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压强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7 压强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11 15:2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
3.7 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B.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
D.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
2.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B.书包的背带较宽
C.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D.坦克的履带很宽大
3.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应佩戴安全头盔并扣好系带。如图。系带设计得比较宽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4.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帕 B.2500帕 C.5000帕 D.12500帕
5.如图是中国天眼的日常维护装备:“微重力蜘蛛人”,设备最主要部分是一个直径超7m的氮气球,下面悬吊着“蜘蛛人”,人靠浮力达到在“大锅内”“行走”的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氮气球受到了很大的浮力,所以减小了人的重力
B.当人静止在反射面板上时,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蜘蛛人的手脚上都有宽大的轻质板,这是为了减小人对反射面板的压强
D.人手轻碰面板后,会往前运动,这是由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
6.图甲,用手握住一个核桃很难将其捏破;图乙,将A、B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没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压力
B.B给A的力大于A给B的力
C.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大于B受到的压强
D.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等于B受到的压强
7.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所示,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 B. C. D.
8.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均为2P0,若将甲叠放在乙上,对地面的压强为6P0。现将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
A.3P0 B.4P0 C.9P0 D.12P0
9.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等于P乙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10.如图所示,用35牛的水平压力把一重为15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若物体与墙壁AB的接触面积是50厘米2,则墙面AB受到的压强是(  )
A.10×103帕 B.3×103帕 C.7×103帕 D.4×104帕
11.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深度相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P甲12.如图,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3.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
A.F甲>F乙 B.p甲>p乙 C.F甲14.若向某容器内匀速注水,得到注水过程中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则下列最符合该曲线的容器是(  )
A. B.
C. D.
15.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如上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16.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能是用来研究(  )
A.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17.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p、F、f均不变
B.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不变、f变大
C. F大小由ρL2dg减小为ρL2dg,p不变、f变小
D.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f不变
18.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19.某同学用如图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B.
C. D.
2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面放有重力不计的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C和SB,且SC= S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21.如图,三个重力和底面积都相等的薄壁容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内装同种液体,并且液面等高.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是:PA   PB   PC;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关系是FA   FB    FC;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A   P′B    P′C;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A   F′B   F′C.(填“>”,“<”,“=”)液体自重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关系是:G液   FA ,G液   FB ,G液   FC(填“>”,“<”,“=”).
22.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
(1)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   。
(2)杯内装水越多,吸管喷水越远,因为   。
23.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 A、B 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A   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A′   p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4.一块实心的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在水中,固定在容器底(如图)。冰块熔化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和温度的影响,ρ冰=0.9×103 kg/m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台秤的示数将   。
2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则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的大小关系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大小关系为   。当从三个容器均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后(未溢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F丙大小关系为   。
三、实验探究题
26.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人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   (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   
27.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 (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 ,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   。
28.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   .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P丁(选填“>”“<“或“=”)
29.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水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猜想]
水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可能与小孔在水中的深度有关。
[查阅资料和思考]
如图甲所示,h表示小孔在水中的深度,v表示水流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H表示小孔到桌面的高度,s表示水流射程(小孔到落点的水平距离)。查阅资料可知,当H一定时,s随v的增大而增大。
要研究v和h的关系,由于v无法直接测量,转为研究s、H、h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将容器置于木块上,如图乙所示。大
②堵住三个小孔,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h和H。
③打开小孔,同时测量并记录从三个小孔水平射出的水流射程s。
④换高度不同的木块,重复步骤①-③。
[实验数据及分析]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小孔 a b c a b c a b c
h/cm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H/cm 30 20 10 40 30 20 50 40 30
s/cm 35 41 35 40 49 50 45 58 59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一定时,水流射程s随小孔距桌面的高度H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2)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比较实验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以得出:水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v与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有关。
(3)小宁再分别用食盐水和酒精替换水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v是否与   有关。
30.小明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对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变化的影响.首先,他将一个圆柱体放入足够深的水槽中,圆柱体浮在水面上,并利用仪器测得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实验初始状态时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3000.00帕.然后,他在圆柱体上逐个放上与圆柱体底面积相同的圆板(圆板的厚度与材质相同),观察圆柱体在水中所处的状态,并记录下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表一、表二为两位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表一
实验序号 所加圆板个数 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帕)
1 1 3015.00
2 2 3030.00
3 3 3045.00
4 4 3060.00
表二
实验序号 所加圆板个数 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帕)
5 5 3071.25
6 6 3078.75
7 7 3086.25
8 8 3093.7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与4(或5、6、7与8)中的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与所加圆板个数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压强变化量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压强变化量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压强变化量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1.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丁三个相同的瓶子、水和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    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a、c两图,可知    .
(4)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    和转换法.
