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围出的面积最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围出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的具体操作,探究“长方形周长相等时,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
3、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长方形周长相等时,怎样围面积最大。
【教学难点】长方形周长相等时,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的图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是啊,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一些图形虽然他们的周长相等,但是他们的面积不一定相等。
(板书: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揭示课题:谁围出的面积最大)
二、操作探究:
1、动手操作
设计要求:(出示一根小棒)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就把每根小棒看作1米。
(1)每个小组选择14根、15根或20根小棒中的一种围成长方形(正方形)。
(2)每次围都要把选择的小棒用完。
(3)把围出的图形画在点子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根小棒的长度。
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设计的方案最多。
2、集体交流
(1)先请选择15根小棒的小组回答任务完成了吗?
(2)请选择14的小组介绍设计的方案。(小组汇报,实物投影展示点子图)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问:我们都找到三种情况,那么怎样记录,才会不重复,不遗漏?(有序)
整理板书:14 ÷ 2 = 7
周长(m) 长(m) 宽(m) 面积(m2)
14 6 1
14 5 2
14 4 3
小结:宽从一根小棒开始,逐次增加1,长逐次减少1。
3、观察、讨论:
(1)长方形长和宽的和有什么特点?
长和宽的和都是7
(2)师:我们在围长方形的时候,有什么方法能很快地找到长和宽?
板书:14 ÷ 2 = 7(把板书补充完整)
(3)师: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我们要围长方形,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先求出长和宽的和,再有序排列。)
4、再次感悟
师:那么,刚才围20根小棒怎么围?你们能不能也像黑板上这样整理一下,将结果有序的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没有围的小朋友也可以试一试,填不出也可以借助点子图。
反馈:
(1)如何找到长和宽?
(2)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表格。
(3)用媒体演示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师:老师把你们刚才围的过程再来演示一遍(用媒体演示)请你们边看边思考,长方形的长和宽是怎样变化的?它和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数据验证
师:通过刚才的演示我们发现当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长和宽的数据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我们来看看刚才我们记录的数据,是不是这样?
a、 先用周长为20米的数据验证。
b、 再用周长为14米的的数据算一算面积来验证。
板书:周长相等时,长与宽数据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5)想一想:面积最大时(媒体框出5、5的一组),长和宽有什么特点?
板书:周长相等时,当长与宽相等即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5、脑中围图形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自己动手围图形,现在我们不摆,在脑中来围图形了,好不好?
(1)(出示媒体)用18根小棒围一个面积最大的长方形?
(2)(出示媒体)用36根小棒围一个面积最大的长方形?
6、小结:
大家做得都不错,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怎样围面积最大”这里的“围”有什么前提条件 (周长一定)怎样围出的面积最大呢 ( 长与宽最接近)最接近可以是……也可以是……,找最接近的长与宽的方法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谁围出的面积最大。
板书: 谁围出的面积最大
14 ÷ 2 = 7
周长(m) 长(m) 宽(m) 面积(m2)
6 1 6
5 2 10
4 3 12
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时,长与宽数据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周长相等时,当长与宽相等即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