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题练习
1.阅读《儒林外史》,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下面是关于《儒林外史》一书内容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吴敬梓将自己的才华、情感和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贯注于本书的创作之中,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理想的探索与追求。
B.小说既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也描写了一群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小说描绘了一幅士林“群丑图”,其中比较典型的人物有周进、范进、严贡生等,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明了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
D.本书以冷峻的白描描绘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如“范进中举”一回,笔法细腻,充满辛辣的讽刺意味。
(2)《儒林外史》“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请结合你的阅读,完成下表。
人物 描写 探究发现
① ①垂泪道:“这样说我就不留了。老伯的寿器是我备下的,如今用不着,是不好带去了,另拿几十两银子合具寿器。衣服、被褥是做停当的,与老伯带去。”娄太爷道:“这棺木衣服,我受你的。你不要又拿银子给我家儿子孙子。……你的品行、文章,是当今第一人,你生的个小儿子,尤其不同,将来好好教训他成个正经人物。但是你不会当家,不会相与朋友,这家业是断然保不住的了!” ②
严贡生 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立刻好了。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那掌舵驾长害馋痨,左手把著舵,右手拈来,一片片的送进嘴里来,严贡生只装不看见。 ③
2.《儒林外史》的第五十五回中作者主要写了四位“奇人”,他们分别是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请你选择其中两位,说说他们有什么“奇才”?
3.《儒林外史》中还有一个作者塑造的理想人物杜少卿,读完这部小说,你喜欢杜少卿吗?为什么?
4.以下是《儒林外史》的片段学习单,请完成后面的题目。
自此,A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1)选文中的A是 _____(填人名),他临死时念念不忘的是 _____(填情节)。
(2)选文里赵氏前面好几个人猜测A“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都不对,这样写对刻画A的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阅读《儒林外史》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蒋刑房等他说完了,慢慢提起来,说:“潘三哥在监里,前日再三和我说,听见尊驾回来了,意思要会一会,叙叙苦情。不知先生你意下如何 ”匡超人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数钱一卖的莱,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蒋刑房道:“这本城的官并不是你先生做着,你只算去看看朋友,有甚么赏罚不明 ”匡超人道:“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因是知已面前不妨。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 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站。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到不值甚么。两人见他说得如此,大约没得辩他,吃完酒,各自散讫。蒋刑房自到监里回复潘三去了。
5.请给选段加个小标题。
6.从文本对匡超人的刻画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7.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说着,汤相公走了进来,作揖坐下,说了一会闲话,便说道:“表叔那房子,我因这半年没有钱用,是我拆卖了。”虞博士道:“怪不得你。今年没有生意,家里也要吃用,没奈何卖了,又老远的路来告诉我做嗄?”汤相公道:“我拆了房子,就没处住,所以来同表叔商量,借些银子去当几间屋住。”虞博士又点头道:“是了,你卖了就没处住。我这里恰好还有三四十两银子,明日与你拿去典几间屋住也好。”汤相公就不言语了。杜少卿吃完了酒,告别了去。
那两人还坐着,虞博士进来陪他。伊昭问道:“老师与杜少卿是甚么的相与?”虞博士道:“他是我们世交,是个极有才情的。”伊昭道:“门生也不好说,南京人都知道他本来是个有钱的人,而今弄穷了,在南京躲着,专好扯谎骗钱。他最没有品行!”虞博士道:“他有甚么没品行?”伊昭道:“他时常同乃眷上酒馆吃酒,所以人都笑他。”虞博士道:“这正是他风流文雅处,俗人怎么得知!”储信道:“这也罢了;倒是老师下次有甚么有钱的诗文,不要寻他做。他是个不应考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好也有限,恐怕坏了老师的名。我们这监里有多少考的起来的朋友,老师托他们做,又不要钱,又好。”虞博士正色道:“这倒不然。他的才名,是人人知道的,做出来的诗文,人无有不服。每常人在我这里托他做诗,我还沾他的光。就如今日这银子是一百两,我还留下二十两给我表侄。”两人不言语了,辞别出去。
(节选自《儒林外史》)
(1)下列有关虞博士的四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答应给汤相公银子去典屋住 ②主祭泰伯祠
③补南京国子监博士 ④救助落水的庄农人家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2)吴敬梓 320 周年诞辰之际,某校文学社刊物开设“《儒林外史》‘真儒’ 风采”栏目,请结合原著,完成下表。
“真儒”推荐表
推荐任务 推荐理由
1 虞博士 他中进士后如实上报年龄,为遭污蔑的杜少卿辩解,可见他是光明磊落、仗义执言的真儒。
2
说明:推荐的人物不得重复。
8.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目录和节选语段,完成各题。
目录(节选)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甲】
(匡超人)幸得那晚不曾睡下,本钱还带在身边,依旧杀猪、磨豆腐过日子,晚间点灯念文……知县听罢惨然,吩咐道:“……现今考试在即,叫他报名来应考。如果文章会做,我提拔他。”
【乙】
潘三(向李四)道:“你只教他把五百两银子兑出来,封在当铺里,另外拿三十两银子给我做盘费,我总包他一个秀才。若不进学,五百两一丝不动。”潘三送了李四出去,回来向匡超人说道:“二相公,这个事用的着你了。”
(1)【甲】文选自上述目录中的第几回?
