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专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2 11:5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专题练习
1.阅读艾青诗歌中《向太阳》一节“……是的/太阳比一切都美丽/比含露的花朵/比白雪/比蓝的海水/太阳是金红色的圆体/是发光的圆体/是在扩大着的圆体……”结合诗句分析“太阳”这一意象的内涵,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古人云“歌以言志”“文以载道”,历代文人总是在特定背景下,通过诗歌来表达特定的情感。请结合你阅读的《艾青诗选》,以及【链接】的背景资料,分析艾青在下列节选诗歌中所表达的特定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节选自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链接】背景资料:“七七事变”以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而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好河山的国土大片丢失,人民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
3.为布置《艾青诗选》阅读文化墙,同学画了两幅插图,他是根据艾青的哪首诗歌画的呢?请你作出选择,并结合诗文内容说明理由。(任选一幅做)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明星》群星已经退隐 你依然站在那儿 期待着太阳上升 被最初的晨光照射 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盼望》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刈草的孩子》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礁石》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
4.名著阅读。
(摘记1)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摘记2) 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摘记3) 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 (1)选自名著《①___________》,作者②___________。 (2)诗人在三首诗中都运用了③___________这一意象,试选择其中一首分析这一意象的作用:④___________。
5.《艾青诗选》全诗有六大主题。请你联系诗歌内容,说说下面两个篇目的主题是什么。
①《礁石》 ②《太阳的话》
6.请应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diǎn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檐( )头,diǎn( )押
(3)“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4)第②节诗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不错/北方是悲哀的。/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孤单的行人,/上身俯前/用手遮住了脸颊,/在风沙里/困苦地呼吸/一步一步地/挣扎着前进……/几只驴子/——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它们厌倦的脚步/徐缓地踏过/北国的/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河底也已画满了车辙,/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天上,/看不见太阳,/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逃亡到/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扑面的风沙/与入骨的冷气/决不曾使我咒诅;/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片无垠的荒漠/也引起了我的崇敬/——我看见/我们的祖先/带领了羊群/吹着笳笛/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我们踏着的/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里/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这土地是他们所开垦/几千年了/他们曾在这里/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他们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死了/把土地遗留给我们——/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节选自《艾青诗选》)
7.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8.诗人反复三次深情地抒发了“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请分析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10.意象在现代诗的创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你以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为例,结合“土地”意象赏析其情感。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11.栏目组将以“诗文联读”为专题开展阅读活动,请完成《艾青诗选》阅读笔记。
《艾青诗选》阅读笔记
艾青诗歌选读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春) 《河》(一)① 河流呀/你奔跑着又跳跃着/越过莽野又跌下崖壁/从不休息也不畏惧/你要到哪儿去呢/我要到东方去——/那边有辽阔的海洋/有蛮野的波涛/有莫测的危险与深奥/有精疲力竭后的/月夜似的平静 【注释】①河:指延安河。1941年3月初,艾青冲破重重阻碍,由重庆奔赴延安。此诗作于1942年初。 《鱼化石》(节选)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978年)
(1)艾青在《诗论》中说:“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结合《河》一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谈谈你的理解。
(2)艾青诗歌风格随着时代而变化。借助思维导图,结合《煤的对话》和《鱼化石》,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艾青诗歌风格的变化。
12.联系创作背景,分析“礁石”这一形象的多重内涵。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春
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14.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手推车(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诗歌第一部分围绕手推车的_____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呼应;第二部分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迹”进行铺陈,与北国人民的___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2)“手推车”这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深刻的含义?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一切景语皆情语。试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
15.一位同学在进行读书交流时,分享了下面这首诗歌,请你根据所掌握的名著知识和理解补全他的发言稿。
……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难以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太阳》节选)
这首诗写于1937年春天,那时他从监狱中出来不久,正流浪上海滩头。追求光明是①_______(作者)毕生奋斗目标,正如我们所知:土地和②______是他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诗中“滚”这一动词极具表现力,③_______(鉴赏文字,30字左右)。
16.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艾青诗选》体现了这一主题,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是如何体现家国情怀的。要求:举出具体篇目(不少于两首)。100字左右。
17.名著阅读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苹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1)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诗人自己的感受。诗歌为读者勾勒了一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2)关于现代诗,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
