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中图版 7-5黄土高原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中图版 7-5黄土高原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10 23:2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黄土高原
海拔1000~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太行山脉
乌鞘岭
古长城
秦 岭
东起
西到
北起
南至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①位置
范围:
主要经过了四个省
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黄土成因
“水成说”
“风水雨相说”
是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流水作用为主,其中包括冰水沉积作用、冲积作用,洪积作用和坡积作用以及海相、湖相沉积等不同的认识。
是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黄土是经过风、水双重选择的沉积物作用为主
风成说
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黄土粉尘搬运、堆积示意图
根据上图理解“风成说“的基本理论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开阔,是良好的耕作区,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huánɡ)土(tǔ)塬(yuán)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墚。
黄(huánɡ)土(tǔ)墚(liánɡ)
墚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黄(huánɡ)土(tǔ)峁(mǎo)
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黄(huánɡ)土(tǔ)川(chuān)
黄土高原特色民居
黄土高原地形的最基本特征。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最严重的问题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原因
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水土流失
降水特征:
土质特征
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遇水后变泥浆
干燥的黄土
水土流失
土质
植被特征
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裸露的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粗放经营的坡地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
①开发历史久
②人口增长快
③不断开荒种地
④过度放牧
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
为什么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
水土流失危害
土地贫瘠
旱涝灾害频繁
严重制约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治理
关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措施:植草种树、修建梯田、建淤地坝
课堂练习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造成黄土高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退耕还林还草 B.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 黄土土质疏松 D. 降水集中,多暴雨
2. 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B
C
小流域治理
治坡:
治沟:
黄土高原矿产资源资源

乌金三角
运输:原煤:铁路运输(火车)
其他形式:煤气、电力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3. 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
A. Ⅰ组 B. Ⅱ组 C. Ⅲ组 D. Ⅳ组
4.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 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 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 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B
B
课堂练习
5. 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分别为中国28个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A省是    ,B     山脉
(2)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3)读云贵高原图,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适合在云贵高原发展的经济部门有    (至少2点)。
(4)两大高原都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原因是:地表条件不同: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而黄土高原     。相同点:气候方面:   人为方面:    。
陕西省
太行山
煤炭
窑洞
采矿业、旅游业、水电业
黄土广布,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都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
采矿修路、过度垦殖、滥砍滥伐等破坏地表
课堂练习
5. 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中对我国某地形区有一段描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玛,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表形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2)该地形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其中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_ 。
(3)该地形区所在地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输出地,主要能源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中我国第二大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此河段初冬初春季节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农耕区向牧区过渡
煤炭
“地上河”
凌汛
(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位置
范围
黄土
板书设计
水土流失
黄土的成因
地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