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语文必修三、四辅导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构建语文新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名著导读必修
课程选修
课程课程结构模式: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五个系列(人教版)
语文必修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前两册相比,本册教科书有一下特点:
一是强调审美教育。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是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比如《祝福》的第四题,要求学生拿电影剧本和原著作一些对比,这就是换一个角度,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的命运。《寡人之于国也》的第三题,引导学生以现代观念审视古人的思想感情,吸收其中的精华,并辩证分析当代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和孟子观念的不同。此类题目的设计,体现了编者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沟通课内外,进行拓展探究的思想。:一、本册教科书编排特点···小说单元···二、教学内容及建议阅读鉴赏部分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把握小说的主旨。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三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功的,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祥林嫂、桑地亚哥,无不栩栩如生,学习时可以从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把握。···小说单元···二、教学内容及建议阅读鉴赏部分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做了具体的介绍,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祝福》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成功塑造了一位“硬汉”形象。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简洁洗练的文风,生动的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诗歌单元···二、教学内容及建议阅读鉴赏部分 七首唐诗,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转华美,杜甫的律诗沉郁顿挫,音律优美,构思奇妙,《蜀道难》和《秋兴》《咏怀古迹》《登高》分别代表了他们诗歌的最高成就。白居易是中唐最著名的诗人,他的《琵琶行》叙事与抒情结合,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挚的情感。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一生在政治夹缝中求生存,内心的抑郁不得志,使他更多在诗歌中抒发个人情感,《锦瑟》《马嵬》都体现了这个特点。···诗歌单元···二、教学内容及建议阅读鉴赏部分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1.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诗歌长于抒情,它凝练的词句、富于想像的跳跃式结构、富有音乐美的韵律和节奏,使它更便于或含蓄或直接地抒发情感。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情感的抒发都是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细细体会。
2.尊重学生的多样化理解。古人云:诗无达诂。诗人的情感往往隐藏在写实或想像的画面背后,有很多“月朦胧,鸟朦胧”,难以捉摸。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可能具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验,这是正常的,教学时应注意启发和引导。···古代议论散文单元···二、教学内容及建议阅读鉴赏部分 中国古代散文在先秦有两个流派:史传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以叙事为主,后者多是议论性的文章。本单元所选的《寡人之于国也》为对话体的论辩文,语言犀利,气势逼人;《劝学》为长篇论文的节选,句式整齐,善用多样化的比喻。西汉贾谊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总结秦代灭亡的教训,作《过秦论》,文章通篇一气贯之,气势充沛,雄辩有力。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主张写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师说》一文体现了作者的这一艺术追求。···科学文艺作品单元···二、教学内容及建议阅读鉴赏部分 《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结构清晰,语言虽然较形象,但却是客观描述,很少个性化的语言。《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以“我们探索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详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情况,有议论也有情感抒发,作者娓娓道来,就像一个促膝谈心的朋友,亲切而自然。最后一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作者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两件与科学接触的趣事。···科学文艺作品单元···二、教学内容及建议阅读鉴赏部分 学习这一单元,首先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科学文艺作品语言严谨、精确、有分寸,在涉及科学知识的问题上,毫不含糊,本单元课文中的许多句子都体现了这一点,这也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实事求是精神。另外,学习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科学发现的一般思维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突出“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搜集素材、分析材料、完成构思、完成作文的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因此,写作部分每一单元由“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个板块组成,“话题探讨”是要解决学生“写什么”或者“怎样思考”的问题,“写法借鉴”重在解决“怎样写”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写作实践让学生学会写作。对于前两个板块,建议主要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课本上所提到的都是一些典型的问题,还有一些情况并没有涉及,比如第一单元关于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课本上只提到了两个比较典型的方法:找新颖的角度,找有针对性的角度,实际写作中还有很多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另外提供一些例文和写作知识给学生。二、教学内容及建议表达交流部分 写作部分共有四个单元,都是关于议论方面的:“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其中第一单元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多向思考,属于思维指导性质的话题,后面三个单元则纯是人文话题。
