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3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34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1 10:0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他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猜猜他是誰?
明太祖 朱元璋
明朝的统治
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
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
材料: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结合书本66页及材料,思考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
①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财
②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③爆发农民大起义
1.背景
一、明朝的建立
2.明朝建立的概况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368年
朱元璋 (明太祖)
应天府(南京)
年号:
洪武
高筑墙,广积粮, 缓称王。
统一策略:
1421年,明成祖迁都到北京。










历史上,还有哪些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目的:
“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疆域如此辽阔,地方行省权力过大,我该如何有效统治呢?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明太祖的烦恼(1)
(1)在地方:(政治上)
①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散权力;
②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3.措施:
按察使司
(司法)
都指挥使司
(军务)
中央
布政使司
(民政财政)
行省权力分散,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元朝灭亡是由于“君弱臣强”,最近还有人反映丞相意图谋反,朕寝食难安啊
明太祖的烦恼(2)
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一》
(2)在中央:
① (政治上)废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皇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部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君主专制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明朝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更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皇明祖训》
目的: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抄P68材料研读)
材料:“据统计,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3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明代政治史》
利:(1)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
(2)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1)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
(2)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抄P69课后活动1)
(2)在中央:
②(军事上)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皇帝
前军
都督府
后军
都督府
左军
都督府
右军
都督府
中军
都督府
兵部
只有统兵权
只有发兵权
材料:“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拆分权力+互相牵制)
问题思考: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抄P67右下角问题思考)
那些大臣们表面上毕恭毕敬,但他们在朝堂之外都 在干什么?会不会结党营私?
明太祖的烦恼(3)
“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锦衣卫
直接指挥
不受法律约束
官员
皇帝
百姓
监视
侍卫
锦衣卫印
、刑侦
(3)设立特务机构
①明太祖为了监视官民,设立锦衣卫;
②明成祖设立东厂。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影视剧中东厂人物形象
东厂腰牌
“厂卫”
目的:监视臣民。
职能: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那些读书人如果自以为是,思想上生出大逆不道的想法怎么办?
明太祖的烦恼(4)
(4) 思想文化: 明朝科举考试——“八股取士”
①考试范围:
②答题标准:
③文 体:
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八股文
每篇开始以两句点破题意
然后承接破题而进行阐发
即开始议论
意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
每股有两股必须用排比对偶句而且要为文章的破题论点服
万历年间赵秉忠状元卷
假如你是明朝的考官,你认为以下哪一位参加明朝科举考试,将脱颖而出?
甲:喜欢标新立异,观点独道,想象丰富,构思精妙
乙:擅于采百家之言,引用名人警句。
丙:富有才情,尤其是写诗词歌赋。
丁:记忆力强,能够一字不漏按照
《四书集注》上的观点答题。
思考:如何评价八股取士(抄P69右上角)
材料三:
材料一:“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万新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 中国 占百分比
汉代 45(件) 28 62﹪
隋唐 45(件) 32 71﹪
宋元 67(件) 38 57﹪
明清 472(件) 19 4﹪
①使考试更加考试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②培养皇帝旨意的顺从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
③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知识回顾:科举制度发展史
隋朝创立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明朝僵化
宋朝发展
唐朝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唐玄宗将诗赋作为重要考试内容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八股取士
知识小总结:强化皇权的措施:
措施
地方
中央
特务机关
思想文化
①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② 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
① (政治)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
②(军事)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① 明太祖设锦衣卫
② 明成祖设东厂
实行“八股取士”
1.农业
材料:明代初年在籍人口数为6600余万,明末达到1亿以上,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增至4.1亿。
——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
明代引进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三、经济的发展
玉米
花生
番茄
辣椒
甘薯
(红薯)
马铃薯
(1)纺织业:
2.手工业
①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②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明青地蕃莲印花布
明水蓝印金杂花绫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2)制瓷业:
2.手工业
明朝青花瓷。
左后:永乐青花龙纹扁壶,右前:永乐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大维德基金会藏品
明代万历年间的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
南都繁会图卷(南京)
皇都积胜图(北京)
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3.商业
②出现著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和安微的微商。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
徽商,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兴盛于明中叶以后,历时四百多年,清末民初,渐趋衰落。
农业
手 工 业 棉纺织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制瓷中心——景德镇,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北京、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商帮
知识小总结:明朝的经济发展概况
明朝强化皇权
政治
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
设“厂卫”特务机构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军事
设五军都督府
思想
八股取士
政局稳定
经济发展
课堂小结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统治
崛起布衣
统一方夏
强化皇权
制度周详
明朝建立的背景
明朝建立的概况
明朝的疆域
全面改革官制
改革改革科举:
中央
地方
特务
八股取士
政局稳定
经济发展
农业
商业
手工业
课堂小结
废丞相和中书省
设五军都督府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设锦衣卫、东厂
1.朱元璋是一位比较勤政的皇帝。他即使“味爽临朝,日晏忘食”还是招架不了,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废丞相 B.设立“三司” C.设军机处 D.设“厂卫”
2.“(自洪武十三年)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通过此材料可以了解明朝( )
A.改革地方官制 B.增设厂卫机构
C.加强专制统治 D.实行文化专制
A
C
课堂检测
3.我国的科举制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开始有殿试和武举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试题类型繁多
4.“明洪武初,改南宁路为南宁府,今南宁为府治所,隶属广西布政使司。”材料中“布政使司”的设置与明朝哪一改革措施有关( )
A实行郡县制 B.建立刺史制度
C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D.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