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2021-2022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下面情形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产生影子应用的是光线沿直线传播的原理;猴子捞月水面的月亮是反射的光,凿壁借光是光的直线传播。
2.(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B.光线会拐弯 C.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着直线传播,当队列站的很整齐时,我们只能看到前面的同学。
3.(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如图,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化它们之间的夹角,观察镜中的物体变化,我们会发现( )。
A.镜中成像的数量与两面镜子之间的夹角有关
B.镜中成像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C.镜子的夹角越小,镜中物体的数量越少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两镜夹角为钝角时,同一物体在两个镜面中,各成一个像;互成直角时成三个像,同一物体在两个镜中的像的个数随角度变小而增多。
4.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
A.轻巧美观
B.降低成本
C.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橡胶或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用它们做炒菜锅的手柄,是为了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5.(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我们制作的走马灯能转起来,是因为( )。
A.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
B.纸杯受热后膨胀
C.蜡烛燃烧后质量发生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 走马灯是灯笼和轴轮会转动,用一次性纸杯做走马灯,在底下会点燃蜡烛,空气受热,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自己就能转起来。
6.(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传递热的方式往往都独立存在的
B.太阳在中午光照最强,热辐射传递的热量最多
C.烤箱传递热量的主要方式是热传导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会越多。三种热传递的方式往往都是相互存在的,烤箱传递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7.(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冬天,在同一环境里用手触摸木头、大理石和塑料,会感到大理石更冷,这是因为( )。
A.大理石的温度低
B.木头和塑料吸热性能好
C.大理石吸热性能好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木头、塑料的导热性要比大理石强,所以摸到大理石会感觉更冷。
8.(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分别用纸板和金属片盖住两个相同的盒子,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用温度计测两个盒子内的温度,结果()。
A.盖纸板的盒子内的温度高
B.盖金属片的盒子内的温度高
C.两个盒子内的温度一样高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考查材料的导热性,金属的导热性要比纸板好,所以盖金属的盒子的温度更高一些。
9.(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关于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才能发生
B.热对流一般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C.热辐射需要传热介质才能传递热量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辐射不需要介质也能传递热量,比如阳光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可以产生热量。
10.(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
B.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C.我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考查地形地貌的特征,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占比为3:7,陆地被海洋包围着,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11.(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内部温度高 B.地壳的运动 C.人类的活动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由于地壳的运动使活动的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摩擦等产生地震,
12.(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根据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菊石化石,我们能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 )。
A.海洋 B.陆地 C.高山
【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菊石亚纲是一群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所以可以推测出喜马拉雅山以前是海洋。
13.(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在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答案】B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 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的搬运,然后沉积 于陆地,河湖及海洋,这些沉积物 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后也会形成岩石.这种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做沉积岩。
14.(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水蒸气在( )情况下能凝结成小水滴。
A.遇冷 B.受热 C.吸收热量
【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15.(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河流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汇聚在一起在某城市上方形成降水,这种水循环是( )。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内陆的河流蒸发成水蒸气,然后再形成降雨落到陆地上,陆地上的水再汇入河流,形成了陆地内循环。
16.(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如图所示,玩“快速抓尺子”的游戏,反应越快的同学抓住尺子时,手上方尺子( )。
A.越短 B.越长 C.几乎没有长度
【答案】B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反应越快,那么越早抓住尺子,越接近尺子的底端,所以手上方的长度越长。
17.(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大脑的质量约占人脑的( )。
A.70% B.80% C.90%
【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结构,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其中大脑的质量占大脑的80%。
18.(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 )小时的睡眠时间。
A.8 B.9 C.10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10岁小孩每天最好睡眠10个小时,才能有效满足健康成长的需要,但这个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个人身体状况不同,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32分)