口语交际部分是“讨论”,“指导与探讨”可以让学生自学,重点是通过具体的例子亲身实践一下,注意最后要对活动和每个学生自己的参与情况进行总结。二、教学内容及建议表达交流部分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后一个活动可以发动大家根据本班实际修改或者重新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同学中作测试,或者根据问卷的内容召开主题班会,交流学习方式上的心得。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扬或纠正。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了解学生的好机会。前面两个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选一个来做,最好学期一开始就布置下去。二、教学内容及建议梳理探究部分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可能同学们会有很多例子,但不要流于列举语言现象,一定要引导学生归类分析,发现语言背后的文化或社会心理因素。另外,无论是称谓语、禁忌语还是委婉语,都是一个很大的词汇类集,设置题目不要太大、太空,最好引导学生从一个小的切口入手考察。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这一板块突出了个性化解读的合理性,强调尊重读者的再创造,但切不可将其泛化,对任何作品都进行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解读。任何解读都应该从文本出发,符合文本的实际,在做此活动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把握这个度。二、教学内容及建议梳理探究部分语文必修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阅读鉴赏部分 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戏剧(包括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宋词、杂文和随笔、古代传记。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其中戏剧、宋词侧重于品味和赏析,杂文和随笔侧重于思考和领悟,古代传记则侧重于沟通和运用。而从选文的实际情况来看,古代传记这个单元的课文文学性强,在人物刻画和叙事上都表现出很高的技巧。因此,教学这个单元时也不应忽略了品味和赏析。第一单元──中外戏剧
《窦娥冤》:节选楔子与前三折,希望完整呈现主人公窦娥个性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这部剧作情节之紧凑、结构之巧妙。
《雷雨》主要内容是周朴园、鲁侍萍重逢相认以及周朴园、鲁大海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冲突,由于人物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而当事人有的对此心知肚明,有的还不甚明了,由此造成情节的张力,戏剧性很强。
《哈姆莱特》这次是新入选教材。课文节选的部分是全剧的高潮和结局。其中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个场面,人物关系复杂,人物内心活动复杂多变,并直接体现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引发了剧中人物自己都不曾预料到的结果。这个场面气氛紧张,情势变化快,具有很强的戏剧效果。阅读鉴赏部分第一单元──中外戏剧
教学建议:
1.介绍关于戏剧的一般知识以及元杂剧、话剧的知识,知识要以有用、能帮助学生阅读戏剧文学为准。
2.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剧本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因此,阅读剧本时要注意概括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另外,由于戏剧的人物语言潜台词丰富,富有性格化和动作性,因此分析、品味人物的语言也是阅读、欣赏的重点之一。
3.重视学生的文学欣赏活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认识。文学欣赏活动具有触动、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反思,乃至净化心灵,提高审美品位和情趣的功能。因此,教学时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的阅读、欣赏活动,而孤立地进行所谓的人文精神教育。阅读鉴赏部分第二单元──宋词
这里选的是柳永的《雨霖铃》和《望海潮》;前者既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词中婉约一派的典型之作,后者则气象富丽宏大,与前者在风格上迥然有别,正可以看出柳永多方面的艺术才情。
苏轼拓宽了词的表现范围,丰富了词的题材,也使得词的面貌和风格进一步多样化。这里选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般认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另一首《定风波》则是苏轼处事态度的鲜明表现。从这两首词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加深对苏轼其人其文的体会与理解。阅读鉴赏部分第二单元──宋词
李清照虽然在诗、文方面都有优秀作品传世,不过她的写作重心以及取得最大成就的领域是词。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的词真挚、细腻、含蓄,而不流于柔弱、矫揉造作,在词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当之无愧的。
辛弃疾是南宋一大批爱国词人的代表。终其一生,他都在关心抗金大计,然而国事总也不能如他所愿。因此,倾吐不满与忧愤之情成为他的词作中常见的主题。这里选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即如此。此外,他的词喜欢大量使用典故,词的内涵因而显得丰富、深厚,是他作品的又一大特色。阅读鉴赏部分第二单元──宋词
教学建议:
1.介绍有关词这种文学样式的一般知识,如词牌、词的题目等;还可以讲一讲宋词可以分为豪放、婉约两派以及宋词在不同时期的面貌。
2.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宋词。其一,整体把握词作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二,既注意词作中带有作者浓厚的主观色彩(也就是暗示着作者的所思所感)的形象性词语,也要注意直接表露作者情绪的词语,以便准确、细致地揣摩作者的感情,并进行欣赏、品味。
3.指导学生诵读。诵读时,要在努力传达词人所表达的感情的同时,处理好节拍与节奏,恰当地把握语调与旋律,减少诵读中的随意性。阅读鉴赏部分第三单元──杂文和随笔
《拿来主义》说理形象,语言尖锐而不乏诙谐,是杂文中的典范。它所阐述的“拿来主义”的原则和主张,不仅适用于在当时引进外来文化和继承文化遗产,直到今天,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拿来主义”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首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它所阐述的是一个人从刚出生到长大成人这段时间里“爱”的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其中着重讲了父爱、母爱的不同特质以及它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意义与影响。
