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生物《第一章 第一节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件(共7套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第一章 第一节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件(共7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3-31 16:25:39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君可晓酒来处?探根求源酵母菌。
课题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重点和难点: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造出果酒和果醋。
2、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一、基础知识1 .发酵: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分类据氧气需求情况据发酵生成产物2.酒精发酵的参与者——酵母菌形态结构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真核生物,细胞大小为1~30um,呈圆形、椭圆形等。
生殖方式: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有丝分裂)。
菌落特征: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其表面湿润、呈白色或粉红色。
自然分布:酵母菌分布在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中,如水果等。
代谢类型属于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出芽生殖过程:
母体-→芽体→新个体有丝分裂 (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3.果酒的制作原理:附:详细过程后无氧酵解,产生酒精先有氧增殖(1/3空间提供有氧环境,通过出芽生殖,产生大量菌体)(2)果酒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气条件?时间:10-12天
温度: 18-25℃
空气:缺氧
pH值:4.0~5.8为最适pH值,在最低pH=2.5,最高pH=8.0时尚能生存,但生长极其缓慢而且容易死亡。(3)菌种来源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4.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1)实验室制作果酒、果醋的基本装置是什么?排气口、充气口、出料口各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幻灯片
(3)如果进行大规模生产果酒、果醋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幻灯片
5.果醋的制作原理(1)果醋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果醋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气等条件?时间:7-8天
温度: 30-35℃
空气:充足的氧(2)关于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菌 名:又称醋酸杆菌是一类能使糖类和酒精氧化成醋酸等产物的短杆细菌
形态结构:单细胞,原核生物
代谢类型:异养需氧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主要分布:酸性环境二、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1、实验流程示意图:制作果酒的原料是鲜果(如葡萄,苹果等)。
制作葡萄酒时,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除去枝梗,从而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损坏,增加被杂菌感染的机会。(1)制作果酒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酒,取材时你认为应先冲洗还是先除去枝梗?(2)制作果醋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醋应先如何处理鲜葡萄? 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可以直接购买,或用选择培养基培养
与制作葡萄酒处理方法一致: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主要来源于哪里?醋酸菌主要来源于葡萄浆果和酿造设备 1、(2010·北京理综)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2、(2010·江苏生物)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3、(2010 ·海南理综)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 ,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__和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叶子。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
(4 )榨汁后装入发酵瓶。
(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发酵。
( 6 )简易装置2-4天排气一次(拧松瓶盖)
( 7 ) 10天后,取样检验(果酒生成)。
( 8 )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30-35℃条件下发酵,适时充气(果醋生成)。2.果酒果醋生产的实验过程:3.果酒果醋制作的检验检测:(1)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2)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视觉观察:①逐渐出现红色(果皮中的色素溶解于其中)
②出现气泡:CO2
③出现白色菌膜:反映酵母菌的数量
嗅味和品尝
显微镜观察
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观察菌膜的形成
嗅味和品尝
比较发酵前后的PH值
