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预习提纲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预习提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31 12:04:49

文档简介

《土地的誓言》预习提纲
一、作者作品简介。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江》等。
二、生字生词
怪诞(dàn) 亘古(gèn)默契(qì) 污秽(huì)炽痛(chì)
嗥鸣(háo) 谰语(lán)斑斓(lán)田垄(lǒng) 蚱蜢(zhà měng)
辗(zhǎn)转 辘(lù)辘镐(gǎo)头丰饶(ráo)
炽痛:热烈而深切。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污秽:不干净。不干净的东西。怪诞:奇怪;古怪。亘古:整个古代。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斑斓:灿烂多彩。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章只有两个自然段,请归纳段意。
2、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土地的誓言”?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
课题:《土地的誓言》
柳埠一中 主备人:
【课标与教材分析】
1、《2011语文新课标》指出:七至九年级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初一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量的生字生词。具备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并在阅读中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形成观点的能力。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思维、丰富的活动感知文情、理解文理,从而完成对本课的学习。
2.学生想知道的:由于年龄所限,学生不可能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的经历和体验。在缺少背景的情况下,他们很难体味作者内心的愤怒、悲痛、忧伤和思念。但是学生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只要努力唤起他们的内心情感,在激情澎湃的语言的卷袭下,很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学生能通过查阅字典、为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注音,并初步把握字形,也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4.对学困生的关注: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应加以指导;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及文章的思想内容还需教师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字认词,积累好词好句,品味文中具有激情的语言。
2、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内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文章主题。
3、学习用排比的句式进行写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师生主体与主体间对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内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具有激情的语言, 体味作者内心的愤怒、悲痛、忧伤和思念。
【教学方法】读——悟——赏——拓
【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创新支点】:
课前准备:1、积累字词。
2、查找有关“九?一八”事变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热爱你足下的这片土地吗?那么就请你用最深情的语言来形容它吧!(学生活动:学生用所给句式说话。)
同学们的语言是那样的优美和深情!是啊,当我们面对着如此美丽而广博的土地时,怎能不生发感慨。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深情地讴歌过我们足下这片多情的土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端木蕻良的笔共同去领略我们足下这片黑土地的魅力!(设计意图:激情激趣,让学生带着热情走进文章。)
(串联词:首先我们来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目的性更强,学生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
(串联词:文章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依托,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所给出的微型词典走进文章,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文章。)
三、读一读 知内容
自由快速朗读。(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文章。)(学生活动: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
共读文章,先指名朗读、再教师范读、最后全体齐读。(设计意图: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把读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学生活动:学生边读文章边思考下列问题。)
(串联词:前面两位同学读得都非常棒,连我也禁不住要一试身手了,下面由老师来给大家朗读好不好?)
(串联词:还剩下最后一部分,把读的机会留给大家,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思考:文中描绘了哪些故乡的事物?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
是谁在对土地发出誓言?发出了哪些誓言?
(友情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回答。)
四、悟一悟 探主题
(串联词:文章的内容是为主题服务的,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文章的主题。)
思考: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友情提示:你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思考。)(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让学生掌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主题的学习方法。)
五、品一品 赏特色
(串联词:内容和主题固然重要,但形式也文章的必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来赏析本文的语言。)
思考: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写得精彩?为什么?(友情提示:你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情感的方式等多个角度去分析。)
(学生活动:学生先自主分析,然后合作解疑。)
六、写一写 创佳作
(串联词:通过分析,我们了解了端木蕻良的作品之所以那么富有气势和感染力,是因为他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他能写出那么秀丽的词句,你们能不能?既然如此有自信,那就快点动起你手中的笔吧,我期待着欣赏你笔下绽放的美丽花朵。)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所学自创佳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活动:学生先自己写,然后小组评议,选出优秀作品展示,然后全体同学共评。)
七、想一想 展视野
(串联词:你们的作品写得都那么富有诗意,真让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那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写思乡和爱国之情的诗句吗?)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写思乡或爱国之情的诗句?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积累。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积累意识,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八、提供资源平台:
(设计意图:将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九、教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我们足下这辽阔而富饶的黑土地的神奇,欣赏了端木蕻良匠心独运的作品,了解了那断永不能忘了的辛酸历史,同学们创作了那么多令人称道的作品……如果你还觉得意犹未尽的话,请你动起你的手完成今天的作业 。
十、布置作业 :
B层:1、请你将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积累在积累本上。
A层:2、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一些与“九一八”事件相关的资料,编一份小报,来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设计意图:延伸拓展课内知识,同时加深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板书设计 :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物产 丰饶 思恋家乡
关东沃野
景色 美丽 热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