19.(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白光通过棱镜后,能够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0.(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热粥时,用勺子不断地搅动,是为了加快粥内的热对流。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粥时,用勺子不断地搅动是为了受热均匀。
21.(2022五上·潜江期末)不需要直接接触热源也会有热传递现象。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是通过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像太阳、篝火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因此不需要直接接触热源也会有热传递现象。题干正确。
22.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散热较快;但是塑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散热较慢。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23.(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热的良导体用途广泛,热的不良导体用处不大。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热的不良导体的作用, 1、名称:棉花、 作用:防寒棉衣2、名称:石棉、 作用:炼钢工人防高温工作衣 3、名称:软木、 作用:热水瓶软木塞等。
24.(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属于热的不良导体,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空气不容易导热,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25.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解答】火山的喷发虽然在某些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困扰和灾难,但是火山爆发却在某些方面释放了地球的多余能量,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
【分析】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26.(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岩浆岩。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 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山岩。
27.(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雾就是水蒸气。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水蒸气是气体状态,肉眼无法看到。但是雾是小水珠,是液体,可以看到。
28.(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装了热水的玻璃杯杯口内壁上出现的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玻璃杯中的热水会产生水蒸气,水蒸气碰到杯口内壁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属于凝结现象。
29.(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冰雹是固体,所以不属于降水。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 霜、雪、雹、雾、露、冰、雨都属于降水的形式。
30.(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我们所谓节约水是指“淡水不够用,所有要节约水”,水虽然不断循环,淡水淡水资源很少,只占总水量3%,而且淡水中只有0.3%能够被我们使用,所以要节约用水。
31.(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手碰到仙人掌的刺立刻收回,是因为人有保护自己的本能。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手碰到仙人掌的刺时,手的肌肉本能反应是收缩,属于人的应激反应。
32.(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周围神经将接收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各种感觉。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眼睛、耳朵、皮肤、鼻子、舌头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分布在这些器官里的神经将接收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各种感觉。
33.(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是准确无误的。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视觉信号通过视网膜接收后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人们所意识到的画面,并不一定是准确无误的。
34.(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睡眠会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继而维持我们的生命。另外睡眠质量也跟我们人类的生长发育以及寿命长短有密切的关系。
三、连线题
35.(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连线题
电暖器
加热的水 热传导
铁锅炒菜 热对流
晒太阳 热辐射
空调
地貌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平原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 山地
地形开阔,周边以陡坡为界 丘陵
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
【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的三种形式分别为热传导、热传递、热对流;考查各种地形地貌的特征。
四、读图题
36.(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下列是在地震发生时的一些做法,请在正确的做法下面画“√”,在错误的做法下面画“×”。
【答案】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伤害性强,掌握逃生技巧很有必要。
1、地震发生时不要慌乱;要冷静。
2、如果只是短时间轻微晃动的,不必惊慌跑出屋外,因为如果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必然造成人踏人。
3、若是晃动强烈,身处高楼层的,接近房门的,应该立即走到走廊上;在屋内的,立即躲在桌子底下,双手抱头。
4、若是晃动的强烈,身处屋外的,原地不动,双手保护头部,并留意身边建筑物、玻璃、广告牌等是否有倒下。
5、地震被困在屋内的倒塌物内,小心搬开身边物件,想办法用木棍或是砖块把倒下的墙支撑住。
37.(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在下图中填出地球结构的名称。
【答案】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内到外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地壳由岩石组成。
38.(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请在括号里填写脑的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脑的结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五、实验题
39.(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下图是热传导实验,在铁丝上的不同位置穿了A、B、C、D、E五个蜡环。
(1)当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一段时间之后,酒精灯右侧的四个蜡环中,最先掉落的是 ,最后掉落的是 。
(2)从蜡环掉落情况来看,可以得出热是从 传递的。
(3)加热过程中,蜡环E (填“会”或“不会”)掉下,由此可以得出热的传递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向不同方向传递的。
【答案】(1)A;D
(2)铁丝
(3)会;可以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1)考查材料的导热性。铁丝上热量由近到远进行传播。
(2)热量是通过铁丝进行传递的。
(3)考查热的传递方向,是可以通过铁丝向不同方向进行传播。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2021-2022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下面情形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B.
C.