显微镜观察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 在 ,时间控制在 d,并注意适时通过 充气。4.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70%酒精1/318-25 ℃10-12从出料口取样7-8充气口思考讨论P4旁栏思考题
回答下列问题:30-35 ℃(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
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三、课题成果评价 1.生产果醋用的乳酸菌等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 )   A.都是异养生物 B.仅在有水条件下繁殖   C.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 D.生存温度都超过80℃ 课堂反馈2、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 )  
A.营养物质的消耗 B.微生物呼出的CO2 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 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
3.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 ℃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4.在制作果酒时如果一直往发酵罐中通入充足的氧气,会发生何种现象?( )
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
B酵母菌大量繁殖,长生较多酒精
C酵母菌大量繁殖,不产生酒精
D酵母菌数目较少,不长生酒精5.下列微生物属于严格厌氧的是:( )
酵母菌
B. 醋酸杆菌
C. 乳酸菌
D. 曲霉6.酵母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主要的生殖方式为( )
A出芽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卵式生殖7.在酿酒的过程中,温度对酒精的发酵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应把发酵温度控制在( )
A 0-10 ℃
B 25-35 ℃
C 18-25℃
D 40℃以上8.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我们要检测试验是否成功,通常用重铬酸钾来检测酒精的有无,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是( )
A蓝色
B砖红色
C灰绿色
D深紫并带金属光泽9、某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葡萄酒(如图)(2)此后再将瓶盖拧紧,目的是(3)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原因是(4)分析此发酵装置不足之处(1)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
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为什么?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CO2,瓶盖拧松放出CO2 防止进入O2,继续进行酒精发酵制造有氧条件,进行醋酸发酵易被杂菌污染方程式为:呼吸作用详细过程第一步:葡萄糖酵解:(细胞质基质中)
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合成2ATP)第二步:丙酮酸脱羧:(线粒体中)
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合成2ATP)第三步:水的生成:(线粒体中)
24[H]+6O2-→12H2O+能量(合成34ATP)酵母菌和大部分植细胞:产酒精 (细胞质基质中)
2丙酮酸+4[H]-→2C2H5OH+ 2CO2乳酸菌和动物细胞:产乳酸 (细胞质基质中)
2丙酮酸+4[H]-→C3H6O3(乳酸)有氧且有线粒体无氧或无线粒体酶酶酶酶酶课件23张PPT。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基础知识1.发酵: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据氧气需求情况据发酵生成产物(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先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再利用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在厌氧和微酸性条件下,转变成酒精。 一、基础知识2.果酒的制作原理制作果酒的原料是鲜果(如葡萄,苹果等)。
制作葡萄酒时,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除去枝梗,从而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损坏,增加被杂菌感染的机会。 一、基础知识(2)制作果酒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酒,取材时你认为应先冲洗还是先除去枝梗?(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2.果酒的制作原理(3)酒精发酵的参与者
——酵母菌同化作用类型:
异化作用类型:
适宜发酵温度:
分类:
生殖(主要方式):异养型兼性厌氧型18-25℃出芽生殖真菌(真核生物) 一、基础知识2.果酒的制作原理来源: 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适当接种食品发酵的酵母菌。
(4)发酵需要适宜的条件:1)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
2)喜欢葡萄汁等含糖量高的果汁。培养酵母菌一般用麦芽汁。
3)生活在偏酸环境中。PH:4.0~5.8为最适。最低2.5、最高8.0。氧气、糖源充足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糖源不足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C2H5OH+O2 → 2CH3CHO+2H2O2CH3CHO+O2 → 2CH3COOH3.果醋的制作原理(2)醋酸发酵参与者——醋酸菌同化作用类型:
异化作用类型:
适宜发酵温度:
生殖方式:
分类:
来源:异养型需氧型30-35℃原核生物分裂生殖 一、基础知识3.果醋的制作原理① 果酒发酵不是严格厌氧,少量的醋酸菌存留
②不是严格无菌,通入的空气中有醋酸菌
