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提高分析与推理能力,以及将数学知识引入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要先奖励一下今天坐姿最端正的2位同学.给男同学奖励1个棒棒糖,女同学奖励3颗棒棒糖.大家觉得这样分可以吗 接下来观看一段视频,放松一下心情好吗? 二、新知探究 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都去参加卡拉Ok大赛呢? 小组合作要求: 六人为1个小组,4人分别扮演猫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讨论如何分配小鱼。 2人负责在作业纸上画一画。 小结: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会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提问:除了移多补少,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能求出每只小猫钓鱼的平均数呢? (8+7+5+4)÷4 =24 ÷4 =6(条) 这是先算了什么,再算了什么? 24是4只小猫钓鱼的总数量,4是小鱼要平均分的份数。 小结:公式: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在森林卡拉OK大赛的现场,大黄狗对猫老大说:猫老大,听说你们四兄弟每人才钓6条鱼,我身为1条大黄狗,今天都抓到了7条鱼,是不是比你厉害多了!你们同意它的说法吗? 小结:不同意,因为平均数只能表示它们四个的总体水平,不能代表猫老大的水平,也不能代表猫老四的水平。 小猫不服气:那你们一家和我们四个一起比一比吧? 怎样才能知道是小猫们厉害还是大黄狗一家更厉害呢?应该怎样比较? 用总数比较公平吗? 用平均数比较最公平。 狗爸爸明明抓鱼很厉害的,为什么它们家没有嬴呢? 小结:狗宝宝抓鱼的数量太少了,严重影响了平均数。 比较:平均数5和大黄狗一家抓鱼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平均数就是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一组数变得同样多的数。是个虚拟的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那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师:平均数不仅能反应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还能帮助我们发现平均数背后的社会问题。 希望同学们继续关注和研究平均数。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互相质疑-争辩,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知识运用 为拯救地球,我校自发组成环保小组,利用周末去收集饮料瓶。请看,这是其中一组收集的瓶子数量,老师把它绘制成了象形统计图。 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塑料瓶? 我们和小锐的环保小队比一比。 1. 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2. 选择正确算式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小刚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生活实际 小马过河 如果按照旅客的平均身高来做新床,合理吗?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2岁,老爷爷很伤心,你会说什么?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求平均数的方法有:(1)移多补少法; (2)公式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或几组同类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
板书设计 平均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同样多的数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14+12+11+15)÷4 =13(个) 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