(2)【乙】文中“这个事”指的是什么?
9.吴敬梓320周年诞辰之际,某校文学社刊物开设“《儒林外史》真儒风采”栏目,请结合原著,仿照示例,再推荐一个“真儒”人物。说明:推荐的人物不得重复。
示例:我推荐虞博士,他中进士后如实上报年龄,为遭污蔑的杜少卿辩解,可见他是光明磊落、仗义执言的真儒。
我推荐
10.阅读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几天后,消息送到门上:“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王妻听见,哭得死去活来,王玉辉走到床前说:“你这老人家真正是个呆子!三女儿他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他怎的?他这死的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因仰天大笑:“死的好!死的好!”大笑着,走出房门去了。
【乙】王玉辉老人家不能走旱路,上船从严州、西湖这一路走。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
《儒林外史》中迂腐儒生周进的哭,范进的笑,王玉辉的笑而后哭,都极具讽刺意味。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王玉辉“笑”与“哭”的原因及各自作用。
11.名著阅读。
马二先生着实恻然,说道:“你且不要伤心。你尊讳尊字是甚么?”那少年收泪道:“晚生叫匡迥,号超人。还不曾请问先生仙乡贵姓。”
匡超人因何事伤心?马二先生又是怎么帮助他的?
12.阅读《儒林外史》的片段,完成题目。
①鲍文卿道:“兄弟,不是这样说。像这衣服、靴子,不是我们行事的人可以穿得的。你穿这样衣裳,叫那读书的人穿甚么?”钱麻子道:“而今事,那是二十年前的讲究了!……若遇同席有几个学里酸子,我眼角里还不曾看见他哩!”鲍文卿道:“兄弟,你说这样不安本分的话,岂但来生还做戏子,连变驴变马都是该的!”
②鲍文卿笑道:“我若是欢喜银子,当年在安东县曾赏过我五百两银子,我不敢受。自己知道是个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肯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况且他若有理,断不肯拿出几百两银子来寻人情。若是准了这一边的情,就要叫那边受屈,岂不丧了阴德?依我的意思,不但我不敢管,连二位老爹也不必管他。自古道,公门里好修行,你们服侍太老爷,凡事不可坏了太老爷清名,也要各人保着自己的身家性命。”
小说中的鲍文卿从事什么职业?阅读选文,简要评价这个人物。
13.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这段文字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在刻画严监生时主要从动作、________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充分揭示了严监生________的本性。
(2)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没有一下子就让赵氏来说?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严家家人掇了一个食盒来,又提了一瓶酒,桌上放下。揭开盒盖,九个盘子,都是鸡、鸭、糟鱼、火腿之类。严贡生请二位老先生上席,斟酒奉过来,说道……“汤父母为人廉静慈祥,真乃一县之福!”张静斋道:“是。敝世叔也还有些善政么?”严贡生道:“老先生,人生万事都是个缘法,真个勉强不来的。……次日,小弟到衙门去谒见,老父母方才下学回来,诸事忙作一团,却连忙丢了,叫请小弟进去,换了两遍茶,就像相与过几十年的一般。”张乡绅道:“总因你先生为人有品望,所以敝世叔相敬,近来自然时时请教。”严贡生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容易不大喜会客,却也凡事心照。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问他可曾定过亲事,着实关切!”范举人道:“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严贡生道:“岂敢,岂敢!”又道:“我这高要是广东出名县分,一岁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又拿手在桌上画着,低声说道:“像汤父母这个做法,不过八千金。前任潘父母做的时节,实有万金。他还有些枝叶,还用着我们几个要紧的人。”说着,恐怕有人听见,把头别转来望着门外。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走了进来,望着他道:“老爷,家里请你回去。”严贡生道:“回去做什么?”小厮道:“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小厮道:“他说猪是他的。”严贡生道:“我知道了。你先去罢,我就来。”那小厮又不肯去。张、范二位道:“既然府上有事,老先生竟请回罢!”严贡生道:“二位老先生有所不知,这口猪原是舍下的。”才说得一句,听见锣响,一齐立起身来说道:“回衙了。”
(摘自《儒林外史》)
14.选段中小厮进来报告,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15.请根据画线的语句,谈谈你的阅读体会。
16.请结合选文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17.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具体描写了四位“奇人”:在寺院里安身的季遐年,卖纸火筒的王太,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请任选两位简要概括他们分别有什么奇本领?