③后期人工接种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出料口排气口充气口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发酵装置实验设计果酒果醋生产流程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挑选水果鉴定鉴定1. 对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再用浓度为75%的酒精擦拭;晾干待用;如果要快速可以使用吹风机吹干;2. 取新鲜成熟葡萄2.5Kg,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清洗后一定要晾干,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操作提示3. 将适量干酵母放入发酵瓶,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连皮一同装入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装入发酵瓶中,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盖好瓶盖。4.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严格控制温度在18~25 ℃(注意: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10~12d左右。2、实验材料、用具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冲洗次数不宜太多,去除枝梗.榨汁装入发酵瓶。3、实验过程3)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发酵。
4)简易装置2-4天排气一次。(拧松瓶盖)5)10天后,取样检验。(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6)取果酒的上清液,加入醋酸菌,然后移至30-35℃条件下发酵,适时充气以制备葡萄醋。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左右,可通过 ____________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并注意适时通过 充气。4.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70%酒精1/318-25 ℃10-12从出料口取样30-35 ℃7-8充气口思考讨论P4旁栏思考题
回答下列问题:(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
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三、课题成果评价课堂反馈2.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 )   A.营养物质的消耗 B.微生物呼出的CO2 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 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 C1、生产果醋用的醋酸菌等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 )   A.都是异养生物 B.仅在有水条件下繁殖   C.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 D.生存温度都超过80℃B3、在酿酒和酿醋的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各种微生物,在上述两程中所涉及到的生物在结构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
A、前者有细胞结构,后者没有细胞结构
B、前者没有细胞结构,后者有细胞结构
C、前者有成形细胞核,后者没有成形细胞核
D、前者没有成形细胞核,后者有成形细胞核C5、某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葡萄酒(如图)(2)此后再将瓶盖拧紧,目的是(3)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原因是(4)分析此发酵装置不足之处(1)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
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为什么?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CO2,瓶盖拧松放出CO2 防止进入O2,继续进行酒精发酵制造有氧条件,进行醋酸发酵易被杂菌污染方程式为:课件17张PPT。实验8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果酒制作的原理酵母菌是种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①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   环境。
(有氧、缺氧、酸性、碱性)缺氧、酸性25~30℃ 1、挑选葡萄、冲洗〖思考1〗挑选成熟而完好的紫葡萄先用水冲洗(洗去浮尘)(但冲洗次数不能太多)原因是 。 〖思考2〗葡萄用水冲洗后,在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的目的是 。 〖思考3〗挑选葡萄时通常是先用清水冲洗再去枝梗的原因是 。 〖思考4〗此实验中用具如发酵瓶、烧杯等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檫拭的目的是 。 防止葡萄破损葡萄汁流失及杂菌污染消毒防止杂菌污染防止葡萄破损葡萄汁流失及杂菌污染消毒,防止杂菌污染(二)果酒制作的过程2.榨汁(制匀浆)
葡萄洗净→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min→冲洗后榨成浆状
3.制备酵母悬液(活化酵母菌)
适量干酵母(每2.5kg葡萄约1g干酵母)加少量温水(小于40℃)在烧杯内调成糊状。为使其迅速发生作用,可加极少量蔗糖,混匀放置片刻,出现气泡即可。
4.混合密封
葡萄浆放入发酵瓶中,装量不超过2/3,然后加入酵母悬液,搅拌均匀.加上一个软木塞,塞内插入弯曲玻璃管.5.发酵
发酵瓶放在25~30℃条件下2~3天,当停止出现气泡,表示发酵完毕.若温度偏低,则时间相对延长;若温度高于30度,需要降温,否则口味不佳
6.过滤保存
