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1 18:17:37

文档简介

了贵族仪
15.右图为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画中云端上温柔的圣母身着绿色斗篷和红色上衣,
怀中抱着可爱的婴儿。该作品
A.是对宗教信仰的讽刺和批判
B.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C.对天主教会进行猛烈地批判
D.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
16.马丁·路德曾回忆自己以前在修道院里使用一切办法真诚地祷告,甚至夜里丢掉毛
毯睡觉。他后来说:“如果我再继续下去,我可能会死于守夜、祷告、读经等。”马丁·
路德的经历说明
A.宗教改革难以推行
B.天主教会禁锢了人性
C.新教思想广泛传播
D.教徒人身安全无保障
17.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坚持“日心说”的布鲁
诺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鲜花广场,通过天文观测证实该学说的伽利略被判处终身监
科贸易之
禁。这反映了
A.自然科学与宗教信仰的截然对立B.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进
动。这说
C.启蒙运动对自然科学的大力推动,D.自然科学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
18.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
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君主立宪政体的完善
易时才使
C.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D.无产阶级运动的高涨
19.19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采用贷款和补贴的办法资助私人工业的同时,还主动承担
了修筑铁路、电讯和电话线路、码头、船坞等项目。这表明当时日本
A.大力发展国有经济
B.政府主导经济发展
架上堆满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施文明开化政策
品。据此
20.据记载,18世纪末英国制针的流程包括大约18项操作,平均每人每天产针4800枚。
如果工人没有经过职业技能培训,连1枚针也造不出来。据此可知
A.英国制针业实现机械化
B.工业革命减少了产业链环节
C.工人技能决定工业水平
D.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分工细化
高一历史试题第4页(共8页)
21.19世纪后半期,更多的先进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面是资助基
二、
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技术创新。这表明当时
26.
A.科学理论研究蓬勃兴起
B.工匠技术退出历史舞台
C.企业探索新的管理形式
D.企业主动参与技术创新
22.19世纪的欧洲,产业工人经常庆祝“主的星期一”,待在家里延长他们每周日的休
息。他们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或赌博。这说明工业革命
A.缓和了社会各阶级矛盾
B.使工人的收入水平提高
C.改变了工人的生活方式
D.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23.下表中的历史史实,可用于阐释
1824年
欧文在美国建立“新和谐社会”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洲爆发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848年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71年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A.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逐渐走向联合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
C.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
D.欧美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日益高涨
24.1867年2月,巴黎3000名铜器工人举行罢工。国际工人协会号召英国工人给予经
济援助,英国许多工联组织慷慨地向法国工人提供贷款和捐款,使罢工得以坚持下
去并取得胜利。这表明国际工人协会
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
B.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
C.直接领导了欧洲的工人运动
D.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25.对“巴黎公社”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有人认为它是社会
主义的早期实验,有人认为它是当代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的光辉起始里程碑。
这一事例可以说明
A.研究视角左右历史评价
B.历史材料的来源决定历史结论
C.时代不同导致观点差异
D.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历史解释
高一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秘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评考试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D 【解析】本题通过壁画呈现的内容,考查克鲁马努人最重要的生存方式是狩猎。
2. C 【解析】本题通过古埃及的壁画,考查古埃及农业的发展。
3. A 【解析】本题通过伯利克里的规定,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民主的特点。
4. C 【解析】本题通过希伯来人影响基督教与希伯来人受到迦南人与古巴比伦人的影响,考查文化交流推动人类
文明的发展。
5. D 【解析】本题通过古代波斯帝国修筑道路,考查道路修筑的目的是维护帝国统治。
6. A 【解析】本题通过中世纪封君封臣制的内容,考查该制度带有契约色彩。
7. D 【解析】本题通过阿拉伯市场货物来源广泛,考查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8. C 【解析】本题通过查士丁尼的作为,考查他强化君主专制的目的。
9. B 【解析】本题通过非洲文明的史实,考查古代非洲文明的主题。
10. C 【解析】本题通过玛雅文明的壁画,考查壁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11. D 【解析】本题通过新航路开辟的示意图,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12. D 【解析】本题通过呈现亨利王子开辟新航路的动机,考查葡萄牙早期航海活动的特点。
