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
一、基础积累知识。
1.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万仞山(rèn rèng) 满衣裳(shǎng cháng) 襄阳(qiàn xiāng)
2.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字母)
(1)黄沙百战穿金甲( )
A.穿上 B.套上 C.磨破
(2)青春作伴好还乡( )
A.春天 B.青年 C.年轻
(3)南望王师又一年( )
A.南宋朝廷的军队 B.王朝军队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唐代诗人 (作者)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先用“ “写出了自己初闻喜讯的心情,然后用“ ”抒写了自己的狂喜心情,最后借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 ”表达了自己归心似箭的心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 代诗人 。“遗民泪尽胡尘里,”是诗人有感而发,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作业主以学生理解诗句为接入口,考查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运用。
二、能力提升
1.说说你知道的写爱国的诗句。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读了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作业主以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收集诗句,并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三、探究拓展
同学们,学了《从军行》,你一定感受到了边塞战事的场景生活吧!说说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作业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写一写,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述形式。
四、阅读拓展
安史之乱时期的《春望》与《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对比,两首诗都写到了“泪”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设计意图】把课堂上的精彩延续到课后,让学生带着强劲的阅读动力继续阅读安史之乱时期的《春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大量阅读的要求
五、综合实践
同学们,收集描写边塞诗歌,整理后和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作业主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收集、整理资料,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基础运用。
1.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拟定(nǐ) 黯然(àn)
B.革命(gé) 姓彭(pén)
C. 损失(xǔn) 瑞雪(ruì)
D.家眷(jùn) 搞定(gǎo) 7
2.看拼音,写词语。
Zūn zhòng qiān zì duàn liàn tè shū bēn fù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
(2)不知不觉地;没有意识地。( )
4 .选词填空。
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情不自禁
(1)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地喃喃着。
(2)毛主席( )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5.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改为肯定句)
(2)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用加点词写句子)
【设计意图】第三学段的基础过关以句段篇为基本内容。作业主要采用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既考查学生对生字拼读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二、能力提升
1.毛主席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决定?
【设计意图】作业主要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为目标,明确单元教学定位,以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的悲痛感受,以及他最后所做的艰难决定。通过文章细节,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真情实感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三、探究拓展
同学们,学了《青山处处埋忠骨》,请你写一写你心里的毛岸英,毛主席吧。
【设计意图】作业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写一写,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述形式表达对革命工作者的敬佩之情。
四、阅读拓展
欣赏关于描写毛主席的其他篇章。
【设计意图】把课堂上的精彩延续到课后,让学生带着强劲的阅读动力继续阅读关于毛主席其他篇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大量阅读的要求。
五、综合实践
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设计意图】作业主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收集、整理资料,说说感受,与同学交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11军神
一、基础积累
1.一针见血(①xué ②xuè) 4.邮局(①yóu ②yǒu)
2.勉强(①qiǎng ②jiàng) 5.施行(①sī ②shī)
3.惊呆了(①dāi ②ái) 6.刘伯承(①céng ②chéng)
7.读拼音,写词语。
nián línɡ jù jué shī xínɡ zhǎn xīn
( ) ( ) ( ) ( )
8.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两个,写一句话。
一针见血 从容镇定 一声不吭 肃然起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第三学段的基础过关以句段篇为基本内容。作业主要采用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既考查学生对生字拼读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二、能力提升
【A】“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B】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指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 )被抓破了。
1.根据文意,在【B】中的括号内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并用所填词语造句。
2.语段【A】是对人物__________ 的描写。语段【B】是对人物___________的描写。
3.这位“病人”是________________ ,被沃克医生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作业主要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为目标,明确单元教学定位,以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沃克医生的内心感受,感悟刘伯承的顽强的精神。
三、探究拓展
同学们,学了《军神》,请你写一写你心里的军神吧
【设计意图】作业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写一写,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述形式。
四、阅读拓展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殊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1.你从作者对沃克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表现和他忍不住对病人说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病人在手术中的表现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中你学到哪些写人的手法?试按照作者的写法,描写你熟悉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把课堂上的精彩延续到课后,让学生带着强劲的阅读动力继续阅读关于明月其他篇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大量阅读的要求。
五、综合实践
你知道“十大元帅”吗?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简单介绍其中一人的事迹。
【设计意图】作业主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收集、整理资料,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12 清贫
一、基础积累
(一)选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凶恶( )A.善良 B.清白 C.厌恶 D.凶残
2.清贫( )A.富强 B.富裕 C.贫苦 D.朴素
(二)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唯一( )A.wéi B.wěi
2.难看( )A.nàn B.nán
3.传世宝( )A.zhuàn B.chuán
4.炸弹( )A.tán B.dàn
【设计意图】第三学段的基础过关以句段篇为基本内容。作业主要采用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既考查学生对生字拼读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二、能力提升
(一)从文章的第2自然段到第8自然段,用哪个小标题概括最合适?( )
A.智骗国军 B.守住家财 C.一件趣事 D.一点积蓄
(二)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做到了( )。
A.回环反复 B.首尾呼应 C.承上启下 D.层层递进
【设计意图】作业主要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为目标,明确单元教学定位,以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方志敏廉洁奉公一身正气。
探究拓展
读了本文,你最想对方志敏说什么?
【设计意图】作业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写一写,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述形式。
四、阅读拓展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了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金镯( ) 威吓( )
2.选文第一段中“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这句话,敌人有此猜疑的根据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方志敏对此反驳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作用。
(1)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一定对文章的题目“清贫”有了深刻的理解,请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把课堂上的精彩延续到课后,让学生带着强劲的阅读动力继续阅读关于明月其他篇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大量阅读的要求。
五、思维创新大拓展
除了方志敏之外,你还能举出老一辈革命家“清贫”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作业主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收集、整理资料,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