用两层纱布滤去葡萄皮和籽,将获得的滤液分装到1~2L的细口瓶中,加盖密封,静置。待沉淀后,上清夜即为葡萄酒。(可保存1~2年)〖思考5〗步骤2中加入少量蔗糖的目的是 。 更多底物,可加速反应,使观察更直观〖思考6〗不加酵母菌也能产生发酵发生自然发酵菌种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思考8〗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装入发酵瓶中,但是注入的果汁量不能超过发酵瓶总体积的 原因是 .2/3①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增殖;②酵母菌代谢都会产生气体,如果装满,则液体将外溢;〖思考7〗葡萄等水果上常有天然的野生酵母菌,为什么还要接种酵母菌 .加入酵母菌可使酒精发酵占优势,否则许多杂菌生长影响质量〖思考10〗图12发酵瓶塞的孔中插一装着水的弯曲的玻璃管的作用是 .可防止氧气进入;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酵母菌代谢产生的气体可以从装水的玻璃管中出去,减小瓶中的压力。所以若为密闭的装置必须定期的打开瓶塞放气,防止发酵瓶爆炸。〖思考9〗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此实验中的葡萄汁不需煮沸处理),其目的是消灭发酵液中的杂菌排出 CO2便于 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防止空气中杂菌感染制酒时关闭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
原理:在酸性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 。酒精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验。重铬酸钾灰绿色方法:(填表,注意对照原则)2mL3滴3滴3滴3滴灰绿色橙色- 结果分析与评价 (三)果醋制作的原理在醋酸菌的作用下,酒首先被氧化成乙醛,进而被氧化成乙酸。 醋酸菌是种好氧细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的敏感。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OC。a、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其反应式:
b、若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反应式: 1.装置连接如图.甲内装入800ml酒-水,铝箔盖住上口;乙瓶为发酵瓶,内填锯末至八分满;下口各插入一直角玻璃管(发酵液出口)和另一直角玻璃管(内塞脱脂棉,用以过滤空气,另一端升至锯末之上)2.醋酸发酵(1)适量醋化醋杆菌的培养物或醋曲悬液加入200ml酒-水混合物中混匀,PH调至7.0后倒入乙瓶,使锯末均匀湿透.(四)果醋制作的原理(2)将水族箱通气泵的出气管与乙瓶上塞棉花的玻璃管相连,通气.(3)发酵48h,检测PH,若明显酸性,则进入下一步.(4)调节甲到乙的流量为每5分钟1滴;乙到丙也同样速度.(5)每天检测PH,等到流出液PH不再减少,或甲瓶液体全部流入乙瓶时,停止实验.酵母菌醋酸菌无氧有氧酒精酒味酸味有气泡和泡沫无气泡和泡沫应用练习下图表示制造啤酒的过程方法。据图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把原料放入沸水中混合的原因是

(2)在混合物中加入糖的理由是:

(3)在混合物冷却后才把酵母加进去,是
因为 ;
假如冷却时不慎使温度骤降到0℃,当温度
逐渐回升到25℃时,酵母是否还具有活性?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除去原料中O2 和杂菌糖是啤酒酵母发酵的原料、使反应更迅速 防止酵母死亡,并达到酶适宜的温度 有(4)说出酵母菌细胞所进行的生化反应过程的名称并用反应式叙述这一整个过程。
(5)酵母比水更稠浓,但在化学反应中它会上升到混合物的顶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啤酒要至少搁置21天才可以过滤装瓶,请说出一种理由。使酵母菌充分发酵,有利于混合物中杂质沉淀;进一步降低啤酒中的含糖量;增加啤酒中的CO2含量等。课后题1.为什么要向发酵瓶中通入空气?2.为什么空气要用棉花过滤?3.你所得到的丙瓶中的液体是否就是市售的白醋,为什么?醋酸发酵为需氧发酵可防止微生物进入不是,市售白醋除含有醋酸外还有丰富的不挥发性酸、糖、酯、醇等物质,这些多为酵母所产生。课件29张PPT。 主要内容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酶的研究与应用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3.制作果酒和果醋远古人类发现,吃剩的米粥数日后变成
了醇香可口的饮料—人类最早发明的酒二、课题背景知识甲古文中的酒文字 <<周礼>>中的“五齐”、“三酒”
  <<周礼·天官> >中记载:“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酒正掌酒之政令, 以式法授酒材,……,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沉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反映秦汉以前各种礼仪制度的<<礼记>>作于西汉。其中记载了至今仍被认为是酿酒技术精华的一段话:“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
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
陶器必良, 火齐必得 。兼用六物,
大酋监之,毋有差忒”<<礼记>>中的“六必”在酒的制作中,依种类分大体上可有白酒、果酒、啤酒和黄酒四类。
制作方法各不相同,但相同部分是它们都是由酵母完成的。酵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已知有几百种之多,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微生物。如面包制作、酒精制造、药用酵母片、酿酒等。
三、基础知识分析1.酿酒酵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属子囊菌纲、内孢霉目、酵母菌属,细胞卵圆形,每一子囊有孢子1-4个,光面圆形。在厌氧条件下,将双糖或单糖进行糖酵解,并进行乙醇发酵,产生乙醇。2.工业生产果酒和醋
将葡萄榨汁
18-25℃
厌氧发酵产生乙醇
过滤后
贮存在橡木桶中(低温酒窖“陈化”)左:葡萄酒窖;中:啤酒酒窖;右:白酒酒窖 3.干红与干白干是葡萄酒中的糖分要在一定的水平之下(低于4g/升),几乎全部被降解发酵,甜葡萄酒(每升总糖50g以上)。
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可以是由红色葡萄制作的,但白葡萄酒在葡萄榨汁时,不使皮和子中的色素出来,因此得白葡萄酒,而红葡萄酒是将皮和子部分捣碎,有了红色素而得红葡萄酒,糖变酒的机理直到19世纪才搞清
首先是巴斯德证明,糖变酒是微生物的发酵作用。4..制酒和制醋的原理其全部生物化学过程,直到1940年德国的Embden,Meyerhof和Parnas发现的糖酵解过程,因此糖酵解也叫E-M- P途径,在这一途径中1个葡萄糖可转变成2个丙酮酸 。
人和动物体内没有丙酮酸脱羧酶,因此,人体的丙酮酸不能转变与乙醛,也不能再还原成乙醇.