13. C 【解析】本题通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社会的价格革命,考查引起价格革命的原因。
14. A 【解析】本题通过16世纪的世界市场,考查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空前加强。
15. D 【解析】本题通过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考查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16. B 【解析】本题通过马丁·路德的经历,考查天主教会禁锢人欲。
17. B 【解析】本题通过科学与神学斗争的史实,考查近代科学发展的艰难。
18. A 【解析】本题通过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选民人数增加,考查推动英国民主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深
入发展。
19. B 【解析】本题通过19世纪70年日本的明治维新时经济发展的史实,考查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20. D 【解析】本题通过18世纪末英国制针业的发展,考查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分工细化。
21. D 【解析】本题通过19世纪企业主积极参与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考查企业主动参与技术创新。
22. C 【解析】本题通过19世纪,英国工人生活变化的史实,考查工业革命改变了工人的生活方式。
23. B 【解析】本题通过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到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考查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的诞生与实践。
24. A 【解析】本题通过国际工人协会号召英国工人支援法国的工人罢工,考查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
25. D 【解析】本题通过对“巴黎公社”有不同的描述,考查对同一个历史事件有不同的历史解释。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第1页(共2页)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8分)
(1)表 1:在 14、15世纪欧洲贵金属逐渐减少,引发了寻金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原因;图 1:基督教向外传
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思想动因;图2:造船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开辟创造条件。(6分)
(2)西方殖民者通过殖民掠夺获得大量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了野蛮的殖民屠杀、
掠夺,破坏了美洲原有的经济,造成美洲人口大量减少;为了补充美洲劳动力的短缺,西方殖民者进行肮脏
的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造成了非洲的长期落后;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9分,答出
三点即可)
(3)多角度、多类型地运用史料;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注意甄别材料真伪;能够判断史料价值等。(3分,答出两
点即可)
【解析】第(1)问要求解读材料一中的图表信息,并与新航路开辟建立联系。首先要准确提取信息,然后结合所
学知识得出,表 1、图 1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图 2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第(2)问要求根据材料二、三,对近代
欧洲殖民活动进行评价。这里需要把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提取完整然后进行评价。信息包括:殖民者的肯定、
被殖民者的否定、黑奴贸易、商品的流动四个信息。第(3)问考查史料实证素养,需要结合试题的史料类型、来
源、不同观点等以及平时的学习积累来回答。
27.(16分)
(1)反对专制;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分权制衡;法治。(6分,答出三点即可)
(2)三权分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6分)
(3)思想理论为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指导;政治制度是对思想理论的践行和发展。(4分)
【解析】第(1)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注意尽量将信息提取完整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
概括美国宪法中的制度创新,注意在信息提取完整的同时,还要辨别是否是创新。第(3)问说明思想与制度的
关系,要从相互关系和影响上进行思考和表述。
28.(16分)
(1)4分。
示例: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广泛应用于采掘、冶金、交通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使人
类进入“蒸汽时代”。(4分)
(2)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带有双重作用,廉价的工业制成品冲击了印度传统的手工业,导致印度传统经济的解
体;同时,英国的侵略也为印度带来先进的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了印度的近代化。(4分)
(3)8分。
评分说明:观点2分,论证6分,只有观点无论证,不得分。
示例:
观点: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论证:工业革命改变了手工生产方式,采用机器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工厂
数量的增加,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断壮大,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解析】第(1)问要求对任意一项重大发明进行简要说明,需要结合表格中的信息,补充相关的具体史实做简单
说明即可,另外要注意表述应成文。第(2)问的材料反映了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具有双重性。第(3)问要求结合
史实论证观点。材料提供了两个观点,并且有观点形成的主要思路,学生只要任选一个观点,根据材料的信息
提示,补充支撑论点的具体史实,表述成文即可;如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则体现了更高的思维水平,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即可。
评分说明:主观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