A.《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中两个“看”字:前一个“看”字,是引起读者注意,而后一个“看”字,则是一种感叹,分量很重,似乎有斩钉截铁之力。
B.泰戈尔写的“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把“河”比喻为“水杯”,运用“陌生化”处理,使诗歌语言新颖别致。“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把“烟”比喻成“乳液”,也有相同的表达效果。
C.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因此他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中的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
D.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因此现代诗不用押韵,写现代诗就是要将句子整齐划一的分行写出来,就是诗了。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太阳比“花朵”“白雪”“海水”都美丽,是“金红色的”“发光的”“扩大着的”圆体,赞美了太阳的光明、纯洁、美好、博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意思对即可)
2.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积极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赤子之心和深厚的爱国热情等思想情感。
3. 示例1:我选A, 我认为A这幅画是根据艾青的《礁石》画的,画面中间画着青色的礁石,周围翻涌的海浪一层一层拍向礁石,这与诗句“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非常接近。
示例2:我选B,我认为B这幅画是艾青的《盼望》,画面中的人伫立在行船上,面带笑容,巨大的铁锚吊在海面上,或起航或回航,这与诗句中的“海员”的喜悦心情相近,与“起锚”和“抛锚”的动作描写相似。
4. 《艾青诗选》 艾青 土地 《我爱这土地》中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的无尽的苦难。(《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中土地是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的象征;《复活的土地》中土地指腐朽的日子即将结束,新生的、光明的日子即将到来。)“土地”这一意象寄寓着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爱。
5.①《礁石》的主题是对生命的赞美。诗人作此诗,看似咏礁石,实则借咏礁石而咏人抒怀。诗中的“无休止地扑过来”的浪象征着迫害他人的人,“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则象征着伤痕累累却依然挺立的人。诗人借此歌颂了坚强不屈的人民。
②《太阳的话》的主题是对光明的赞美和追求。艾青用紧闭着门户的木板房比喻当时人民生活的闭塞、陈旧、落后,以第一人称代表太阳呼唤国人改变现状,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信念。
6.(1)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2) yán 典
(3)不矛盾。在诗歌中,“我”是被自己的地主父亲送到大堰河手中的,在父母心里,我,是个不祥之人,在他们那,我,没有享受过父母对孩子的宠爱,甚至还有后来“我”回家后,觉得自己是做了父母家的新客了。而在大堰河那,“我”却感受到了父母般的爱,大堰河也将“我”当作亲生的,她做着吃乳儿婚酒的梦,这也表现出“我”对大堰河如对母亲般的爱。(言之有理即可)
(4)写了雪、坟墓、瓦菲、园地、石椅这些意象,这些意象让人感觉很悲伤,也透露出“我”对于大堰河的愧疚。
7.意象: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和耳朵疲乏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林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浑浊的波涛、扑面的风沙等。
特点及作用:诗人选取一系列冷色调的意象,营造了灰暗阴郁、死寂苍凉的氛围,塑造了痛苦疲乏的流民群体形象,刻画出北方的典型特征,传达出自己的悲哀之情。
8.诗人反复强调和渲染,既突出了“悲哀”的现实,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看到伤痕累累的祖国时深沉的悲哀和痛苦之情;而反复抒写的“爱”又让读者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给人以力量。
9.是忧郁的。很多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对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描绘中,渗透了诗人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是能给人以力量,诗人在诗歌中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10.示例:艾青以“土地”为意象,将面对祖国处在深重的黑暗时,内心的忧愁困苦融入其中,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表现的是他对下层人民困苦的悲悯,对祖国命运的忧伤,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强的信念。
11.(1)《河》这首诗中描绘“河”奔腾不息的场景,诗人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40年代初,艾青由国统区奔赴解放区延安,他在抗日烽火中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创作了大量革命题材的诗歌。他的诗歌能够紧密结合现实、富于战斗精神,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同时开了一代诗风,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
(2)《煤的对话》创作于1937年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采用对话形式,一问一答,平易朴实,却深沉地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表达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前期作品以诅咒黑暗,讴歌光明为主,深沉、激越、奔放,追求散文美。《鱼化石》是艾青在文革后写的一首哲理诗,诗歌追求音乐性,出现了格律化倾向,句式整齐,注重押韵。与《煤的对话》相比,诗情深沉,诗意警策。通过对鱼化石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字里行间蕴含哲理。
12.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拍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形象;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13.“强烈的反差”指作者平静的问话与煤炽热如火的回答之间的一冷一热的反差,这样写,用“我”的冷静反衬煤的热烈,使煤的自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14.(1) 尖音 悲哀
(2)手推车体现出抗战时期我国北方人民贫穷困苦的生活状况,蕴含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和对广大农民生存状况的深切同情。
(3)本诗中的景物描写体现了鲜明的感彩,如背景描写“枯干了的河底”“阴暗的天空”“寒冷的寂静”“冰雪凝冻的日子”“广阔与荒漠”等词句给人阴冷、压抑的感受,令人深切体会到北方农村的荒凉贫困,蕴含着诗人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15. 艾青 太阳 示例一:强调了太阳升起、光明到来时那种“若火轮旋于沙丘之上”的惊人速度和力量。
示例二:“太阳”是从历史的远处滚来,不管这漫长的历史多么黑暗,又多么艰难,“太阳”以它不可阻挡的气势、光亮亮地滚来了,诗人在这里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
示例三:“太阳”是巨大的,且光芒万丈,“太阳向我滚来”表现出一种恢宏气势。“太阳”滚动,太阳是主动的,也就是说历史是主动的,“太阳”滚动到现在,才使“我”和万物获得了再生的机会。(言之成理即可)
16.示例:《艾青诗选》体现了家国情怀,如《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现了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如《北方》中“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这些文字表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表现了在敌军铁骑的践踏下奋奋一息的民众,也能表现艾青的忧国忧民之情,突出了他深挚的家国情怀以及对国家前途和百姓命运的担忧。
17.(1) 明艳 和谐 清新
(2)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