酵母有糖酵途径,也有丙酮酸脱羧酶,将丙酮酸转变成乙醛,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乙醇,制酒是厌氧发酵完成的,但糖酵解是不需氧的过程,有氧也可进行。
C6H12O6 +6O2 CO2+6H2O
C6H12O6 2CH3CH2OH+2CO2厌氧制酒
乙醇转变成乙酸的氧化过程是由醋杆菌完成的,这一过程是需氧过程。
C2H5OH+O2 CH3COOH+H2O有氧制醋 四、试验案例建议安排在9月或10月进行:
正值收获季节,葡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
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
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一)时间安排(二)发酵装置(三)试验步骤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叶子。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
4.榨汁后装入发酵瓶。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发酵。
6.简易装置2-4天排气一次。(拧松瓶盖)
7.10天后,取样检验。8.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30-35℃条件下发酵,适时充气。
本模块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试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
教学建议1.确定各课题的学分数
2.从实际出发选择课题
3.“学”围绕“做”
4.自学为主,指导为辅
5.确定有效地评价体系注意事项⑴认清操作的目的和原理
⑵详细设计试验,合理安排时间
⑶了解操作对象和工具的性质,多次练习
操作的要领,熟能生巧
⑷熟悉操作的顺序
⑸观察和分析操作的效果,做好实验记录
⑹杜绝操作中的安全事故
自由讨论时间课件24张PPT。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课题1 果酒和果醋制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君若问酒何处来
此功当属酵母菌 (1)果酒的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 (2)其形态、结构及菌落? (3)其代谢类型及其呼吸过程的反应式如何? (4)其适宜温度是多少? (5)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葡萄酒呈红色? (6)什么叫发酵?发酵等同于无氧呼吸吗?酵母菌有何实际应用?(一)果酒的制作思考以下问题: (1)醋酸菌的形态?细胞结构? (2)醋酸菌有哪些方面的实际应用? (3)醋酸菌的代谢类型? (4)果醋的制作原理?(二)果醋的制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
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实验操作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清洗?3、榨汁
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发酵装置如下防止榨汁机、发酵瓶带菌引起发酵液污染70%酒精消毒充气口排气口出料口1/3的空间5、注意事项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大约1/3的空间 (如图右图所示),并封闭充气口。(为什么?) 塑料瓶中不能装满葡萄液汁,应留一定空间,有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形成种群优势。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要严格密闭,
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酵母菌 冲洗榨汁酒精发酵(二)果酒实验的流程示意图?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醋实验的流程示意图?酵母菌醋酸菌20℃左右30~35℃无氧有氧酒精应用练习下图表示制造啤酒的过程图:
(1)把原料放入沸水中混合的原因是 。
(2)在混合物中加入糖的理由是: 。
(3)在混合物冷却后才把酵母加进去,是因为 ;
假如冷却时不慎使温度骤降到0℃,当温度逐渐回升到25℃时,酵母是否还具有活性?
