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认识算盘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认识算盘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1 07:1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认识算盘 课型 新授课
教材解析 “认识算盘”是根据《标准(2011)》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本节课呈现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借助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算盘的结构,给出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说明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第二层次是利用Flash动画软件,让学生在算盘上表示数,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新知,同时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算盘,因此教学中既要渗透中国传统的数学文化,又要注重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1、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计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3、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
教学思路 利用古代人们计数方法演变,由摆石子、结绳计数,到算筹运算再到用珠子表示,最后演化为算盘
知识链接 算盘博物馆:多种多样的算盘。
教学 过 程
教学阶段任 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 入情 境 生:算盘学生展示:2、介绍算盘的历史(配合课件)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开始用石子计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计数(就是算筹),再后来人们用摆珠子的方式计数,它是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用上面蓝色的珠子表示5,下面黄色的珠子表示1,再合起来表示数。后来这种计数和计算的工具,就慢慢地改进成了现在用的算盘。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一、猜谜,引出课题。 1、出示课件: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课题)师: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感想?小结:我们的祖先很智慧,小小算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好好认识算盘,把中国的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教学阶段任 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 习过 程( 预习质疑、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 学生观察学生举手并快速抢答同桌玩一玩学生一起做生:不能小组讨论:如何在算盘上表示出1-10各数?学生说数共同拨数学生在自己的算盘上拨数。和学生一起探讨定数位的方法。生:5个百6个十3个一学生拨珠1.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17,254,180,609,800,10002、连一连 把相同的数连起来。3、用三颗算珠在算盘上表示一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4、 写数,并读一读。 (二)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1、仔细观察算盘,认识“框”、“梁”、“档”“上珠”“下珠”。(板书并结合课件演示)2、出示大算盘:看来大家都认识了算盘,下面我们玩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我指算盘上的某个部分,请你快速说出它的名称。3、同桌玩一玩。4、儿歌记忆法。课件出示:一把算盘四边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中间横着一根梁梁上一珠代表5梁下一珠代表1三、实践操作 使用算盘1、在算盘上表示1-10各数。(1)引发冲突:借助课件展示算盘上杂乱的珠子,在这样的算盘上能直接拨数的吗?引出在算盘上拨数要先离梁。(2)小组讨论:如何在算盘上表示出1-10各数?(3)共同拨数:利用Flash动画软件,学生说数,老师拨数,重点引导“五”和“十”的拨法。2、了解如何定位。(1)借助课件展示不同的定位。师:算盘的个位在哪啊?(必须从右往左依次定位)问:把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有什么好处?(2)教师小结:定位是用算盘记数的特殊要求。个位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标记一个档位是个位,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位为个位,依次往左推算,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3、用算珠表示数。(1)拨数前,要先注意什么?小结:当珠子都离梁时表示算盘上没有计数。在算盘上拨出:563 个位上拨几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拨几表几个十。。。。。。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拨珠以空挡表示。拨出563,说说563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教师使用课件演示算盘上拨数,强调: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拨珠以空档表示。(3)渗透拨珠的指法。 拨入下珠时用大拇指,拨去下珠是用食指,拨入拨去上下珠都用中指。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生生交流中懂得算盘上哪一档都可以定为个位,只要个位定下来,其余各位也定下来了。并通过动手操作拨珠学会了算珠计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四、巩固应用 加深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帮助孩子进一步熟悉算盘的结构特点和用算盘表示多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读写算盘上的多位数。】
教学阶段任 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馈总结 学生齐读算盘名称 课堂总结 知识延伸在中国江苏南通,有一座珠算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算盘,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去看一看吧?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算盘,并会用它进行拨数,它的神奇之处是不仅能表示数,用它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计算呢!熟练的珠算计算并不逊于计算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找一些资料,发现更多关于算盘的奥秘。
板书设计 认识算盘一颗上珠表示5 一颗下珠表示1清盘 定位 拨珠(高位拨起)
自主反思
心得感悟 算盘的认识根据《标准(2011)》的要求新增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算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其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并会用算盘表示数,深化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反思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使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融合,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使本节课基本达到我预设的目标。具体体现在: 1、应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文化氛围。 课伊始,课件呈现形状各异的算盘,有圆形、八卦形、扇形;有最小的戒指算盘,有最大的算盘。直接抓住学生的眼球,做到课伊始,趣已生。接着通过课件展示鲜艳的图片演示介绍算盘的发展史,渗透一种数学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文化的演绎过程中充分感受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2、应用多媒体课件,把握知识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中为了让学生懂得计数时定位的关键以及拨珠时的注意事项。通过如何拨数字“1”引起学生的争议,有的认为个位定在右边第一档,有点认为定在右边第三档,配合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明白算盘上任意一档都可以作为个位,因此拨数时要认清个位在哪儿?根据课件可再现事物运动轨迹的特点,课中通过出示一个弄乱算珠的算盘,给学生制造矛盾冲突,再通过课件动态的演示,上珠靠上框,下珠靠下框,使学生深刻记住拨珠计数前要整理算盘。为了顺利解决本课的难点:正确拨带有上珠的数。课中利用FLASH技术中的动画让算珠动起来,学生不仅感到新鲜而且可以动态地显示拨数的过程方法,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3、应用多媒体课件,实现数形结合,渗透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师要将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本课通过多媒体技术,多角度表示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拨珠,进一步熟悉算盘的结构特点和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读写算盘上的多位数。从具体到抽象建立数位图的表象,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感知、理解、表达“数”,深入浅出,进而强化了直观感知的数和抽象的数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当然,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所有表现形式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还需要教师灵活调控。
石子
结绳
算筹
5 6 3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