《短文三篇》选了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和富尔格姆的《信条》。它们表达的都是作者对生命、人自身、生活等中大问题的积极思考和看法。它们篇幅短小,所阐述的主题集中,见解新颖而不难理解,足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应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阅读鉴赏部分第三单元──杂文和随笔
《拿来主义》说理形象,语言尖锐而不乏诙谐,是杂文中的典范。它所阐述的“拿来主义”的原则和主张,不仅适用于在当时引进外来文化和继承文化遗产,直到今天,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拿来主义”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首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它所阐述的是一个人从刚出生到长大成人这段时间里“爱”的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其中着重讲了父爱、母爱的不同特质以及它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意义与影响。
《短文三篇》选了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和富尔格姆的《信条》。它们表达的都是作者对生命、人自身、生活等中大问题的积极思考和看法。它们篇幅短小,所阐述的主题集中,见解新颖而不难理解,足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应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阅读鉴赏部分第三单元──随笔杂文
教学建议:
1.介绍一些关于随笔、杂文的文体知识。
2.引导学生注意理清文章的思路,提炼和概括文章的观点。高中生往往开始对论述类、哲理类文章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时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他们阅读思想性强的作品暂时还有困难,阅读这种类型的作品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潜心阅读、精研细思典范文本,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练习,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论述类文章往往有开启读者心智的功效,对读者的思想乃至行为发生影响。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加强对抽象思维能力的锻炼。阅读鉴赏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传记
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等三篇课文语言典型、规范,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积累到大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接触到丰富的语言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此外,通过对文章的诵读,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风貌以及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品评史实。阅读鉴赏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传记
教学建议:
1.介绍传记的基本知识。
2.介绍传记的读法。借用典型事件、典型言行表现传主。
3.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多样的叙事写人的手法。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刻画等等都是注意的重点。
4.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阅读鉴赏部分 本册的写作教材是在模块3的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写作议论文,要求学生更多运用他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能力不够发达,社会生活经验有限,这就使他们写作的议论文时常显得思路不开阔,分析平面化,不够饱满、丰富。经过模块3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写出比较规范的、基本符合要求的议论文了。
本册的写作训练则意在要求学生写出有一定独创性的、较有深度的议论文来。表达交流部分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写作训练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所谓想得好才能说得好,写得好。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实际上分别要求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纵深思维的训练。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写作训练分别是“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不管是反驳,还是辩证分析,都建立在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独到、深刻的基础上。因此,教学时应继续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
口语交际训练是辩论。重视的是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及基本的论辩能力。表达交流部分“逻辑和语文学习”
意在从语文学习的角度,介绍逻辑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通过丰富的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给高中生增添一种新的学习语文的有力工具。教学时应让学生基本理解一些逻辑学术语,如“概念”“命题”“推理”“同一律”“矛盾律”等。“走近文学大师”
意在让学生对某一两位文学大师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他们的著作,从中获得艺术的、精神的滋养,同时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品格,体会他们的人格魅力。
“影视文化”
影视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关注并分析它们,是语文学习不能脱离生活的要求。教学中可结合流行文化增强学生对艺术形式的认知、批评能力。梳理探究部分 该部分介绍了莎士比亚戏剧和美学家朱光潜著的《谈美》。莎士比亚戏剧是和“阅读鉴赏”部分中《哈姆莱特》一课相呼应的,因此可以在教学完《哈姆莱特》后,就把这一项阅读任务布置下去。莎士比亚的剧作很多,教师可从他的有代表性的悲剧和喜剧中挑出几部来,再让学生选择阅读。
《谈美》是专为青年读者写作的。书中多用具体的实例来讲道理,用语平易亲切,精要好懂,完全适合高中生阅读。通过阅读这本美学小书,学生能够获得一系列基本的美学常识,在文学艺术审美活动中常常产生的困惑也顿时会解除,从而逐步形成纯正的、高雅的审美趣味,真可以说是终生受益。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运用作者的观点,教师可以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谈疑难问题,谈心得体会,也不妨让学生互相切磋、讨论。名著导读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