。原因是_____。除去原料中O2 糖是啤酒酵母发酵的原料 防止酵母死亡有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但没有变性失活有(4)说出酵母菌细胞所进行的生化反应过程的名称并用反应式叙述这一整个过程。
(5)酵母比水更稠浓,但在化学反应中它会上升到混合物的顶部,原因是___________。
酒精发酵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酶酵母菌细胞内产生的CO2,增大了本身在液体中的浮力,使其上升
(6)为什么啤酒要至少搁置21天才可以过滤装瓶,请说出一种理由。使酵母菌充分发酵,有利于混合物中杂质沉淀;
进一步降低啤酒中的含糖量;
增加啤酒中的CO2含量等。课件25张PPT。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3.了解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1、果酒的制作原理
(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式。
(2)制作果酒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酒,取材时你认为应先冲洗还是先除去枝梗?
(3)制作葡萄酒的酵母菌主要来源于哪里?其它杂菌会不会引起发酵液的污染?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4)果酒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温度、空气条件?
(5)关于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1、果酒的制作原理
(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式。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1、果酒的制作原理
(2)制作果酒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酒,取材时你认为应先冲洗还是先除去枝梗?
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 制作果酒的原料是鲜果。制作葡萄酒时,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除去枝梗,从而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损坏,增加被杂菌感染的机会。1、果酒的制作原理
(3)制作葡萄酒的酵母菌主要来源于哪里?其它杂菌会不会引起发酵液的污染?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 制作葡萄酒的酵母菌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杂菌不会引起发酵液的污染,因为首先,葡萄在榨汁前要清洗;其次,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每次排气时只要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1、果酒的制作原理
(4)果酒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气
条件?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时间:10-12天
温度: 18-25℃
空气:缺氧1、果酒的制作原理
(5)关于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同化作用类型:自养、异养
异化作用类型:需氧、厌氧、兼性厌氧型
主要分布:土壤、空气、河流
结构:单细胞、多细胞
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
生殖(主要方式):出芽生殖2、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醋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式。
(2)制作果醋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醋应先如何处理鲜葡萄?为什么要加入果胶酶?
(3)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主要来源于哪里?
(4)果醋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气等条件?
(5)关于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2、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醋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式。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2、果醋的制作原理
(2)制作果醋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醋应先如何处理鲜葡萄?为什么要加入果胶酶?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 将葡萄洗净、榨汁,并加入一些果胶酶
使细胞壁溶解,获取更多的果汁。
2、果醋的制作原理
(3)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主要来源于哪里?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 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可以直接购买,或用选择培养基培养2、果醋的制作原理
(4)果醋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气等条件?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时间:7-8天
温度: 30-35℃
空气:充足的氧2、果醋的制作原理
(5)关于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一、基础知识分析思考同化作用类型:自养、异养
异化作用类型:需氧、厌氧、兼性厌氧型
主要分布:酸性环境
结构:单细胞、多细胞
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
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二、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1)实验室制作果酒、果醋的基本装置是什么?排气口、冲气口、出料口各有什么作用?思考二、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2)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思考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二、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3)如果进行大规模生产果酒、果醋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思考大规模生产果酒、果醋时,需要解决全面考虑,如:
a: 原料的来源和选择
b: 菌种的培养
c: 发酵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
d: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
e: 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沉淀、消毒包装、保存,风味色泽等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详细过程 (方案)(一)阅读教材操作提示:
思考用葡萄制作果酒的基本过程,写出详细方案。
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详细过程思考简述果酒、果醋制作的基本过程。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叶子。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
4.榨汁后装入发酵瓶。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发酵。
6.简易装置2-4天排气一次。(拧松瓶盖)7.10天后,取样检验。8.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30-35℃条件下发酵,适时充气。
四、结果分析评价思考(1)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过程中,发酵液分别有哪些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发酵后多少天?你能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吗?