18.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这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①____的著作,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塑造了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丑图”,既有因中举“喜极而疯”的②_____,也有因点着两茎灯草恐费了油而“伸着两根指头难以咽气”的③_____。
(2)有人说,“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请结合下列回目中相关情节,分析匡超人发迹前后的行为变化。
相关回目: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1)B
(2)示例:①杜少卿
②从杜少卿与娄太爷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杜少卿待人真诚、仗义疏财,他给娄太爷抓药治病,早晚不是自己亲自去,就是让妻子送人参汤给娄太爷喝,尽心尽力;对待求他要钱的人也是有求必应,没有封建等级和尊卑观念,品行高洁。
③严贡生故意将剩下的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在掌舵的偷吃云片糕时装作看不见,都是为了赖掉船钱,本段将他的工于算计、小气悭吝刻画的生动形象,与后面他强占兄弟财产的凶狠表现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不仁不义的读书人形象。
2.季遐年写得一笔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盖宽画得一幅好画,荆元弹得一手好琴。
3.喜欢。因为他淡泊功名,傲视权贵,慷慨仗义,乐善好施,尊重妇女,讲求平等,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
不喜欢:他不善识人,他的慷慨仗义和倾囊相助会给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机。不会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财产随意挥霍,最后背井离乡,生活穷困。(喜欢与否,有理有据即可)
4.(1) 严监生 油灯里点了两茎灯草,费油
(2)前边的人所猜测的内容,为赵氏的话作铺垫,可以起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充分揭示了严监生吝啬的本性,使他成为文学画廊中一个不朽的形象。
5.匡超人巧拒蒋刑房
6.他是一个忘恩负义、虚伪狡诈的人。
7.(1)D
(2)示例一:杜少卿。杜少卿不应征辟,不惧旁人异样的目光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可见他是淡泊名利、蔑视礼法的真儒。
示例二:庄绍光。庄绍光不与太保为伍,义救卢信侯,辞爵还家,可见他是正义善良、淡泊名利的真儒。
8.(1)第十六回
(2)匡超人替金东崖的儿子考秀才(或匡超人替考)
9.我推荐杜少卿。他厌恶乡里那些虚张声势的腐儒,称他们“未见得好似奴才”;皇帝征辟,他装病拒绝出仕。由此可见他豪放狂傲、傲岸不羁的真性情,堪称真儒。(推荐语要有事迹和评价,要能够体现该人物的真才学,真性情。《儒林外史》中的真儒有“王冕、庄绍光、迟衡山、杜少卿……”学生可根据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推荐。)
10.“笑”是因为女儿殉夫,成全了名节。一个“笑”字表明王玉辉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面目可憎。“哭”是因为看见了少年穿白的妇人,想起女儿,内心悲伤。一个“哭”字表明王玉辉人性未全泯失,内心深处仍然顾念亲情。
11.匡超人得知父亲有病,想回家探望,无奈没钱回乡。马二先生资助他十两银子,让他回去做些生意,请医生给他父亲治病。
12.小说中鲍文卿是崔按察(负责上参失职官员)门下的一个戏子。他清正廉洁、身虽贫贱却操守不移,是个知大义不贪财的君子。
13.(1) 神态 吝啬
(2)前边的人所猜测的内容,为赵氏的话作铺垫,可以起到更好的小说艺术效果
14.严贡生先以高价强卖刚出生的小猪给王小二,后因猪错走到严家被关,王家讨要不得,反遭毒打。
15.画线句子表现出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阿谀奉承、虚伪贪婪、官官相护的本性。严贡生为讨好张静斋而刻意奉上九个盘子,赞扬汤知县“廉静慈祥”“凡事心照”;原本老实忠厚的范进也圆滑褒扬汤知县和严氏之子。整个士林考取功名是为聚敛钱财,飞黄腾达。这是道德沦丧、社会风气恶俗的真实写照。
16.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出“常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其蕴含的意义。例如严贡生正在范进和张静斋面前吹嘘:“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犹未了,一个小厮进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通过言行的不一,揭示严贡生欺诈无赖的行径。
17.季遐年写得一手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盖宽画得一幅好画,荆元弹得一手好琴。
18.(1) 吴敬梓 范进 严监生(或严致和)
(2)匡超人原本是一个勤劳,忠厚的农家子弟,侍候病中的父亲极尽孝心;后来和杭州的一帮“名士”交往,他学会了吹牛撒谎,欺世盗名;最终变成了一个醉心名利、忘恩负义的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顾家中发妻和女儿、隐瞒实情,停妻再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