.有人认为,对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怎么评价也不过分:既不因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而黯然失色,也不因苏联的解体而蒙上厚厚的灰尘。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B. 俄国是较早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国家
C.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 十月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8.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引发了俄国革命
B.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和北美资本主义国家
C. 俄国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D. 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19.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托洛茨基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C. 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20.十月革命以前,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革命,但是,过去任何一次革命都不能同十月革命相比拟。过去发生的革命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劳动人民依然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材料旨在强调十月革命( )
A.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
C. 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D. 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革命
21.阅读右图,造成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实施固定粮食税
B. 实行实物配给制
C. 推行余粮收集制
D. 实现农业集体化
22.1921年,列宁曾就新经济政策说过,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关系,就不可能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列宁强调的是( )
A. 加快农业集体化的紧迫性
B. 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性
C. 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可能性
D. 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23.苏维埃俄国于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这表明( )
A. 苏维埃政府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
B. 社会主义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上相同
D. 社会主义建设策略具有灵活性
24.“初期的强制措施给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粮食总产量在1931—1932年出现下降,经历1933—1937年的增长,在1937年达到俄国历史上的最高点。从1938年又开始下降,1940年的总产量比1928年仅有10%的增长。”材料体现的是( )
A. 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与意义
B. 经济大危机的蔓延与缓解
C. 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与效果
D.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25.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都不大,其根本原因是没有( )
A. 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偏差
B. 改进新经济政策不足之处
C. 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实行多党执政的政治体制
26. 2008年版俄罗斯历史教材中指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
A. 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C.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D.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27.如图为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示意图。此示意图说明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成就显著
B. 赫鲁晓夫改革收效甚微
C. 农业集体化毫无成效
D. 两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中,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 )
A. 章西女王 B. 圣马丁
C. 甘地 D. 纳赛尔
29.“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材料中甘地的“观点”指的是( )
A. 群众武装斗争 B. 非暴力不合作
C. 文明服从运动 D. 运用政治的力量
30.甘地说:“非暴力……并不是服服帖帖地服从坏人的主意,而是说用自己整个精神去反对专制魔王的意志。”1920年,国大党提出“用和平与合法手段获得自主”。1930年,国大党又提出“印度必须跟英国断绝关系,完全独立”。1948年,国大党宣布“批准发动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斗争”。由此可见( )
A. 非暴力主义具有明显的反殖反帝性质
B. 甘地的思想客观上不利于印度近代化
C. 国大党的斗争策略与总体目标发生根本变化
D. 国大党的理念与甘地思想存在严重分歧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发现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19世纪后期,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
——《世界通史》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一中,发现欧洲和美洲之间航路的航海家是谁?概括“新航路发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列举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
(3)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根据材料三,归纳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4)综上所述,概括19世纪以来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因素。
32、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
材料二:1921年底,苏俄使者马林在张太雷的陪同下会见了孙中山。马林介绍了新经济政策的情况。孙中山评价道:“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相对于中国国民党而言,消除了对苏俄的恐惧感,从而在寻求西方资本主义支持失败后,转而投入了苏俄的怀抱,走上了联俄的道路。
——摘编自《再论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角度》
材料三: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四: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为后人的探索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尽管它实施后也收到了相当显著的经济实绩,当时终未能在苏俄社会成规模地引入市场因素。二战后的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改革一度为高度僵化体制下的苏联注入了活力,但是这一代人对改革缺理解,并由于战略、政策乃至作风上的失当所带来的动荡,使改革不可能继续下去。
——冯绍雷《20世纪的俄罗斯》
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为实践这些观点推行的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革命形势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新型现代化途径”的主要特点。
(4)结合材料二、三、四,谈谈苏俄(联)经济政策调整给你带来的启示。
答案
1-5CACBC 6-10AABBC 11-15ABCBA 16-20DCACC 21-25ABDCC 26-30CDCBA
31、(1)航海家:哥伦布。
意义:世界市场扩大;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表现: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世界外交的中心在欧洲。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
(3)交战双方:协约国、同盟国。
影响: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4)市场、科技、战争。
32、(1)观点:商业是沟通工业与农业的纽带;要掌握和尊重市场规律。政策:新经济政策。
(2)认识:新经济政策与民生主义原则一致。
影响:有利于国共合作的实现。
(3)依靠政权的力量;牺牲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
(4)经济模式的探索要形成科学理论;经济政策的调整需要结合国情和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