由于发酵作用,糖分大部分转变为CO2和乙醇。CO2 排出越来越旺盛,使发酵液沸腾,CO2从排气口排出,在发酵10天后,现象最明显。发酵过程产热,会使发酵液温度上升,但酒精发酵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5-30 ℃;发酵过程中,色素及其他成分逐渐溶解于发酵液中。
(2)如何鉴别是酵母菌作用的结果。 设置对照组,将葡萄汁进行高压灭菌,分别装入1和2号发酵瓶中,1号加入酵母菌,2号不加。比较发酵结果。四、结果分析评价 思考(3)如何检验果酒、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
嗅味和品尝、显微镜观察、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
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比较发酵前后的PH值显微镜观察葡萄酒色泽鲜艳、爽口、柔和、有浓郁的果实香味;果醋具有琥珀色或棕红色,具有特有的果香,酸味柔和,稍有甜味,不涩。 在酒的制作中,依种类分大体上可有白酒、果酒、啤酒和黄酒四类。
制作方法各不相同,但相同部分是它们都是由酵母完成的。
酵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已知有几百种之多,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微生物。如面包制作、酒精制造、药用酵母片、酿酒等。
酒的种类 “干”是葡萄酒中的糖分要在一定的水平之下(低于4g/升),几乎全部被降解发酵,甜葡萄酒(每升总糖50g以上)。
干红与干白 都可以是由红色葡萄制作的,但白葡萄酒在葡萄榨汁时,不使皮和子中的色素出来,因此得白葡萄酒,而红葡萄酒是将皮和子部分捣碎,有了红色素而得红葡萄酒,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课件34张PPT。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凉州词 唐朝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果酒果醋在酿造过程中,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被很好地保存,大大提高了原醋液的营养价值。实验表明,果醋中的醋酸、乳酸、氨基酸甘油和醛类化合物,对人的皮肤有柔和的刺激作用,能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
以苹果、葡萄、山楂等为原料生产的果酒果醋饮料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也同时满足了现代都市女性保健、美容的需求。?
喝果醋有益健康? 冬季易燥,人们常用室内熏醋的方法预防流感。食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果醋饮料是养生保健的时尚产品,它特有的养颜抗衰、调节血压、杀菌抗癌、解酒保肝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经常喝醋饮料,可以驻颜美容、减肥消食、护肝健胃、软化血管,这正好迎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与通常食醋相比,由水果酿制的果醋不但保持了水果特有的果香,而且酸度适中口感更容易接受。它既是饮料,又具有醋的药效,是一种全新的保健饮品。?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中有关醋能强身健体的记载有700余处。现代医学和食品专家证明:果醋中有丰富的有机酸,有软化植物纤维和促进糖代谢的功效。它能溶解动物食品中的骨质,促进钙、鳞吸收,并能使肌肉中的“疲劳物质”化解;醋还能调节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帮助消化,它对改善少儿偏食厌食亦有疗效。? 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3.了解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1、果酒的制作原理
(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式。
(2)制作果酒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酒,取材时你认为应先冲洗还是先除去枝梗?
(3)制作葡萄酒的酵母菌主要来源于哪里?其它杂菌会不会引起发酵液的污染?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4)果酒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温度、空气条件?
(5)关于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一、基础知识分析1、果酒的制作原理
(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式。1、果酒的制作原理
(2)制作果酒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酒,取材时你认为应先冲洗还是先除去枝梗?
一、基础知识分析 制作果酒的原料是鲜果。制作葡萄酒时,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除去枝梗,从而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损坏,增加被杂菌感染的机会。1、果酒的制作原理
(3)制作葡萄酒的酵母菌主要来源于哪里?其它杂菌会不会引起发酵液的污染?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制作葡萄酒的酵母菌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杂菌不会引起发酵液的污染,因为首先,葡萄在榨汁前要清洗;其次,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每次排气时只要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1、果酒的制作原理
(4)果酒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气条件?思考时间:10-12天
温度: 18-25℃
空气:缺氧厌氧制酒 1、果酒的制作原理
(5)关于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同化作用类型:异养
异化作用类型:兼性厌氧型
主要分布:土壤
结构:单细胞
分类:真核生物
生殖(主要方式):出芽生殖2、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醋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式。
(2)制作果醋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醋应先如何处理鲜葡萄?为什么要加入果胶酶?