2.(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B.光线会拐弯 C.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如图,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化它们之间的夹角,观察镜中的物体变化,我们会发现( )。
A.镜中成像的数量与两面镜子之间的夹角有关
B.镜中成像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C.镜子的夹角越小,镜中物体的数量越少
4.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
A.轻巧美观
B.降低成本
C.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
5.(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我们制作的走马灯能转起来,是因为( )。
A.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
B.纸杯受热后膨胀
C.蜡烛燃烧后质量发生变化
6.(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传递热的方式往往都独立存在的
B.太阳在中午光照最强,热辐射传递的热量最多
C.烤箱传递热量的主要方式是热传导
7.(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冬天,在同一环境里用手触摸木头、大理石和塑料,会感到大理石更冷,这是因为( )。
A.大理石的温度低
B.木头和塑料吸热性能好
C.大理石吸热性能好
8.(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分别用纸板和金属片盖住两个相同的盒子,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用温度计测两个盒子内的温度,结果()。
A.盖纸板的盒子内的温度高
B.盖金属片的盒子内的温度高
C.两个盒子内的温度一样高
9.(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关于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才能发生
B.热对流一般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C.热辐射需要传热介质才能传递热量
10.(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
B.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C.我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11.(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内部温度高 B.地壳的运动 C.人类的活动
12.(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根据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菊石化石,我们能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 )。
A.海洋 B.陆地 C.高山
13.(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在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14.(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水蒸气在( )情况下能凝结成小水滴。
A.遇冷 B.受热 C.吸收热量
15.(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河流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汇聚在一起在某城市上方形成降水,这种水循环是( )。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
16.(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如图所示,玩“快速抓尺子”的游戏,反应越快的同学抓住尺子时,手上方尺子( )。
A.越短 B.越长 C.几乎没有长度
17.(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大脑的质量约占人脑的( )。
A.70% B.80% C.90%
18.(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 )小时的睡眠时间。
A.8 B.9 C.10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32分)
19.(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
20.(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热粥时,用勺子不断地搅动,是为了加快粥内的热对流。 ( )
21.(2022五上·潜江期末)不需要直接接触热源也会有热传递现象。 ( )
22.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
23.(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热的良导体用途广泛,热的不良导体用处不大。 ( )
24.(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 )
25.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26.(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岩浆岩。 ( )
27.(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雾就是水蒸气。 ( )
28.(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装了热水的玻璃杯杯口内壁上出现的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 )
29.(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冰雹是固体,所以不属于降水。 ( )
30.(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 )
31.(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手碰到仙人掌的刺立刻收回,是因为人有保护自己的本能。 ( )
32.(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周围神经将接收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各种感觉。 ( )
33.(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是准确无误的。 ( )
34.(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 ( )
三、连线题
35.(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连线题
电暖器
加热的水 热传导
铁锅炒菜 热对流
晒太阳 热辐射
空调
地貌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平原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 山地
地形开阔,周边以陡坡为界 丘陵
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
四、读图题
36.(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下列是在地震发生时的一些做法,请在正确的做法下面画“√”,在错误的做法下面画“×”。
37.(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在下图中填出地球结构的名称。
38.(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请在括号里填写脑的各部分的名称。
五、实验题
39.(2022五上·万柏林期末)下图是热传导实验,在铁丝上的不同位置穿了A、B、C、D、E五个蜡环。
(1)当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一段时间之后,酒精灯右侧的四个蜡环中,最先掉落的是 ,最后掉落的是 。
(2)从蜡环掉落情况来看,可以得出热是从 传递的。
(3)加热过程中,蜡环E (填“会”或“不会”)掉下,由此可以得出热的传递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向不同方向传递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产生影子应用的是光线沿直线传播的原理;猴子捞月水面的月亮是反射的光,凿壁借光是光的直线传播。
2.【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着直线传播,当队列站的很整齐时,我们只能看到前面的同学。
3.【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两镜夹角为钝角时,同一物体在两个镜面中,各成一个像;互成直角时成三个像,同一物体在两个镜中的像的个数随角度变小而增多。
4.【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橡胶或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用它们做炒菜锅的手柄,是为了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5.【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 走马灯是灯笼和轴轮会转动,用一次性纸杯做走马灯,在底下会点燃蜡烛,空气受热,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自己就能转起来。
