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会“实验—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探究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通过合作、交流、分析、归纳、表述等形式对透镜成像规律有较好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体验探究乐趣,产生成功喜悦。
【学习重点】: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习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要点】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处时,成倒 立、等 大的?????? 像;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之间时,成倒 立、放 大的?????? 像;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之外时,成?? ?、缩 小的?????? 像;
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以内时,成正 立、?? ??的 虚 像。
【课前准备】:本节上的实验器材已备
1、像的性质是指像的 、 、 。
2、能被人看见,但 的像叫虚像。
3、实像是 ,它是由实际
4、物距概念: ;字母符号是
5、像距概念: ;字母符号是
【学习过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1.引入:改变凸透镜到书的距离,对字像变化的发现
??? 2.提出问题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 3.实验设计(师生双边活动)
(1)所选器材????????????? ?????????? ???????????????。
(2)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 cm
(3)实验收集什么样的证据:
备注:
???? 4.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数据等(分小组合作完成)
?活动1、活动1.探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像和倒立放大像的规律
f = _____cm
像的性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比较u与f、2f的大小关系
比较v与f、2f的大小关系
倒立、缩小的像
①
②
交流发现:成这种像的有何规律?
像的性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比较u与f、2f的大小关系
比较v与f、2f的大小关系
倒立、放大的像
①
②
交流发现:成这种像的有何规律?
活动2、猜测:什么情况下光屏上可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实验验证:
像的性质
焦距f/cm
物距u/cm
像距v/cm
比较u与f、2f
的大小关系
比较v与f、2f
的大小关系
倒立、等大的像
发现:
活动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你能在光屏上找到像吗?若不能,请移去光屏,用眼睛通过透镜观看烛焰,你能看到像吗?它是怎样的呢?
实验发现:
①当物距 焦距,成 、 、虚像。
②怎样观察到虚像?
③虚像在物体的 面(填“前”“后”),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 侧(填同或异)
5.小结与交流:
(1)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成学案的学习要点)
(2)同学们还有哪些什么新发现?
【课堂总结】
反馈练习:
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像距的关系:
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
1.物体放在距透镜20厘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_的像,像距的范围是______。
2.若把物体放在12厘米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像,像距的范围是______。
3.若将物体放在距透镜6厘米的地方,__(能∕不能)在光屏上成接到像。那么能成一个_____、____、_____像。
二.利用像的变化规律判断像的大小变化及细节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分别将蜡烛放在a、b、c、d、e、f、g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
1.当蜡烛放在( )点,在光屏上出现最小的像。
2.当蜡烛放在( )点,光屏上看不到像,但从透镜另一侧可看到烛焰正立的放大的像。
3.当蜡烛放在( )点,光屏上看不到像,在透镜另一侧也看不到像。
4.当蜡烛放在( )点,光屏上成一个最大的像。
5.当蜡烛放在( )点,光屏上出现的像离透镜最远。
6.当把蜡烛由a点向b点移动时,像的大小( ),像距( )
课件19张PPT。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组
1、当凸透镜距书本较近时,
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书本上字
是怎样的?
2、适当增加凸透镜与书本间的距离,这时候看到的字又怎样呢?
3、再增加凸透镜与书本间的距离,这时候看到的字又是怎样呢?做一做提出问题 凸透镜既能成正立的像,也能成倒立的像.那么,凸透镜成各种不同的像时,究竟有什么样的规律呢?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不同像时,透镜与物体的距离有很大的关系。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
1.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像距(v):像 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S2=50.0cmS1=33.0cmS3=74.3cmu=?v =?50.0-33.0=17.0cm74.3-50.0=24.3cm信息快递实像与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屏上的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得不到的像
实验时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便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使烛焰自左向右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凸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友情提醒 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 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f=____cm 当我们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的地方,这时烛焰的像在哪儿呢?
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内又会怎样呢?f=____cm倒立、等大实像f=____cm正立、放大虚像不能成像f<v<2fv=2fv>2f缩小倒立实像放大等大实像实像虚像倒立倒立正立放大试试看!你能从中发现凸透镜成像的其他规律吗?1、物体靠近透镜时,像 透镜,像
物体远离透镜时,像 透镜,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缩小)2、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成 像,
在一倍焦距外成 像。(一倍焦距分虚实)3、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 的像,
在二倍焦距内成 的像。(二倍焦距分大小)4、物体所成实像都是 的,
所成虚像都是 的。(实倒虚正)远离靠近虚实缩小放大倒立正立在实验的过程中你有其他的问题和发现吗?变大缩小1.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1)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的地方,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_、___、____像;像距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的地方,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_、___、___像;像距范围为______________.
(3)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0㎝的地方,光屏上___像,但仍能得到一个____、___、__像; 例题讲评:倒立 放大 实 倒立 缩小 实正立 放大 虚不成大于40cm大于20cm小于40cmF2Fabcdef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轴上有a b c d e f 五个点要使物体能在光屏上成像应将物体放在___
要使物体成虚像应将物体放在_____
要使物体成放大的像应将物体放在_____
要使物体成缩小的像应将物体放在_____
放在____点,物体不能成像
放在____点,物体成等大的像
放在____点,物体所成的像最小
放在____点,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最大牛刀小试小结想一想我们今天实验有哪些收获呢?谢谢!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泰兴市济川中学 张足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2)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实验演示发光的灯泡距凸透镜不同距离时灯泡在墙上的像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引发学生猜想,什么原因导致灯泡的像的性质发生改变?
导语一 既然大家认为导致灯泡的像的性质发生改变的原因与物体和透镜的距离有关,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题。
(板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互动突破: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猜一猜】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时有哪些规律?
【议一议】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
【准备知识】
⑴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⑵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⑶所用透镜f=10cm.
【组装实验装置】
在光具座上(或水平桌面上)自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并调节三者中心大致在主光轴上,以便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成像探究】
使烛焰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⑴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1 = v1 =
u2 = v2=
⑶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1 = v1=
u2= v2=
⑵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1 = v1 =
⑷当通过透镜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
【小结归纳】(板书)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实像或虚像
u>2f
2f>v>f
缩小
倒立
实像
u=2f
v=2f
等大
倒立
实像
2f>u>f
v>2f
放大
倒立
实像
u=f
/
不能成像
u/
放大
正立
虚像
【讨论交流】二倍焦距处和一倍焦距处分别是什么像的分界点?
【小结归纳】(板书)
1、二倍焦距处(即2f点):是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2、一倍焦距处(即焦点):是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的分界点。
三、小结归纳: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不同像的分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