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高一地理(湘教版)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自1953年以来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下图示意我国七次人口普查中人口年龄
结构状况。据此完成1~3题。
比重(%)
14岁及以下 15-64岁■65岁及以上
100
80
60
40
20
0
1953
1961
1982
19902000
20102020(年)
1.图示信息显示,我国
A.人口数量增长快
B.人口年龄结构较合理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
2.现阶段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生育成本较高
B.消费需求增加
C.家庭规模变大
D.社会负担加重
高一地理(湘教版)试题第1页(共8页)
3.针对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利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大量迁入劳动人口
B.实施鼓励生育政策
C.平衡人口性别比例
D.降低人口退体年龄
我国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地区称为南疆,这里地域辽阔,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20世纪80年代后期,南疆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但受自然条件制约,环境承载力较低。
下图示意南疆主要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4~6题。
绿洲一公路
织博斯腾湖
沙漠一铁路
库鲁克
塔格山
沼泽。城镇
罗布泊
塔里木盆地
山
080千米
昆仑山
4.影响南疆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资源
5.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人口迁入南疆的原因是
A.资源的开发需要
B.良好的教育条件
C.适宜的气侯条件
D.高额的工资薪酬
6.利于提高南疆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是
A.发展灌溉农业
B.加大工业投人
C.改善生态环境
D.开发矿产资源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
主要有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市政与交通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生态功能区等。
这些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据
此完成7~9题。
题②
③
酒绿地
未利用土地
主千道
一般道路
P
河流
高一地理(湘教版)试题第2页(共8页)秘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评考试试题
地理(湘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C 【解析】读图可知,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10%,人口老龄化严重。
2. D 【解析】读图可知,人口老龄化严重,消费需求降低,家庭规模变小,社会负担加重;图中不能反映生育成本的
高低。
3. B 【解析】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为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实施了鼓励生育的政策;我国人口总数大,大量迁入劳
动人口不符合国情;完善社会福利系统,降低退休年龄与人口发展无关。
4. C 【解析】南疆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源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5. A 【解析】南疆矿产资源丰富,20世纪 80年代后期,随着资源开发,带来大量劳动力的迁入;南疆气候干旱,教育
水平不高;南疆科技水平低,工资水平虽比内地同行业高,但与高技术行业相比,工资不高。
6. C 【解析】南疆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改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环境承载力;发展灌溉农业、加
大工业投入、资源开发都可能带来生态环境破坏,降低环境承载力。
7. C 【解析】读图可知,①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和交通沿线,占地小,为商业区;②功能区占地广,为居住区;③功能
区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为工业区。
8. B 【解析】据上题可知,②功能区占地广,为居住区。
9. B 【解析】据上题可知,③功能区为工业区,分布于城市外缘是为了保护城市环境。
10. C 【解析】四合院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多大风;夏季温暖湿润;平原面积较大,地势较高;河流较少。
11. B 【解析】四合院封闭独立,不同的房间居住家庭里不同身份的人,体现了上尊下卑的传统观念。
12. A 【解析】四合院结构由有围墙变为没有围墙,体现了由封闭保守走向开放包容;建筑仍然中规中矩,由等级
森严趋向自由开放,传承了传统文化。
13. B 【解析】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新加坡城市水平最高,说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
14. C 【解析】读图可知,泰国城市化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为滞后城市化。
15. D 【解析】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城市化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为虚假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不能容纳过多
的人口,导致城市失业率高。
16. B 【解析】据材料可知,黑色农业的原料是餐厨垃圾和农作物废料。
17. C 【解析】黑色农业是生态循环农业领域的新秀,农业技术的发展,为该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18. B 【解析】黑色农业的原料是餐厨垃圾和农作物废料,发展黑色农业可以减少污染。
19. B 【解析】读图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品种度,商品率高,市场
适应性强。
20. D 【解析】读图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中农产品有花卉、牛肉、乳酪等,适宜布局在城市郊区,靠近市场的地方。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4分)
(1)人口分布不均;南部人口密集,北部人口稀疏,西部和东北部人口密度最小;主要分布在中部盆地地区;城市
人口密度大,其他地区人口密度小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中部盆地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度大;西部吕梁山
区、东北部太行山区地形崎岖,水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每点3分,共6分)
(3)晋城市煤炭资源丰富,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吸引大量劳动力人口;交通便捷;辖区面积较小,人口密度大
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高一地理(湘教版)试题答案 第1页(共2页)
22.(14分)
(1)(2分)
地租(元/平方米)
6000
5000 商业
4000
3000 住宅
2000
1000 工业
0 1 2 3 4 5 6 7 8 与市中心的距离(千米)
(2)共性:随与市中心距离增加,各类用地付租能力逐渐下降。(2分)
差异:各类用地付租能力下降程度不同;商业用地付租能力下降最快,住宅次之,工业最慢。(每点2分,共4分)
(3)市中心到距市中心1.5千米的范围为商业区,在此地段,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最强;距市中心 1.5千米到距市中
心 3.3千米为住宅区,在此地段,住宅用地付租能力最强;距市中心 3.3千米到距市中心 8千米为工业区,在
此地段,工业用地付租能力最强。(每点2分,共6分)
23.(16分)
(1)城镇人口增多,乡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
二产业产值比重波动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每点2分,共6分)
(2)有利影响:减轻了乡村资源环境压力;促进了乡村和城市的联系;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等。(每点 2分,任
答两点得4分)
不利影响:造成了人才流失;导致土地荒芜;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象严重。(每点2分,任答一点得2分)
(3)同意,快速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造成破坏,如,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等;城市人口增加导致城
市居住环境恶化,如,交通堵塞、房价居高不下、建筑用地紧张等问题。(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或不同意,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地区文化进步、科技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可改善
城乡的居住环境,推动服务业发展。(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4.(16分)
(1)气候湿热,雨热同期;地形多为山地丘陵,耕地分散且地块狭小,便于管理;水源充足等。(每点2分,共6分)
(2)稻田为鱼和鸭的生长提供了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饵料;鱼和鸭的觅食为稻田清除了虫害和杂草,减少了农药
和除草剂的使用;鱼和鸭的来回游动,搅动了土壤,帮助稻田松了土;鱼和鸭的粪便又是水稻优质的有机肥,
保养和育肥了地力;该模式可最大程度提高农田利用率,集约化程度高,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每点 2分,任
答三点得6分)
(3)稻田的选择、稻种的选择、水产品种和鸭品种的选择、田间管理、辅助设施建设、病虫害防治等。(每点 2分,
任答两点得4分)
(主观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高一地理(湘教版)试题答案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