6.【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会越多。三种热传递的方式往往都是相互存在的,烤箱传递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7.【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木头、塑料的导热性要比大理石强,所以摸到大理石会感觉更冷。
8.【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考查材料的导热性,金属的导热性要比纸板好,所以盖金属的盒子的温度更高一些。
9.【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辐射不需要介质也能传递热量,比如阳光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可以产生热量。
10.【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考查地形地貌的特征,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占比为3:7,陆地被海洋包围着,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11.【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由于地壳的运动使活动的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摩擦等产生地震,
12.【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菊石亚纲是一群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所以可以推测出喜马拉雅山以前是海洋。
13.【答案】B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 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的搬运,然后沉积 于陆地,河湖及海洋,这些沉积物 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后也会形成岩石.这种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做沉积岩。
14.【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15.【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内陆的河流蒸发成水蒸气,然后再形成降雨落到陆地上,陆地上的水再汇入河流,形成了陆地内循环。
16.【答案】B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反应越快,那么越早抓住尺子,越接近尺子的底端,所以手上方的长度越长。
17.【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结构,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其中大脑的质量占大脑的80%。
18.【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10岁小孩每天最好睡眠10个小时,才能有效满足健康成长的需要,但这个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个人身体状况不同,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白光通过棱镜后,能够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粥时,用勺子不断地搅动是为了受热均匀。
21.【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是通过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像太阳、篝火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因此不需要直接接触热源也会有热传递现象。题干正确。
22.【答案】(1)正确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散热较快;但是塑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散热较慢。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23.【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热的不良导体的作用, 1、名称:棉花、 作用:防寒棉衣2、名称:石棉、 作用:炼钢工人防高温工作衣 3、名称:软木、 作用:热水瓶软木塞等。
24.【答案】(1)正确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属于热的不良导体,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空气不容易导热,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25.【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解答】火山的喷发虽然在某些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困扰和灾难,但是火山爆发却在某些方面释放了地球的多余能量,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
【分析】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26.【答案】(1)正确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 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山岩。
27.【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水蒸气是气体状态,肉眼无法看到。但是雾是小水珠,是液体,可以看到。
2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玻璃杯中的热水会产生水蒸气,水蒸气碰到杯口内壁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属于凝结现象。
29.【答案】(1)错误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 霜、雪、雹、雾、露、冰、雨都属于降水的形式。
30.【答案】(1)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我们所谓节约水是指“淡水不够用,所有要节约水”,水虽然不断循环,淡水淡水资源很少,只占总水量3%,而且淡水中只有0.3%能够被我们使用,所以要节约用水。
31.【答案】(1)正确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手碰到仙人掌的刺时,手的肌肉本能反应是收缩,属于人的应激反应。
32.【答案】(1)正确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眼睛、耳朵、皮肤、鼻子、舌头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分布在这些器官里的神经将接收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各种感觉。
3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视觉信号通过视网膜接收后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人们所意识到的画面,并不一定是准确无误的。
3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睡眠会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继而维持我们的生命。另外睡眠质量也跟我们人类的生长发育以及寿命长短有密切的关系。
35.【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的三种形式分别为热传导、热传递、热对流;考查各种地形地貌的特征。
36.【答案】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伤害性强,掌握逃生技巧很有必要。
1、地震发生时不要慌乱;要冷静。
2、如果只是短时间轻微晃动的,不必惊慌跑出屋外,因为如果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必然造成人踏人。
3、若是晃动强烈,身处高楼层的,接近房门的,应该立即走到走廊上;在屋内的,立即躲在桌子底下,双手抱头。
4、若是晃动的强烈,身处屋外的,原地不动,双手保护头部,并留意身边建筑物、玻璃、广告牌等是否有倒下。
5、地震被困在屋内的倒塌物内,小心搬开身边物件,想办法用木棍或是砖块把倒下的墙支撑住。
37.【答案】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内到外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地壳由岩石组成。
38.【答案】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脑的结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39.【答案】(1)A;D
(2)铁丝
(3)会;可以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1)考查材料的导热性。铁丝上热量由近到远进行传播。
(2)热量是通过铁丝进行传递的。
(3)考查热的传递方向,是可以通过铁丝向不同方向进行传播。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