四、解答题
32.我国从2012年3月28日起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下表是某专用校车部分技术参数。已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3m2。(g=10N/kg) 求:
整备质量(kg) 9000
百公里油耗(L) ≤19
最高车速(km/h) 100
(1)校车在公路上以最高车速行驶0.5h通过的路程;
(2)校车所受的重力大小;
(3)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33. 洒水车在晨曦中辛勤的工作,已知汽车自重2.5吨,满载时装水10吨,共有10个轮胎,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
(1)求汽车与水共重多少牛顿?
(2)洒水车在2分钟内沿平直街道匀速行驶600米,求洒水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3)求装满水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
34.快递机器人能自动识别快递单号、规划运输路线,还能自动充电,在物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型号快递机器人,整机质量8千克,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20厘米2。该机器人以10.8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秒,把一个2千克的快递成功运送到目的地。求:
(1)30秒内快递机器人行驶了多少米?
(2)静止时,载着快递的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3)若快递机器人所受的摩擦力为重力的0.2倍,则快递机器人在空载情况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动力为多少牛?
35.超限超载运输被称为头号“公路杀手”和“事故元凶”,它不仅对公路造成损坏,还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故国家规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x105Pa以内。现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货车,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如图甲所示;该货车某次实际装货10t,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一段时间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货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货车装货后的总重力的0.05倍,g=10N/kg。求:
(1)该货车装货后的总重力是多少
(2)通过计算说明,该货车装货后对路面的压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3)7~12s内该货车受到的水平牵引力是多大
36.2014年5月17日,国外媒体报道了我国最先进的“翼龙”无人机出口沙特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无人机的关注。翼龙无人机机身质量1.1吨,翼展14米,机长9米,最大升空高度5300米(16400英尺),其他参数如表格所示。
最大飞行速度 280千米/时
正常巡航速度 160千米/时
最大续航时间 20小时
最大续航航程 4000千米
最大载荷量 200千克
最大载燃油量 300千克
(1)翼龙无人机头部设计成流线型,且表面复合材料极其光滑,目的是    。
(2)翼龙无人机满载燃油,并以最大载荷量停在水平跑道上蓄势待发,此时无人机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4米2。无人机对水平跑道的压强多大
(3)翼龙无人机若以正常巡航速度从某机场飞往相距2000千米的目的地执行任务,需飞行多少小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D
20.【答案】C
21.【答案】=;=;=;=;>;>;>;>;>;=;<
22.【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3.【答案】小于;等于
24.【答案】减小;不变
25.【答案】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F甲>F乙>F丙
26.【答案】(1)变大
(2)变小
(3)平面;玻璃管内外液体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两方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膜水平
27.【答案】(1)A;B
(2)装置气密性不好(或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3)获取普遍规律(或避免偶然性)
(4)ρgh
28.【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4)=
29.【答案】(1)增大
(2)1、5、9
(3)液体种类
30.【答案】(1)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随着所加圆板个数的增加而增大
(2)每增加一块圆板,水槽底部液体压强增加值相等;每增加一块圆板,圆柱体浮在水面上时水槽底部液体压强增加值大于沉到水底时水槽底部液体压强增加值
31.【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a、b
(3)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控制变量法
32.【答案】(1)校车的路程s=vt=100km/ h×0.5h=50km;答:校车在高速公路上以最高车速行驶0.5h通过的路程是50km.
答:校车在高速公路上以最高车速行驶0.5h通过的路程是50km.
(2)校车所受的重力G=mg=9000kg×10N/ kg=90000N;答:校车所受的重力是90000N.
答:校车所受的重力是90000N.
(3)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G=90000N,校车对地面的压强
答: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3×105Pa.
33.【答案】(1) 解:汽车与水的共重力:
G=mg=(2.5×103kg+10×103kg)×9.8N/kg=1.225×105N;
答:汽车与水共重为1.225×105N;
(2) 解:洒水车的速度:
v===5m/s;
答:洒水车的速度是5米/秒;
(3) 解:装满水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F=G=1.225×105N,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p===2.45×105Pa.
答:求装满水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2.45×105Pa.
34.【答案】(1)解:v=10.8千米/时=3米/秒
由v=s/t得 s=vt=3米/秒×30秒=90米
(2)解:压力F=G=mg=(8千克+2千克)×10牛/千克=100牛
受力面积S=20厘米2=0.002米2
P=F/S=100牛/0.002米2=5×104帕
(3)解:由于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F=f=0.2G=0.2mg=0.2×8千克×10牛/千克=16牛
35.【答案】(1)解:G总=m总g=(2000kg+10000kg)×10N/kg=1.2×105N
(2)解: ,p >7×105Pa,故该货车装货后对路面的压强不符合国家规定
(3)解:由题意可知,在7~12s内该货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其受到的水平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F牵=f=0.05G总=0.05×1.2×105N=6000N
36.【答案】(1)减小空气摩擦阻力
(2)解:无人机满载时的总重m=1100kg+300kg+200kg=1600kg
F=G=mg=1600kg×10N/kg=16000N;
∴P===4×105Pa;
(3)解:由v=得:t===12.5h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