(3)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主要来源于哪里?
(4)果醋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气等条件?
(5)关于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一、基础知识分析2、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醋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式。2、果醋的制作原理
(2)制作果醋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醋应先如何处理鲜葡萄?为什么要加入果胶酶? 将葡萄洗净、蒸煮、榨汁,并加入一些果胶酶
使细胞壁溶解,获取更多的果汁。
2、果醋的制作原理
(3)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主要来源于哪里? 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可以直接购买,或用选择培养基培养2、果醋的制作原理
(4)果醋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气等条件?时间:7-8天
温度: 30-35℃
空气:充足的氧有氧制醋 2、果醋的制作原理
(5)关于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同化作用类型:异养
异化作用类型:需氧
主要分布:酸性环境
结构:单细胞
分类:原核生物
生殖:分裂生殖二、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1)实验室制作果酒、果醋的基本装置是什么?排气口、冲气口、出料口各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3)如果进行大规模生产果酒、果醋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探究(1)实验室制作果酒、果醋的基本装置是什么?排气口、冲气口、出料口各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思考(3)如果进行大规模生产果酒、果醋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大规模生产果酒、果醋时,需要解决全面考虑,如:
a: 原料的来源和选择
b: 菌种的培养
c: 发酵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
d: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
e: 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沉淀、消毒包装、保存,风味色泽等左:葡萄酒窖;中:啤酒酒窖;右:白酒酒窖 大规模生产果酒的发酵和保存三、了解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1)简述果酒、果醋制作的基本过程。
(2)如何检验果酒、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1)简述果酒、果醋制作的基本过程。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叶子。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
4.榨汁后装入发酵瓶。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发酵。
6.简易装置2-4天排气一次。(拧松瓶盖)7.10天后,取样检验。8.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30-35℃条件下发酵,适时充气。
(2)如何检验果酒、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
嗅味和品尝、显微镜观察、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
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比较发酵前后的PH值显微镜观察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 ℃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2.在制作果酒时如果一直往发酵罐中通入充足的氧气,会发生何种现象?()
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
B酵母菌大量繁殖,长生较多酒精
C酵母菌大量繁殖,不产生酒精
D酵母菌数目较少,不长生酒精3.下列微生物属于严格厌氧的是:( )
酵母菌
B. 醋酸杆菌
C. 乳酸菌
D. 曲霉4.酵母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主要的生殖方式为( )
A出芽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卵式生殖
5.在酿酒的过程中,温度对酒精的发酵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应把发酵温度控制在( )
A 0-10 ℃
B 25-35 ℃
C 18-25℃
D 40℃以上6.在酿酒和酿醋的过程中都要涉及各种微生物,在上述两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微生物在结构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A前者有细胞结构,后者没有细胞结构
B前者没有细胞结构,后者有细胞结构
C前者有成形的细胞核,后者没有成形细胞核
D 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后者有成形细胞核7.在制造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A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
B 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C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自养厌氧型
D 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8.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我们要检测试验是否成功,通常用重铬酸钾来检测酒精的有无,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是( )
A蓝色
B砖红色
C灰绿色
D深紫并带金属光泽 在酒的制作中,依种类分大体上可有白酒、果酒、啤酒和黄酒四类。
制作方法各不相同,但相同部分是它们都是由酵母完成的。
酵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已知有几百种之多,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微生物。如面包制作、酒精制造、药用酵母片、酿酒等。
酒的种类 “干”是葡萄酒中的糖分要在一定的水平之下(低于4g/升),几乎全部被降解发酵,甜葡萄酒(每升总糖50g以上)。
干红与干白 都可以是由红色葡萄制作的,但白葡萄酒在葡萄榨汁时,不使皮和子中的色素出来,因此得白葡萄酒,而红葡萄酒是将皮和子部分捣碎,有了红色素而得红葡萄酒,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思考 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过程中,发酵液分别有哪些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发酵后多少天?你能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吗?
葡萄酒制作图片学习知识动手实践收获美酒体会乐趣美味美妙享受生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